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min

俱舍論383 (分別賢聖品第六‪)‬ pabongka

    • Buddhism

俱舍論383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
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


今日開始講三十七菩提分。覺分即菩提分,覺悟與覺知,一共有三十七種。也稱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內容是佛陀教導眾生修證聖果的步驟與方法,合共七事三十七支。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聖諦的智慧,通向涅槃聖果的道路。七事即可分為七科: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一共三十七。

「四念住」,即: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四念處亦稱四念住,與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皆「無常、苦、無我」。亦即持續保持「一切法(身、心、境)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見解,這是總相觀。

有總相觀就有別相觀,就個別而言,四念處,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也就是把念頭安住在無常、苦、無我三者之上。這與五蘊觀在內容上是相同的。

以下二部來說,四念處就是一乘道,而由修行的出發點到達最高的悟境,只要依四念處觀來修行也就足夠了。即可由初修以達到最高的阿羅漢果位。


「四正勤」,即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所以合共有四。

勤斷二惡是已生的惡要斷除,沒有生的惡不要它生;勤修二善是沒有生的善要生起來,已經生的善要增長。與八正道的正精進相同。

四正勤也譯為四正斷、四正勝、四意斷。將精進努力分為四項目:
(1)努力斷除已生起之惡念(斷斷)。
(2)努力使未起之惡念不生(律儀斷)。
(3)努力使未起之善念生起(隨護斷)。
(4)努力增長已生起之善念(修斷)。

這裏所謂的善與惡,善是指達成涅槃理想的增長,惡是指達成涅槃理想的減退。就佛教而言,有助於達成涅槃、聖道的是善,有礙於達成涅槃、聖道的是惡,這並非就倫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健康等方面而說的。

如果努力於四正勤,一定能捨惡向善,並一步一步地接近達成涅槃理想。在佛教裏,對惡的努力,不稱為精進,而稱為懈怠。


「四如意足」,欲勤心觀,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四種。又譯為四神足。為了得到神通的優異禪定,依其方法,就四方面言之,即四神足:

(1)欲神足,即希望獲得禪定的欲求心。
(2)勤神足,即努力於得到禪定。
(3)心神足,即欲得禪定的守心狀態。
(4)觀(思惟)神足,即為得到禪定而作的思惟觀察。

「五根」,指信、勤(精進)、念、定、慧五個修行項目。「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眾生達成涅槃理想的五種能力。因有這五種能力,就可由迷的狀態進入悟的狀態。

「信」之所以置於五根之首,是因為佛教的信是以明白而實踐為出發點。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學者的修道法。

佛教所謂五根,除以上所提者之外,另有感覺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為眼等五根,以區別信等五根。


「五力」,也是信進念定慧。不同的是,前者是才生起根來,不具力,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個有力的程度,所以兩者有一個層次上的不同。前面的五根是指(潛在)能力,而此能力實際發揮出來的具體力量,就是力。在內容上,五力與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場而言,則五力較五根更進一步。不僅限於信,自有漏的凡夫到無漏的聖者,皆有勤(精進)、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種種不同的階段。

「七覺支」,即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

七覺支也稱七覺分、七菩提分,這裏的覺支是「覺悟」的部分,指到達開悟前的修行項目。在三

俱舍論383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
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


今日開始講三十七菩提分。覺分即菩提分,覺悟與覺知,一共有三十七種。也稱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內容是佛陀教導眾生修證聖果的步驟與方法,合共七事三十七支。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聖諦的智慧,通向涅槃聖果的道路。七事即可分為七科: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一共三十七。

「四念住」,即: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四念處亦稱四念住,與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皆「無常、苦、無我」。亦即持續保持「一切法(身、心、境)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見解,這是總相觀。

有總相觀就有別相觀,就個別而言,四念處,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也就是把念頭安住在無常、苦、無我三者之上。這與五蘊觀在內容上是相同的。

以下二部來說,四念處就是一乘道,而由修行的出發點到達最高的悟境,只要依四念處觀來修行也就足夠了。即可由初修以達到最高的阿羅漢果位。


「四正勤」,即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所以合共有四。

勤斷二惡是已生的惡要斷除,沒有生的惡不要它生;勤修二善是沒有生的善要生起來,已經生的善要增長。與八正道的正精進相同。

四正勤也譯為四正斷、四正勝、四意斷。將精進努力分為四項目:
(1)努力斷除已生起之惡念(斷斷)。
(2)努力使未起之惡念不生(律儀斷)。
(3)努力使未起之善念生起(隨護斷)。
(4)努力增長已生起之善念(修斷)。

這裏所謂的善與惡,善是指達成涅槃理想的增長,惡是指達成涅槃理想的減退。就佛教而言,有助於達成涅槃、聖道的是善,有礙於達成涅槃、聖道的是惡,這並非就倫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健康等方面而說的。

如果努力於四正勤,一定能捨惡向善,並一步一步地接近達成涅槃理想。在佛教裏,對惡的努力,不稱為精進,而稱為懈怠。


「四如意足」,欲勤心觀,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四種。又譯為四神足。為了得到神通的優異禪定,依其方法,就四方面言之,即四神足:

(1)欲神足,即希望獲得禪定的欲求心。
(2)勤神足,即努力於得到禪定。
(3)心神足,即欲得禪定的守心狀態。
(4)觀(思惟)神足,即為得到禪定而作的思惟觀察。

「五根」,指信、勤(精進)、念、定、慧五個修行項目。「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眾生達成涅槃理想的五種能力。因有這五種能力,就可由迷的狀態進入悟的狀態。

「信」之所以置於五根之首,是因為佛教的信是以明白而實踐為出發點。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學者的修道法。

佛教所謂五根,除以上所提者之外,另有感覺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為眼等五根,以區別信等五根。


「五力」,也是信進念定慧。不同的是,前者是才生起根來,不具力,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個有力的程度,所以兩者有一個層次上的不同。前面的五根是指(潛在)能力,而此能力實際發揮出來的具體力量,就是力。在內容上,五力與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場而言,則五力較五根更進一步。不僅限於信,自有漏的凡夫到無漏的聖者,皆有勤(精進)、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種種不同的階段。

「七覺支」,即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

七覺支也稱七覺分、七菩提分,這裏的覺支是「覺悟」的部分,指到達開悟前的修行項目。在三

52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