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in

更适合孩子们听的《红楼梦》圩贰·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更适合孩子们听的《红楼梦》

    • Stories for Kids

圩贰·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小朋友们好,上期中宝玉已经知道了黛玉离世的事了,那么今天又会有什么故事呢?咱们一起认真往下听吧
 
 
宝玉的身体虽然渐渐康复,但是却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聪明伶俐了。宝钗知道这是因为失去通灵宝玉的缘故,所以也不说什么,袭人却常常说他:“你为什么把以前的机灵都忘了呢?要是把那些坏毛病给忘了倒还好说,可是你偏偏脾气照旧,却更不懂道理了呢?”宝玉听了,也不跟她生气,反倒嘻鸣地笑。宝玉一向是爱动不爱静的,时常要到大观园里去用逛。贾母一来怕他受凉,二来怕他看见园中的景物又想起黛玉来,难免会睹物伤情,搞不好惹出旧病来,所以也不让他去。原来的那些亲戚家的姐妹们,薛宝琴回到薛姨妈那边去了;史湘云也订了出嫁的日子,所以不大常来,即使来了也只和宝钗说话,见了宝玉就是问好,也没有太多的话说;邢岫烟本来住在迎春那里,迎春出嫁之后,便跟着邢夫人住了;李家姐妹也跟着李婶娘住到外面去了,即使到贾府来也只在李纨那里小住一两天就走了。这一来,园子里就只剩下李纨、探春和惜春,冷冷清清,大不如从前热闹了。
贾政带着几个在京城请的幕僚,到江西上任,每天不过是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他一向不会当官,也被这些事烦得头脑发昏。一天,贾政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收到一封公文。他连忙拆开一看,却是镇海总制写信来为儿子求亲的。这个镇海总制以前就跟贾政一起在京城做官,又是同乡,所以私交很好。贾政也见过他的儿子,当时觉得那孩子长得挺不错,有次赴宴的时候还在席间提起过要结为儿女亲家,把探春许配给他儿子的事。后来这个人调任海疆总制,这个事情就搁置下来。没想到现在他会千里迢迢写信来,专门说这件事。贾政心想:我看他们家跟我们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他儿子和探春的人品也能相配,看来儿女的姻缘还真的是有缘分的,这样一想,就打发人回京,把总制求亲的事禀告贾母。
一天,宝钗在贾母屋里,碰巧听到王夫人跟贾母议论,要把探春许配给镇海总制的儿子。贾母说:“是同乡人,那很好。只是他们在海疆,离我们太远了,将来探春这孩子就太孤单了。”王夫人说:“这也不一定,也许他们还会调回京来呢。想必老爷已经同意了,只是不敢做主,所以才派人来禀明老太太的。”贾母说:“既然你们愿意,我也没什么意见。只是三丫头这一去,不知道几年才能回家。要是三两年都回不来,我年纪这么大了,恐怕再也见不着她了。”说着就掉下泪来。王夫人说:“女儿养大了,总是要嫁给人家的。也难保就一定能在一起,迎春姑娘倒是嫁得近呢,偏偏却时常听说她被女婿打,甚至不给饭吃,就是我们送东西去,她也拿不到。最近听说越发不像话了,也不让她回来。两口子拌嘴,女婿就说咱们家拿了他的钱。可怜这孩子总也没有个出头的日子!前几天我惦记她,打发人去看她,谁知道迎春躲在耳房里怎么也不肯出来。派去的老婆子一定要进去看她,却见她这么冷的天还穿着几件旧的单衣。她哭着告诉我们家派去的老婆子,让她们回来别说她在孙家受那么大的苦,也别再送衣服了,我们送衣服去,她不但拿不到,还要挨一顿打,说是她告诉我们的。老太太想想看,这倒是近在眼前的呢,这个样子岂不是更难受?如今迎春过得还不如我们的三等使唤丫头。我想,探春虽然不是我生的,老爷既然见过女婿一定是觉得好才想许配给他的。这个事情,老爷也不会将就

