4 episodes

倾听、聊天,从“考古你的童年”开始,始终在生长!

21点61‪分‬ 郭佳天天听故事

    • Educación

倾听、聊天,从“考古你的童年”开始,始终在生长!

    【考古你的童年03】你真是一个“粗心大意”和“任何事都没有坚持”的小孩吗?

    【考古你的童年03】你真是一个“粗心大意”和“任何事都没有坚持”的小孩吗?

    这一期节目,我们考古的是小池的童年。她的童年让我迷惑到此刻:
    明明伤心,却说自己不痛苦;
    爸爸妈妈不让她学长笛,却断言她任何事情都没有坚持;
    因为没有考过一百分,深深得认定自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
    渴望成为一个很甜的女孩,却总是成为大家口中的“池妈”;
    14岁,爸爸妈妈一把火烧了她的小说,却在她工作后鼓励她重新动笔;
    妈妈宠爱她,却总是激发她的怜悯和歉疚;
    ……
    她长大在武汉的江边,她的童年在我眼中、在她的叙述里,如江水中的光影一样,迷离多变。她让我无力辨识,她却希望听她故事的人能够感觉到某种力量……
    小池的童年档案:
    出生年份:1989年
    0-15岁生活的城镇或乡村的名字: 武汉市 (汉口)
    0-15岁期间重要的养育者:父母养育的时间占比较多,4岁起与父母、奶奶同住;
    是否有兄弟姐妹:无
    出生时父母的年龄:父亲31 母亲30
    可用于描述父母关系的关键词(三个):恩爱,反向表达,包容
    可用于描述童年生活的关键词(三个)幻想,渴望,水蜜桃
    主播:郭佳
    嘉宾:小池
    剪辑:孙明达 张彦峰(联系方式17633632421)
    内容梗概:
    00:18  伤心,但却不痛苦,这是真的吗?
    03:23  为了看动漫,在厕所里蹲了3个小时
    06:58  渴望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08:26“他说你没有坚持过任何事情,可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
    13:15  “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优秀,我确实不如人家”
    16:53  “在我眼里老师都是傻子”
    19:16  美术老师让"我"亲手扔掉了"我"送她的礼物
    22:34  被爸爸暴打,因为背诵“我们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世界”
    27:52  天台上,举行了一场焚烧作品的仪式
    32:02 “怎么样才能变成一个甜甜的人,好像在我这里不太行”
    35:31 男友深情时,像极了“我”的爸爸
    42:51  “我的妈妈为了我连一件裤衩都不舍得买”
    48:49  奶奶让“我”看到了奇迹的模样
    54:29  童年里的宇宙级高光时刻
    57:57  蹦迪、泡吧,证明“我长大了!”
    01:01:03 “如果你的孩子像我一样,你会伤心吗?”
    联系方式:2424645580@qq.com
    了解更多,可关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郭佳天天听故事”

    • 1 hr 3 min
    【考古你的童年02】童年并非天然快乐,父母、大家庭、校园都是风暴制造者

    【考古你的童年02】童年并非天然快乐,父母、大家庭、校园都是风暴制造者

    童年档案:
    1、 你的出生年份:
    2、 0-15岁之间,你生活在哪里?
    3、 0-15岁之间,重要的养育者:
    4、 是否有兄弟姐妹以及排行:
    5、 你出生时父母的年龄:
    6、可用于描述父母关系的关键词(三个)
    7、可用于描述你童年生活的关键词(三个)
    8、你希望在这个节目中如何介绍你自己;
    录制“考古你的童年02”时,我拟定了一个问题清单,想以此给即将被考古的童年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坐标,并保留一些档案式的信息。
    我们即将考古的童年如下:
            生于1994年
            长于山西省太原市;
            小学一、二年级爷爷奶奶纯带,其余时间周末在爷爷奶奶家;
            独生子女
            出生时,父亲 25岁母亲21岁;
            描述父母关系的关键词:爱吵架,母亲付出得更多,也算恩爱;
            描述童年生活的关键词:排练比赛、自卑、打游戏;
            自我介绍:岳欣然(小时候给自己起的笔名),27岁,新型农民工哈哈哈哈,运营;
    主播:郭佳(纪录片导演 记者)
    嘉宾:岳欣然 27岁 
    剪辑:孙明达 张彦峰(联系方式17633632421)
    内容提要:
            00:16 摸女孩子的胸,竟然没有人觉得这是严重的错误;
            07:07 被抛弃、被孤立,女生的世界硝烟弥漫;
            15:36 恋爱时,想要找一个“和我爸反着来的人”;
            22:40 来自父母的启示:爱情是生活中最不重要的事;
            27:00 自卑,由奶奶和班主任联手打造;
            38:50 黄金30年,妈妈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
            41:00 释然很难,但唯有释然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的亲密关系;
            51:52 我用自己的身体生了孩子,你们就要更多承担养育的责任;
    联系方式:2424645580@qq.com更多:关注微博和公众号——郭佳天天听故事

