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episodes

国学从孩子开始,4岁以上都听得懂的文言文故事,有原文诵读,更有译文解释。
每次只需3分钟,轻松启蒙文言文

文言文小故事|3分钟搞‪定‬ 韬韬有声

    • History

国学从孩子开始,4岁以上都听得懂的文言文故事,有原文诵读,更有译文解释。
每次只需3分钟,轻松启蒙文言文

    子罕不受玉(附译文)

    子罕不受玉(附译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译文:

    有一个宋人得到美玉,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做宝,你把玉当做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是一个贪心的人 ,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很恭敬的说:“小人拥有玉,不能把它带入他乡,拥有这个玉是想请求免于死难。”

    于是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者富裕之后,才让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节选自《孟子》

    • 2 min
    人有亡斧者(附译文)

    人有亡斧者(附译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译文: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那山沟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之后有一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节选自《吕氏春秋》

    • 1 min
    管庄子刺虎(附译文)

    管庄子刺虎(附译文)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译文:

    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的老虎,管庄想要刺死它们。管与阻止他说:“老虎,是凶暴的动物;人,是(它们)美味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你等这两只老虎死的死、伤的伤,后再刺死它们,一次就同时杀死两只老虎.不用费一点儿力气,就一下子获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节选自《战国策》

    • 1 min
    南辕北辙(附译文)

    南辕北辙(附译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面朝北面驾着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即使马好,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路费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样越好,却让他离楚国越远!现在大王行动想成为霸王,举止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2]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位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想到去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节选自《战国策》

    • 3 min
    自相矛盾(附译文)

    自相矛盾(附译文)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节选自《韩非子》

    • 1 min
    苛政猛于虎(附译文)

    苛政猛于虎(附译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是有非常伤心的事。”(妇人)接着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孩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学生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节选自《礼记》

    • 2 min

Top Podcasts In History

The Rest Is History
Goalhanger Podcasts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esley Livesay
The Ancients
History Hit
Diamond
Diamond
SPYCRAFT 101
Justin Black
SpyCast
SpyCas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