圩贰·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小朋友们好,上期中宝玉已经知道了黛玉离世的事了,那么今天又会有什么故事呢?咱们一起认真往下听吧
 
 
宝玉的身体虽然渐渐康复,但是却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聪明伶俐了。宝钗知道这是因为失去通灵宝玉的缘故,所以也不说什么,袭人却常常说他:“你为什么把以前的机灵都忘了呢?要是把那些坏毛病给忘了倒还好说,可是你偏偏脾气照旧,却更不懂道理了呢?”宝玉听了,也不跟她生气,反倒嘻鸣地笑。宝玉一向是爱动不爱静的,时常要到大观园里去用逛。贾母一来怕他受凉,二来怕他看见园中的景物又想起黛玉来,难免会睹物伤情,搞不好惹出旧病来,所以也不让他去。原来的那些亲戚家的姐妹们,薛宝琴回到薛姨妈那边去了;史湘云也订了出嫁的日子,所以不大常来,即使来了也只和宝钗说话,见了宝玉就是问好,也没有太多的话说;邢岫烟本来住在迎春那里,迎春出嫁之后,便跟着邢夫人住了;李家姐妹也跟着李婶娘住到外面去了,即使到贾府来也只在李纨那里小住一两天就走了。这一来,园子里就只剩下李纨、探春和惜春,冷冷清清,大不如从前热闹了。
贾政带着几个在京城请的幕僚,到江西上任,每天不过是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他一向不会当官,也被这些事烦得头脑发昏。一天,贾政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收到一封公文。他连忙拆开一看,却是镇海总制写信来为儿子求亲的。这个镇海总制以前就跟贾政一起在京城做官,又是同乡,所以私交很好。贾政也见过他的儿子,当时觉得那孩子长得挺不错,有次赴宴的时候还在席间提起过要结为儿女亲家,把探春许配给他儿子的事。后来这个人调任海疆总制,这个事情就搁置下来。没想到现在他会千里迢迢写信来,专门说这件事。贾政心想:我看他们家跟我们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他儿子和探春的人品也能相配,看来儿女的姻缘还真的是有缘分的,这样一想,就打发人回京,把总制求亲的事禀告贾母。
一天,宝钗在贾母屋里,碰巧听到王夫人跟贾母议论,要把探春许配给镇海总制的儿子。贾母说:“是同乡人,那很好。只是他们在海疆,离我们太远了,将来探春这孩子就太孤单了。”王夫人说:“这也不一定,也许他们还会调回京来呢。想必老爷已经同意了,只是不敢做主,所以才派人来禀明老太太的。”贾母说:“既然你们愿意,我也没什么意见。只是三丫头这一去,不知道几年才能回家。要是三两年都回不来,我年纪这么大了,恐怕再也见不着她了。”说着就掉下泪来。王夫人说:“女儿养大了,总是要嫁给人家的。也难保就一定能在一起,迎春姑娘倒是嫁得近呢,偏偏却时常听说她被女婿打,甚至不给饭吃,就是我们送东西去,她也拿不到。最近听说越发不像话了,也不让她回来。两口子拌嘴,女婿就说咱们家拿了他的钱。可怜这孩子总也没有个出头的日子!前几天我惦记她,打发人去看她,谁知道迎春躲在耳房里怎么也不肯出来。派去的老婆子一定要进去看她,却见她这么冷的天还穿着几件旧的单衣。她哭着告诉我们家派去的老婆子,让她们回来别说她在孙家受那么大的苦,也别再送衣服了,我们送衣服去,她不但拿不到,还要挨一顿打,说是她告诉我们的。老太太想想看,这倒是近在眼前的呢,这个样子岂不是更难受?如今迎春过得还不如我们的三等使唤丫头。我想,探春虽然不是我生的,老爷既然见过女婿一定是觉得好才想许配给他的。这个事情,老爷也不会将就

1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