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episodes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創意和想法。

世界上正常的人都是類似的,世界上的怪人卻各有各的不同。我們不怕新,不怕怪,不尚平庸,不喜歡人云亦云,也信奉「美總是古怪的」。

我們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也期待和這個世界共振,和所有怪正常的人類共振。

出版、影展、展覽、講座等各項合作:zhenjiang0116@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怪正常‪的‬ 怪正常的文化有限公司

    • Arts
    • 5.0 • 1 Rating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創意和想法。

世界上正常的人都是類似的,世界上的怪人卻各有各的不同。我們不怕新,不怕怪,不尚平庸,不喜歡人云亦云,也信奉「美總是古怪的」。

我們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也期待和這個世界共振,和所有怪正常的人類共振。

出版、影展、展覽、講座等各項合作:zhenjiang0116@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047 藝術家張立人:一個人的戰鬥之城

    EP047 藝術家張立人:一個人的戰鬥之城

    這是怪正常的第047期節目。分享藝術家張立人的個展《戰鬥之城·終》,我們也邀請藝術家一起聊了聊。

    2023年,參加完法國南特當代藝術中心的展覽,當作品還在回台灣的海上漂流時,藝術家張立人就開始發愁如何處理這些作品。

    由於台積電進軍台南,引發當地房價飆漲,他在台南郊區租住的廠房房租也翻了幾倍,他已不堪負荷,只得再次搬離,這也意味著費時十四年組建的城市模型要再次隨他四處流浪。

    正在這個當口,張立人看到了台灣北師美術館的「作夢計劃」——美術館面向全球徵集作品,為入選者提供50萬台幣製作經費,結合館內策展團隊及行政支援,協助藝術家持續發展創作,舉辦個展。

    張立人的夢很單純,希望通過參加這個計劃,北師美術館可以協助他清運掉這些作品。張立人在62組提案中勝出,2024年5月4日在北師美術館舉辦個展——「戰鬥之城·終」。

    經過網紅打卡,展覽意外爆紅,面對排起的觀眾長隊,美術館不得不臨時啓動預約機制。

    相對於這些熱鬧,張立人更在意的是他終於作為第一個觀眾,看到了過去只能局部展出的作品首次完整呈現。還有,展覽結束,這些作品該怎麼辦?
     
    也有藝術家朋友建議他,展覽結束他把這些模型拉到海邊,一把火燒掉,並拍錄像記錄下來。但即使運到海邊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直到接受「怪正常的」採訪的當日(6月2日),張立人依舊沒想好如何處理展覽後的作品,「或許就當垃圾清掉」。
     
    他的作品包含兩部動畫電影、一部漫畫,拍攝動畫電影的城市場景,動畫中涉及到的108個人偶,還有兩部作品自述影片,都在北師美術館一一呈現。在美術館三樓的一角,張立人還原了他台南工作室的樣貌,從這間工作室模型望出去,展場中間有電線桿和天線,他的這個工作室是發動機,起造了一座城市,上演了一個人十四年的一場戰鬥。

    藝術家為什麼花費十四年的時間,做一批注定不會被收藏的作品?在當今社會節奏緊湊,頂著成功藝術家帽子頻頻在舞台亮相收獲名利的時代,實在是一件讓我很好奇的事情。
     
    相較於作品,張立人創作作品這件事本身更打動我。試想,人生能有幾個十四年。十四年間,他做做停停,做其他工作攢一點錢,回來再做他的藝術創作,如此循環往復。

    當我站在展覽場地,《戰鬥之城·終》動畫電影裡的時間,展覽場地的時間,張立人的生命時間,社會發展運轉的時間,這所有的時間疊加在一起,產生了更大的衝擊力。
     
    實際上,張立人早期自己也困惑於當時的選擇,他只是希望循著好奇心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好比他並不循著老師的指導,僅僅把畢業作品武器娃娃完成,還要添加賣掉作品並把錢用來資助巴爾幹半島戰火中的小女孩的環節。按照學校老師的意思,完成武器娃娃就完成了藝術行業中軟雕塑這一項,後面與小女孩互動的事情,完全沒必要。

    梳理張立人的履歷發現,他在讀書期間就獲得了很好的獎項,2009年獲台北美術獎首獎、2009年獲高雄獎首獎,2010年入圍第八屆台新藝術獎。如果按照既定成功藝術家的路徑,就是找畫廊經紀,國際化,擴大名聲,售出作品,獲得更大資本挹注,實現階層躍升,分享成功經驗,取得更大資源。

