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集

歡迎收聽小明拆台,我們是几位住在英國搞表演和藝術的小明,喝咖啡,聊是非,性本善,拆人台。聚焦世界各地表演和藝術界的事件和現象,討論亞洲藝術家的創作和觀察。
Ming Strike is a monthly podcast about current events and challenges in performing arts through the eye of Asian art practitioners living in the UK.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 藝術
    • 5.0 • 3 則評分

歡迎收聽小明拆台,我們是几位住在英國搞表演和藝術的小明,喝咖啡,聊是非,性本善,拆人台。聚焦世界各地表演和藝術界的事件和現象,討論亞洲藝術家的創作和觀察。
Ming Strike is a monthly podcast about current events and challenges in performing arts through the eye of Asian art practitioners living in the UK.

    #31. 非主流伦敦看展感受:阿布拉莫维奇的嫩模特,小野洋子的旧录音,Pope. L的新马桶

    #31. 非主流伦敦看展感受:阿布拉莫维奇的嫩模特,小野洋子的旧录音,Pope. L的新马桶

    「行为艺术之母」Marina Abramović在RA Main Galleries的大展刚落幕,前卫艺术家、激浪派重要成员小野洋子在Tate Modern的首个回顾大展又来邀请我们思考艺术和日常的界限,同期间,美国黑人艺术家William Pope. L的个展也是可圈可点。三位艺术家都以其在行为艺术领域的贡献而著名,通过将艺术直接带入公共空间(如Pope.L的公共表演)、要求观众的物理参与(如Abramović的行为),或是通过参与式装置(如Yoko Ono的乐谱和指示),他们强调艺术是一种活生生的经验,不仅仅是被动观看的对象。

    然而,活生生的行动和表演,如何被转化白盒子里面的展品?小明们将从现场艺术实践者的角度出发,讨论行为/表演如何在美术馆空间中「再现」(reenactment),兼带一些不吐不快的吐槽。

    本期主持/Host
    Mengting,当代剧场研究与创作者,现居伦敦

    Flo,现居英国的表演影像创作者,多功能技术宅

    Howl,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

    飞行嘉宾:

    高书艺,最后一分钟现场艺术(LAST MINUTE LIVE ART)组织活动策划人之一,现场艺术&行为艺术创作者,南大戏剧影视艺硕&金史密斯MA Performance Making。现主要在伦敦进行艺术创作和兼职白人饭厨师哈哈哈哈开个玩笑。

    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

    Flo

    这期我们聊了……
    01:27 小明们在伦敦看了三个不同的行为艺术家展览

    07:45 Abramović回顾展里每天都有表演,是超值还是剥削?

    21:10 内幕八卦:阿布的表演者招募与’Cleaning the house‘集训工作坊

    27:36 没有表演的表演乐谱(event score):对比小野洋子展的再现方式

    32:55 表演录像(documentation) vs. 给镜头的表演 (performance for camera)

    40:44 谈小野洋子展上的巧思:比超值更超值,John Lennon的含量很克制

    46:03 另一种表演的再现:Pope. L的马桶变奏

    52:15 我们应该以怎样一种心态去看表演艺术家在美术馆的展演?

    56:34 小明们会怎样策划自己的回顾展?

    59:35 阿布进军美妆产业:转瞬即逝的表演艺术,艺术家如何变现生存和养老?

    延伸阅读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1946年-),是一位塞尔维亚出生的行为艺术家,以其在体力和心理极限上的探索而闻名于世。Abramović的艺术实践深入探讨了身体、时间和存在的主题,她的作品经常要求观众的参与,打破了传统观念艺术的界限。通过极限的身体经验和互动表演,她挑战了观众对身体、痛苦和艺术本质的理解。

    2023年,Abramović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回顾大展展示了她四十多年来的艺术生涯,包括她标志性的表演艺术作品和最近的实验探索。在展览中,艺术家以招募表演者团队的方式,重现了几个标志性的表演作品:


