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真心看世界】慈濟廣播40年溯源1112

一、【20251108人間菩提】 早期有許多富有愛心的人,他們一生節儉度日,但為支持 上人建醫院的大願,將積蓄全數捐出。 上人讚歎這份捐獻不僅是金錢的價值,更是生命歷程中愛與願力的結晶。 回顧慈濟於菲律賓「海燕」風災的救援歷史,慈濟人啟動關懷援助、祝福金發放、人醫義診,並透過「以工代賑」重建家園,展現菩薩在人間的行動力。 上人勉勵要將這些真實的故事、影像、文字好好保存,成為人間的「慈濟大藏經」。每一段歷史都有見證者、有時日、有影像,是慈濟精神的活教材。這些感人的故事不可忘,更需要用心來分享,這都是有價值的慈濟歷史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慈濟廣播40年溯源 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 洪靜原 回溯《慈濟世界》廣播誕生的因緣,起點可追至 1985 年。當時天南電台主持人 林義傑 在柯美玉師姐的接引下,聽聞證嚴上人的開示後深受觸動,發願在自己的廣播時段開闢一個「淨化人心」的節目,讓更多人透過聲音認識慈濟。上人起初不習慣「宣傳」,但思考到廣播能讓更多家庭接觸善的訊息,便欣然允許。林義傑於同年 11 月 16 日提供免費時段,《慈濟世界》正式在天南電台開播,成為慈濟第一個廣播節目,也呼應慈濟月刊與日後電視節目的共同名稱——「慈濟世界」,象徵慈濟是一個走向全球的善行版圖。 節目一開始即以經典的片頭詩句開場: 「步行在清朗芬芳的路上,沐浴在佛法清泉流中, 它是慈悲康莊的道路,它是智慧不息的泉源。」 邀請聽眾走入真善美的慈濟世界。 早期主持由柯美玉師姐與林義傑搭檔,她以「不專業做專業」的精神撐起節目,四年間存取與分享不輟。然而缺乏廣播訓練,加上內容龐大,主持壓力漸增。1988 年後,希望節目品質提升,靜暘(紀媽咪)便積極尋找專業人才,終於在 1989 年迎來慈韻師姐——慈濟第一位具廣播電視科班背景的同仁,自此節目邁向專業化,不只在錄音室工作,更跟著上人行腳、採訪、寫稿,以「化複雜為簡單、保持赤子之心」作為廣播原則,並自我苦練台語,只為與更多聽眾貼近。 《慈濟世界》不只傳遞訊息,也深刻影響社會。例如 1989 年上人為樂生療養院病患發起「心蓮募心蓮」活動,聽眾透過廣播感受老菩薩的堅毅與善念,即使每月僅領 1200 元,也願意一年一年存錢成就一朵「心中的蓮花」。這些故事在空中傳遞,帶動無數善念共振。 隔年(1986)中區中廣也在上人的帶動下加入播出《慈濟世界》,形成北中區的善迴圈。透過聲音,慈濟的人文、故事、行腳與智慧,從此在臺灣各地綿延,開啟慈濟廣播深遠的歷史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