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DaaiRadio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1. 【真心看世界】慈濟廣播40年溯源1112

    11H AGO

    【真心看世界】慈濟廣播40年溯源1112

    一、【20251108人間菩提】 早期有許多富有愛心的人,他們一生節儉度日,但為支持 上人建醫院的大願,將積蓄全數捐出。 上人讚歎這份捐獻不僅是金錢的價值,更是生命歷程中愛與願力的結晶。 回顧慈濟於菲律賓「海燕」風災的救援歷史,慈濟人啟動關懷援助、祝福金發放、人醫義診,並透過「以工代賑」重建家園,展現菩薩在人間的行動力。 上人勉勵要將這些真實的故事、影像、文字好好保存,成為人間的「慈濟大藏經」。每一段歷史都有見證者、有時日、有影像,是慈濟精神的活教材。這些感人的故事不可忘,更需要用心來分享,這都是有價值的慈濟歷史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慈濟廣播40年溯源 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 洪靜原 回溯《慈濟世界》廣播誕生的因緣,起點可追至 1985 年。當時天南電台主持人 林義傑 在柯美玉師姐的接引下,聽聞證嚴上人的開示後深受觸動,發願在自己的廣播時段開闢一個「淨化人心」的節目,讓更多人透過聲音認識慈濟。上人起初不習慣「宣傳」,但思考到廣播能讓更多家庭接觸善的訊息,便欣然允許。林義傑於同年 11 月 16 日提供免費時段,《慈濟世界》正式在天南電台開播,成為慈濟第一個廣播節目,也呼應慈濟月刊與日後電視節目的共同名稱——「慈濟世界」,象徵慈濟是一個走向全球的善行版圖。 節目一開始即以經典的片頭詩句開場: 「步行在清朗芬芳的路上,沐浴在佛法清泉流中, 它是慈悲康莊的道路,它是智慧不息的泉源。」 邀請聽眾走入真善美的慈濟世界。 早期主持由柯美玉師姐與林義傑搭檔,她以「不專業做專業」的精神撐起節目,四年間存取與分享不輟。然而缺乏廣播訓練,加上內容龐大,主持壓力漸增。1988 年後,希望節目品質提升,靜暘(紀媽咪)便積極尋找專業人才,終於在 1989 年迎來慈韻師姐——慈濟第一位具廣播電視科班背景的同仁,自此節目邁向專業化,不只在錄音室工作,更跟著上人行腳、採訪、寫稿,以「化複雜為簡單、保持赤子之心」作為廣播原則,並自我苦練台語,只為與更多聽眾貼近。 《慈濟世界》不只傳遞訊息,也深刻影響社會。例如 1989 年上人為樂生療養院病患發起「心蓮募心蓮」活動,聽眾透過廣播感受老菩薩的堅毅與善念,即使每月僅領 1200 元,也願意一年一年存錢成就一朵「心中的蓮花」。這些故事在空中傳遞,帶動無數善念共振。 隔年(1986)中區中廣也在上人的帶動下加入播出《慈濟世界》,形成北中區的善迴圈。透過聲音,慈濟的人文、故事、行腳與智慧,從此在臺灣各地綿延,開啟慈濟廣播深遠的歷史與使命。

