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in

冬奥·我在 | 在“双奥之城”,你对这届冬奥会的感觉如何?TA们这样说‪…‬ 2022,羊晚带你燃情北京!

    • Fantasy Sports

文/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 柴智 付怡 王莉采访拍摄/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 梁喻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陶奕燃
17天前,当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在“鸟巢”国家体育场点燃,北京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17天后,北京冬奥会的大幕缓缓落下,全世界顶尖运动员奉献了一场场足够精彩的表演。而对于生活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人们来说,每个人对于冬奥都有不同的感受。
“冰墩墩”成为绝对“顶流”
北京冬奥会不仅成为了全世界顶尖运动员展现自己的舞台,还让一只披着冰雪外壳的可爱熊猫火出了圈。如果问这届冬奥会的“顶流”有哪些,“冰墩墩”肯定是其中之一。从摘金夺银的奥运健儿,到北京街头的市民群众,无一不透露出对这只可爱吉祥物的喜爱。“冰墩墩”的大热不仅展现着北京冬奥会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冰雪运动。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冰墩墩”的形象随处可见,前来和它打卡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因喜欢上了“冰墩墩”关注冰雪运动者。北京市民张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他本对冰雪运动了解甚少,但当看到可爱的“冰墩墩”后,产生了了解冰雪运动的兴趣,也看了不少冬奥会的比赛。“我就是因为‘冰墩墩’对冬奥多了一份感情”。张先生笑着说。
同样是“冰墩墩”忠实拥趸的还有媒体记者。在冬奥会临结束前,北京新闻中心为前来做北京冬奥会外围报道的记者们举办了一场抽奖活动,奖品就包括大火的“冰墩墩”。来自海南三沙卫视的记者曾可欣就是其中一名幸运儿,哪怕是接受采访时,她也抱着“冰墩墩”不撒手。
一个小小的吉祥物,能反映出北京人民对于冬奥会的热情。直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当天,在工美大厦冬奥会特许商店前等待入场的人依旧排着长龙。冬奥特许商品外包装上都有“购买特许商品是对于北京冬奥会的支持”字样,对于“冰墩墩”的渴求就是北京市民对于冬奥最朴素的情感。
冰雪盛会点燃全城热情
2008年,奥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用自己的热情奉献了一场足以打动全世界的盛会。14年后,当奥运再次回到北京,这里的人们对于奥运的激情依旧未减。
北京日报记者王琪鹏在14年前北京奥运会时就是负责外围报道的记者,在他看来,北京人民对于奥运的热情从未改变。“14年前北京人民对于奥运的热情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而如今北京街头的冬奥气氛也是相当浓厚。虽然过去了14年,但大家的激情和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喜爱也没有变”。王琪鹏说。
不仅如此,在冬奥会进行期间,北京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几乎每个雪场、冰场都挤满了参与冰雪运动的市民。
北京市民谭女士说:“在冬奥会开始后明显感觉来滑雪的人多了,大家也是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冬奥会的支持。”北京市民张先生则表示:“从街头巷尾到单位,大家都在谈论和冬奥会相关的比赛和运动员,能很真切地感受到冬奥正在身边发生着。”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全球顶尖运动员的聚会,也是展现中国综合国力和近年来发展的舞台。开幕式的表现精彩纷呈,也让无数国人感到自豪。服务于北京新闻中心的志愿者高志远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生,在学校集体观看开幕式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当时大家在一起看开幕式,真的是非常震撼。我也很高兴能成为冬奥会志愿者,为冬奥会出一份力。”三沙卫视记者曾可欣开幕式

文/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 柴智 付怡 王莉采访拍摄/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 梁喻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陶奕燃
17天前,当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在“鸟巢”国家体育场点燃,北京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17天后,北京冬奥会的大幕缓缓落下,全世界顶尖运动员奉献了一场场足够精彩的表演。而对于生活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人们来说,每个人对于冬奥都有不同的感受。
“冰墩墩”成为绝对“顶流”
北京冬奥会不仅成为了全世界顶尖运动员展现自己的舞台,还让一只披着冰雪外壳的可爱熊猫火出了圈。如果问这届冬奥会的“顶流”有哪些,“冰墩墩”肯定是其中之一。从摘金夺银的奥运健儿,到北京街头的市民群众,无一不透露出对这只可爱吉祥物的喜爱。“冰墩墩”的大热不仅展现着北京冬奥会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冰雪运动。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冰墩墩”的形象随处可见,前来和它打卡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因喜欢上了“冰墩墩”关注冰雪运动者。北京市民张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他本对冰雪运动了解甚少,但当看到可爱的“冰墩墩”后,产生了了解冰雪运动的兴趣,也看了不少冬奥会的比赛。“我就是因为‘冰墩墩’对冬奥多了一份感情”。张先生笑着说。
同样是“冰墩墩”忠实拥趸的还有媒体记者。在冬奥会临结束前,北京新闻中心为前来做北京冬奥会外围报道的记者们举办了一场抽奖活动,奖品就包括大火的“冰墩墩”。来自海南三沙卫视的记者曾可欣就是其中一名幸运儿,哪怕是接受采访时,她也抱着“冰墩墩”不撒手。
一个小小的吉祥物,能反映出北京人民对于冬奥会的热情。直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当天,在工美大厦冬奥会特许商店前等待入场的人依旧排着长龙。冬奥特许商品外包装上都有“购买特许商品是对于北京冬奥会的支持”字样,对于“冰墩墩”的渴求就是北京市民对于冬奥最朴素的情感。
冰雪盛会点燃全城热情
2008年,奥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用自己的热情奉献了一场足以打动全世界的盛会。14年后,当奥运再次回到北京,这里的人们对于奥运的激情依旧未减。
北京日报记者王琪鹏在14年前北京奥运会时就是负责外围报道的记者,在他看来,北京人民对于奥运的热情从未改变。“14年前北京人民对于奥运的热情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而如今北京街头的冬奥气氛也是相当浓厚。虽然过去了14年,但大家的激情和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喜爱也没有变”。王琪鹏说。
不仅如此,在冬奥会进行期间,北京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几乎每个雪场、冰场都挤满了参与冰雪运动的市民。
北京市民谭女士说:“在冬奥会开始后明显感觉来滑雪的人多了,大家也是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冬奥会的支持。”北京市民张先生则表示:“从街头巷尾到单位,大家都在谈论和冬奥会相关的比赛和运动员,能很真切地感受到冬奥正在身边发生着。”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全球顶尖运动员的聚会,也是展现中国综合国力和近年来发展的舞台。开幕式的表现精彩纷呈,也让无数国人感到自豪。服务于北京新闻中心的志愿者高志远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生,在学校集体观看开幕式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当时大家在一起看开幕式,真的是非常震撼。我也很高兴能成为冬奥会志愿者,为冬奥会出一份力。”三沙卫视记者曾可欣开幕式

4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