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episodes

《娛樂重擊Punchline》本來就是一個嘗試,試圖跳脫傳統媒體看待娛樂新聞的框架,這一次,我們再嘗試podcast,找出新鮮有趣的切點,邀請創作者、領域專家、產業經營者等來賓,一同來討論台灣影視音產業中的各種趨勢、生態與事件,每集訪談將撰成專訪報導刊於《娛樂重擊》官網。
Facebook、Apple、Spotify、YouTube、Instagram歡迎搜尋👉娛樂重擊Punchlin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娛樂重‪擊‬ 娛樂重擊

    • TV & Film

《娛樂重擊Punchline》本來就是一個嘗試,試圖跳脫傳統媒體看待娛樂新聞的框架,這一次,我們再嘗試podcast,找出新鮮有趣的切點,邀請創作者、領域專家、產業經營者等來賓,一同來討論台灣影視音產業中的各種趨勢、生態與事件,每集訪談將撰成專訪報導刊於《娛樂重擊》官網。
Facebook、Apple、Spotify、YouTube、Instagram歡迎搜尋👉娛樂重擊Punchlin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44|專訪/《華燈初上》幕後推手登台!戴天易暢聊台劇與TVBS「頂尖事務所」如何推動娛樂圈向前邁進?

    EP44|專訪/《華燈初上》幕後推手登台!戴天易暢聊台劇與TVBS「頂尖事務所」如何推動娛樂圈向前邁進?

    近半年風靡全台的影集《華燈初上》,不論是金牌卡司同台飆戲,揭開「條通文化」面紗的題材,或讓劇迷議論「誰殺了蘇媽媽?」的兇殺懸念,都讓該劇成為「流量密碼」引爆熱潮!

    本集邀請到總製作人戴天易,聊聊他與另一位總製作人林心如如何一起創造這部超強台劇。吸睛的《華燈》為何當初會籌不到資金,最後成功的關鍵為何?製作人工作內容「全包」超驚人,甚至該有經紀人才不會過勞?TVBS「頂尖事務所」能如何發揮功效,幫助影劇產業向前邁進呢?

    01:31 《華燈》誕生只因林心如想暢飲酒精?
    06:18 一部戲成敗在於「團結」與否
    09:12 影劇產銷不平衡導致「供過於求」
    13:53 「護妹心切」才踏入娛樂產業?
    16:46 先苦其心志才擔得起製作人「大任」
    19:38 製作人堪比漫威「神盾局局長」般重要
    23:43 TVBS頂尖事務所不只經紀更要培育人才
    26:50 製作人為何需要「經紀公司」?
    31:29 進入TVBS頂尖事務所的優勢
    37:42 如何讓台劇不走向「泡沫化」?
    40:50 《華燈》IP 化將推出實境節目

    • 46 min
    EP43|專訪/《火神的眼淚》堪比「台灣刁民圖鑑」!導演蔡銀娟、編劇曾群芳淬鍊消防員血淚成就原創劇本

    EP43|專訪/《火神的眼淚》堪比「台灣刁民圖鑑」!導演蔡銀娟、編劇曾群芳淬鍊消防員血淚成就原創劇本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推廣合作

    《111年度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活動相關辦法:https://bit.ly/3LCTVFF
    快快點擊報名連結:https://bit.ly/3paZ52n

    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於去年爆紅,不僅成為台劇收視冠軍,也是各大串流平台熱播的重點影集,更讓觀眾深入了解消防員的工作日常,呈現他們面對災禍、刁民,甚至歷經 PTSD 的種種難處。本集邀請導演蔡銀娟、編劇曾群芳,與我們暢聊原創劇本的孵化過程,「田野調查」為何對編劇如此重要?如何把生硬議題融入情節之中?劇中台詞竟是出自編劇的梗圖研究?聽聽編劇下了多少苦功,爬梳多少消防員的血淚故事,才能造就《火神的眼淚》!

    02:43 導演田調就遇上「刁民」
    06:05 看盡人生百態才能當好編劇?
    09:33 多人編劇七嘴八舌容易爭執嗎?
    15:26 選擇消防題材是全因這個「重大事故」
    20:39 串流趨勢對台灣影視的影響
    23:49 為何公視開發影視作品越來越苦?
    26:27 田調是尊重消防專業的第一步
    29:14 論 Google 與梗圖對編劇的重要性
    36:06 從角色出發置入各種議題
    39:28 大眾對消防工作的謬誤
    43:26 讓編劇變成有價值的事
    50:44 遇到卡關如何克服心魔?
    55:11 第十三屆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徵件倒數!

