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episodes

更年期刊|Midlife Alliance YueSheng
-
- Health & Fitness
生命在于运动,思想贵在更新。煮茶论人生,聊天话家常;生活的话题可大可小,有年份的思考可深可浅;亮光乍现惊艳了半世春秋,云柱火柱照亮了前行之路。偶然惊喜,时常欢呼,越讨论方向越明确;知天命之年,正是更新、反思、刊谬之时,故谓更年期刊。
-
042: 感恩节掉转风向-吐槽有时,感恩更要时时有
遇到感恩节,吐槽的节奏立刻转变风向,从吐槽父母转向感恩父母,毫无违和感,就像小孩子前一分钟还在撒泼打滚跟父母闹别扭,后一分钟就阴转晴,还是那个跟在父母身边才有安全感的乖宝宝。
幸好有感恩节,提醒我们需要常常感恩。感恩节里话感恩,自然也让人想到父母。不过,上次吐槽父母,直接变成吐槽父亲,今天感恩父母,会不会把感谢、夸赞的焦点都集中在母亲身上?当然,这也不奇怪,同样身为母职的我们自己,深知道母亲角色如不出意外,对家庭的倾注都是全然、全身心的,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显然的。
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对孩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有意思的是,吐槽还是感恩,换个话题方向,就有了不同的角度看见。无论是严厉的、还是宠溺的,是语言上的教导、还是行为上的榜样,都曾经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生命,尤其从感恩的角度看,每个父母的爱都难以复刻,都值得感恩。
论及父母的勤劳、坚韧、才华对自己的影响,又变相地夸赞了自己。感恩,岂不美哉、乐哉! -
041: 花式吐槽(三):本来是吐槽父母的,但没想到火力都集中到父亲身上了⋯⋯
本来是要吐槽父母的,但没想到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先拿父亲开涮了。即使年过半百,穿越时光看到自己年幼时需要父爱的那个父亲,还是对他有很多期许、很多未被满足的期待。
父亲曾经对母亲的冷嘲热讽,父亲曾经打过自己的那一巴掌,父亲曾经遗弃般的忽略、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父亲曾经摔伤过自己⋯⋯已经斑驳的记忆却隐隐约约钉在了时光柱上,成为也许会伴随一生的遗憾和唏嘘。
中国式的父爱如山,有时确实如山,如山一般的沉重,叫人感到沉甸甸的。
四位主持,竟有三位不自觉都在吐槽父亲。不过唯一一个感受父爱最多最深的人,把吐槽变成了赞美父爱的煽情故事,甚至动情之处禁不住流泪。也许女人只需要父亲给予自己的童年有那么几个温馨的疼爱画面,就足以使她的心变得柔软,并且这爱也足以照亮她的人生。惊讶地发现:在吐槽父亲的时候,每个人都变回小女孩,怨是真的,爱也是真的。纵然老去,纵然不可能再要求年迈的父亲满足自己未曾得的需要,但心中仍然有个父亲的位置,是谁也代替不了的。父亲的缺席缺失、父亲的不在位给子女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这就是父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吧。
你的父亲对你的人生有何影响呢? -
040:35岁以上女性听过来——更年期不是病,但更年期的病要治!
陈医生是某三甲医院成人中医门诊的主任医生,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将近30年,在门诊挂号的医生简介中写着: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及妇科方面的常见病。而对她的病人来说,只要身体不舒服、啥毛病都可以找她去问诊,她从不拒绝。更年期刊的主播中有两位妈妈曾看过陈医生的门诊,敬佩其专业、敬业,感动其认真周到体贴病人,也因此生发想邀请她来更年期刊分享的念头,没想到陈医生爽快答应,并在上个周末休息的时候,利用一点喘气的时间来客座嘉宾、倾心无私分享宝贵的知识经验,令人感动无以言表!
对女性来说,35岁是容颜衰老的分水岭、是职场事业走下坡路的开始、也是婚姻家庭生活可能正进入日益白热化的阶段,但各种焦虑都抵不过身体内正在急遽加速的内分泌变化,不好的信号开始从身体各个方面频繁发出……
40岁就进入更年期,会不会太早呢?但生命不由人掌控,身体的变化也由不得人自己来决定,如果说潮热、心悸、记忆力下降和各种疼痛还只是自己的感受知觉,那伴随而来的情绪失控就可能会累及到他人。
更年期虽然不是病,但更年期所产生的身体问题、各种病症需要及时医治。
那么更年期会有哪些问题出现?更年期的病症跟什么有关系?“社交癌”是指什么?为什么用指头拎个菜、用脚踢个被子就能骨折?什么时候开始补钙好?老年痴呆症跟雌激素下降有关系?那些年轻时隐藏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为更年期留下怎样的隐患?更年期的问题能预防吗?如何医治已经出现的病症?究竟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比较好呢?可以同时既吃中药又吃西药吗?食物怎么吃才好?或者日常生活中怎样健康地吃?……
原来好多问题都是被忽略或从未关注到的常识,了解了这些常识,即便是身体出了问题、有了症状,至少心里不慌、也知道用什么办法去解决了。
35岁以上的女性朋友来听听吧,当然更年轻的朋友若想提升生活智慧、了解生活常识的也可以点进来听。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
039:花式吐槽(二):再没有比吐槽老公更欢乐的了!