    Imponderabilia (1977): 在这个表演中,Abramović和她的伴侣Ulay赤裸站立在门口两侧,面对面,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观众被迫通过他们之间的空间,直接面对人际距离和身体的界限。
    Nude with Skeleton (2002, 2005, 2010): 这个表演展示了Abramović躺下,身上覆盖着一个逐渐适应她身体形状的人体骨架。作品探讨了死亡、时间和身体的脆弱性。
    Luminosity (1997): 在这件作品中,Abramović裸体坐在高高的墙上,身体变成了光的载体和观念的中介,强调了身体的存在感和精神的力量。
    The House with the Ocean View (2002): Abramović在没有食物,只有水,不与外界交流的情况下,在一个安装有梯子但梯子的横档是刀片的三个开放式房间中生活了12天。这个表演考察了身体和精神的极限,以及内省和净化的过程。


    Abramović的美妆线Abramović Longevity(阿布长寿秘方):https://abramoviclongevity.com及相关

    • 1 小時 8 分鐘
    #30.年末总结:我是谁,我能说什么?继续追问在英国的夹缝之间

    #30.年末总结:我是谁,我能说什么?继续追问在英国的夹缝之间

    2023对小明们来说是忙碌的一年:除了常规更新播客,冲了一把KPI出了本zine,尝试了会员制和双语节目,讨论了我们作为一个组织的发展愿景。处在来往与夹缝之间的我们,也观察到了欧洲艺术圈种种一言难尽的社会现象。

    如果你也体会到同样的in-between-ness,欢迎在留言里跟我们分享。

    本期主持/Host
    Howl,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

    Mengting,当代剧场研究与创作者,现居伦敦

    曾不容,迁徙于伦敦和北京,关注和书写当代艺术中的表演,偶尔友情出演

    小胡,迁移中的飞行小明,日常掉坑

    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

    Flo,现居英国的表演影像创作者,多功能技术宅

    Opening Move by Shane Ivers - https://www.silvermansound.com

    这期我们聊了……
    小明今年做了什么

    00:35 开场白

    01:44 为什么我们要做Zine,创刊号有哪些内容

    15:38 小明深情团建,关于草根Co-op,与会员制

    19:12 会员福利有哪些

    21:56 从未揭露过的小明简史

    小明今年观察到了什么

    26:19 被取消的艺术家:聊聊Arnolfini机构的巴以立场争议始末

    42:42 “我们都还没有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进击的巨人

    44:22 聊了又能怎样?谢菲尔德东亚东南亚艺术家Townhall Meeting

    48:59 不容要求面见市长!!

    1:00:22 一代 vs 二代移民,不自觉的傲慢与标签的分歧

    1:16:04 久违地回一趟国:不用束缚在ESEA的标签下只是做艺术就好

    延伸阅读

    小明的会员计划「吃瓜明众」:https://mingstrike.com/posts/membership-launch
    小明的zine「你说呢?What do you say?」: https://mingstrike.com/posts/zine-1
    Zine(小志):是自发性、非传统的出版物,通常由个人或小团体制作。它们可以是小册子、杂志或小型出版物,内容多样化,涵盖从文学、艺术到政治和个人经历等各种主题。Zine以DIY精神为特点,内容和形式各异,是个人表达和分享想法的一种方式。
    西方艺术界对Artforum杂志的抵制运动:许多艺术家、评论家和机构因Artforum编辑部支持以色列的立场而表示不满。这导致了一些艺术家取消了与该杂志的合作、抵制其活动或撤回已发表的作品,以示对巴以冲突的支持和对Artforum的反对。在艺术家发声之后,Ai Weiwei的个展被延期,Tai Shani,犹太裔多媒介艺术家(2019年特纳奖获奖者之一),被威胁会把她的展览“下架”。这一事件凸显了在当代艺术界中政治与艺术的交织,并引发了一场有关艺术、道德和政治的讨论。详见此文和Vulture的报导。Tai Shani在2022年写过一篇文章,Why the Artworld Must Stand with Palestine(为什么艺术界要和巴勒斯坦站在一起)。
    Documenta(文献展)全体评委集体撤出:巴勒斯坦人权组织呼吁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对Documenta采取抵制行动,以对该展览的资金来源和合作伙伴提出质疑。评委团队集体辞职,以示对基金会领导层的不满,表达对巴以冲突问题的关切和支持。委员的辞职信及繁中报导
    布里斯托尔的Arnolfini国际当代艺术中心陷入危机:机构在11月取消了两个巴勒斯坦电影节相关活动,引起超过1000名艺术家联署抵制。Arnolfini则在一天后做出回应,声称作为艺术慈善机构,不得宣传可能被解读为“政治活动”的内容。然而,这一声明在线上引发了批评,评论者指出Arnolfini在过去多年举办了许多涉及政治的活动,包括为乌克兰灾难救助筹款的活动。艺术家指责Arnolfini进行了对巴勒斯坦文化的“审查”,拒绝继续与其合作,并呼吁同行加入抵制行动。详见这里的报导
    ESEA Artists Futures:一个自2021年以来由100多名东南亚与东亚(ESEA)当代视觉艺术家、策展人、文化制作人和更广泛的创意人士

