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客文化| 你的香槟指南

槟客文化 SPARKLINGPLUS ASIA
槟客文化| 你的香槟指南

《你的香槟指南》系列专题节目,你所需要知道的关于香槟的一切都在这里! 【槟客文化】为大家精选了关于香槟的常用小知识,从我们的音频内容里,用一杯咖啡或通勤、健身、做饭的时间,轻松开启香槟专家模式。我们将复杂的信息录制成简洁易懂的音频内容,由风格各异的团队成员每期轮流录制,按时收听这些干货知识,轻轻松松的用碎片时间升级成“懂香槟”的香槟客!

  1. 2023/01/26

    2023.0104期:绅士高品质生活范本 | 香槟的007关键时刻(上)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槟客文化销售部的王韵,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过一部在流媒体巨头Netflix上线的,被网友评价为退休007返聘上岗的悬疑推理搞笑电影《利刃出鞘四声2》呢?看着Daniel Craig在这部剧中浮夸搞笑的人设,我不禁还是怀念起了由他塑造的冷静坚毅的007形象。提起 James Bond 你会想到什么?一位神秘的军情六处特工?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一个“邦女郎”环绕的花花公子?作为影史上最为著名也最受人们喜爱的特工角色,邦德不仅贡献了无数执行任务、打击罪恶的荷尔蒙时刻,也提供了一种令人向往的老牌英伦绅士的高品质生活范本。 历任 007 演员 除了各种定制西装与名牌手表,James Bond 对酒的品味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你可能会想到那句著名的“Shaken,not stirred”和马提尼(Martini)鸡尾酒,但事实上邦德对香槟的喜爱并不亚于鸡尾酒。 1977 年《海底城》中出现的 1952 年唐培里侬香槟据统计,在已经上映的 26 部 007 系列电影中(含两部外传),出现过 58 次喝酒场景,香槟出现的次数大约是 26 次,接近半数。 1979 年《太空城》中出现的 Bollinger 香槟和冰桶在这二十多次的香槟场景中,出现的最多的是 Bollinger 堡林爵香槟,其次则是 Dom Pérignon 唐培里侬香槟,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Taittinger 泰亭哲香槟也在故事中起到过关键的作用。 2015 年《幽灵党》中出现的 Bollinger 香槟最有趣的是,或许邦德一个人出场执行任务时会点上一杯鸡尾酒,但是当他与邦女郎“约会”时,香槟永远都是他的首选。01Taittinger不同于电影中 James Bond 与 Bollinger 堡林爵香槟的“绑定关系”,在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的原著小说中,邦德最喜爱的香槟其实是 Taittinger 泰亭哲香槟,小说中出现的邦德的第一个喝香槟场景,也同样是泰亭哲。在 1963 年上映的第二部 007 电影《俄罗斯之恋》(From Russia With Love)中,由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扮演的邦德首先是在船上享用了泰亭哲伯爵香槟,他用绳子系住瓶口然后将香槟放入溪水中冰镇,期间还检查了温度是否合适。 Taittinger Comtes de Champagne Blanc de Blancs,年份未知随后,在邦德与“邦女郎”在火车上共进晚餐时,面对电影中的反派 Donald Grant,他同样点了一瓶泰亭哲伯爵白中白香槟。然而不巧的是,这瓶香槟后来被反派 Donald 投了毒,来自苏联的“邦女郎” Tatiana Romanova 喝过便晕倒了。Taittinger Comtes de Champagne Blanc de Blancs,年份未知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原著小说《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中,邦德与邦女郎 Vesper Lynd 共进晚餐时点了一瓶 1945 年的泰亭哲白中白香槟,但在侍酒师的提议下他将年份换成了 1943 年。邦德这样向 Vesper 介绍泰亭哲香槟:“它或许不是一个知名的品牌,但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槟。”02Dom Pérignon在 007 的早期系列电影中,唐培里侬香槟的出镜率几乎“无酒可及”。在 1962 年的第一部 007 电影《诺博士》(Dr.No)中,由肖恩·康纳利饰演的邦德在反派诺博士的餐桌上时,就曾随手抄起一瓶香槟作为武器,反派诺博士认为“这是一瓶 1955 年份的唐培里侬香槟,这样也太浪费了”。邦德的回应非常幽默,他说自己更喜欢 1953 年的。 Dom Pérignon 1955在前一幕服务生侍酒的镜头中唐培里侬标志性的盾形酒标更加明显关于 Dom Pérignon 唐培里侬香槟,邦德最著名的“论断”当属那句“喜欢喝 1952 年唐培里侬香槟的人不可能是坏人”。虽说这句话佐证了邦德刁钻的香槟品味,然而却也让他对反派掉以轻心。在这部《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喜欢喝 1952 年唐培里侬香槟的,正是电影中的最大反派 Karl Stromberg。 Dom Pérignon 1952而在 1964 年上映的《金手指》(Goldfingger)中,邦德同样贡献了一个香槟金句:“亲爱的,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比如在高于 3 度的情况下喝 1953 年的唐培里侬香槟,这简直比不戴耳机听披头士的音乐还要糟糕。”不过这场戏中,比起这句话,更被人津津乐道的是邦德喝香槟的场景——他正赤膊躺在邦女郎的床上。这一幕手持香槟又抱得美人归的场景可以说是对 007 这个角色个性的最佳诠释,因此也成了 007 系列电影中最广为流传的场面之一。除此之外,在 1965 年上映的《霹雳弹》(Thunderball)中,邦德在拿骚(巴拿马首府)的咖啡馆里,点了一瓶 1955 年的唐培里侬香槟,并搭配鱼子酱中极为珍贵的白鲸鱼子酱;在 1969 年的《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中,邦德在赌场餐厅点的则是一瓶 1957 年份的; 在 1974 年的《金枪人》(Man with the Golden Gun)中,邦德先是和片中的杀手斯卡拉孟加(Scaramanga)的情妇在半岛酒店点了一瓶唐培里侬香槟,在之后的场景中,斯卡拉孟加的侏儒手下又为邦德点单了一瓶 1964 年的唐培里侬香槟,但是邦德却说自己更喜欢 1962 年的。 Dom Pérignon 1964此外,在 1965 年的《霹雳谷》(You Only Live Twice)和 1973 年的《你死我活》(Live and Let Die)中,邦德也同样饮用了唐培里侬香槟。可以说在 80 年代之前,邦德几乎是唐培里侬香槟的“代言人”。从 1962 年的第一部《诺博士》到 1977 年的《海底城》,10 部电影中有 8 部都包含唐培里侬香槟,可见邦德对其喜爱之深。在下一期的节目中,我将继续为大家介绍邦德和堡林爵香槟的渊源。春节假期就要到啦,大家走亲访友之余也不妨再去回顾一下这些经典的007电影,从香槟的视角出发也许您会发现邦德更多的魅力。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6 分鐘
  2. 2023/01/18

