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 episodes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CakeResume
-
- Technology
-
-
4.4 • 5 Ratings
-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是由 CakeResume 製作的 Podcast 節目,專門邀請在科技、數位等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來分享他們的職涯趣事。如果目前想找一份理想機會,不妨試試透過 CakeResume 做履歷找工作吧!https://cakeresume.com
-
S6EP26|年底啦!如何透過 1 on 1 幫自己的職涯更進一步!?
📍12/2 (六) 20:00 @ CakeResume 活動空間,我們邀請目前在 Discord 擔任產品經理的 Chloe,來跟我們分享 Discord 產品經理的日常與職涯發展;並同步邀請知名 Podcast《電扶梯走左邊》的 Jacky 擔任活動主持人,透過 Jacky 前 Instagram 工程師的經驗,帶你一起探索跨國軟體產品的職涯故事!
立即購票 / 索取免費線上直播票 👉 https://cakeresume.me/WmiNc
---
年底啦!不知道聽眾各位朋友有沒有「年末轉職」的需求或困擾,如果到了年底對於自己的工作規畫需要找人聊聊,或許利用 1 on 1 的機會和主管談,進一步分析自己的是否要轉換跑道會是一個有幫助的方式。
1 on 1 怎麼溝通才是有效溝通?該跟主管聊什麼?今天邀請大家一起來聊聊和主管 1 on 1 的過程與技巧!
⏰ 本集各節摘要
(02:20) 大家的 1 on 1 通常是如何進行的?為什麼會有 1 on 1 這樣的對談產生?
(09:05) 大家會在 1 on 1 說出 … 真 … 心話 … 嗎 … 1 on 1 都在聊什麼?
(15:20) 在 1 on 1 時,通常會希望對方(主管)提供什麼?
(17:10) Jo 會根據 1 on 1 的對象選擇討論的主題?🤔
(22:25) 大家會回顧自己的 1 on 1 經驗,並在下次調整作法嗎?
(24:20) Joanne 的特別 1 on 1 經驗 — 其實不一定要跟自己的直屬主管?
(28:35) Billy 的暖心 1 on 1 經驗 — 主管幫忙看求職履歷和作業?(30:50) 如何使 1 on 1 的過程體驗良好、能夠真的帶來幫助?
(36:15) 主管為什麼會想要進行 1 on 1 — 想要觀察對自己的有效工作方法是否可以複製?
---
追蹤《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和主持人 Jo 交流、第一手掌握節目最新消息!
🔥 Instagram、Facebook
⚡️ 或是關注 CakeResume 全新 Podcast《職涯探險》,解惑職場大小事!
👉🏻 跟我們一起《職涯探險》 -
S6EP25|用「內推」提高你的求職效益 & 成功機率吧!
⭐️ 你在尋找職涯可能,並渴望擁有更多職場人脈嗎?
推薦你搶先體驗 CakeResume 的「Meet」新功能!透過產業、工作年資、職能等客製化選項,精準認識想要的專業夥伴。
馬上透過 Jo 的 邀請連結 加入,一起拓展職場人脈吧!🔥 >> https://cakeresume.me/Z1mvU
---
江湖流傳一個說法:當你在求職平台上面看到一個職缺時,其實前面已經經歷過幾輪的篩選,包括「公司內部員工轉職、公司員工內推人選、公司員工朋友的朋友推薦」... 等等。
因此,「內推」作為一個對企業、對員工以及對為求職者來說,都更加高效率的招募方法,是許多企業都十分鼓勵的做法;對於求職者來說,也可能幫助你觸及到更多「來不及貼到求職平台」的職缺!
一起來聽聽本集 — 兩位 CakeResume 夥伴剛好一位是內推者、一位是被內推者,他們的「內推」心得以及技巧!
⏰ 本集各節摘要
(03:00) 本日的來賓就是「內推者」&「被內推者」的組合!?
(05:20) 當公司開出合適的職缺時,大家會主動向公司推薦自己的朋友嗎?
(11:10) 如果朋友主動要求自己幫忙內推,大家會有哪些考量?
(16:00) 如果自己內推的人選面試到最後放棄了,大家如何看待這個情境?
(21:40) 內推的好處 💫 Owen 曾經透過內推面試過很特別的職位?
(23:20) 作為被內推者的 Owen,想對內推者 Emma 說 …?
(24:20) 當自己有內推需求的時候,如何向「朋友」開口?
(27:40) 當自己有內推需求的時候,如何向「陌生人」開口?
(32:00) 如何在平時工作就建立好人脈?
本集來賓|Talent Acquisition Partner Emma、Lead Development Specialist Owen
---
追蹤《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和主持人 Jo 交流、第一手掌握節目最新消息!
🔥 Instagram、Facebook
⚡️ 或是關注 CakeResume 全新 Podcast《職涯探險》,解惑職場大小事!