    • 55 min
    EP42|專訪/《做工的人》金鐘獎狂奪四獎!專訪編劇洪茲盈如何把散文集,成功改編成金獎劇本?

    EP42|專訪/《做工的人》金鐘獎狂奪四獎!專訪編劇洪茲盈如何把散文集,成功改編成金獎劇本?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推廣合作

    點燃你的編劇之光,活動相關辦法:https://bit.ly/3LCTVFF
    快快點擊連結申請報名吧:https://bit.ly/3paZ52n

    電視劇《做工的人》改編自「監工作家」林立青的著名散文集,推出後獲得廣大關注與好評,去年更風光奪下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等四項大獎!本集節目中,娛樂重擊與《做工的人》編劇洪茲盈深入探討「改編劇本」的眉眉角角,原創與改編的差異之處在哪?怎麼從一本散文集,編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讓台詞不「尷尬癌」發作的關鍵,竟是用台語寫作?本集節目和我們一起聽聽「做編劇的人」,需要歷經多少心酸血淚,才能成就好作品!

    04:45 為什麼開始踏上寫作之路?
    07:37 申請到小說補助辭掉奧美工作
    12:22 改編和原創劇本寫作之差別
    15:59 白天田調晚上寫作的編劇人生
    18:52 角色作為「動力」牽引故事
    22:41 「噗嚨共」三人其實不會同時上工?
    27:19 用台語編劇更容易「口語化」
    30:59 劇本卡關「亂看」找靈感
    36:39 創作文案、戲劇、小說有三種人格
    42:20 找到「議題」創作劇本更容易
    46:13 第十三屆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徵件倒數!

    • 48 min
    EP41|專訪/斜槓文青陳玠安談散文集《問候薛西弗斯》,向推動生命巨石的大神們致意

    EP41|專訪/斜槓文青陳玠安談散文集《問候薛西弗斯》,向推動生命巨石的大神們致意

    陳玠安擁有樂評人、作家、文字工作者等多重身分,是當今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今年,他交出睽違九年的散文集《問候薛西弗斯》,試圖以文字溫暖問候,那些對他影響深遠的音樂人、作家、前輩或好友等,向各界推動大石的「薛西弗斯」們致意。

    本集節目邀請陳玠安聊聊自己的「斜槓人生」,如何在巨變的媒體潮流裡,調適作為音樂評論/文字創作者的身份,依然「用自己的語言」寫作;如何以生命經驗書寫《問候薛西弗斯》,深刻描繪千禧年前後的台北光景;面對不確定的時代下,玠安又是否曾思考返鄉,或再「跨界」前進到熱愛的運動領域?

    本集節目讓玠安向你「問候」,豐富經歷的他,或許也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薛西弗斯」!

    01:59 斜槓文青陳玠安「斜槓」過哪些事
    08:03 哪些人是玠安想問候的「薛西弗斯」
    14:30 怎麼看待全新的媒體、社群、串流時代
    20:06 樂評會被演算法取代嗎?
    24:11 玠安與村上春樹的寫作方法大不同?
    33:05 社群上修飾過的發文如何顯得不誠懇
    39:27 思考過回花蓮當個「返鄉青年」嗎?
    46:03 華語音樂該回歸「服務聽眾」
    50:53 音樂人如何成為玠安的「薛西弗斯」
    57:26 文青也想書寫運動題材!?
    01:01:45 還未問世的小說也和運動有關?
    01:05:42 希望「跨界」讓著作改編成影劇
    01:12:01 《問候薛西弗斯》後續的宣傳活動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鼓勵愛好寫作人士從事電視節目劇本之創作,發掘及培養電視節目劇本編寫人才,豐富電視節目內涵,持續舉辦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本屆贏家即將誕生,將於11月12日星期五於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辦頒獎典禮,歡迎到活動官網查看入圍作品,上網搜尋關鍵字:第十二屆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

    #文化部影視局 #第十二屆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 #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

    • 1 hr 13 min
    EP40|專訪/《斯卡羅》導演曹瑞原!解析台灣歷史劇為什麼這麼難拍?