    2023.0103期:香槟的风土(四):巴尔山坡篇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槟客文化,我是槟客运营负责人慧芬。今天将与大家分享“香槟的风土--巴尔山坡Côte des Bars篇”。“Terroir” 来源于拉丁文terratorium,如今成为了法语中最难准确翻译的词汇之一,全世界的美食美酒爱好者都努力尝试着用法语发音说出”Terroir”。其实terratorium本意是指“土地”,随后在葡萄酒的世界里这个词汇被拓展到葡萄园里的所有自然因素:阳光,雨露,风雪,土壤,坡度等等。在以品牌营销为世人所知的香槟世界,“Terroir”一词似乎不常被提及,饮客们更喜欢讨论品牌和节庆吉日的联系,讨论“Terroir”和专注“Terroir”的那些香槟酒更像是极客们的专利。其实香槟酒除了奢侈品的定义,也是注重“Terroir”的葡萄酒,并且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我们暂且将“Terroir”简译为“风土”,细述香槟各子产区的自然风土差异,以及让“Terroir”真正有意义的那些“人”。香槟区法定葡萄园有34000公顷,共281000块葡萄园,分布在321个村落,海拔在90至300米之间,平均坡度为12度(最陡处为59度),主要朝向东,南和东南方向。由于处于法国东北部,香槟区受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双重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常有雾气和西边吹来的海风,年平均10,8度,几乎是酿酒葡萄种植的最北限度,年平均日照时间也只有1650小时,比波尔多产区少了20%。香槟区共分为四个子产区:Montagne de Reims 兰斯山脉,Vallée de la Marne 马恩河谷,Côte des Blancs 白丘,Côte des Bar 巴尔山坡。 今天的风土篇,为大家分享Côte des Bars 巴尔山坡 Côte des Bars所产香槟酒的兴起是这几年香槟世界的热门话题,这个处于香槟区最南部的Aube省葡萄产区距离Epernay百余公里,最南边已经与勃艮第的金丘接壤,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已经不再是香槟区传统的木质结构,而是勃艮第的石质房屋。然而,这里仍属于香槟区,除了霞多丽和黑皮诺,还种植其他几个香槟区的小众品种,尤其是罕见的Pinot Blanc白皮诺,而黑皮诺占绝大多数,供应了整个香槟产区黑皮诺果实需求的50%。这里的山丘在侏罗纪就已形成,地下是大面积质地坚硬的石灰岩质kimmeridgien启莫里阶土壤,偶尔混合了钙质黏土和石灰土。气候也与马恩省不同,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酷热,夜间凉爽。 Montgueux:如果仔细观察Côte des Bars葡萄园地图,会发现在Troyes中世纪小城的西边有一个“特立独行”的村落叫做Montgueux。它的特立独行不仅仅体现在远离其他巴尔山坡的葡萄产区,这里事实上在地质学上是白丘地区的延伸,土壤以白垩世土伦阶时期形成的石灰质土壤为主,208公顷的葡萄园有89%都种植了霞多丽,还有少量的黑皮诺和莫尼耶。这里出产的香槟清爽,深邃,花香浓郁,偶尔带有饼干香气和矿物感。很多香槟名庄都有从这里收购霞多丽,也有Emmanuel Lassaigne (Champagne Jacques Lassaigne), Didier Doué,Domaine Collet等独立酒农经营的小酒庄出产高品质白中白香槟。Les Riceys从Troyes继续向南50公里,就到了风景优美的Les Riceys村。这里是香槟区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村落,共有842公顷的葡萄园。同时,这里也是法国唯一一个拥有三个AOC的村落:champagne香槟酒,coteaux champenois香槟区静态红白葡萄酒和Rosé des Riceys桃红葡萄酒。这里97,2%的葡萄园种植了黑皮诺,多数葡萄园在连绵起伏的陡坡上,最高处达到海拔400米,而最陡处,坡度能达到50度,朝向各不相同。因此这里的黑皮诺成熟较晚,果皮较厚,单宁感强。这里的明星独立酒农莫过于Olivier Horiot,他和夫人Marie一起酿制出了当地最好的香槟和Rosé des Riceys桃红葡萄酒,同时Morel, Alexandre Bonnet, Guy Lamoureux所酿酒款也都可圈可点。 接下来我们来到Celles-sur-Ource,这里不仅有如今香槟世界里的当红高颜值酿酒师Cédric Bouchard和他酿制出的数款单一园单一品种单一年份顶级香槟酒,更是香槟区最大的Pinot Blanc白皮诺种植区。Pierre Gerbais也用家里的百年老藤白皮诺酿制出了果香浓郁的100% pinot blanc香槟,Tassin兄弟和Cherlin家族的香槟酒也值得一试。Aube地区还有整个香槟地区生物动力种植法的先驱Champagne Fleury,它是香槟区第一家得到生物动力认证的酒庄(1989年),同时庄主Jean-Pierre Fleury也不遗余力地在香槟区推广生物动力法,培养了一系列目前最顶级的生物动力法践行酒农,例如Françoise Bedel和顶级名庄Louis Roederer。另外,同在Aube地区的Buxières-sur-Arce的独立酒农Bertrand Gautherot也是香槟区如今首屈一指的风土香槟酿造师。每次去和他聊天品酒,都是一堂Aube地区风土课堂,他会带我们到葡萄园里看断层留下的两种钙质土横截面,也会在酒窖里面用各种可能找到的酿酒设备做尝试。今天的香槟区风土--巴尔山坡Côte des Bars篇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见。