    1 hr
  2. 【真心看世界】善行與健康同行1111

    1D AGO

    【真心看世界】善行與健康同行1111

    一、【20251109人間菩提】改變自己 互相度化 耕耘自己的心,播下善種與人分享,當他人接收到了善的種子,又再傳遞下去,便是相互地度化。一人之力雖渺小,但人人都發一念心開始做慈濟,便會結下善的循環,帶動更多的人一同投入菩薩道。 當年慈濟從「五毛錢」起家,開辦義診所時,因為花東交通的不便,使有些本該可以挽回的生命,就此以遺憾作結。因此慈濟醫院建院時,人人的一念善心,紛紛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才有如今的醫院。 人,在這世間的生命法則都同,總是不知自己的時日還有多少。 上人希望大家能把握因緣將善法傳遞開來,讓家裡及周遭的人也都能認識善法,共闢人間菩薩道。 二、健康100分~守護呼吸健康: 肺阻塞的預防與保健 花蓮慈濟醫院有「肺部守門員」之稱的胸腔科醫師劉迪塑,深入解析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中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稱肺阻塞)。劉醫師指出,肺阻塞屬於退化性肺部疾病,特別好發於抽煙族群,其中部分人體質對煙害更敏感,從40歲左右就開始出現症狀。如果從20多歲開始吸菸,到了四、五十歲肺功能便可能明顯下降。正常人肺功能會隨年齡自然退化,但肺阻塞患者的退化速度可能是一般人的兩倍,因此「及早預防」遠比治療更關鍵,因為肺功能一旦衰退便是不可逆的。 在預防方面,劉醫師強調最重要的就是「遠離煙害」。不僅不要吸菸,也要避免一手煙、二手煙與環境污染,如汽機車廢氣、工業排放等。若已經有煙癮,目前有尼古丁替代品、戒菸藥物及醫療院所的戒菸門診可協助增加成功率,越早戒菸越能延緩肺功能惡化。 第二個保健關鍵是「運動」。雖然肺功能退化不可逆,但透過提升心肺耐力與肺活量,可減輕呼吸困難與提升生活品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至少需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心跳維持在最大心跳(220-年齡)的 65%~75%。劉醫師提醒,運動其實不難達成,可分段累積,例如走路、爬樓梯、以走路取代交通工具皆屬中等強度活動。超慢跑也是很好的選擇,不受天氣限制且可依個人狀況漸進增加時間。 此外,他也分享兩個肺阻塞患者常用的實用呼吸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噘嘴式呼吸」。透過縮脣、延長吐氣時間,可維持吐氣時的正壓,避免肺泡塌陷,使氣體能更順利排出,改善呼吸困難。 整體而言,只要戒菸、遠離污染、規律運動並學習正確呼吸技巧,即可大幅延緩肺功能退化,重新找回呼吸的自主權。

    1 hr
  3. 【真心看世界】感恩尊重愛圓滿1110

    2D AGO

    【真心看世界】感恩尊重愛圓滿1110

    一、【202511人間菩提】感恩尊重 愛圓滿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回花蓮靜思精舍分享在過去做慈濟時,遇到的人事物不盡相同,在該如何應對及做出的決定是否符合慈濟宗門上,往往都帶著考驗。 上人因此給予了最關鍵的五字答覆:感恩、尊重、愛。讓也曾感到迷茫的慈濟人明白,只要時時懷有感恩、尊重與愛,精進做對的事並縮小自我,把握生命的有限光陰,用心去體會了解對方的苦與困難,匯聚眾人之力合和互協,守護赤子之心,便是世間美「好」之事。 二、心蓮朵朵開~花蓮的甜 「慕慕烘焙 DIY 花蓮香榭店」是一個結合創意、親子互動與手作樂趣的溫馨空間,節目中邀請店長 宋皓宇分享「手作甜點」的故事。皓宇原本並非念烘焙相關科系,全因姊姊的因緣,姊姊在桃園創立「慕慕」品牌,從家庭手作開始,逐步發展成為 DIY 烘焙店。由於人生階段不同、育兒繁忙,姊姊後來將店面交給皓宇和夥伴經營。 皓宇因喜歡花蓮的慢步調,選擇在此展店。他分享,DIY 烘焙最大的魅力是「從 0 到 100 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不論是節慶慶祝、朋友同樂、親子互動,甚至三代同堂,都能在手作過程中創造共同回憶。他們會提供標準配方並隨時協助,即使完全沒有經驗,也能做出屬於自己的甜點。 最難忘的客人是一位原本只是陪伴家人的阿嬤,從旁觀者逐漸加入製作,最後開心地完成作品,讓他看見烘焙帶來的跨世代力量。 在訪談中,陪同來賓也分享自身的手作經驗。陳玉鳳師姐把家庭料理視為「家中廚房版的 DIY」,每次做菜都像在創作;陳麗容師姐則回憶學校烘焙活動時,即使照著步驟仍屢屢出錯,最後靠老師協助才救回作品,讓她印象深刻。 整段訪談呈現慕慕烘焙 DIY 不只是做甜點的地方,更是讓人放慢腳步、投入創意、分享愛與回憶的溫暖場域。每一道手作甜點,不只是作品,也是一段故事、一種連結、一份屬於花蓮的甜。

    1 hr

Ratings & Reviews

4.4
out of 5
11 Ratings

About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