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島TechNice

科技島TechNiceX1111人力銀行

五顆星點下去,留言支持,是我們繼續推出優質節目的最強動力! 1111人力銀行為推廣科技產業,攜手科技島TechNice,新闢Apple Podcast渠道,希望能夠邀請學者教授,意見領袖以及科技企業,透過時事議題討論,或是經驗分享,讓大家更了解相關的尖端技術,以及產業最新資訊。 最夯的科技乾貨、數位3C、產業脈動、國際趨勢就在科技島TechNice https://www.technice.com.tw/ 想聽什麼科技話題、報名來賓,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neilisoar@staff.1111.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OCT 19

    不靠萬張GPU!台灣AI新創用這招打進輝達生態 ft. APMIC執行長 吳柏翰|科技島

    🎉歡慶得利週|11/1 ~ 11/18 https://sofm.pse.is/8apzme 加入宜得利會員 1.消費享 10% 點數回饋,滿百贈 10 點、滿二百贈 20 點,贈點無上限,1點抵1元 2.降價 Sale純棉寢具、日系食器等 7 折起 贈點好禮獎不完! -- 全台南最多分店、最齊全物件,在地團隊懂台南,也懂你的需求。 不管是買屋、賣屋,還是從築夢到圓夢, 房子的大小事,交給台南住商,讓你更安心。 了解更多:https://sofm.pse.is/8arums ----以上為 SoundOn 動態廣告---- 在生成式AI問世以前,APMIC已經早一步投入自然語言模型技術,2017年創辦人吳柏翰帶領團隊自學術實驗走向市場,面對產業界普遍不懂自然語言理解的挑戰,他們經歷無數產品迭代,終於在「AI讀懂中文」這條深度賽道找到定位。​ 當全球企業還在苦尋AI商業落地時,APMIC開發的「CaiGunn開講」大型語言模型,成為台灣政府、金融、醫療、製造業的AI智慧夥伴,不只強化客服、知識管理與文件分析,也讓繁體中文AI能力被國際看見,目前服務已超過千家企業,助攻台灣企業推動AI數位轉型。​ 在算力昂貴、資源有限下,APMIC選擇「微調取勝」而非動用萬張GPU,他們用MoE混合專家模型結合多種AI能力,能依企業需求靈活部署本地與雲端,讓AI不只是助理,更成為企業能理解語音、影像與決策的智慧大腦。​ 這家台灣新創三度被輝達黃仁勳在國際活動公開點名——背後代表的不只是技術突破,更是台灣軟體逆勢走向世界的起點,如今,APMIC攜繁體中文模型跨海進軍北美,與國際硬體廠、企業客戶共同推動AI標準化,催生台灣產業從硬體出口轉型成「智慧輸出」的價值新局。​ 《科技島》帶你來看,這個被黃仁勳連續推薦的台灣逆勢AI新創,如何從技術本土化到產業國際舞台,翻轉台灣在全球AI產業鏈的角色。 本集重點 00:00 精華預告 00:30 被點名3次 憑什麼讓黃仁勳印象深刻? 01:41 在ChatGPT浪潮之前 先看見AI的拐點 03:53 政府、醫療到金融 搶佔AI落地應用 05:08 免萬張GPU也能做大模型 靠微調出場 06:09 軟體不是台灣短板?靠盟友扭轉競局 07:43 都是語言模型 跟ChatGPT差在哪? 09:06 不只提供文字 聲音到決策都一站解決 11:00 AI不只是助理 更是企業的數位大腦 12:46 AI語言模型上線後 大幅優化客服體驗 13:48 AI不只會對話 還能設計出新產品 14:44 10年傳承問題用AI解 知識如何重生? 15:46 從模擬到預測 AI如何改變研發流程? 18:02 從製造背景出發 延伸出多模態AI研究 18:54 輝達早期流體力學研究 成創業啟發 19:57 製造業知識多存在文件中 難以傳承 23:22 AI如何整合文件知識 實現對話式查詢? 24:09 AI助攻閱讀與程式 工時縮短至小時計 26:07 AI取代工作?創辦人:像新的Office出現 27:22 初期市場尚未了解 銷售需與教育並行 28:49 賣不動到順利出場 如何突破初期瓶頸? 31:52 輝達H100 會是AI界的iPhone? 35:24 AI工廠揭開新世代「算力經濟學」 36:29 三條路出海!APMIC如何闖進北美 【製作團隊】 1111人力銀行 x 科技島Tech Nice 主持 鄧天心 攝影 黃本洋 張維仁 後製/整理 鄧天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min
  2. JUL 25

