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云一刻

娓娓动廷(三十一)

@小木小布

以影为友,以艺相知

马克艺士大鉴:

年初观君《三生》,肢体端庄流畅,表情细腻动人,于细微处见真情,平静下显波澜。虽一饰三角,却并不令人混淆,凡人之资不混同于仙人风范,少年老成也不等同于成熟练达,无怪大获成功,喝彩满堂。余亦痴迷,品评撰文,结识同好无数,终日探讨研究,不亦快哉!

然余并不满于此,翻遍君自出道以来诸片细看,喟然惊叹,深恨识君之晚,观影之落后。君年纪虽轻,然演技自然熨帖,态度谦虚谨慎,进步不断,实乃华人演艺圈不可多得之人才。印象最深,乃《艋舺》之周以文。清澈的眼神,懵懂的神态,少年的血性,如纯白之素布偶坠酱缸之污淖,令人扼腕之余,不禁慨叹世道之不公,人心之善变,道义之难寻。

余以为,自痞子英雄及至蚊子,君之表演尚未脱离少年本色,无论表情亦或行动,尤其各种笑之表达,常常让人混淆不清角色与演员。盖青春时总以追求公平正义为己任,男人间总是兄弟情长为天下,故进入人物时,不免带入日常行走坐卧之习性、喜怒哀乐之心绪,此亦为大多初入行演员之敝习。虽情真意切,然危害实大,盖因角色并非演员的影子,需独立方鲜活,现代戏尤是如此,如不能突破此关,终难迈演艺之门槛,更不论表演艺术之魅力。幸君后于《LOVE》、《搜索》、《致青春》等影片中均有上佳表现,更借不同类型人物之塑造,彻底打破日常生活与演艺世界的混沌,角色鲜活灵动,难再见旧日马克之痕迹,令人着实惊喜。然影后深思,却不免忧喜参半。喜的是演技大进步,忧的是自身大坎坷。

细追君表演质变之线索,应自蚊子始。艋胛巷弄中,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兄弟反目,情义难觅。可恰为了这看似缥缈多变的兄弟情,蚊子舍弃了亲情与爱情,躲在光影背后与母亲告别的那双眼睛,透露出太多不舍、无奈、不甘与挣扎。最后在和尚血化之樱雨中,蚊子张开双臂,用少年的赤诚与火热,拥抱世之冰冷,情之多变,义之虚无,完成了一生使命,己身蜕变,亦成就了君之演技大突破。

而搜索一剧,则让旁观者杨守诚,亲眼目睹虚拟世界对现实之入侵,键盘暴力对黑白之颠倒,流言蜚语对无辜之杀伤。叶蓝秋的悲剧,亦是时代之悲哀;杨守诚的悲伤,也是所有人之心碎。戏中悲怒之气的奔涌宣泄,戏外喜乐之情的相识相知,如太极阴阳,两仪黑白,终是圆满,不仅化解君胸中久亘之苦,亦推进人生事业之相得益彰,于演艺一道愈发精进,迈过“能”之门槛,步入“妙”之厅堂。终于《三生》一戏,大放异彩,好评无数。

自此,如是他人便算很好,然于君还未尽善。盖声名愈大则演戏之精妙严谨愈需加强,此与平地起高楼同亦,愈向上盖愈发讲求工艺,否则一不小心,大楼之倾覆亦在片刻,不可不小心谨慎,精益求精。细观君近年来演艺道路,虽稳中求变、进步不断,却尚有不足,还需努力,谨借此信与君探讨一二,如有不当,还望海涵。

私以为君于肢体、表情之管理已然很好,既能进入情绪,又能带动观众,于当下青年演员中实属不可多见。若说尚欠缺者,无他有二,一曰台词,一曰眼神。台词者,并非纯粹口音要求,概指以声音塑造人物的艺术。于此,君实应多下功夫,方能让观众忘却演员本身,深入角色之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生活世界,让人物在声音中绽放,让角色在声线中新生。读诗很好,读信、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