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無料共下坐尞

從客家文化裡找歷史感

受訪者:黃少昕/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

💡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黃少昕是新竹客家人,小時候住新竹的時候只會說客語、四歲到台北讀書後反而慢慢忘卻客語,透過國小、國中、高中的客語比賽慢慢把客語拈轉來(ngiamˊ zonˋ loiˇ),大學時就讀台大歷史系,也加入了台大客家社,擔任文書的幹部工作,本集由他來介紹歷史系所學為何、台大客家社有哪些活動、以及自身如何了解歷史與族群的關係、研究清代客家人的樣貌。

👂本集節目重點:

    ➢歷史系所學為何?非就讀歷史系的台灣人可以培養哪些基本人文素養?

    ➢台大客家社在做甚麼?在台大辦本土語言週、參與社遊的體會與成就感?

    ➢歷史跟族群之間的關聯?何謂「義民」、義民如何變成客家文化的過程?

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義民單淨有客家人無?客家人做麼个會成為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