    台灣新創15年前搶先布局 現已成亞洲最大電池檢測公司|科技島 ft. 群翌能源 總經理 陳致源

    十五年前,台灣還沒有太多人關注氫能技術發展時,群翌能源專注攻克全球最難的燃料電池檢測設備市場,這不是矽谷創新故事,是台灣新創逆勢打進綠能圈、搶佔國際關鍵位置的傳奇,如今,群翌能源已然成為亞洲最大燃料電池測試設備公司,群翌能源不單賣設備,他們與國內外車廠、能源巨擘肩並肩合作,針對各式材料和燃料電池模組進行共同開發與客製測試,等同於成為客戶的研發神隊友,比起單打獨鬥,他們更強調產業共創,投入教育推廣、參與國際氫能展、協助台灣高中生挑戰國際氫能賽事,從產業鏈扎根,培育下一代新能源人才,《科技島》帶你來看這個於台灣「隱形冠軍」的創業故事。 本集重點 00:00 精華預告 00:36 投入15年 成燃料電池測試設備商龍頭 00:59 初期僅兩家競爭者 起步就進入市場 01:52 不只賣儀器 更是研發路上的「神隊友」 02:50 研發若無法準確判斷 會浪費科研資源 03:38 提供更多數據、做出差異化 成功搶市 05:10 氣候危機驅動轉型 發展綠能勢在必行 07:40 化石燃料皆含碳 氫氣屬「零碳燃料」 08:35 氫為「能量載體」 轉化綠電為化學能 10:28 台灣發展氫能受限 缺乏大型應用場景 11:13 日本、韓國有工業需求 支撐氫能發展 12:06 政府補貼能跨過產業「死亡之谷」? 13:14 氫能要靠產業一起 非單點可成功 14:26 推動H2G氫能車比賽 中學生做中學 16:15 產業缺乏檢測工具 發現需求便投入 19:43 對環境最友善的發電 鼓勵他堅持下去 21:04 往綠能轉型 氫儲能成島國必修課? 22:22 為急需綠色轉型的企業提供有效解方 23:51 產業先驅不容易 借國外經驗助力台灣 【製作團隊】 1111人力銀行 x 科技島Tech Nice 主持 鄧天心 攝影 陳芝珊 後製/整理 鄧天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6 min
  3. JUL 3

    氫能車要上路 台灣還缺什麼?深耕20年業界大前輩來解答|科技島 ft. 亞氫動力副總經理楊德洲

    馬斯克過去曾公開質疑氫能技術,稱其為「最愚蠢的能源儲存方式」,但現在特斯拉卻宣布將於2026年推出首款氫燃料電動車,國際大廠如Toyota、Hyundai早已投入氫能車研發,台灣的氫能車產業雖然擁有20年的技術經驗,但發展速度卻遠遠落後於國際。 氫能車加氫僅需3到10分鐘,比電動車充電快得多,在中國,氫能巴士已經上路,政府強力補貼、加氫站快速建設下,中國氫能車快速發展,然而台灣即使法規已經逐步優化,但是卡在認證能量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緩慢等問題上,今年底預計可以看到台灣氫能車隊上路,但未來還有哪些瓶頸待突破,本集節目告訴你! 【製作團隊】 1111媒體中心X科技島 製作 主持/企劃/剪輯 鄧天心 攝影 黃本洋、張維仁 本集節目亮點: 00:00 開場 00:09 做氫能20年 亞氫動力談台灣未來發展 00:40 一頭熱栽進氫能 全憑一開始的熱情 01:20 馬斯克態度轉變 帶動全球氫能車熱潮 02:14 日、韓、中氫能車已進入量產階段 03:02 台灣氫能投入人數少 與國際有差距 04:02 台灣能源法規已完備 唯缺測試能量 05:42 國外氫能車經驗豐富 現是入場好時間 06:43 國際認證成為台車廠進軍海外跳板 07:10 技術突破關鍵:解決水管理問題 08:09 與歐洲、澳洲車廠合作 推動氫能巴士 08:50 氫能車效率優於傳統燃油車 但成本高 10:07 國際氫能車蓬勃發展 台灣可借鏡經驗 11:14 氫能車加氫只要3分鐘 完勝電動車 12:36 氫能巴士最有機會率先在台上路 14:54 製造、儲存、運輸 氫能突破3大關鍵 16:25 亞氫攜手國內大廠 共同開發氫能巴士 17:13 亞氫與大專院校合作 培育產業新血 19:30 與高中大學合作 讓學生動手玩氫能 ☑️ 科技類「職缺百科」 https://www.technice.com.tw/techjob-wiki/ ☑️ 科技島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echnicenews/ ☑️ 科技島LINE@ https://line.me/R/ti/p/@089dhqbg?from=page&accountId=089dhqbg&openQrModal=true ☑️ 更多完整內容,請上科技島官網。 https://www.technice.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4 min
  4. JUN 25