    張立人想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不想被這條成功的路徑和體制馴化。他在台南鄉下遇到的一位牧師的一番話,點醒了他。

    牧師想要建教堂,四處籌錢,張立人問他為什麼不申請政府的資助,這樣不是更快嗎。牧師回答,「如果向政府

    • 1 hr 44 min
    EP046 鍾孟宏+王小帥 前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EP046 鍾孟宏+王小帥 前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這是怪正常的第046期節目。分享導演鍾孟宏和王小帥的故事,和他們各自的書:
    《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那些帶我走上電影之路的人生往事&鳥事》、《薄薄的故鄉》。

    導演鍾孟宏是個記仇的人,時隔25年,56歲的他,特意到當年他的作品被快轉、被漠視的公司拍照,在2022年出版的《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一書中,專門放了這張照片,並把當年的事情白紙黑字的寫出來,隔著紙張都能感受到他的火氣。

    另一位導演王小帥是一個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12歲的時候,他就寫信給中央美院附屬中學,諮詢報考學校的事,而且竟然收到了回信。三年後,他如願進入央美附中。

    1992年年初的一天,他鎖好宿舍,把鑰匙託給同事王利軍,直接打車去機場,從福建飛向北京。

    後來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王小帥拍了幾部電影,獲了很多獎。鍾孟宏也成為台灣中生代電影導演的中流砥柱。

    這期節目,我們從他們的兩本書入手,聊一聊導演的自我修養,以及兩位導演各自成長的時代圖景。


    #導演的養成

    人生漫長,難免有掉進黑洞的至暗時刻,原來擅長的領域不受信任,甚至遭人落井下石,如逆風被狗追。

    怎麼辦?

    導演鍾孟宏和王小帥算是兩個有趣的樣本,他們的人生故事精彩程度不讓電影作品。

    刺點:鍾孟宏的成長之路
     
    鍾孟宏是個記仇的人。
     
    大概是1996年,他從美國讀完碩士回台灣已經三年,在廣告圈打拼,處在人生逆風期,幾乎要放棄專門去芝加哥大學學習的影視製作行當了,他給自己留了最後一個機會——再闖蕩個半年,還不行的話,就找個維生的生活算了。
     
    這個時候見了不少製作工作的老闆,其中一位姓劉,他記到現在。就在他的新書出版的2021年,他專門去事發地點拍了一張照片放在書中。
     
    當時,他帶了作品從約好的下午兩點一直等到這位劉老闆下樓去吃晚飯,在一群人的簇擁下,這位老闆見他的第一句就說「你還在呀?」
     
    「那我們來看一下你的作品吧 。」作品集共三支,總長不超過一分半鐘,這位劉老闆接連快轉,十秒鐘就結束了觀看,結束時還用一個很訝異的表情「哈!就這樣子喔?」
     
    鍾孟宏給這張照片配的文字是:「作品集被快轉的地方,台北 2021。」
     
    他分享了電影圈老前輩杜篤之曾經給他說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在恆春拍片,放假時,杜篤之通常會騎著腳踏車沿著恆春半島,鍛鍊自己。
    「鍾導,騎車過程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你知道嗎?」
     
    「我不知道。」
     
    「就是逆風被狗追。」杜哥語重心長的說。
     
    「什麼意思?」
     
    「當你在逆風中,一步步很辛苦地踩腳踏車時,突然有一群野狗衝出來追著你,那時候就算使全身奶力,腳踏車幾乎還是原地踏步,看著後方的狗群凶猛追過來的樣子,那時人生真的覺得毫無希望了。」
     
    這樣的片段無疑是鍾孟宏的刺點時刻。
     
    他還說「你也不能說是對方狗眼看人低,這個行業生態就是如此,更何況當初那家公司在廣告界宛如是一個快速竄紅的巨星,氣燄之高,宛如地表上最猛烈的火山。」
     
    已過所謂知天命年紀的他並不鄉愿,仍然有少年的怒氣。
    他並不掩藏自己的態度,「這些年來,很多導演或知識分子很喜歡作國共戰爭後兩岸生離死別的論述,那種真實小老百姓的痛苦,被他們浮誇不真實的手法所扭曲著。每次看到這種做派時,真的很想找出作者,狠狠地把他們掐到眼珠子爆出來。」
     
