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真心看世界】立冬進補不盲從1104

一、【20251103人間菩提】福滿人間愛綿延 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團隊拜會,感念慈濟的無私奉獻,提及內政部也有輔導宗教團體培育人才,體現重視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其實不分信仰,從家庭到社區,甚至擴展至整個社會,都是源於人的善心,才會有這麼多的人潛移默化,自發性地投入付出,讓此次光復復災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能見到全臺各地有志一同的愛。也很感謝各地教聯會的老師,投入教育之餘,每年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回到花蓮尋根、精進。大家共同的行善付出,讓這個社會充滿眾人的善與愛,福氣充盈人間。 二、大愛中醫館~立冬進補不盲從,調養體質才是真保養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象徵冬季正式來臨,也意味著「冬藏」的開始。中醫師柯建新指出,這個時節的養生重點在於「收斂與儲藏」,讓身體充電、為來年打好基礎。冬季適合進補,但要依個人體質而定,不可盲目補。若體質偏寒、手腳冰冷,可適量食用溫補食材如紅蔘、高麗蔘、羊肉爐等;若屬燥熱體質,則宜選擇涼補的白蔘、西洋蔘或四神湯、白木耳百合甜湯等溫和食膳,以潤燥養陰、安神助眠。 柯醫師提醒,進補前應先了解自身氣血狀況,氣虛者可用人蔘、黃耆補氣;血虛者則以當歸、川芎、熟地等為主,若氣血兩虛可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但頻率不宜過多,以免上火或腸胃負擔。若體質偏熱或易長痘、口乾,宜減少補湯攝取,選用清潤食材取代。 此外,立冬時節也要注意「保暖」與「腸胃調理」。外在應注意衣著、頭頸與四肢保暖;內在則要少吃冰冷食物,維持腸胃溫度,幫助吸收。冬季飲食應節制,「補不過量、食不過度」,像湯圓、火鍋雖應景,也不宜吃太多,以免消化不良。 最重要的是「順應時節、養好作息」——睡得飽、吃得好、心情穩,就是最好的補。中醫強調養生應量身調理、循序漸進,不躁進、不過補。立冬之際,若能做到「內藏精氣、外防寒涼」,便能在寒冬中養出新春的能量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