    EP40|專訪/《斯卡羅》導演曹瑞原!解析台灣歷史劇為什麼這麼難拍?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廣告合作

    公視史詩大劇《斯卡羅》受到熱烈關注與迴響,娛樂重擊有幸訪問到《斯卡羅》導演曹瑞原,一探這部史詩巨作在劇本撰寫時,如何針對角色與故事做考量,並且引領演員進入角色,也透過導演多年的業界經驗,解析台灣改編在地歷史題材,為何總是困難重重?以及剛結束今年金鐘獎評審團主席工作的他,又是如何看待「台劇大爆發」的潮流?歷史找不到的答案,或許可以在娛樂重擊節目中找到!

    01:28 老P編國威大讚《斯卡羅》
    04:31 導演拍完劇後精力耗盡?
    08:37 台劇如何擺脫「偶像劇」百花齊放
    13:16 「越在地越國際」思維只對了一半?
    17:31 預算少也要積極爭取資源
    22:01 導演還想改編的歷史事件
    25:15 《斯卡羅》劇本為何超難寫?
    28:15 《斯卡羅》劇情結構其實很好萊塢
    31:54 台灣拍歷史劇的困境
    35:35 米蘭昆德拉如何影響導演創作觀
    37:52 怎麼立體呈現歷史題材人物的生命?
    44:36 如何引導演員進入角色
    47:36 演員拍完覺得不過癮?
    53:19 編劇「基本功」很重要
    57:23 要有「編劇練功坊」才能幫助創作
    01:01:31 第十二屆電視劇本創作獎:11/12頒獎典禮

    • 1 hr 4 min
    EP39 | 專訪 / 細膩表達臺灣多元移民社會的《徘徊年代》——新住民在臺灣島上奮鬥的今昔史詩故事 ft. 導演張騰元、監製小野老師

    EP39 | 專訪 / 細膩表達臺灣多元移民社會的《徘徊年代》——新住民在臺灣島上奮鬥的今昔史詩故事 ft. 導演張騰元、監製小野老師

    2021 台北電影節上映的《徘徊年代》,是交織臺灣人和新住民故事的生活史詩片。以臺灣跨文化共通生活的故事,講出新住民和臺灣人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脈絡。

    娛樂重擊本次邀請到導演張騰元,談談他為了電影鑽研十年新住民議題的經歷,以及電影中如何呈現新住民在臺灣 1996 年至 2016 年的生活、和臺灣人共處的樣態。除此之外,監製小野老師也一起來到節目,和大家分享他如何被《徘徊年代》感動到,所以願意挺騰元導演,並重啟他沉寂 10 年的電影圈生涯,接下本片工作。

    《徘徊年代》細緻呈現各種關於多元族群共生的樣態,因此入圍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韓國釜山影展、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等,讓在臺灣這片土地發生的事,能引起世界各國更多的共鳴。在《徘徊年代》,不只能看見電影細緻呈現各種多元族群共生的樣態,或許你也能找到自己「在電影中的定位」。

    01:24《徘徊年代》電影簡介
    03:11 騰元導演鑽研十年的心血結晶
    04:56 我們開始了解新住民,卻也還不懂新住民
    09:17 騰元導演的熱情感動小野老師
    11:42 小野老師被勾起過去關於新住民的種種回憶
    20:08《徘徊年代》核心概念:臺灣土地上的人能共榮、同理
    23:43 用《徘徊年代》的方式述說橫跨 20 年的時代
    29:30 騰元導演親自考察,就為讓觀眾共感各種細節
    36:38 小野老師給騰元導演的支持、溫暖、經驗
    43:32《徘徊年代》畫面和聲音呈現「臺灣多元複雜文化」
    46:45 騰元導演對每個演員的印象
    54:12 用新住民的眼光去看在臺灣的生活
    57:06《徘徊年代》讓世界也能共鳴臺灣族群文化

    延伸閱讀:《徘徊年代》受邀韓國釜山影展 以細膩工法闖進「亞洲之窗」

    • 1 hr 3 min

Top Podcasts In TV & Film

That Was Us
Mandy Moore, Sterling K. Brown, Chris Sullivan
Watch What Crappens
Ben Mandelker & Ronnie Karam | Wondery
When Reality Hits with Jax and Brittany
PodcastOne
Off Duty: An NCIS Rewatch
Spotify Studios
The Rewatchables
The Ringer
Give Them Lala
Lala Kent | Cumulus Podcast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