    另一個刺點時刻,在小女兒鍾以

    • 49 min
    番外EP02 藝術家徐毛毛台北辦個展:「誠實,不好嗎?」

    番外EP02 藝術家徐毛毛台北辦個展:「誠實,不好嗎?」

    番外EP02 藝術家徐毛毛台北辦個展:「誠實,不好嗎?」

    #收聽提醒:
    1. 本期邀約藝術家徐毛毛的音量較小,雖然已在技術層面做了補強,但其音量仍然比兩位主持人低,建議聽友們備好耳機,選個安靜空間,進行一場與當代藝術的輕鬆約會。更關鍵的是5/27之前,挑個日子前往永康街罐空間欣賞大幅原畫。
    2. 因應不同民情,本期節目的大陸版比台灣版少了10分鐘,該段內容與性別覺醒、性向束縛有關。上述的收聽連結,均可聽到台灣完整版。
    .......................................................................................................

    這是怪正常的第2期番外節目,介紹最近在台北辦個展的大陸藝術家徐毛毛。

    青年藝術家肖像

    「看來藝術家度過了沉鬱期,這些作品很有療癒性。」詩人零雨看完藝術家徐毛毛在台北的個展,直觀地說。

    台北永康街罐空間展出徐毛毛近年的一系列作品,我們特地邀請兩位台灣藝文界的前輩去看展。另一位是詩人、藝術評論家、藝術家黃智溶,他甚至在徐毛毛的一幅畫作前聽到了聲音。

    那是一幅看起來既像氣球,又像變形乳房的作品,飽滿,色澤鮮艷。

    藝術家這些作品的形狀幾乎都是少見稜角的圓形,用筆簡潔,取消遠景,像拼貼,又像噴繪,細微處又有手工的痕跡,有些地方顏料塗層很厚,黃智溶形容之為「微立體感。」

    我則對策展人和藝術家選定的展覽主題更感興趣——「誠實,不好嗎?」。這個問題在大陸問和台灣問,頗有些不同的份量。

    這期節目中,我們和出生於新疆、求學於西安、生活工作於北京的徐毛毛聊了聊她在台北辦個展的體驗,她在過往疫情期間的生活,更探究了她如何走到這一步——度過沈鬱,走向篤定。

    其中以下細節,讓我們印象深刻:

    徐毛毛外祖父當年從新疆坐著驢車去中央大學讀建築系,兜里揣著鄉親們為他湊的饢,學成後回烏魯木齊參與建設當地最高建築崑崙賓館(當地人稱之為8樓),外祖母放棄在蘇州的教職,隨著一起到了烏魯木齊,大時代下的愛情。

    新疆光照充足,平時看到的顏色就比其他地方更為鮮艷明亮,而當地獨產的艾德萊斯綢,為維吾爾族婦女喜歡,以色彩艷麗著稱。艾德萊斯是維吾爾語,意思是扎染的絲織品。用於染色的染料大多提取自天然材料如石榴花、核桃皮等,和田出產的最早的艾德萊斯綢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徐毛毛從新疆到西安美院讀書,輔導老師景柯文給她們佈置的「暑假作業」是去北京開開眼界,其中提到「一定要去滾石酒吧」看看。那是1999年的事情。
    徐毛毛和兩個女同學到了北京,找到滾石酒吧,在門口徘徊。

    看門大爺問,「你們要幹嘛?」
    「我們想進去。」
    「這是你們來的地方嗎?!」
    「那我們也得去呀,我們老師讓來的。」

    後來,她們進去了,看到好多外國人在唱歌、跳舞,她們三個女生,也不點酒,坐在酒吧拿出素描本開始畫畫。

    疫情期間,徐毛毛幾乎用光了手邊的所有畫材,最後給自己定下每天畫三幅小畫的工作紀律,像寫日記一樣畫畫。畫到後來,找到了靈感和節奏,找回了畫畫的快樂和自然,很多隱形的視覺元素開始清晰。

    她意識到自己終於有了勇氣和力量,敢於誠實面對自己和自己最關注的議題,用繪畫的方式,坦誠表達。

    目前在台北罐空間呈現的,正是徐毛毛疫情期間和之後的作品,經歷過七八年的焦灼沈鬱之低谷,如今她終於可以坦然反问,诚实,不好吗?