    • 1 小時 17 分鐘
    #29. 用跑酷追逐APP上的妈祖:行走艺术家 Alisa Oleva 和她的台湾行(双语采访)

    #29. 用跑酷追逐APP上的妈祖:行走艺术家 Alisa Oleva 和她的台湾行(双语采访)

    行走,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移动模式,然而在艺术家Alisa Oleva眼里,却是她的创作灵感来源。我们为什么移动?如何移动?是什么样的社会力量规范,引导我们的移动?本期从Alisa的自身创作出发,到她在台湾参与大甲妈祖遶境的经验,分享她如何看待“行走”在跨文化中的不同理解方式,以及在地缘政治中身份认同的互相挣扎。

    Walking is the most basic movement in everyday life, but in the eyes of artist Alisa Oleva, it is the source of her creative inspiration. Why do we move? How to move? What social forces regulate and guide our movement? This episode starts with Alisa's own practices. It moves to her experience participating in the Taiwan Dajia Mazu pilgrimage. It shares how she views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walking" across cultures and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 in geopolitics.

    本期的采访以英语进行,穿插中文介绍。This episode is conducted in English and interweaved with Mandarin.

    RSS feed版本是节选版,全长1小时的采访更精彩,如果想收听完整版+阅读播客文字稿,不妨去 Buy me a Coffee或爱发电,打赏任意金额或订阅会员,即可解锁本期节目。

    这是我们第一期英语采访节目,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看法。This is our first bilingual episode (English/Mandarin). Please leave a comment and let us know how you feel.

    来宾简介:

    Alisa Oleva拥有科陶德艺术学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的学士与硕士学位,以及金匠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表演硕士学位,现居伦敦。她将城市视为她的工作室,将城市生活视为素材,创作取自于城市的质地、纹理与律动,它的边界、通道、考古、架构与沉默。Alisa的作品以互动情境、表演、亲密接触、跑酷、逛街和声音导览呈现。

    Alisa Oleva, walking artist. She takes the city as her studio and urban life as material. Her practices derive from the city's texture, rhythm, boundaries, passages, archaeology, architecture, and silence. Alisa's work is presented in interactive situations, performances, close encounters, parkour, and audio tours.

    本期主持:
    Howl,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
    Taiwanese performance worker based in the UK.
    Mengting,当代剧场研究与创作者,现居伦敦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researcher and maker currently living in London.

    本期节目由Flo负责后期制作。
    Performer/ filmmaker living in the UK, multifunctional tech geek.

    这期我们聊了……
    00:00 开场白

    01:27 行走艺术家 Alisa Oleva: “The city is my studio and urban life is my canvas.”

    02:37 在伦敦街头做“跟踪狂”是怎样一种体验

    07:44 “我宁愿在外面走上一天,也不想回到我窘迫的出租屋”

    14:29 去台湾参与妈祖巡境:“Mazu is such a cool god!”

    28:23 和原住民艺术聚落的交流,跨越地缘政治的共鸣

    延伸阅读

    大甲妈祖绕境进香: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是台湾台中市大甲区大甲镇澜宫于每年农历二月底至三月初(确定日期依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妈祖掷茭为准)举行之长达九天八夜的大甲妈出巡绕境,终点位于嘉义县新港乡新港奉天宫,去程驻驾庙宇依序为彰化南瑶宫、西螺福兴宫;返程驻驾庙宇依序为西螺福兴宫、北斗奠安宫、彰化天后宫、清水朝兴宫,来回徒步长达340公里,是台湾盛大的绕境活动。
    冉而山剧场(Langashan Theatre): 团长阿道・巴辣夫创立,位于花莲光复的跨越原汉的表演团体。突破当代剧场形式美学,融入部落生活记忆,以及仪式乐舞的文化语汇,将身体作为媒介,以去符号的符号再建,传递原本即属于生命和自然的部落诗歌。
    Graeme Miller: 英国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作品侧重在声音与场域之间的关系,作品如

