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episodes

澳門學16號 Macaology16
-
- Science
這是科普專頁「澳門學16號」的Podcast,我們在這裡分享關於澳門與大中華地區的社會科學研究、時事與生活。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 歡迎工商洽談,請用郵件:
info@macaology16.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38. 【兩週年特輯】政治啟蒙、人生觀、退出16號時間...
📣訂閱連結:https://lihi3.cc/4oIhl
---
「不是沒人研究澳門,只是無人訴說,但...你訴說都要食飯嫁!」
自問作為澳門首個認真搞訂閱制的知識型自媒體,澳門學16號已營運兩年半。今集內容,Jasper和阿恆圍繞16號和各自人生討論了各種議題。
從就學階段談起,兩人分享各自的政治啟蒙過程,Jasper是從研究中國再回頭看澳門;阿恆的啟蒙,則是來自高中時每晚必看的「美女外交官」,這是什麼回事?
關於16號的啟動全屬偶然,Jasper分享了自己從含淚吃麥當勞到重啟16號所獲得的人生領悟,兩人也在脫稿狀態下,分享了大家共事兩年後對彼此的看法。
這集前半原是阿恆主問Jasper,但在下半部,Jasper卻反問阿恆何時退出,兩人坦言各自對16號的期望與擔憂,甚至各人在什麼情況下會選擇退出。以及兩人對爐友、曾合作朋友的想法。
這集沒有學術,只有花生,或一點雞湯。
---
時間軸標記:
02:00-政治啟蒙
20:43-重啟16號及人生觀
38:53-放棄16號?
53:15-結尾:關於未來
👉 假如喜歡我們內容,可以從下面連結了解我們的故事、訂閱計劃、免費電子報等等😊: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參考資料:
專訪:《論盡》、《正報》EP28. 學術分析:「反離補運動」不應出現? 文章:我與《陽光時務週刊》
💌 歡迎工商洽談,請用郵件
Morning Routine by Ghostrifter Official | https://soundcloud.com/ghostrifter-official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
Creative Commons CC BY-SA 3.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37. 我們問了澳門青年關於未來的問題(下集)
📣訂閱連結:https://lihi3.cc/4oIhl
---------------
「想做快樂的豬,但我本質係蘇格拉底」
上集對談澳門青年專題,我們分別訪問了四位仍在就學的本地青年。今集改採小組形式,澳大楊鳴宇教授找來三位青年對談,當中兩位已有多年工作經驗,一位則在海外進修。
這些已在社會打滾多年的青年,無論在心態和自身定位都與上集頗為不同。他們的人生目標與方向,是經過社會磨練後確立,有的表示看不到澳門前景,但仍決定創業追夢;有的在經歷行業洗禮後,說自己在澳門已沒有出路,毅然離開。
更有趣的是,三位受訪者亦互相對談,發現可能只是專業不同,對澳門未來的看法便有所差異。然而結尾部份,他們為何又說自己寧願做「痛苦的蘇格拉底」?
這是對話澳門青年專題的下集,來聽聽主流不會聽到的青年心聲。
👉 假如喜歡我們內容,可以從下面連結了解我們的故事、訂閱計劃、免費電子報等等😊: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參考資料:
我們問了澳門青年關於未來的問題(上集)
💌 歡迎工商洽談,請用郵件
Morning Routine by Ghostrifter Official | https://soundcloud.com/ghostrifter-official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
Creative Commons CC BY-SA 3.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36. 她們是澳門最老的抗爭者 ft. 紀錄片《議事亭前地的媽媽》導演
📣訂閱連結:https://lihi3.cc/4oIhl
----------------
澳門最年長的抗爭者是誰?她們為何持續數十年在議事亭前地(噴水池)吶喊?
今集內容,主持人澳大楊鳴宇教授找來紀錄片《議事亭前地的媽媽》兩位導演侯婕和陳庭婷,一起聊聊她們拍攝數年的對象:
在澳門爭取「超齡子女居留權」的媽媽們
「超齡子女居留權」議題長期觸動澳門社會的保護主義,是什麼引起導演們的興趣?在進入媽媽們的現實生活後,她們又發現了什麼?
兩位未夠30歲的本地導演,要與最年長的抗爭者對話,她們在數年的跟拍過程中(包括回鄉下摘荔枝),有什麼意料之外的遭遇?
節目下半部,三人亦談及澳門紀錄片議題選擇的問題,她們又是如何選出既本土又國際的創作題目?
