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in

生理学名词解释8 生理学

    • Courses

71、补吸气量(inspiratoryreserve volume,IRV):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1500-2000 mL。
72、补呼气量(expiratoryreserve volume,ERV):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900-1000 mL。
73、深吸气量(inspiratoryvolume,IC):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称为深吸气量,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74、残气量(residualvolume,RV):残气量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1500 mL。
75、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residual volume,FRC):功能残气量指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是指补吸气量和残气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 mL。
76、肺活量(vitalcapacity,VC):肺活量是一次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正常男性平均约3500mL,女性平均约2500mL。
77、肺通气量(ventilationvolume):肺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潮气量×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在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12~18次,潮气量平均500mL,肺通气量约为6-9L。
78、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79、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VA/Q):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简写为VA/Q。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80、何尔登效应(Haldaneeffect):O2与Hb的结合促使了CO2的释放,而去氧的Hb则容易与CO2结合,这一效应称为何尔登效应。

71、补吸气量(inspiratoryreserve volume,IRV):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1500-2000 mL。
72、补呼气量(expiratoryreserve volume,ERV):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900-1000 mL。
73、深吸气量(inspiratoryvolume,IC):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称为深吸气量,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74、残气量(residualvolume,RV):残气量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1500 mL。
75、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residual volume,FRC):功能残气量指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是指补吸气量和残气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 mL。
76、肺活量(vitalcapacity,VC):肺活量是一次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正常男性平均约3500mL,女性平均约2500mL。
77、肺通气量(ventilationvolume):肺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潮气量×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在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12~18次,潮气量平均500mL,肺通气量约为6-9L。
78、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79、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VA/Q):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简写为VA/Q。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80、何尔登效应(Haldaneeffect):O2与Hb的结合促使了CO2的释放,而去氧的Hb则容易与CO2结合,这一效应称为何尔登效应。

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