    • 34 分鐘
    #28. 表演藝術的引水人:葉紀紋談英國華人藝術與臺灣季

    #28. 表演藝術的引水人:葉紀紋談英國華人藝術與臺灣季

    「旅居國外的藝術工作者」——對很多人來說指的是舞者、演員、藝術家等內容生產者。但同時間也有很多旅居國外的藝術工作者,不直接參與藝術內容生產,但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系列將通過一系列人物專訪,揭開表演藝術舞台背後的一幕。旅居英國三十多年的資深藝術製作人葉紀紋,從舞蹈製作的背景切入,跟我們分享英國華人藝術在過去數十年間的發展,以及她近年參與製作的愛丁堡臺灣季。她相信改變來自於行動,而人與人的信任則是推動行動向前的關鍵。

    來賓介紹:

    葉紀紋

    英國拉邦學士畢業。旅居住英國30多年。1995年創立足跡藝術,宗旨:表演藝術製作,策展與管理。提升東亞藝術家的能見度及持續發展的空間,鼓勵及推廣英國及跨國的藝術激盪合作。目前專注於;製作人/策展人為職業生涯發展,為藝術界服務。

    紀紋製作的案子眾多,目前受邀於The Place場館資深專案製作人,正在執行兩年台灣舞蹈試辦專案」。自2015迄今,與台灣『中和國際創意』協作,承辦文化部『臺灣季』愛丁堡藝穗節。2020年迄今『臺灣季』論壇策展人。2020年榮獲愛丁堡藝穗節『無懈可擊』,國家策展獎/The Infallibles Award獎項。

    本期主持:
    Howl,旅居英國的台灣表演藝術工作者

    Mengting,當代劇場研究與創作者,現居倫敦

    曾不容,遷徙於倫敦和北京,關注和書寫當代藝術中的表演,偶爾友情出演

    本期節目由Flo負責後期製作。

    這期我們聊了……
    1:35 紀紋自我介紹

    3:03 從舞蹈背景走向製作的契機

    9:30 2004年,倫敦的第一個華人藝術中心

    12:52 扶持藝術家的方法

    18:15 「英國華人藝術」的定位點

    20:33 2015年,接手愛丁堡藝穗節台灣季showcase

    28:50 歐洲與亞洲的交流:衝擊與議題

    36:30 透明、公平、多元:台灣季的選拔與製作原則

    50:50 製作人的使命:串聯人與地域,改變文化環境

    延伸閱讀

    Trinity Laban Conservatoire of Music and Dance,聖三一拉邦音樂與舞蹈學院,是一間位於倫敦格林威治(Greenwich),專門培訓音樂和舞蹈從業人員的機構。
    台南家專,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的前身。
    Esea Contemporary,為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更前身為Chinese Art Centre。
    Sarah Champion,為前Chinese Art Centre總監,現任英國工黨下議院議員。
    ChinaTown Arts Space:,後更名為Chinese Arts Now,與現名為Kakilang Arts。
    臺灣季,為臺灣在愛丁堡藝穗節推廣表演藝術的專門單元。
    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協會。
    Horizon,為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出資,六個藝術機構/藝術節 (Battersea Arts Centre, FABRIC, Fierce, GIFT, MAYK and Transform)共同執行,在愛丁堡藝術節的表演呈現平台。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幾位現居海外的當代表演實踐者獨立製作。
    官方網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們:在 愛發電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給我們打賞

    📻收聽方式:
    推薦使用Apple podcast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戶端訂閱收聽本節目(複製rss feed手動添加 https://mingstrike.com/feed/audio.xml ),或通過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FM收聽。

