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 32 min

爱在隔离结束前:聊聊soulmate的意‪义‬ 不妥

    • Personal Journals

本期主题:灵魂伴侣,一种更为亲密的羁绊关系?
本期嘉宾:丸子 若昕 董老师 franklin 东南尔
本期亮点:《爱在》背后的真实爱情故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亲身经历 ,一段由蒙太奇建构的浪漫回忆

Timeline:
24:12 soulmate的两个困境
27:18 Soulmate不在于那个人,而在于那个人所带给你的光与能量
29:00 柏拉图与灵魂伴侣:寻找“另一半”的功利性
29:50 对soulmate浪漫化的想象
32:55 异性之间可以做soulmate吗
46:40 决定真爱的可能不是相似的东西,而是那些看不到的不同的部分
58:34 成熟的爱在于成全对方的成长
60:02 爱最终的朝向是彼此的关系还是关注自我
60:05 没必要把对一段关系的感受硬塞到一个具体的名词和定义
60:09 人必须要亲密关系吗

About the soulmate:

在哲学领域,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Hamihato)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解释,灵魂伴侣则是指柏拉图式恋爱中相爱的那男女。因而,柏拉图式恋爱也成为了精神相爱的一大代名词——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与其所爱的对象结合。有爱而无性,强调精神层面的相通相融。

可是,灵魂伴侣仅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吗?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与文化的开放性增加了对灵魂伴侣的定义。在普世价值观念里,性被认为是私密之事,私人化的处理也让精神与肉体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没有那么绝对。对于前文柏拉图式爱情所提到的“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与其所爱的对象结合“,在我看来,这种完全忽视、拒绝肉体关系的情况也变得没有那么绝对。

诚然,选择精神或肉体交流是基于个体差差异的,是私人化的。过多的反驳也显得苍白无味。不过,如何确定“爱”,是先于选择精神或肉体交流所要思考的事情,亦是,我们该如何确定彼此是灵魂伴侣?是哪一个时刻,或是哪一个事件触发了我们对灵魂伴侣这一关系的考量?

《爱在》片头处,男女主于火车上的邂逅巧妙地表达了“这一时刻“——The moment.我们经常会用“这一时刻”来形容,对就是TA,这样一种互相看对眼的感觉;或是形容在现实世界里看到了自己所曾幻想、构思的,遇到TA时的场景。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电光火石间的精神碰撞很有可能是浅意识的显化。在遇到TA之前,你的心中就早已经勾勒出了TA的身影,并潜意识里把TA与现实中的人对比。最终,你会把TA现实化。所以,我们吸引来的,可能是另一个自己的呈现。

灵魂伴侣既谈到“灵魂”,相处就不只停留在肉体生活的浅,还涉及心灵层面的深。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凝视、一点神情,对方都能心领神会,这种相融相通的羁绊更是让世俗男女对灵魂伴侣趋之若鹜。从神学角度讲,灵魂伴侣更像心灵深处的信仰与自由,也是自我信仰的深层解读。人由灵(Spirit),魂(Soul),体(Body)构成,也可以解释为,本我,自我超我。当你的灵、魂、体三味契合时,连同自我信仰所显现的特质,即是你的灵魂伴侣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大爱,是信赖,是两个独立个体由内而外的的相互依存。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给我们评分,留言,以及打赏

留言链接: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c08ttnfsd4h0918anoiob4w?m=comment
打赏链接:https://pay.firstory.me/user/ck8j29g8ja51y0873o75j52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期主题:灵魂伴侣,一种更为亲密的羁绊关系?
本期嘉宾:丸子 若昕 董老师 franklin 东南尔
本期亮点:《爱在》背后的真实爱情故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亲身经历 ,一段由蒙太奇建构的浪漫回忆

Timeline:
24:12 soulmate的两个困境
27:18 Soulmate不在于那个人,而在于那个人所带给你的光与能量
29:00 柏拉图与灵魂伴侣:寻找“另一半”的功利性
29:50 对soulmate浪漫化的想象
32:55 异性之间可以做soulmate吗
46:40 决定真爱的可能不是相似的东西,而是那些看不到的不同的部分
58:34 成熟的爱在于成全对方的成长
60:02 爱最终的朝向是彼此的关系还是关注自我
60:05 没必要把对一段关系的感受硬塞到一个具体的名词和定义
60:09 人必须要亲密关系吗

About the soulmate:

在哲学领域,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Hamihato)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解释,灵魂伴侣则是指柏拉图式恋爱中相爱的那男女。因而,柏拉图式恋爱也成为了精神相爱的一大代名词——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与其所爱的对象结合。有爱而无性,强调精神层面的相通相融。

可是,灵魂伴侣仅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吗?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与文化的开放性增加了对灵魂伴侣的定义。在普世价值观念里,性被认为是私密之事,私人化的处理也让精神与肉体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没有那么绝对。对于前文柏拉图式爱情所提到的“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与其所爱的对象结合“,在我看来,这种完全忽视、拒绝肉体关系的情况也变得没有那么绝对。

诚然,选择精神或肉体交流是基于个体差差异的,是私人化的。过多的反驳也显得苍白无味。不过,如何确定“爱”,是先于选择精神或肉体交流所要思考的事情,亦是,我们该如何确定彼此是灵魂伴侣?是哪一个时刻,或是哪一个事件触发了我们对灵魂伴侣这一关系的考量?

《爱在》片头处,男女主于火车上的邂逅巧妙地表达了“这一时刻“——The moment.我们经常会用“这一时刻”来形容,对就是TA,这样一种互相看对眼的感觉;或是形容在现实世界里看到了自己所曾幻想、构思的,遇到TA时的场景。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电光火石间的精神碰撞很有可能是浅意识的显化。在遇到TA之前,你的心中就早已经勾勒出了TA的身影,并潜意识里把TA与现实中的人对比。最终,你会把TA现实化。所以,我们吸引来的,可能是另一个自己的呈现。

灵魂伴侣既谈到“灵魂”,相处就不只停留在肉体生活的浅,还涉及心灵层面的深。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凝视、一点神情,对方都能心领神会,这种相融相通的羁绊更是让世俗男女对灵魂伴侣趋之若鹜。从神学角度讲,灵魂伴侣更像心灵深处的信仰与自由,也是自我信仰的深层解读。人由灵(Spirit),魂(Soul),体(Body)构成,也可以解释为,本我,自我超我。当你的灵、魂、体三味契合时,连同自我信仰所显现的特质,即是你的灵魂伴侣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大爱,是信赖,是两个独立个体由内而外的的相互依存。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给我们评分,留言,以及打赏

留言链接: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c08ttnfsd4h0918anoiob4w?m=comment
打赏链接:https://pay.firstory.me/user/ck8j29g8ja51y0873o75j52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hr 32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