    量子電腦恐引發資安危機?!台灣新創公司搶先卡位未來賽道 ft. 振生半導體 執行長 張振豐 |科技島Podcast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曾說量子電腦真正普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全球科技巨頭早已投入激烈競賽,像Google的量子晶片,曾創下200秒完成超級電腦需萬年運算的紀錄;Apple也推出了後量子加密協議PQ3,積極防範未來的資安威脅,中國政府更是大舉投資量子科技。 一旦量子電腦有能力突破現有的加密防線,傳統資安防線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企業與政府正加速尋找更安全的加密解決方案,台灣的新創公司振生半導體已經開發出結合PUF和PQC技術的量子安全晶片,讓每顆晶片都有獨特的指紋,並用最新加密技術,實測能攔截高達98%的駭客攻擊,振生半導體不只打進美國矽谷最大半導體加速器,還獲得2000萬美元投資,晶片已經在5G基地台、AI設備、自駕車和國防裝備上測試成功。 《科技島》要帶大家看到,當全球大廠都在拚量子運算能力時,振生半導體專注在資安防護,用硬體晶片守護資料安全,雖然量子電腦大規模應用還有一段路,但振生半導體已經搶先為未來做好準備,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技術實力。 #科技島 #1111人力銀行 #振生半導體 #量子安全晶片 #量子電腦 1111媒體中心 製作 【製作團隊】 主持/企劃/剪輯 鄧天心 攝影 余哲賢 00:00 開場 00:10 量子電腦時代來了 資安防護有多重要? 01:00 量子威脅什麼時候會發生?AI會加速嗎? 02:18 為什麼要做量子安全晶片?背後原因解密 03:35 創業不容易 為什麼想做量子電腦研究? 05:01 從博班開始 他如何踏上硬體資安創業路? 06:18 IoT時代資安需求怎麼變?產業怎麼跟上? 07:03 自駕車也可能被駭?隱藏資安問題怎麼解? 08:25 台灣資安硬體超稀有 創業會遇到什麼挑戰 10:54 量子安全晶片從IoT到國防如何應用? 12:27 AI、無人機、國防裝備怎麼防駭? 13:40 AI模型放在裝置裡 怎麼防止被破解? 14:45 台灣團隊怎麼靠拼勁和技術打進國際市場? 15:56 當時還沒有量子電腦 為何要做資安晶片? 20:37 量子安全晶片怎麼默默守護你的日常裝置? 22:09 台灣研發精神 讓世界看到硬體創新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5 min
  5. JUN 8

    疫情催生遠距醫療需求 台灣醫療新創如何應對創新與挑戰? 下集 ft. 鉅怡智慧 FaceHeart 總經理 張紹堯|科技島Podcast

    疫情來襲,遠距醫療需求瞬間爆發,台灣新創鉅怡智慧如何用AI技術顛覆全球醫療監測?在本集科技島延續上集內容,FaceHeart總經理張紹堯將帶你深入了解,團隊如何僅靠一支手機、最快15秒就能精準測量心跳,不僅挑戰傳統醫療標準,更成功取得美國FDA與台灣食藥署雙重認證,另外他也將分享自己在美國擔任創投多年的觀察,鼓勵有志往海外發展的團隊勇敢出擊! 💡 本集節目亮點 00:00 開場 00:00 需大量與醫生溝通 跨領域整合是最大挑戰 01:49 為什麼要叫鉅怡智慧 背後有什麼故事? 02:19 最快15秒能測心跳 立下監控醫療新標準 03:48 AI中醫上線!從心跳就能知道健康狀況 05:08 如何通過美國FDA、台灣食藥署認證? 05:55 疫情讓遠距醫療需求提前爆發 法規同步跟上 08:01 創業早期與學界、聯發科合作 奠定研發基礎 08:57 公司目標鎖定歐美 將台灣技術推向國際 12:20 鼓勵創業團隊勇闖國際 增強國際視野 14:20 分享矽谷創業心法 首先聚焦市場痛點 15:59 分享創業五P 從市場問題與商機潛力出發 【製作團隊】 1111人力銀行 x 科技島Tech Nice 主持整理後製 鄧天心 攝影 媒體中心團隊 ☑️ 科技類「職缺百科」 https://www.technice.com.tw/techjob-wiki/ ☑️ 科技島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echnicenews/ ☑️ 科技島LINE@ https://line.me/R/ti/p/@089dhqbg?from=page&accountId=089dhqbg&openQrModal=true ☑️ 更多完整內容,請上科技島官網。 https://www.technice.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9 min
  6. JUN 1