    🦄與我們互動:
    Facebook / Instagram

    💌給我們寫信:mingstrike.podcast@gmail.com

    • 58 分鐘
    #27. 串台月不落戏剧 | 去不起的爱丁堡和看不懂的阿维尼翁/亞維農

    #27. 串台月不落戏剧 | 去不起的爱丁堡和看不懂的阿维尼翁/亞維農

    本期是一期特别的串台节目,邀请了常驻法国的三疯和资深票友虾米,和我们一起唠嗑今年爱丁堡戏剧节上的见闻。三千多个戏的戏剧节,大家不约而同看的都有啥?同一个戏,怎能看出三个不同的版本?欢迎在2023年体验了爱丁堡艺穗节的朋友来一同讨论。

    本期节目和「月不落戏剧」共同完成。

    月不落戏剧是一个由横跨三大洲五个时区的戏剧实践者共同制作的文化艺术类播客。

    月不落嘉宾:


    【看戏睡觉不睡觉】虾米
    【肆体不勤】三疯

    小明拆台嘉宾:


    曾不容,迁徙于伦敦和北京,关注和书写当代艺术中的表演,偶尔友情出演
    Mengting, 当代表演研究与创作者,现居伦敦

    本期剪辑是【小明拆台Ming Strike】的Flo

    照片由曾不容提供

    这期我们聊了……
    00:56 火车?时效?算算去爱丁堡看戏这笔账

    05:26 爱丁堡与阿维尼翁总体印象之对比

    14:17 剧场多样性?用养老院、地窖演出纯属排不开档期

    17:07 欧陆vs英国艺术节:政府扶持好还是自由市场好?

    24:55 漫谈这两个节大同小异的源起和争议

    30:28 《葬礼》:三人竟然看出了三种版本的多感官仪式

    38:33《橡树》:近二十年来剧本一字未改的文本元戏剧

    54:37 “苏格兰”特征何在?浅聊一下民族主义作品

    延伸阅读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和爱丁堡艺穗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艺术节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以其高质量的正式演出而闻名,包括戏剧、舞蹈、音乐和视觉艺术。与此同时,爱丁堡艺穗节则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舞台,允许各种独立和实验性的表演在城市各处展示。详见小明之前的艺穗节专题节目
    Avignon IN & OFF: 阿维尼翁国际艺术节/亞維儂藝術節包括"In"和"Off"两个部分。"In"是官方节目,聚焦于主流演出,包括戏剧、音乐和舞蹈。而"Off"则是非官方的衍生节目,充满创新和实验精神,吸引了各类艺术家,提供了更自由的表演空间。这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了阿维尼翁国际艺术节的多样性和活力。
    英国国家院团被赶出伦敦: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CE)在2022年末出台了新的文化资金策略,给了英国国家歌剧院(ENO)一笔迁移基金,要求其2024年10月前离开伦敦。除了ENO,ACE还为其他24个艺术机构提供了类似的迁移资金。此举是因为英国政府指示ACE进行“平衡发展”计划,增加对伦敦以外的艺术机构的投资。迁址”旨在扩大ENO在伦敦以外地区的影响力“,英国政府有意将曼彻斯特打造成新的文化基地。然而,这导致了一些历史悠久的伦敦机构,如唐玛仓库剧院和巴比肯中心的资金被削减至零,引发了艺术界的担忧。相关卫报报导
    Big in Belgium旨在将比利时的艺术作品带到国际舞台上,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Big in Belgium通过展示比利时的独立和实验性表演,吸引了广泛的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本期提及的作品:


    《葬礼》(Funeral)- 比利时OG剧团Ontroerend Goed
    《一个人的微笑》(The smile off your face)- 比利时OG剧团Ontroerend Goed
    Darkfield的集装箱作品
    Tim Crouch 《橡树》
    Tim Crouch - Truth’s a Dog Must to Kennel
    Forced Entertainment的桌上莎士比亚系列
    康沃尔民族主义制作Help! I Think I’m a Nationalist
    Rimini Protokoll -Conference of the Absent (全场让观众演的戏)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几位现居海外的当代表演实践者独立制作。
    官方网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们:在 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

    • 1 小時 4 分鐘
    #26. 小丑医生与医院的春天

    #26. 小丑医生与医院的春天

    小丑,作为一门独特的表演艺术,既有娱乐大众的历史,也有讽喻时事的应用。而今,在社会的一隅,一群人借用小丑表演,走进医院病房,将其化作心灵疗愈的工具。这些小丑医生,迎合病患心理需求,其角色与传统小丑演出有何异同?他们又是如何与医院与病患家属互动的呢?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小丑医生赖丽婷。她将分享个人的经历,介绍自己踏入小丑医生角色的契机,引领我们由社会干预的视角,进行「艺术作为社会服务」的深入探讨。