    7 分鐘
  3. 2023/01/11

    2023.0102期:香槟的风土(三):白丘篇

    “Côte des Blancs”意为“白丘”,顾名思义,这里97%的葡萄园都种植着霞多丽,出产数不尽的“Blanc de blancs 白中白香槟” (100% Chardonnay),成为优雅细腻的代名词。从Epernay小城往南就进入了白丘地区,接下来绵延近15公里的葡萄园几乎全部朝东南或者正南方向,山坡并不陡峭,却像是一条天然屏障隔断了西边吹来的海洋风,而这里的土壤也是香槟区最典型的白垩土(Chalk)。 白丘极高比例种植霞多丽并非偶然。这里的白垩土中含有大量的中生代海洋生物化石和颗石藻,通过沉淀分层形成了如今的土壤层。这种白垩土吸水性能极好,每平方米可以吸收最多400升的水来滋润葡萄植株,即使在炎热干燥的夏季也可以保持植被的稳定水源。因此,这里成为霞多丽的乐土,并被酿制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起泡酒-白中白香槟。然而,白丘的各个村落出产的香槟风格各异,多数“mono-cru”单一村香槟都带有当村明显的风土特色。让我们从北到南细数白丘的数个特级村和一级村代表。 Chouilly (GC), Oiry (GC)Chouilly和Oiry两个特级村位于Epernay小镇东边,与Mareuil-sur-Aÿ一级村几乎隔岸相望。Chouilly可复杂可简单。它是100%的霞多丽特级村,而村内葡萄园种植的黑皮诺则只被划分为Premier Cru一级村。 普遍来说,Chouilly和Oiry地下的白垩土层相对较硬较深,出产霞多丽香槟香气纯净内敛,口感细致却不如其他特级村所产霞多丽饱满丰富。这里可圈可点的酒庄却不少,例如Lenoble, Coquart-Vazart, Legras等,同时,酩悦酒庄最新的全自动酿酒厂也在这里建成,与Mont Aigu对望,让当地多了不少现代气息。Cramant (GC)再往南不远处就可以看到一个8米高的香槟瓶矗立在Cramant特级村的村口,常年邀请大家来Cramant来举杯狂欢。Cramant坡度很大,风景秀美,Saran山丘保护了坡下的葡萄园。地下白垩土纯净,质地较软,出产细致,优雅,果香浓郁,在白丘地区力道突出的白中白香槟。在这里自然也有不少优秀的独立酒农酒庄,例如Lancelot-Pienne, Diebolt-Vallois和近年新秀Pertrois-Lebrun兄弟,Guiborat夫妇以及青年一代酿酒人 Aurélien Suenen 等独立酒农。Avize (GC)Avize特级村位于Cramant和Oger两个特级村之间,葡萄园呈长条状,靠近Cramant一侧的葡萄园所产霞多丽常常丰富饱满也充满力量,而偏南的葡萄园则更纯净柔和,总体来说,Avize所产白中白香槟在白丘地区更突出丰富的香气和复杂的口感。这里也因为几个顶级的独立酒农成为全世界香槟爱好者倾心,比如Anselme Selosse (Champagne Jacques Selosse)不仅所产香槟酒成为目前市面上一瓶难求的顶级佳酿,他在自家和好友开的Les Avisés酒店餐厅也成为香槟极客的必到之地。此外,Pascal Agrapart, De sousa父女也酿制出了Avize的顶级白中白,合作社De Saint Gall的顶级款Orpale香槟也可圈可点。 Oger (GC)Oger特级村葡萄园在朝南和朝东的陡坡上,每年采收季开始较早,出产的霞多丽大多数出售给酒商和合作社,当地自家酿酒的酒庄并不多。Mesnil-sur-Oger (GC)说到整个香槟区最传奇的特级村,当然非Mesnil-sur-Oger莫属。这里不仅有独特高雅的Champagne Salon沙龙酒庄,也有Krug库克酒庄的单一园白中白香槟Clos du Mesnil,此外还有Rodolphe Péters (Champagne Pierre Péters), Alain Robert, Veuve Fourny, Delamotte,Philippe Gonet, Pierre Moncuit等著名酒庄或独立酒农也都闻名于世。Mesnil-sur-Oger白垩土土质很硬,地表几乎没有土壤覆盖,出产的香槟酒细致,复杂,充满花香果香,最让人倾心的是它的极致纯净和矿物感,陈年能力极强。Côte Sézannais, Val du petit morin白丘再往南就是目前几乎不为人知的Côte Sézannais和Val du Petit Morin,这里是马恩省的最南端。虽离白丘并不远,但这里无论气候还是土壤都像是另一个世界。白垩土已经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很多沙质土,黏土,还有部分燧石,也更偏大陆性气候。大面积种植着霞多丽,莫尼耶和黑皮诺只占少数。让大家注意到这个产区的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独立酒农Olivier Colin (Champagne Ulysse Colin),他在这个几乎被遗忘的产区酿制出了充满迷幻色彩的高品质香槟,早已供不应求 。