    • 55 min
    【考古你的童年01】从“毒”打女儿开始,回溯上世纪80年代的童年

    【考古你的童年01】从“毒”打女儿开始,回溯上世纪80年代的童年

    “考古你的童年”是《21点61分》的第一个单元。
    为什么要考古童年?从小到大,我们经常会回忆童年,我们的语文课甚至承担了把童年记忆转化为美好记忆的功能。童年,真的只是过去,只是田园牧歌式的美好旧时光吗?
    著名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者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曾说:成人是童年的最终产品。她在《孩子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写到:关于童年生活的记忆和信息,正是自我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这些记忆和信息可能是痛苦的,但是抛弃这些记忆就意味着我变成另一个人。
    对于人生这部史诗来说,童年不只是序章,而是终生回响不休的主旋律。
    ——回到童年,带着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态度,拨开时间带来的层层掩盖,找寻那个小孩,就可以探究到我们的情绪、心理、习惯、意识的诸多来源,未来的人生,或许会少些无名,多些自主,直到完全担负起自我成长、自我抚育的责任。
    来到“考古你的童年”的第一位嘉宾,是我的朋友,也是我曾经的同行……
    主播:郭佳(纪录片导演记者)
    嘉宾:马艺菲(曾经是电视编导,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微信视频号“解忧主公”)
    剪辑:孙明达张彦峰(联系方式17633632421)
    节目录制前准备的知识卡片
    ——摘自《孩子是如何思考的》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童年的“你”和当下的“你”:
    1、成人是童年的最终产品,我们的大脑正是用经验塑造而成的大脑,我们的生活正是从婴儿期就开始持续的生活,我们的意识正是可以回溯到童年的意识。
    2、大部分研究成果都表明童年经验与成年后的依恋风格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
    我们是否该回顾过去?
    3、很多的神经科学证据表明,自传式记忆与想象未来的能力密切相关,当我们重构过去和设计未来时,大脑中活跃的区域是相同的。
    是否该对父母进行道德批判?
    6、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起便已经具有共情能力,他们能够识别他人,并且知道他人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共情是道德发展的核心。
    7、一岁的孩子知道故意的行为和不故意的行为之间的区别,并且能够以一种真正利他主义的方式来行动;三岁的孩子已经形成了关心和怜悯的基本伦理规范;三岁的孩子也能够理解规则并试图遵守规则、理解和应用规则。
    8、在亲子之爱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道德强度,仅仅是决定关心这个独特的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导致这个孩子成了我们最深层的道德关怀焦点,对于特定的孩子,我们会付出直接的深刻的忘我的,无尽的关怀,而这个孩子也会爱我们,关心我们,这深深的烙印在进化规则之中。只有依靠无条件爱着自己的亲密家人,无数的小婴儿才能活下来,在最深刻的意义上,这种最这种亲密的关心就是道德关怀的范例。
    如何接受童年的经历,如何与父母达成和解:
    9、“在心理世界,没有什么天然可言,也不存在完全无损的精神荒原”。
    10、人类家长,以一种尤为强烈和意义重大的方式爱着他们的孩子,这种爱是人类做出改变的发动机。长久的家长生涯在最复杂而典型的人类能力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我们能够依赖照顾者所给予的爱时,人类才有可能拥有漫长的未成熟期,我们能够在过去几代人积累的经验中学习。
    读后感:
    从童年走出的我们是自己的哺育者、领路人。我们必须从父母手里,接过这份责任。带着18岁的自己,尽管这只是一个标志,和瓜熟蒂落不同,18岁后,人依然处于成长状态,这一状态甚至持续终生。
    所以,父母的责任到底是什

    • 1 hr 4 min
    序:《21点61分》——在自主的时间里自由玩耍!

    序:《21点61分》——在自主的时间里自由玩耍!

    现实生活匆忙逼仄,能给到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天的事务分成了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紧急;在可以喘口气的时候,我们看社交网站、短视频、新闻,或者购物。我们想要的“安静”总是得再等等,但真正安静下来,又会有空虚感……“21点61分”,这个名义上不存在的时间,其实本在时间的流动中,因为无名,我们便以为它不在。这个节目以此为名,是想要提醒我自己,我们比想象的拥有更多定义时间的自由。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一过”。我曾经以为,凡自省,必冷静;凡反思,必严苛;甚至将之比作面壁思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觉到,自省或反思,其实是“认识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一种方式。
    3、 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自省和反思;而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其实都是源远流长的……
    以上,是确定制作《21点61分》这一播客节目的初衷和缘由。

    • 7 min

Top Podcasts In Educación

La Verdad del Ser
Maria Celeste
Martha Debayle
Martha Debayle
West Coast Guapos
El Negro Mas Guapo
DianaUribe.fm
Diana Uribe
Arte de Vivir
Ximena Hdz
Coffee Break French
Coffee Break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