    来宾介绍:

    赖丽婷

    大学时加入实验剧团,2013-2019剧场演员与创作。曾经和EX亚洲剧团、穷剧场、故事工厂、利泽国际偶戏村、坏鞋子舞团合作(有些是演出,有些是驻村与驻地计划)2017到法国飞利浦学校上课,开始认识小丑表演,对小丑表演好奇与着迷,2020加入红鼻子医生协会,到医院演出至今。

    2019觉得在剧场遇到自己的瓶颈期,决定到全人民主学校玩玩专职,玩到现在,同时也继续小丑医生。

    本期主持:
    Howl,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

    小胡,迁移中的飞行小明,日常掉坑

    曾不容,迁徙于伦敦和北京,关注和书写当代艺术中的表演,偶尔友情出演

    本期节目由Flo负责后期制作。

    这期我们聊了……
    00:30 开场白 + 嘉宾介绍

    02:24 学习小丑表演的前因后果

    10:28 小丑医生是什么

    11:43 小丑医生的训练内容:小丑 + 医生?

    18:24 作为演员怎么看待小丑医生这个角色?

    22:28 暖心或荒谬,做小丑医生时印象深刻的事?

    29:13 恐怖小丑与抗议小丑,小丑在西方社会的衍生形象

    34:16 小丑自己的心理健康,怎么面对生离死别?

    38:02 病童也有笑与玩的权利,本质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39:29 作为一种社会参与的表演,感受有何不同?

    延伸阅读

    菲利小丑学校:全名菲利浦·高利埃学校 (École Philippe Gaulier),为法国小丑大师菲利浦·高利埃创立,专门培训小丑表演者的教学机构。也是小明拆台15集事件的表演教学机构。
    北艺大:台北艺术大学 (TNUA)的简称,是坐落在台北关渡的一所以艺术创作为主的大学。
    Ex-亚洲剧团 (EX-Theatre Asia):由毕业于新加坡跨文化剧场学院 (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的林浿安和印度籍的江谭佳彦创立,作品强调亚际社会(Inter-Asia)肢体创作语汇与美学。
    陈伟诚:剧场及舞蹈工作者,北艺大剧场艺术创作研究所与舞蹈研究所助理教授、人子身心剧场研究中心负责人。为台湾80年代引进葛罗托斯基体系的先驱。
    沙丁庞克剧团:创立于2005年,由曾于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的马照琪创立,作品多强调面具、小丑、歌舞、默剧、物件、集体发展等元素。
    红鼻子关怀小丑协会:在访谈里多以小丑医生协会代称。创办人马照琪于2014年在法国学习小丑医生课程,通过法国微笑医生协会(Le Rire Médecin)训练并获法国政府认证,并于2017年创立此协会。协会以医院服务,专业建立,合作连捷与推闯倡议为目标,致力将小丑带入医院服务。
    安宁医疗:安宁缓和医疗 (Palliative care),服务对象是末期病人。目的是帮助、尊重病患、减轻痛苦,让病患能拥有生命的尊严与生活品质,并在五全照顾下得以安然逝去;同时陪伴家属勇敢地渡过哀伤,重新展开自己的人生。https://www.hospice.org.tw/care
    小丑军团Clown Army:全称The Clandestine Insurgent Rebel Clown Army,又称CIRCA或Clown Army。起源于2003年,小丑军团为左翼,反极权的社会运动团体。常使用小丑作为非暴力的抗争手段,出现在各种示威抗议场合,2020年有新闻报导,警察为了卧底渗透小丑军团,特别接受

    • 43 分鐘

客戶評論

5.0(滿分 5 分)
3 則評分

3 則評分

熱門藝術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閱讀前哨站 瓦基
馬克說書
歐馬克
蔣勳_美的沉思 回來認識自己
蔣勳
哇賽讀心書
哇賽心理學
迷誠品
誠品 eslite
欸!我說到哪裡了?
王偉忠|中廣流行網 X 金星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