    說起來貌似風輕雲淡,或許其間歷經多少天人交戰

    • 1 hr 8 min
    EP045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戲散之後再出發

    EP045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戲散之後再出發

    這是怪正常的第045期節目。分享大陸的陶身體劇場和台灣的雲門舞集。

    起初錄這期節目是因為看了雲門現任藝術總監鄭宗龍2022年的作品《霞》,特地比較了雲門舞集與北京的陶身體劇場。

    然而,2022年節目錄完卻聽到了陶身體解散的消息。一時間五味雜陳,查資料知道雲門舞集中間也停辦過,心下許願祝福陶身體能再次出發。

    ​一年後的2023年,看到陶身體在義大利表演的消息,舒一口氣。
    節目中,分享了我們看到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的舞蹈作品的觀感,介紹了陶身體創始人陶冶、段妮,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的故事,也試圖梳理兩個舞團發展的脈絡。

    【節目錄製於2022年,以下文字也寫於當時,新冠疫情還在全世界瀰漫】

    #戲散之後再出發
     
    興沖沖地走在台北四月的夜色中,面頰發燙,說到激動處甚至手舞足蹈,音量也不由得提高了。

    「真是一部提氣的作品,溫暖但不迎合。」我一邊回味一邊說。「小聲點」。Zoe笑著提醒,「沒想到疫情中能看到這樣有朝氣的作品,還感覺到年輕人的活力和團結,雲門的未來值得期待。」
     
    欣賞雲門舞集新掌門人鄭宗龍的舞劇《霞》之後,我們都鬆了一口氣,這是2019年雲門創始人林懷民退休後,雲門的第一部新作品。
     
    鄭宗龍在眾人矚目中接下雲門,剛上任遇到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表演行業遭受重創,舞蹈劇場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不能進劇場,沒有觀眾,舞者怎麼辦?這對新掌門鄭宗龍的考驗尤其大。
     
    好在,果然是艋岬街頭長大的生猛後生,2022年4月捧出的這台舞劇《霞》,讓很多和我們同樣擔憂的人,心頭都舒緩了起來,鬆了一口氣,雲門後繼有人了。
    我們也不由得想起幾年前在北京看到的精彩表演,那是林懷民策劃的《交換作》,也可以視為他的謝幕交接表演,他邀請「陶身體劇場」和雲門合作,交換表演對方的代表作。

    陶身體劇場曾被《藝術評論》稱為「導正中國現代舞發展方向的舞團」,其創始人之一陶冶被林懷民稱為:「全世界年輕編舞家裡唯一在下功夫的」。

    以剛猛、嚴苛、節奏精準著稱的「陶身體劇團」(TAO Dance Theater),和以太極導引、內家拳術、傳統書法訓練出來的「雲門」舞者互換作品,對雙方來講,都是極大的考驗。
     
    最根本的是,兩個舞團的舞者平時跳舞的理念不同、慣用的身體關節不同、肌肉記憶不同,看似簡單的交換演練,簡直是要逼自己水火相融。
     
    《交換作》在北京的表演極其成功,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掌聲不絕,林懷民多次出來謝幕。他站在中間,左右伴著鄭宗龍和陶冶的照片,是美好的舞壇瞬間。更早我們曾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看《陶身體劇場》的演出——創辦人之一段妮獨撐大樑的棍舞《重3》。
     
    媒體人刀娘如此描述:「表演這支舞蹈的20分鐘裡,段妮所做的事情是拿著一根舞棍獨自圓滿、準確地旋轉交替了4800次,最快的時候1秒4次,一刻不停,手中的棍子一直在切割空間,高空、低空、中間、左邊、右邊。」
     
    这支舞有人看了覺得無聊,有人看了覺得窒息,有人看了覺得敬畏,《紐約時報》則如此評價:「段妮極具天賦,舞動時的氣勢令人敬畏。在她旋轉著,從背後、頭頂交替舞動棍子時,那棍子就像一柄追光的鋸刃,讓人眩暈著迷」。

    陶身體劇場其他舞者的舞蹈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很難想像一個人能把身體操控的如此精確甚至重複到機械式的單調。但人畢竟不是機器。下盤不斷旋轉往復,像一個苦心僧在行吟,具體、重複、單調的動