    7 分鐘
  4. 2023/01/04

    2023.0101期:「个性」的小农香槟,让风土更生动时髦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槟客文化,我是法国办公室的白皙,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文章《人们对香槟的刻板印象太多了,「小农香槟」会打破它们吗?》 本文由槟客文化主编 Kristin Zhang 撰文原文发表于《Food&Wine》杂志官方公众号 提起香槟,你会想到什么?夜店里的必备「气氛组」,婚礼上的香槟塔还是庆典现场喷洒的金色气泡? 得益于历史悠久的市场推广传统和命名保护政策,人们对「香槟」一词并不陌生,但似乎鲜有人会将其与注重风土的「葡萄酒」及其消费场景相关联,甚至,它与「葡萄酒」割席,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另一种酒。一方面这的确与香槟成为「欢庆之酒」的历史背景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目前市场上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到的香槟品牌,其背后多是如 LVMH、保乐力加这样的奢侈品集团或大型酒类集团 —— 这与由风土多样性而导致极度碎片化、分散化的传统葡萄酒市场截然相反,自然也给了普通消费者、葡萄酒爱好者们一种「香槟特殊」的印象。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无数打破「大集团」香槟概念的小农香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小农香槟通常产量较少,更加注重酒农的个性与细致风土的表达,有着更加「特立独行」的风味,并时常与精致餐饮相搭配。似乎走向了人们印象中与「大集团」香槟完全相反的方向,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小农香槟。严格意义上来说,小农香槟的准确名称应该是「独立酒农香槟」(法语 Récoltant Manipulant,英文 Grower Champagne),指仅用自己种植的葡萄果实酿造、并以自家的品牌出厂销售的香槟。在香槟世界里,酒标上的 RM(RécoltantManipulant)就是指小农香槟。 与之相对,人们印象中的大集团香槟,在这个意义上的归类则是酒商香槟 NM(法语NégociantManipulant)。其酿酒所使用的果实仅有部分来自自有葡萄园,也会使用的是从其他酒农手中收购的葡萄。无论是酒农酒还是酒商酒,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都不是陌生的概念。但是在香槟区,之所以酒商品牌可以在长时间内占到绝对优势,也在市场上拥有较大声量,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风土。 香槟区是法国最北部的葡萄酒产区,从纬度位置上来看,香槟区重要城市兰斯(Reims)的纬度比中国的哈尔滨还要高。这样的纬度位置决定了香槟区注定是一个冷凉的产区,且不论每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单是葡萄是否能完全成熟,都是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 因此,香槟区自古以来就有着混酿的传统,将不同村庄地块不同年份的基酒进行混合以保障品质的稳定。比起深耕于某一村落的酒农,酒商品牌可以从更广的区域范围内收购葡萄、同时也拥有更大的酒窖与雄厚的财力来支持储存不同年份的基酒,因此在混酿时便有着自然的优势。 虽然是近些年来,小农香槟才被越来越多的葡萄酒爱好者们提起,但它并不是一种「新兴事物」,其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30 年代。由于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使得葡萄价格暴跌,仅靠出售葡萄给酒商的酒农们无法再以此维生,便转向自己酿酒为生。 然而,当二战结束之后,独立酒农的发展却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受限于酒农的资金与技术,独立酒农的香槟品质并不稳定,而忙着酿造自家葡萄的酒农们也会让酒商的葡萄供应量变得难以保障。于是在 1959 年,酒商与酒农们签订了第一份行业合同,确保酒商的葡萄收购价格与其成品香槟的平均售价挂钩(葡萄收购价为香槟平均售价的 28%),同时要求酒商必须连续 8 年从签订合同的酒农手中购买葡萄。 表面上看,这份行业协定的签署似乎抑制了独立酒农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它却十分重要。一方面它通过保障果实的供应稳定了酒商品牌的发展,使香槟区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优质、稳定的香槟酒;另一方面,它使得酒农们有了稳定且丰厚的收入保障,无需再通过酿酒来平衡成本补贴收益。当基本的「温饱」问题被解决,接下来依然耕耘在「小而美」的酒农香槟中的人们,便是更加热忱的「风土捍卫者」。 近十年来,小农香槟在全世界的葡萄酒爱好者中越发受到追捧。以香槟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为例,2011~2015 年,小农香槟的进口量增长了 33% 以上(数据来源 Impact Databank)。不少米其林星级餐厅中,酒单上小农香槟的数量种类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多。 在纽约著名米其林三星法餐厅 Perse 的酒单上,杯卖三款香槟中小农香槟占到两席,而整瓶出售的香槟中小农香槟的占比也接近一半。其中小农酒庄阿格帕特香槟(Agrapart et Fils)有多达 6 个年份,甚至可以与传统的知名大厂唐培里侬(DomPérignon)、路易王妃香槟(Louis Roederer)抗衡;如今一瓶难求的瑟洛斯香槟(Jacques Selosse)的单一园系列(Collection Lieux - Dits)、皮埃尔皮特香槟(Pierre Péters)MK 系列及传奇单一园香槟雪帝珑(Les Chétillons)也同样可以在酒单上找到。 回看国内市场,小农香槟的风潮也清晰可见。在国际葡萄酒拍卖市场中,十年来瑟洛斯香槟、皮埃尔皮特香槟、阿格帕特香槟、魔爵香槟(Marguet)等知名小农酒庄的成交量一直在增长。曾经这些小农香槟的买家一度以欧美客户为主,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中国买家的身影。 从餐饮渠道来看,亚洲唯一的侍酒师大师(MS)吕杨曾预判勃艮第与香槟将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新热点。如今来看这样的热点已然是正在进行时,小农香槟也是其中重要一环。2010 年吕杨使用瑟洛斯香槟(JacquesSelosse)配餐参加侍酒师大师比赛时,大部分裁判都没有听说过;而在今年上半年,瑟洛斯香槟首次将配额划分给中国市场,仅仅几十瓶的配额已经被无数米其林与黑珍珠餐厅的侍酒师们视若珍宝。 如今小农香槟的热潮,说到底是与其个性分不开的。与大部分消费者熟知的大厂香槟的经典口味不同,「个性」可以说是小农香槟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香槟酒庄愈发注重以优化葡萄园的管理来提升酒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通过酿造过程弥补葡萄本身可能有的缺陷。在这个过程中,独立酒农们可以用更具特色、更加实验性的方式管理葡萄园,并将其理念和哲学融会贯通至整个种植酿造流程,形成完整的个人风格表达。 更重要的是,独立酒农们通常较少做混酿,反而热衷于针对特定年份、特定地块甚至单一葡萄园进行「创作」,自然使得这些香槟更加「有趣」。这迎合了如今消费者追求更细致的风土表达,甚至特立独行的小众酒款心理。 以上文提到的皮埃尔皮特香槟酒庄为例,自 1971 年起酒庄就开始酿造单一园年份香槟雪帝珑(2000 年前即为单一园香槟,2000 年后酒标注明 Les Chétillons)。这片位于香槟区白丘(Côte des Blancs)特级村奥热尔河畔勒梅尼(Le Mesnil - sur - Oger)的单一园拥有香槟区最为标志的富含白垩纪箭石的石灰岩土壤,酒庄通过使用不锈钢桶发酵完美地还原了这种土壤带来的纯净矿物感,仅酿造单一年份的做法则更增强了其风土个性,这自然是多年份、多地块混酿的普通非年份香槟所无法比较的。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被香槟爱好者们称为 MK 系列的 Pierre Péters L'EtonnantMonsieur Victor,直译为「了不起的维克多先生」,这个系列是皮埃尔皮特香槟现任庄主 Rodolphe Péters 为自己喜欢绘画的儿子 Victor 酿制的。 Victor 自幼热爱绘画,尤其喜欢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他借用村上隆标志性的笔触和风格重新演绎了梵高的《向日葵》、蒙克的《呐喊》、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等世界名画。父亲为了鼓励儿子的创作,便专门酿造了以 Victor 画作为酒标的系列限量款香槟。 尽管艺术酒标在葡萄酒世界里从来不是新鲜事,但这样的故事和创作,总是会让人获得一些超越酒本身的享受。毕竟,少了风土背景与个性的葡萄酒,不过是普通的果味酒精而已。 从种植酿造到品牌运营,乍看上去独立酒农香槟都走向了传统大厂的对立面,这难免催生出了新的「鄙视链」,似乎在餐厅里点上一杯小众的独立酒农香槟才是更加「时髦」且「懂行」的选择。事实上这种「优越感」并没什么道理,香槟的优劣不能仅凭 RM 或是 NM 的标签就简单定夺。 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农,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从最普通、产量最大的无年份混酿香槟来看,大厂显然拥有绝对的优势,更广的收购渠道保证了果实的基本质量,更大的酒窖和雄厚的财力能够支撑更充足的陈年基酒储备。 比如库克香槟(Krug)的陈年基酒比例甚至能达到 60%;在其中混酿的不同年份、地块更会影响到最终酒液的复杂度,比如凯歌香槟(Veuve Clicquot)的入门款皇牌香槟就混酿了来自 50~60 个不同酒庄,最老的储存酒历史长达 20 年。 与之相对,酒农们自身拥有的地块面积和数量都比较小,存酒量也很难与大厂比较,所以在调配时可选择的空间也就相应较小。同时