👉🏻 跟我們一起《職涯探險》 -
S6EP24|從英文老師到跨國軟體產品行銷 ft. 美圖產品海外行銷負責人 Daphne Lin
先來報名《科技職涯》X《職涯探險》的 Live Podcast 吧 🧋https://cakeresume.me/XzMzU
---
前幾週的其中一集支線在討論「以終為始」這個主題,不知道你是偏向「會做完長期目標並從現在開始努力」還是「全力活在當下見招拆招」的人呢?
在本集的《科技職涯》的中,我們邀請到本身是英語教育背景出身,曾經擔任過高中英文老師,後來轉職成為科技產業公關、電商平台整合行銷,目前則是美圖產品海外行銷負責人的來賓 Daphne,來跟我們深入分享借助「以終為始」思維規劃職涯的故事與心得!
⏰ 本集各節摘要
(03:25) 先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 Daphne!有哪些 Daphne 自己有意識到 & 他人也回饋過的個人特質?
(04:30) Daphne 自己有意識到,但他人沒有發現的特質?
(05:20) Daphne 曾經聽過哪些他人回饋,但自己「很意外」的特質?
(07:10) 英語系出身的 Daphne,大學時如何進行自我探索?
(09:45) 雖然語言是一個普遍加分的能力,但 Daphne 是否曾經擔心自己硬實力不夠?
(13:40) 如何從高中老師轉換到一般業界的工作?
(17:25) Daphne 在轉職時,是先選產業,還是先選職能?
(22:55) 為何 Daphne 會從公關轉職到行銷?兩者之間的差異是?
(27:15) Daphne 為何會離開前後做過公關、行銷兩個職能的電商平台工作?下一份工作想追求的是?
(32:34) 產品行銷都在做什麼?如何同時負責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多個海外市場?
(35:35) Daphne 產品行銷職涯中的成功經驗:在日本的大幅度成長,達到 iOS 下載第二名的成績
(39:00) 深刻的失敗經驗 — 產品在地化的重要性 & 關鍵角色是 ______!
(43:10) Daphne 的強項與弱項?如何培養或調整?
(46:40) Daphne 認為「轉職者」必備的能力 & 心態?
歡迎到 Linkedin 與 Daphne 交流更多 ✨
---
追蹤《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和主持人 Jo 交流、第一手掌握節目最新消息!
🔥 Instagram、Facebook
⚡️ 或是關注 CakeResume 全新 Podcast《職涯探險》,解惑職場大小事!
👉🏻 跟我們一起《職涯探險》 -
S6EP23|HR 我想對你說 📣新世代人才的求職條件是這些!?求職者對雇主的真實告白!
先來報名《科技職涯》X《職涯探險》的 Live Podcast 吧 🧋https://cakeresume.me/GKJ5Z
---
身為一位求職者,當你說你找不到工作的時候,你是「真的找不到任何工作」嗎?很多時候,可能只是因為那些工作可能「不符合自己的期待」。
作為一為求職者,你有哪些堅持跟期待?若以雇主的角度換位思考,這些期待你仍然會覺得可行、合理嗎?
在本集的《科技職涯》中,我們將用兩個不同的角色對話討論,分享給大家不同的思考和行動!
⏰ 本集各節摘要
(03:10) 大家聽過「員工價值主張」(EVP,Employee Value Proposition) 嗎?
(05:30) 大家在求職時,走哪些「物質層面」的清單?
(06:15) Jo 最討厭的捷運線是 …?(🐨)
(07:40) Ava 的求職必備「物質清單」
(08:25) Jo 習慣「 算得簡單、清楚的物質條件」?
(09:55) 公司可以提供你健身津貼,但不能提供給你 ____?
(11:20) 大家對於彈性上班、遠端工作的想法是什麼?
(14:05) 大家對於「工作中的理想狀態」的想像是什麼?
(14:55) Henry 期待工作能夠實現「對社會的關懷」
(16:25) Ava 的期待:工作與生活平衡、團隊都能夠自主運作的工作環境
(17:40) Jo 在意的是:能帶給利益關係人正向的影響
(20:20) 大家喜歡現在的工作哪些地方?(不可以沈默!!)
(22:10) Jo 與大型公司聊聊的經驗 — 還是喜歡「在 CEO 旁邊」的團隊?
(25:20) Claire 突如其來的表白(停不下來 …)
(26:30) 工商時間 🧋歡迎大家來參加 11/17 的 Live Podcast!(快來報名 👉Live Podcast「讀書越會」—「Z 世代都在想什麼?」)
(28:30) Role Play 時間!求職者 Ava vs. 雇主 Henry,來聽聽他們如何攻防、談出理想條件!
(30:30) Ava 提出的條件一:想要混合式遠端!