    • 54 min
    EP044 小說家陳春成 徐振輔:兩位老成少年的遠足

    EP044 小說家陳春成 徐振輔:兩位老成少年的遠足

    這是怪正常的第044期節目。

    分享大陸小說家陳春成的作品《夜晚的潛水艇》與台灣小說家徐振輔的作品《馴羊記》。

    遠處有什麼?或許這是人類誕生以來就有的好奇。要想知道答案,可以走出去實地探查,也可以運用想像力原地考據。

    兩位90後小說家陳春成、徐振輔,用他們各自的方式,走到歷史深處,走到現實的暗面,走到更遠的地方。

    遠處到底有什麼?非得自己去探究才會有可能的答案,他倆為讀者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可能性。

    節目錄製於2022年,以下文字也寫於當時,新冠疫情還在全世界瀰漫。

    《夜晚的潛水艇》是福建少年陳春成的九次遠足或出神,超越瑣碎庸常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疫情時代,上海、吉林、西安、北京、廣州各地的封城,讓日常也成為了一道珍貴的風景。

    在疫情如常生活的台灣,再讀《夜晚的潛水艇》就別有一番滋味。

    陳春成這本書有九則小說,入夜後在書桌前駕駛想像中的潛水艇遨遊大洋的少年,在不經意間救了一艘打撈博爾赫斯硬幣的科考船;船上竟然有穿越時空,少年的祖父。

    故鄉被強拆的少年,想把家鄉的風物、氣味乃至溫度寄託在一把故居的鑰匙上,寄放在山巔的竹峰寺中,卻偶然發現多年前寺內僧人做過類似的事,想讓碑文和故居的記憶一樣,永續流傳。

    縣城老家的老葉叔是一位文學愛好者,無意間夢中得到一支神筆,可以寫出偉大的作品,前提是只有自己能看見;這是每個寫作者都要面對的問題,你寫給自己還是寫給讀者?

    「我」在山間的裁雲站工作,日常就是擊落不雅馴的雲朵,業餘時間卻花費在各種看似無用的事物上:探討海底古生物、尋找建文帝的下落,設計永動機,沈溺一段時間便心驚停手,因為生而有涯知無涯。去縣城拜訪一位耽溺於一副對聯的老人,回程後接受了狐狸的邀請,參加它們的打牌遊戲鬥地主,無意間卻解決了我的困頓——打牌贏了老烏龜很多時間,這時間多到我可以在任意喜歡的事物上耗費120年。

    頗有道家意味的煉酒術,最後成形的酒讓飲者也羽化為虛無,飄散無形;《紅樓夢》的命運串起了極權帝國專制下一幫紅學愛好者的命運,即便被挫成齏粉,他們仍在死前吟誦《紅樓夢》的辭句,壯烈、莊嚴,一瞬即永恆。

    前女友的一段溫馨往事,關於一汪湖,在湖邊還未離婚的年輕父母曾帶她野炊,那是她生命歷程中難得的溫馨瞬間,隨著年歲漸長,父母離異,前女友想要找到那汪湖,以證明野炊確實發生過——父母確實愛過她。

    國王夢中得劍,煉劍師夢中鑄劍,故事重疊由爺爺講給我,我寫成故事投稿,文學刊物的主編看過類似的電影,刊發了我的稿件,並邀請我參加筆會,二人在空中纜車上講古。讓人想起魯迅《故事新編》中的眉間尺,鑄劍復仇的故事一篇,也想起日本作家寫的《山月記》,把志怪故事轉化成新的文學書寫。
    從事審查工作的作曲家,耗盡一生終於在暮年寫出他自己中意的樂曲,在湖邊的幻想中演奏,在演奏中回到故鄉的深潭中,其中夾雜著故鄉夭折的髮小,蘇聯的言論鉗制,人格分裂症,音樂衝破壓制,通向自由的種種努力。

    凡此種種,都在陳春成的幻想中進行,難得是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感,讓讀者進入他的幻想,參與故事的發展,這種信任感的建立尤其考驗作者的語言功夫、背後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積澱。

    如竹峰寺中對書法的分析與評點,生動具體;音樂家中各家音樂的概括,對古廖夫最後作曲分章節的描摹,除了顏色還有場景、情景,非

    • 1 hr 4 min
    EP043 鄭桑溪 :基隆黄金時代落幕時的攝影師

    EP043 鄭桑溪 :基隆黄金時代落幕時的攝影師

    這是怪正常的第043期節目。分享台灣攝影師鄭桑溪的作品與古基咖啡館的故事。

    欲欣賞鄭桑溪先生攝影作品,請移步「怪正常的」微信公眾號,作品由鄭天全先生提供,謹致謝忱。

    最近心裡頗不平靜,不僅因為台灣的地震,更因為一代攝影大師張照堂的離世。

    黃金事物久難留,人世滄桑過客秋。

    就在4月3日,台灣大地震的時候,張照堂過世了。當年離家出走的高中生張照堂曾經在年輕的攝影社指導老師鄭桑溪家裡借住過一個月,倆人經常一起出去拍照。我想,張照堂不會孤寂的,因為2011年去世的鄭桑溪也已經在那錯雜、碩碩閃的地方等他,等著他一起去拍照了。