    17 分鐘
  5. 2022/12/21

    2022.1204期:香槟区冬季的秘密,来自剪刀手的技艺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槟客文化,我是市场经理NysUn,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香槟区葡萄园的冬季剪枝。 冬季,葡萄树进入冬眠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槟酒农们可以休息了。为了保证来年葡萄的质量和产量,冬季剪枝必不可少,这是一项极需要细心和经验、又非常耗费体力的工作。香槟区的冬季剪枝一般在葡萄叶片掉落后的 11 月到来年的 3 月进行,直到葡萄展开第四片叶子,冬季剪枝的工作才算是可以放下。而在香槟区的一些易受霜冻危害的地区——例如坡底或两个山谷的谷底,通常需要进行一次“预剪枝”,完整地保留结果母枝,等到来年四月中旬再进行修剪,推迟发芽时间,以降低春季霜冻所造成的损失。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冬季剪枝呢? 葡萄的生长部分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系统:植物的生长系统和植物的繁殖系统,前者控制树叶和枝干的生长,而后者则控制葡萄果实的生长。剪枝的核心目的,就是控制这两个系统的平衡。如果一棵葡萄树的生长势头太旺,其结出的果实质量就会降低;但是如果它一直处于“高产”的状态,葡萄树则会加速老化。一般来说,冬季剪枝有以下几个作用:1.    保证树液以最好的方式流向结果芽保持葡萄株生长发育(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2.整理葡萄藤的形态避免叶片堆积,有利于通风和光合作用,也有利于之后的田间管理(比如:绑梢和升架)3.延缓葡萄的老化速度,保持葡萄产能   葡萄产能过高会加速其衰老,剪枝可以控制芽眼的数量,定期更换新枝条来延缓葡萄树的老化速度为了确定葡萄的具体的剪枝方式和操作时间,酒农需要了解他的每一块田,比如哪个位置更容易受到霜冻的威胁、每一株葡萄的健康状况、葡萄品种特性及长势,还有土壤的肥力等等。那么,如何进行冬季剪枝呢?在香槟区 1978 年 1 月 17 日颁布的法律中规定了香槟区可以使用的四种剪枝方法,它们分别是:高登式 Cordon de Royat可以用于所有葡萄品种和村庄等级。也是在香槟区最常见的剪枝方法,通常用于控制黑皮诺的长势夏布利式 Chablis可以用于所有葡萄品种和村庄等级。(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是常用于白丘的霞多丽)居由式 Guyot可以用于所有葡萄品种,但不能用于一级村及特级村马恩河谷式 Vallée de la Marne仅用于莫尼耶,不能用于一级村及特级村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想重点介绍一下香槟区最常见的两种剪枝方法:夏布利剪枝法和高登剪枝法。 夏布利剪枝法属于短梢修剪,属于“扇形修剪”的一种。这里可能会有人不理解,这么长的主蔓为什么要使用短梢修剪法?区别于长梢修剪(Cane Pruning),短梢修剪(Spur Pruning)主要看的是留的芽眼数,而并不是主蔓的长度。夏布利剪枝法每一株葡萄留有 3-5 个主蔓,每个主蔓间隔为 0.3 米,并在顶端留有一个较长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上保留 5 个芽眼(黑皮诺为 4 个芽眼),是典型的短梢修剪。夏布利剪枝法在香槟区尤其适用于白丘的霞多丽,有一些酒农喜欢在坡上土壤层较浅的葡萄园中使用,这种剪枝方式可以促进葡萄枝干的生长,使得其叶片面积增大,而抑制葡萄果实的增长,所结出的葡萄果实更小,香气和糖分更为集中,可以使葡萄的树龄达到 50-60 年。但是,这种剪枝方法会使得葡萄发芽较早,所以不适用于易受霜冻威胁的区域。与此同时,它也是四种剪枝方法里耗时最长的一种,每公顷葡萄园需要耗时 180 – 220 小时。 高登剪枝法也属于短梢修剪,只有一个与地面平行的主蔓,一般在主蔓上保留 4 个结果母枝,每根结果母枝上留两个芽(霞多丽留 3 个芽),主蔓的顶端留有一根结果母枝,上面带有 4 个芽(霞多丽 5 个芽)。这种剪枝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高产”品种的长势,比如黑皮诺。对于霞多丽来说,可以在土壤较为肥沃的石灰质黏土的葡萄园使用。在容易受到霜冻威胁的地区,主蔓的高度可以提升到0.6米。魔爵香槟酒庄的庄主Benoît Marguet指出,相比于霞多丽剪枝法,使用高登法剪枝的树龄平均为 30-40 年。值得一提的是,沙龙贝尔香槟酒庄的 logo 一方面是酒庄名字(B&S)缩写的集合,另一方面也象征着高登剪枝法,Clos Saint-Hilaire地块中的黑皮诺就是使用了这种剪枝方式。至于居由式和马恩河谷式,前者的顶端优势体现在最顶端的芽往往是第一个发芽的。而后者只适用于莫尼耶,这是因为莫尼耶的枝干较为柔软,如果换成霞多丽的话,藤蔓可能容易折断。 听完本期播客,如果你对剪枝还是有些疑惑,不用担心,香槟区还有专业的课程可以学习冬季剪枝知识,授课通过后还可以获得“葡萄剪枝技能认证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7 分鐘
  6. 2022/12/15