    不用碰就能量心跳血壓?台灣醫療AI技術大揭秘 ft. 鉅怡智慧 上集 FaceHeart 總經理 張紹堯|科技島Podcast

    在醫療科技的新浪潮中,台灣新創鉅怡智慧(FaceHeart)正悄悄改寫全球健康監測的遊戲規則。你能想像嗎?只需站在鏡子前45秒,無需任何接觸,AI就能精準測出你的心跳、血壓、血氧,甚至連心律不整、壓力指數與「心臟年齡」都能一覽無遺!這項技術不僅榮獲美國FDA認證,更已與台大、長庚、榮總等六大醫院合作,累積超過1.5億筆臨床數據,準確度誤差僅2~3bpm,遠超業界標準。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2025年CES展上,FaceHeart魔鏡成為現場焦點,吸引國際買家與媒體爭相體驗。根據美國衛福部預測,未來三年每年將有超過440萬美國人步入65歲,醫療資源壓力空前。FaceHeart的AI魔鏡正好切中高齡化、慢性病與遠距照護的全球痛點,讓「預防醫學」真正落地。 💡 本集節目亮點 00:10 你還在等生病才看醫生嗎?預防醫療新趨勢大揭密 00:51 魔鏡現身!FaceHeart如何顛覆健康監測 01:40 AI看臉就能測健康?技術原理一次說清楚 03:10 4年臨床驗證,FaceHeart準確度怎麼練成的? 05:05 算法才是靈魂!FaceHeart為何選擇B2B路線 06:15 魔鏡進軍飯店與會議室,健康監測無所不在 07:20 不只心跳,壓力指數與心臟年齡也能量! 08:30 老齡化來襲,預防醫療成為全民需求 10:48 AI輔助醫生,健康管理進入新世代 12:30 遠距醫療+電子病歷,健康數據一手掌握 14:04 三高與高齡社會,AI如何降低重症風險 15:30 AI照護機器人來了,長照產業大變革 16:50 台美長照文化大不同,醫療政策怎麼走? 18:15 疫情下醫療資源告急,遠距健康監測需求爆發 【製作團隊】 1111人力銀行 x 科技島Tech Nice 主持整理後製 鄧天心 攝影 媒體中心團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1 min
  7. MAY 26

    台灣第一人進NASA GLOBAL計畫! 專訪來自新店高中的陳正昌老師 ft. 陳正昌 老師|科技島Podcast

    新店高中地科老師陳正昌,10年前就參與在國際研討組織,在學校有機會就會帶著學生在校園裡觀測天氣、紀錄雲層,一步步把台灣的學生資料推上NASA的全球資料庫,現在,他成為全球環境教育計畫 GLOBE 的亞太代表,走進國際年會與NASA科學家並肩對話。 他的學生很厲害,不只是觀測氣象。學生參與微塑膠調查、探討熱島效應,還用AI工具做英文報告、翻譯國際文獻,把「怕英文、不會寫研究」的同學,推向科展與國際交流平台。 我們看見一位老師如何用課堂,把學生連結到全球,讓他們知道:一間學校的天氣資料,也有機會成為改變世界的氣候決策的一環,一起來看來自新店高中的陳正昌老師如何讓教育不設限,讓台灣學生的眼界,從校園走向太空。 💡 本集節目亮點 00:10 來自新店高中!他是台灣第一位NASA國際小組代表 00:38 30年前高爾推動的NASA GLOBE計畫是什麼? 02:19 台灣高中生的研究資料 如何助攻NASA做研究? 03:49 GLOBAL計畫 讓學生從不敢講英文到走出台灣 04:28 建立學生自信 鼓勵不小看每一筆第一手資料 04:57 不只預備履歷! 還要讓學生作中找到未來方向 06:20 台灣第一人進NASA評估團! 他怎麼做到的? 07:45 從教室走向國際年會 用行動告訴學生勇敢追夢 08:47 一場年會上的演講 讓他相信台灣正在做對的事 10:55 河裡撈塑膠到海外參展 科學教育正在國際發光 12:18 學生把觀測變成科學研究 科展報告超展開! 15:32 陳正昌老師期望未來培育出什麼樣跨域人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8 min

About

五顆星點下去,留言支持,是我們繼續推出優質節目的最強動力! 1111人力銀行為推廣科技產業,攜手科技島TechNice,新闢Apple Podcast渠道,希望能夠邀請學者教授,意見領袖以及科技企業,透過時事議題討論,或是經驗分享,讓大家更了解相關的尖端技術,以及產業最新資訊。 最夯的科技乾貨、數位3C、產業脈動、國際趨勢就在科技島TechNice https://www.technice.com.tw/ 想聽什麼科技話題、報名來賓,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neilisoar@staff.1111.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