    當年,基隆少年鄭桑溪和同學借相機拍畢業照,卻自此走上了攝影之路。他用打零工攢下的錢買了第一台鴿牌相機,拍攝基隆、台北往返見到的風景和人,也蹲守在台北園山動物園拍攝飛禽,捕捉它們自由的瞬間。

    無論雨天或麗日,早晨與黃昏,有心人總能看到一個背著相機的少年,行走在當年的基隆與九份,隨時凝視與抓取孩童、煤礦、建築、老人以及港都夜雨中迷離、抒情的風景。直至多年後,他的視覺表達影響到侯孝賢導演,促使侯導在基隆、九份拍攝《悲情城市》,並選擇那樣的視覺語言。

    基隆少年越走越遠,帶著他的鏡頭走到日本早稻田大學,走到四川大涼山,走到北極。
    但無論走得多遠,奔赴多少世界的碼頭,基隆都是他的起點。

    1937年出生的鄭桑溪,經歷日治、國民黨治理的台灣時代,也見證了基隆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它的黃金時代,以及黃金時代的落幕。他捕捉到了基隆黃金時代的靈光,留下了基隆闊過的物證,這是他之幸運,也是基隆之幸運,時代之大幸運。

    基隆市像一位闊過的少爺,如今步入老朽之年,繁華落盡,殘敗不堪,但卻處處堆疊著歷史的細節和過往的故事。
    這座當年被稱為「台灣頭」的港口城市,輝煌時期,曾經是全台的航運樞紐,世界各地的水手也在此地聚集。

    鄭桑溪,這位船東少年剛巧趕上了基隆黃金時代的尾聲,用鏡頭為基隆留下了很多珍貴的瞬間。但隨著基隆黃金時代的結束,被稱為「台灣紀實攝影先驅」的鄭桑溪的職業生涯,也隨著基隆的沒落過早地結束了。

    這些故事,是我偶然走進一家開在基隆火車站附近的咖啡館後,慢慢知曉的。
    這家咖啡館叫古基,老闆是鄭桑溪的二公子。

    這期節目,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家掛滿鄭桑溪攝影作品的咖啡館,分享一下鄭桑溪的攝影作品與人生故事。

    他如何從攝影前輩,台灣攝影三劍客之一張才那裡取得真經,又如何在成功高中攝影社帶出張照堂這樣的大師級攝影師。兩人又如何在靜物攝影和沙龍攝影中開天闢地——首辦台灣現代攝影雙人展。

    他鏡頭裡闊過的基隆,又是怎樣的一番面貌?

    我們現在生活的基隆,老朽、凋敝、逼仄。

    政客並以在表層塗抹油彩和表演剪彩的方式,掩蓋這老朽、凋敝、逼仄;以為在建物上加一層彩色的油漆就能變成小香港或小歐洲,殊不知,房子不只一面,油漆只刷一半,只會映襯出另一半的灰頹。表演剪彩而遲遲不得使用的公共空間,只會提醒當地居民,政客的不知廉恥。

    實際上,這老朽、凋敝、逼仄也是這座山海之城固有的魅力。老朽是因為曾經闊過,有過輝煌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凋敝是落寞的彰顯,需要時光來顯影港都的前世與今生;逼仄是因為它的腹地狹小,卻也立體朋克。

    這老朽、凋敝、逼仄裡在在都有黑暗之光存焉,只是被這

    • 47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 Rating

1 Rating

Top Podcasts In Arts

Fresh Air
NPR
The Moth
The Moth
99% Invisible
Roman Mars
Snap Judgment Presents: Spooked
Snap Judgment
The Magnus Archives
Rusty Quill
The Book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You Might Also Like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by致昕
劉致昕 & 午營咖啡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百靈果 News
Bailingguo News
姐妹悄悄話|SistersTalkTalkShow
姐妹悄悄話|Sisterstalktalkshow
呱吉
呱吉
小編沒收工-Today is my day
E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