    2022.1203期:经典电影中的香槟时刻。爱,梦想与真实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槟客文化,我是市场部的雅楠,欢迎收听今天的播客。香槟是欢庆时刻的指定用酒,在各种影视作品中,也时常有香槟的身影。今天,我向大家介绍 8 部与香槟有关的经典电影和纪录片,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电影中的香槟时刻吧。  � 01 了不起的盖茨比 The Great Gatsby“ 凡事过犹不及,唯香槟例外”,菲茨杰拉德毫不掩饰他对香槟的热爱,在他的经典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这一点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由“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男主角盖茨比,手端蝶形杯、站在自家豪宅的阳台上邀请人们进入他的香槟狂欢派对,这一幕既是影史上的经典,也代表了那个狂欢至上的爵士时代(Jazz Age)。 在电影中,酩悦香槟曾多次出现,成为盖茨比派对上的“指定用酒”:有吧台冰桶中的普通 750ml 装,也有在泳池和楼梯拐角处由派对女郎挥洒的超大瓶装,连盖茨比在海上打高尔夫球时,出现的也依然是酩悦香槟。酩悦香槟还特地为电影定制了符合历史事实的 1921 年时的酒标样式,充分体现那个时代美国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 � 02至暗时刻 Darkest Hour “Uh,a glass of Pol Roger.” 这部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刚刚上任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面对纳粹德国的步步紧逼,作出事关人类历史的决定的故事。历史上丘吉尔对香槟的喜爱是出了名的,尤其喜爱宝禄爵香槟(Pol Roger),在决定反击纳粹德国之后,他曾说不仅是为了法国而战斗,更是为了香槟而战斗。在电影中,丘吉尔刚刚上任首相,媒体争先向他发问上任后有什么政策安排,而丘吉尔只是不慌不忙地说,先来一杯宝禄爵香槟。回到家中之后,他与家人便开了一瓶香槟庆祝。在与国王进行午餐时,他同样喝着香槟,让国王都忍不住发问他是如何做到从中午就开始喝酒的。而丘吉尔的回答也相当有趣:Practice。这是练出来的!” � 03 罗马假日 “Must be quite a life you have in that school Champagne for lunch.”罗马假日这部电影中有太多经典,无论是 Vespa 机车还是西班牙阶梯前的冰淇淋,都让人难以忘怀。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香槟也是片中推动情节发展重要的一环。 当公主安和乔一起在街边吃午餐时,乔问安想喝点什么,安毫不犹豫地点了一杯香槟,这让乔下意识地认为安来自贵族学校,不然不会有午饭时喝香槟的“奢侈”习惯。“Must be quite a life you have in that school Champagne for lunch.”为了打消乔的怀疑,安说她只会在特殊的场合喝香槟,不过这又差点暴露了安的父亲是国王的事实,最后她只好强调父亲是做公关工作的,才得以继续这个善意的谎言。如今距离《罗马假日》的上映已经过去近七十年,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止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去回看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它所塑造出的那个夏日罗马也成了一个梦想之地。打开电影,让香槟带你重新回到那个夏天。� 04 蒂芙尼的早餐 “ I don't think I've ever drunk champagne before breakfast before. With breakfast on several occasions, but never before, before.” 在《蒂芙尼的早餐》中,由奥黛丽·赫本饰演的交际花霍莉(Holly Golightly)每天早上都要用一杯香槟来开启新一天的生活。而霍莉的新邻居保罗·瓦杰克(Paul Varjak)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于是这就引出了本片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有个好主意,我们来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吧。我们轮流来做,你先做,然后我做。我想不起任何我没做过的事情,哦,我以前从未在早上散过步。我曾在早上6点的时候在第五大道上走过,不过,那个时间对于我来说,只是还未结束的夜晚。”有趣的是,这句台词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故事后来的走向,曾经沉溺于无用社交的霍莉最终选择了她不曾做过的事、不曾有过的体验,那便是付出真心,并在雨中与爱人相拥。当赫本扮演的Holly换下了小黑裙,卸下了珠宝,坐在窗子上深情地唱着「月亮河」,此时的她才是最真实的,在形形色色上流社会的人之中穿梭,那一刻对于她来说才是心灵安宁的。她在形形色色上流社会之中穿梭,虽然憧憬着,向往着优雅夺目的蒂芙尼珠宝,但是影片最后,霍莉还是跟随了自己的内心,对她来说,追寻真正的爱情比那些浮华更为重要。� 05 卡萨布兰卡 “全世界那么多的城镇,镇上那么多的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这一间。” 这是一句让无数人倾心不已的台词,前些年的《爱乐之城》也依然在复刻这个桥段。一段钢琴曲,一对旧情人,在二战的背景下,他们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在电影《卡萨布兰卡》中,酒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背景存在,而在酒馆里自然就少不了香槟。比如片中一位法国警官就在男主角 Rick 的酒吧点了一瓶凯歌香槟 Veuve Clicquot 1928,还称赞说“凯歌 1928 是个极佳的年份”。而男主角 Rick 最爱的香槟则是玛姆香槟 Mumm Cordon Rouge,当男女主角在巴黎相识并坠入爱河之后,他们回到住所,Rick便打开了一瓶玛姆香槟;而当战争即将爆发,两人满怀心事地分别时,Rick用香槟打趣道,要把酒窖中的香槟喝光,就算是拿去浇花也好过留给德国人。影片结束二人永远分离的结局让人心碎,但至少他们还拥有在巴黎美好的回忆...” 而两人曾经一起分享的香槟无疑是这段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06 七年之痒 “Did you ever dunk a potato chip in Champagne.”每当提起玛丽莲·梦露的最爱,除了香奈儿五号香水,就是白雪香槟了。相传玛丽莲-梦露每天早上都要以一杯香槟来唤醒一天,白雪香槟Piper-Heidsieck是她的挚爱,据说她还曾用350瓶香槟洗泡泡浴。七年之痒这部电影是梦露的经典之作,在电影中她站在地铁通风口上方,气流吹过时她捂住舞动的长裙,这一形象更成为了梦露经典的银幕标志。在电影《七年之痒》中,梦露对香槟的喜爱溢于言表。比如在生日时什么都不做,只躺在浴缸里喝香槟:当她与男主角准备一起喝香槟时,为了这特别的仪式感,女主角还特地跑到了楼上把裤子换成了一条连衣裙,只因为她认为不应该穿长裤喝香槟。这部电影中,她还提到了用薯片沾香槟的吃法,和男主一同分享。Did you ever dunk a potato chip in Champagne?It’s real crazy.你尝试过用薯片沾香槟吗? 接下来介绍两部与香槟有关的纪录片,A year in Champagne 和 葡萄酒之旅 � 07 A year in Champagne “When it‘s 2am and u suddenly want Champagne even though u have nothing to celebrate.” A year in Champagne的导演 David Kennard 截止到现在共拍摄了三部与葡萄酒有关的电影:《A Year in Burgundy》、《A Year in Champagne》、《A Year in Port》;深入各个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了解他们的风土。《A Year in Champagne》的开始从热气球的角度俯瞰香槟区的葡萄园,详细讲述了香槟区的历史,风俗习惯,法律法规以及法式生活的细节,还有堡林爵等名庄的采访,对于好奇法国生活的香槟客来说,这部纪录片可以带你初步走近法国。 � 08 葡萄酒之旅 “他们吃饭的时候经常要搭配一杯香槟,即使不为了庆祝。” 在这部纪录片中,主讲人从香槟区开始了他的葡萄酒产区之旅,在走访过程中,他详细的介绍了产区以及当地的美食,比如用香槟腌制过的酸菜和香槟区葡萄酿造的醋。在 Jacquesson 酒庄同庄主一起吃了Jambon de Reims,在Bérêche et Fils 酒庄与女主人学习如何制作蔬菜牛肉汤。通过带入第一视角来一场产区之旅,是领略法国风光非常好的选择。 与香槟有关的电影与纪录片就分享到这里啦,在一个惬意的晚上,拿出一瓶香槟,重温这些经典的影片,珍惜每一个有香槟为伴的时刻吧。这一期播客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期再见。