《議事亭前地的媽媽》亦在今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映,對議題有興趣的聽眾,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 假如喜歡我們內容,可以從下面連結了解我們的故事、訂閱計劃、免費電子報等等😊: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參考資料:
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MOIDF《議事亭前地的媽媽》電影介紹
💌 歡迎工商洽談,請用郵件
Morning Routine by Ghostrifter Official | https://soundcloud.com/ghostrifter-official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
Creative Commons CC BY-SA 3.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35. 社會議題全餐!談談第七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MOIDF
📣訂閱連結:https://lihi3.cc/4oIhl
---------------
精神病患、性與毒品、LGBTQ、俄烏戰爭、移工、緬甸鎮壓、超齡子女...
如果不是主動搜索,這些社會與國際、次文化的議題很少出現在澳門主流輿論,於是第七屆澳門國際紀錄片展要將這些議題全部帶到澳門。
今集內容,主持人澳大楊鳴宇教授再次邀來影展主辦者Penny,一起談談今屆影展的精彩內容。
為何今屆影展主題為「改變」(Change)?隨著澳門全面開放,影展又有了什麼變化?邀來那些大師、工作坊與座談會?
今屆紀錄片多達29套,如何選片?各人的心水又是什麼?
有選擇障礙的聽眾們,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 假如喜歡我們內容,可以從下面連結了解我們的故事、訂閱計劃、免費電子報等等😊: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參考資料:
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MOIDF
💌 歡迎工商洽談,請用郵件
Morning Routine by Ghostrifter Official | https://soundcloud.com/ghostrifter-official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
Creative Commons CC BY-SA 3.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34. 我們問了澳門青年關於未來的問題(上集)
📣訂閱連結:https://lihi3.cc/4oIhl
---------------------------------
面對澳門經濟轉型與大灣區融合政策,澳門青年有何打算?如何規劃與思考自己與城市的未來?
今集內容,澳大楊鳴宇教授與Jasper分別和4位澳門青年討論了相關問題。
他/她們有的在工作後選擇重返校園,有的是大學新鮮人。無論處於人生那種階段,這些青年其實相當清楚澳門正面對的問題,共同呈現某種集體焦慮與無力感。
有趣的是,各人卻選擇了不同的回應方式與態度。有的認為同輩是「擺爛擺唔爛、躺平躺唔平」;有的則選擇出走澳門舒適圈;也有人說要先裝備自己,再回大灣區一拼。
當坊間爭議怎樣的人才有資格討論與批評澳門未來,不如聽聽這些年青人各自的故事與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將宏大議題回到個人選擇,或許能提供不一樣的思考。
這是我們對話澳門年青人專題的上集。
------------------------------------
👉 假如喜歡我們內容,可以從下面連結了解我們的故事、訂閱計劃、免費電子報等等😊: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參考資料:
關於澳門青年的社群討論:《二十世代青年的選擇 逃往澳門所沒有的自由空氣》【學人噏馬交】講座:Stay Hungry, Stay Healthy:「細胞自噬」與健康的關係(沈漢明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院講座教授)
💌 歡迎工商洽談,請用郵件
Morning Routine by Ghostrifter Official | https://soundcloud.com/ghostrifter-official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
Creative Commons CC BY-SA 3.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33. 電影、音樂、攝影與插畫,在澳門如何將藝文活動在地化?ft. Bookery藝術書展2.0
📣「Bookery藝術書展2.0」
📣訂閱連結:https://lihi3.cc/4oIhl
------------------
「澳門太細,重點其實係跨界」
澳門每年有大量藝文活動,但如何吸引普通大眾仍是長期問題。今集內容,主持人澳大楊鳴宇教授和Bookery藝術書展2.0的主辦人Alan和Sara,討論了相關議題。
第一部份,Alan和Sara借介紹活動,討論了Bookery如何透過跨界合作,拓展藝術交流的可能性。為何今屆要主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電影與攝影?這些與澳門有相似殖民經驗的地方,和澳門藝術有什麼關係?
第二部份,主持人追問了澳門搞文化活動長期存在的問題:即人手不足與缺乏專業團隊的情況下,如何維持活動每年運作?今屆Bookery便採用一種可能在澳門不常見的組織方式,相當有創意且值得參考。
最後,三人亦討論了澳門文藝活動為何難以吸引大眾參與的核心問題。各人有彼此認同與不認同的觀點,大家又是否認同?
藝文工作者、覺得這些活動很遙遠、或曾在之前podcast見證首屆Bookery如何誕生的聽眾,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 假如喜歡我們內容,可以從下面連結了解我們的故事、訂閱計劃、免費電子報等等😊: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參考資料:
「Bookery藝術書展2.0」EP16. 在澳門搞獨立書展有什麼困難?feat. Bookery開爐!藝術書展
💌 歡迎工商洽談,請用郵件
Morning Routine by Ghostrifter Official | https://soundcloud.com/ghostrifter-official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
Creative Commons CC BY-SA 3.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