老公乱扔臭袜子、乱扔东西、不爱干净、抽烟、不搞家务还搞破坏、记不住老婆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很少给老婆买花买礼物……如果你已为人妻,以上经典款老公的毛病,你中了几条?
妈妈们吐槽孩子时小心翼翼、一个比一个求生欲强烈,可吐槽起老公来就肆无忌惮了,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欢声笑语,主打的就是一个欢乐。
年过半百、大半生夫妻,老公们的毛病都曾经是令妻子无法忍受的槽点,但如今说起来,已大都有接纳之意。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吐槽是为了秀恩爱,有人吐槽是要表达自己多么优秀……
但意外惊喜就在发现同款老公的刹那!同款老公的刹那!同款老公的刹那!同款老公的刹那! -
038:花式吐槽(一):一边吐槽孩子一边标榜自己,忘记母亲的身份有多难!
吐槽能排解郁闷、寻求安慰、释放情绪垃圾、减少心理问题,但吐槽很爽却也需要点智慧和勇气,特别是向熟悉你的人吐槽身边的人,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火烧身,伤已又伤人。
把吐槽放到台面上来,妈妈们更是小心翼翼。一边吐槽,一边维护吐槽对象;一边吐槽,一边寻求认同与安慰;也一边吐槽,一边展示和表达自己。看似在吐槽孩子的毛病,却掩藏不住母亲对孩子的嗔爱,也掩饰不住妈妈们惯有的自我标榜欲,不知不觉吐槽变成了花式亲子教育。
没办法,也许做母亲的在孩子面前永远都有强烈的求生欲,生怕给孩子的形象抹了黑;而孩子的形象也是父母形象的延续,黑了孩子就是在黑自己。当然游戏规则的设计有一定的限制,何况台上与台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与其说是吐槽,不如说已将那些糟糕的、难堪的事悄悄做了转化。于是妈妈口中的孩子们似乎都是同款,都有着同样的毛病,都带着时代的烙印。
不过,母亲们的自我反省多少都是个进步,在控制欲父母的管制下长大的孩子们或许能从中看到一些希望与出路吧。
你在与人交往中,喜欢用吐槽这种方法来拉近关系吗? -
037:特别治愈(一)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有裂隙——越亲密越有控制和伤害,但仍要亲密!
唐漫采访手记:55岁的老阿姨对话15岁的青春少女。最难能可贵的是:单纯的小姑娘毫无掩饰的分享,揭开了一个叫人艳羡的亲子关系背后,也曾有情绪事故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痕,然而这早已愈合的伤痕,竟带来意想不到的治愈效果。
经验告诉我们:亲密的关系里面,难免有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所以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容易受到伤害。也因此,亲子关系要有界限,要做好最亲密的人也会渐行渐远的心理准备。但或许这还是一个从身体到心理都暂时不能离开母亲的小女生;又或许特殊的家庭环境与母亲的熏陶,让她拥有超出普通孩子的高情商;当她说起那个被生气的母亲丢在路旁的瞬间,当她描述母女俩互相撕打的画面,竟没有丝毫揭露伤疤该有的一丝丝痛、一些些难过、一点点哀伤,那些大人眼里的事故,在小姑娘毫无心机与欢畅的描述中,竟变得那么合情合理。我突然被安慰到了!
也许我们太过注重别人的眼光,也太在意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一边不自觉地精心包裹那些难堪的伤疤,免得叫别人看见;一边拿起自我防御的武器,刻意与亲爱的人保持距离,划分界限,当那条冷漠的鸿沟越来越宽,以至不可逾越,我们怅然所失,却无能为力。
欣欣和妈妈的故事让人看到:在最令人羡慕的亲子关系中仍然有裂隙,但这岂不是最正常不过的吗?再多的裂缝也都好过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有眼泪与争吵的关系也总好过冷漠到形同陌路直至失去。
这期节目是唐漫与主播红雨15岁的女儿欣欣的对话。之前有听过《更年期刊》的朋友一定知道欣欣是一个跟妈妈很亲密,性格活泼、有点话唠、在陌生场合也能自来熟的孩子,跟她聊天很愉快,基本上不用担心隔代人没话说。之前,我们录节目,她会跟妈妈一起来,对我们做节目充满了好奇,偶尔会在我们节目里冒个泡。去年小姑娘跑去美国读书,暑假回来时,听说可以上节目,立刻欢呼雀跃,没做任何准备,坐在麦前也丝毫不露怯,思维清晰、对答如流,智商情商都很在线。
欣欣跟妈妈的冲突故事震惊到了主播,也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
不知你听完会有什么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