    10 分鐘
  7. 2022/12/08

    2022.1202期:一篇让你秒懂香槟酒标的奥秘!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槟客文化,欢迎收听今天的播客,我是销售助理ivy。当我们看到或拿到一瓶香槟时,最直接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转转瓶子,看看酒标,那大家都从酒标上读到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读香槟酒标,告诉大家如何快速系统地看懂一瓶香槟酒的关键信息。  01年份有年份香槟(Millésime)与无年份香槟之分不同于大部分的静态葡萄酒上标明年份来注名是哪一年的葡萄,香槟的酒标上却较少出现年份的字眼。没有标注年份的香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非年份”香槟(Non Vintage)。它们大部分是由多年的葡萄基酒混酿而成,同时,非年份香槟在上市之前需要在瓶中陈酿至少15个月(带渣陈酿12个月)。香槟生产商们酿造的大部分香槟都是非年份香槟(NV),他们使用来自多年的基酒来创造某款香槟,并以此来保证酒庄风格、品质的持续性。而那些年份香槟,只有在葡萄收成好的年份才会被酿造,因而想在香槟瓶上看到某一个具体的年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通常标注了年份的香槟,被称为“年份”香槟(Vintage/Millésime)。 指100%采用同一年份采收的葡萄酿造的香槟,并且陈酿时间至少为3年(36个月),酒标上的年份为葡萄采收年份。只有某一年的自然条件和葡萄质量都达到一定的标准,酒庄才会出产年份香槟。许多追求品质和陈年香气的酒庄会延长陈酿的时间至5年、10年或更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在用岁月酿造香槟”。 除此之外,生产年份香槟的那一年,也要保证至少留有15%的基酒,贡献给其他年份的香槟。否则,这一年生产的香槟也不能被称之为“年份”香槟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葡萄园管理方式,酿酒技术的进步和市场导向等因素,香槟酒庄越来越多地出产年份香槟,只有极少的年份会放弃酿制年份酒款(比如2001年)。  02类型在这里,让我们先来简单复习一下香槟区都有哪些葡萄品种:香槟区共有七个法定葡萄品种分别为大家熟悉的: Pinot Noir、Chardonnay、Meunier和四个罕见品种:Arbane、Petit Meslier、Pinot Blanc、Pinot Gris 白中白香槟 Blanc de Blancs 指100%采用白葡萄酿造的香槟,通常为100%的霞多丽,但也可以是由其他四个罕见品种酿造的。优质的霞多丽能给香槟带来让人着迷的优雅和清爽感,也让由100%霞多丽的白中白香槟成为了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心中那高贵圣洁的“白雪公主”。  黑中白香槟 Blanc de Noirs 黑中白香槟,特指采用黑皮诺或莫尼耶或黑皮诺与莫尼耶一起酿制的香槟酒。主要集中在兰斯山脉的黑皮诺黑中白,马恩河谷的莫尼耶黑中白和奥布地区的黑皮诺黑中白。黑皮诺给香槟带来的主要是力道和酒体,而莫尼耶带来的则是果香和柔顺度。 桃红香槟 Rosé  香槟酒主要由三个香槟经典法定品种酿制而成:Chardonnay, Pinot Noir和Meunier。其中桃红香槟的产量只占不到7%,稀少,而且价格稍高。目前桃红香槟分为两种:混酿桃红香槟、浸皮桃红香槟。香槟自装瓶、二次发酵、陈年到销售,都是在同一个瓶子中完成。所以两种不同桃红香槟酿造方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装瓶之前。 混酿桃红香槟 Rosé d'Assemblage 将不同年份、地块、葡萄品种的基酒混合,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静态红葡萄(产自香槟区的红葡萄酒 法语:Coteaux champenois),得到静态桃红葡萄酒,再经过二次发酵陈年成为桃红香槟。香槟区是目前欧洲唯一一个可以将红白葡萄酒混合得到桃红葡萄酒的产区。 浸皮桃红香槟 Rosé de Saignée 将黑色葡萄浸皮一段时间(4到30个小时)得到桃红葡萄汁,在橡木桶或者不锈钢桶中进行酒精发酵,浸皮时间取决于酿酒师需要的颜色深度和口感,最后得到静态桃红葡萄酒,再经过二次发酵陈年成为香槟酒。如今绝大多数酒庄都用混酿法酿造桃红香槟,因为这样更容易控制香槟的颜色口感和品质的一致性,轻盈的风格也更符合香槟客们的口味。 所以通过今天的视频,大家学会如何从酒标上读香槟年份和类型了吗?

