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min

当设计与食物相遇:北京一家社区菜店的十年新生 | 食日谈 Vol.20 食日谈

    • Food

节目介绍:
在北京东三环繁华的凤凰汇商街上,无数时髦的餐厅和咖啡馆之中,有一家卖菜的店铺叫做“集室”。如果你曾经路过它,或许会被它质朴的橱窗和陈列所吸引。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就将带你深入探索这家与众不同的菜店。集室并非一般的社区超市,而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线下社区菜店,从北京周边的生态小农那里采购新鲜有机的食材。在这里,你可以知道这颗大白菜来自哪家农场,那盘爆米花是用哪位农友种植的玉米做出来的——一蔬一饭,真正追溯到食物的源头。
去年,"集室"迎来了开店十周年,并因为各种原因在凤凰商街上搬到了新的地址,经历第三次装修,升级成为3.0版本。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晓云生和集室新店的设计师康震,与食日谈主播好小猪一起探讨这家追求生态理念的小店,在北京CBD商区的消费氛围中度过的十年。
嘉宾介绍:
晓云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当过记者,做过业余农夫,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菜十年。
康震: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专家,北京分寸设计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和法国里尔国立高等建筑景观学院,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和法国国家建筑师的资质。
疫情期间担任北京有机农夫集室3.0版设计师,导致建筑观和职业方向转变,从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空间设计如何重建人、社区、城市与自然之间和谐健康关系。现为自然之友湿地守护小组组长,自然之友盖娅亲子4团(筹备组)副团长。
好小猪:食日谈非常驻主播,偶尔来集室打工。
时间轴
1:15 有一大堆定语的“集室”到底是什么?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菜店,也是北京东三环三元桥寸土寸金的商街里的一处空间。
2:46 集室的第三次装修:一家菜店也需要好好设计吗?设计师康震在什么契机下成为集室新店的设计师?
4:51 和“超市”相对立的“市集”,在欧洲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载体。在中国,“赶集”一度没落,我们的生活还需要它吗?
8:32 重新装修一家几经波折的社区菜店,到底有必要吗?
11:22 设计只是要好看吗?设计师说,最好的设计要以真实的需求和真实的关系主为主导
17:06 把老店的一砖一瓦都拆下来循环利用,是抠门还是别有用意?或者都有?
23:09 不止卖菜,还要有让大家能直接吃上阿尔萨斯薄饼的“小农餐桌”:“从农场到餐桌”的新饮食运动风靡全世界,集室为农友们也做过许多尝试,但目前在中国为什么依然很难?
27:41 不那么有“设计感”,未完成的空间让这里充满了更多可能性。
34:52 不想只是“商店”,而是社区其实跟我们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和共建的关系,而不只是“我服务你”。
39:05 社区菜店每天卖菜赚不了多少钱,到底有多少钱可以去搞设计和装修,预算的限制对集室和设计师造成了多少困扰?怎么在城市CBD商区的消费气氛和生态理念中达到平衡?
经历了第三次装修后,集室3.0版本重新开业
新“集室”里开了小农餐桌
米面粮豆都可以“散打”
时令上新的西红柿
“没有集的时候,生态农友们种的蔬菜也还是要长呀!”那就拿到集室店里吧。
有各种口味(浇头?topping?)的阿尔萨斯薄饼,全部由小农食材汇聚而成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及食通社的天乐和阿尔萨斯薄饼的研发者,布乐奶酪的刘阳
集室的各个功能区
集室2.0→3.0大搬家,同事、农友、志愿者都来帮忙


再次从零到一,这家位于北京繁华商区的社区菜店迎来十年新生。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统筹/编辑 :泽恩

节目介绍:
在北京东三环繁华的凤凰汇商街上,无数时髦的餐厅和咖啡馆之中,有一家卖菜的店铺叫做“集室”。如果你曾经路过它,或许会被它质朴的橱窗和陈列所吸引。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就将带你深入探索这家与众不同的菜店。集室并非一般的社区超市,而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线下社区菜店,从北京周边的生态小农那里采购新鲜有机的食材。在这里,你可以知道这颗大白菜来自哪家农场,那盘爆米花是用哪位农友种植的玉米做出来的——一蔬一饭,真正追溯到食物的源头。
去年,"集室"迎来了开店十周年,并因为各种原因在凤凰商街上搬到了新的地址,经历第三次装修,升级成为3.0版本。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晓云生和集室新店的设计师康震,与食日谈主播好小猪一起探讨这家追求生态理念的小店,在北京CBD商区的消费氛围中度过的十年。
嘉宾介绍:
晓云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当过记者,做过业余农夫,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菜十年。
康震: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专家,北京分寸设计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和法国里尔国立高等建筑景观学院,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和法国国家建筑师的资质。
疫情期间担任北京有机农夫集室3.0版设计师,导致建筑观和职业方向转变,从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空间设计如何重建人、社区、城市与自然之间和谐健康关系。现为自然之友湿地守护小组组长,自然之友盖娅亲子4团(筹备组)副团长。
好小猪:食日谈非常驻主播,偶尔来集室打工。
时间轴
1:15 有一大堆定语的“集室”到底是什么?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菜店,也是北京东三环三元桥寸土寸金的商街里的一处空间。
2:46 集室的第三次装修:一家菜店也需要好好设计吗?设计师康震在什么契机下成为集室新店的设计师?
4:51 和“超市”相对立的“市集”,在欧洲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载体。在中国,“赶集”一度没落,我们的生活还需要它吗?
8:32 重新装修一家几经波折的社区菜店,到底有必要吗?
11:22 设计只是要好看吗?设计师说,最好的设计要以真实的需求和真实的关系主为主导
17:06 把老店的一砖一瓦都拆下来循环利用,是抠门还是别有用意?或者都有?
23:09 不止卖菜,还要有让大家能直接吃上阿尔萨斯薄饼的“小农餐桌”:“从农场到餐桌”的新饮食运动风靡全世界,集室为农友们也做过许多尝试,但目前在中国为什么依然很难?
27:41 不那么有“设计感”,未完成的空间让这里充满了更多可能性。
34:52 不想只是“商店”,而是社区其实跟我们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和共建的关系,而不只是“我服务你”。
39:05 社区菜店每天卖菜赚不了多少钱,到底有多少钱可以去搞设计和装修,预算的限制对集室和设计师造成了多少困扰?怎么在城市CBD商区的消费气氛和生态理念中达到平衡?
经历了第三次装修后,集室3.0版本重新开业
新“集室”里开了小农餐桌
米面粮豆都可以“散打”
时令上新的西红柿
“没有集的时候,生态农友们种的蔬菜也还是要长呀!”那就拿到集室店里吧。
有各种口味(浇头?topping?)的阿尔萨斯薄饼,全部由小农食材汇聚而成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及食通社的天乐和阿尔萨斯薄饼的研发者,布乐奶酪的刘阳
集室的各个功能区
集室2.0→3.0大搬家,同事、农友、志愿者都来帮忙


再次从零到一,这家位于北京繁华商区的社区菜店迎来十年新生。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统筹/编辑 :泽恩

47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