(32:25) Henry 作為雇主的回饋:會不信任「沒有在眼前」的員工嗎?
(35:35) Ava 提出的條件二:想要有彈性的學習補助 & 完整的培訓制度!
(40:40) Henry 認為「公司要像是一個水族缸」!?
(42:55) Ava 的獵頭觀察:疫情帶來求職市場的大洗牌,雇主 / 求職者兩方應該要注意的是?(45:45) 如果你是雇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歡迎你免費下載 2023 CakeResume 雇主品牌白皮書!
本集來賓|《職涯探險》主持人 Henry、獵頭 Ava
---
追蹤《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和主持人 Jo 交流、第一手掌握節目最新消息!
🔥 Instagram、Facebook
⚡️ 或是關注 CakeResume 全新 Podcast《職涯探險》,解惑職場大小事!
👉🏻 跟我們一起《職涯探險》 -
S6EP22|你總是「專注當下」還是「以終為始」? 預先思考能力重要嗎?
先來報名《科技職涯》X《職涯探險》的 Live Podcast 吧 🧋https://cakeresume.me/GKJ5Z
---
「以終為始」的思考能力是由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提出,意指能夠事先規劃理想藍圖與目標,並回推現在可以開始執行的步驟。
在平常的工作、生活當中,你是會以終為始思考的人嗎?還是更常活在當下、及時應對呢?
在漫長的職涯道路中,有訂定目標努力實踐的人,也有活在當下的機會主義者,兩種哲學會帶來哪些不同的影響?一起來聽聽我們本集的討論!
⏰ 本集各節摘要
(02:20) 大家是做事前會「先多想一步」的人嗎?
(04:25)「設計師」的身份,很大程度影響 Poppy 的做事方法與心態?
(05:40) 常常多想很多步的 Ryan 💭
(08:25) 何謂「以終為始」的思考能力?
(09:00) 工作上,Ryan 也會以終為始思考嗎?
(10:50) 一起進入 Poppy 的設計師腦袋 🧠 設計師是如何思考的?
(13:15) Jo 的思考核心:會不會麻煩到別人?
(15:15) 大家平常會習慣「培養未來可能會用到的能力」嗎?
(22:10) 好像不太會以終為始思考,但以結果來說還是「一樣的」的 Jo?
(23:30) 設定目標是好事,但也要踏實?
(26:25) 大家有曾經想過「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本集來賓|工程師 Ryan、設計師 Poppy
---
追蹤《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和主持人 Jo 交流、第一手掌握節目最新消息!
🔥 Instagram、Facebook
⚡️ 或是關注 CakeResume 全新 Podcast《職涯探險》,解惑職場大小事!
👉🏻 跟我們一起《職涯探險》 -
S6EP21|在無印良品台灣總部工作是怎麼樣的體驗?ft. MUJI 學習發展擔當 譽翔
《科技職涯》開播以來訪問過一些在日商工作的來賓,或是像之前第五季時,支線節目 ㄟ 你現在有空嗎 第 29 集,我們的同事 Phoebe 也跟大家分享了他之前在日商的經驗。
然而,日商一定偏好自己從零培育人才嗎?日商一定喜歡通通 SOP 作業嗎?本集《科技職涯》我們邀請到來自台灣無印良品的譽翔,來跟我們分享 MUJI 如何求新求變、成為非典型的日商!
---
⏰ 本集各節摘要
(02:25) 加入 MUJI 之前的譽翔是高中老師?
(04:30) 原本身為老師的譽翔,對自己職涯的目標、期待是什麼?
(05:55) 在成為老師之前,譽翔對於職涯的想像是什麼?
(06:55) 為什麼譽翔不再當老師?
(13:30) 告別教師生涯後,譽翔如何選擇下一份工作?
(14:20) 在 MUJI 擔任「學習發展擔當」都在做什麼?
(17:00) 擔任「學習發展擔當」時,印象深刻的例子
(27:15) 身為日商的 MUJI,近年來正在積極招募「過往有不同專業」的人才?
(30:20) 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在 MUJI 的發展舞台是?
(34:15) 門市裡面的店員,其實各個臥虎藏龍!?
(37:15) 大型店鋪的營業額堪比中小型企業!?一窺在 MUJI 的職涯發展路徑 🔍
(42:45) 哪些人格特質的人才適合 MUJI?
對加入無印良品有興趣嗎?馬上到 CakeResume 瀏覽最新職缺 ✨ https://cakeresume.me/keUWg
---
追蹤《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和主持人 Jo 交流、第一手掌握節目最新消息!
🔥 Instagram、Facebook
⚡️ 或是關注 CakeResume 全新 Podcast《職涯探險》,解惑職場大小事!
👉🏻 跟我們一起《職涯探險》
Customer Reviews
Very insightful interviews
Working as a data scientists I really like the questions brought up by the host and David’s responses. Keep it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