    7 分鐘
  8. 2022/12/02

    2022.1201期:1911,香槟区的战争与和平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槟客文化,我是上海办公室的Nina,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历史故事:1911,香槟区的混乱年代   1911年,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东方,中国辛亥革命爆发,从此我们进入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岁月。 西方,奥斯曼帝国,内忧外患,一战一触即发。 知名作曲家及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去世。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在卢浮宫被盗。 这种动荡、不安就像是传染病一样,散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连积极乐观的香槟区也不能幸免。 这一年香槟区又发生了什么? La révolution vigneronne 香槟果农大革命 1911年1月,果农们在Damery和Hautvillers组织了大规模骚乱。 他们拦截装满卢瓦河谷葡萄的卡车,将其推入马恩河。又突袭“造假香槟”的酒庄,把其仓库中的酒和橡木桶一起推向马恩河。 香槟区代表村庄之一的Aÿ成为这次骚乱的高潮。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普通市民和酒庄的财物在骚乱中被洗劫一空。不知名的火苗烧向整个村庄。当地官员向巴黎发送紧急电报:“我们处在内战中,请求支援。” 为了平息骚乱,法国政府派出四万名士兵,驻扎在各个村庄。终于,将骚乱平复。 香槟果农是怎么了? 开端 二十世纪初始,香槟区的果农还备受其他产区果农的羡慕。内无种植危机,无没战争侵扰,哪怕人人闻之色变的根瘤蚜虫病也还未侵蚀到香槟区,果农还有时间研究对策,这里的经济依旧繁荣。 突然间,风云骤变。根瘤蚜虫仿佛从天而降,成为大家最头疼的问题。不断上涨的土地价格让果农无法扩张酒庄,种下健康的葡萄株。沉重的赋税,以及与收成有关的流言蜚语,都不断加剧着果农的不满。 不满 早在独立酒农只是个别现象的时期,香槟的产量多来自大酒庄。他们从果农手上购买葡萄,投入大多果农难以承受的资金运作。不仅要承担二次发酵可能爆瓶的风险,还要维护仓储设备以保证长时间的陈年。这样的运作模式使得香槟酒庄成为果农唯一的收入来源。一旦酒庄不再购买果农的葡萄,他们将失去部分甚至全部收入。 二十世纪最初几年惨淡的收成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果农的日子越发难过。 1903年,产量一般,质量不稳。马恩河谷许多葡萄园被霜冻或冰雹侵害,采收时突如其来的暴雨同时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1904年,产量很多,质量不错,但供大于求。果农的收成不是在自家农房放着,就是以极低的价格卖出。中间商négociants却大举从外部购买葡萄。 1905和1906年,情况刚有好转,就被紧接的4个坏收成给击溃。1907年极少产量,1908年一公顷只收获10Hl(正常年份,每公顷葡萄园出产66Hl)。1909年大范围葡萄腐烂。1910年,狂风暴雨冰雹接踵而至,绝大多数村庄颗粒无收。与此同时,根瘤蚜虫开始袭击香槟区。 外患 香槟的日渐流行与香槟区少葡萄形成强烈对比,使得中间商和部分酒庄将目光投向香槟之外的产区。法国铁路系统的发展,让他们更轻松且便宜(几乎是香槟区葡萄的半价)地买到卢瓦河谷和朗格多克的葡萄。缺少实质法律的保护,使用非香槟区葡萄酿造的“香槟”让果农极为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颁布法律,规定:至少要使用51%香槟区葡萄酿造的才能被 称为香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香槟酒庄希望能买到更便宜的葡萄,而果农的人数远超酒庄的数量。此时,酒庄实施“供大于求”的策略, 他们委托中介人commissionaires跟果农谈价格。中介费与最终谈成的葡萄价格直接挂钩。在利益面前,暴力、恐吓等手段轮番上阵。更有甚者,公开

    9 分鐘

簡介

《你的香槟指南》系列专题节目,你所需要知道的关于香槟的一切都在这里! 【槟客文化】为大家精选了关于香槟的常用小知识,从我们的音频内容里,用一杯咖啡或通勤、健身、做饭的时间,轻松开启香槟专家模式。我们将复杂的信息录制成简洁易懂的音频内容,由风格各异的团队成员每期轮流录制,按时收听这些干货知识,轻轻松松的用碎片时间升级成“懂香槟”的香槟客!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