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min

第39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你了解太极吗‪?‬ China Lifestyle Journeys

    • Education for Kids

太极
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太极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混沌说”。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认为,宇宙之初,阴阳未分,秩序尚未建立,这种状态被称为混沌。后来,宇宙有了阴阳的区分,形成了初步的秩序,但组成世界的各部分尚未独立,这种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被称为太极。
太极是易学的基本概念,《易经》中就有记载,“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也就是阴、阳两种状态。四象则指是天空中的四大区域。古代天文学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四个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合称“四象”。
而八卦则指的是乾卦、坤卦、巽卦、震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八卦分别代表了八个方位和八种事物。这八种事物是古代哲学中构成现实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们分别是: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兑表泽。
在《道德经》中,“道”被描述为是“太极”的初始形态,它是生命和宇宙的源泉。无论是《易经》还是《道德经》,“太极”实际上是古人最朴素的世界观,是他们对宇宙诞生最初形态的一种想象。
根据“太极”的哲学理念,历代哲学家们绘制了许多太极图来展示其理念,比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古太极八卦图等等。其中,最知名且运用最广泛的,是先天太极图。
先天太极图,图案结构简单,由一个圆圈、两个圆点、两个黑白鱼图形组成,因此又被称为阴阳鱼图。我们现在则俗称它为“太极八卦图”。太极八卦图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首先,太极八卦图是以“圆”为基础元素。中国人偏爱“圆”,因为“圆”代表了“圆满”“团圆”。中国文化中有诸多“圆”,文人墨客赏月要等“圆月”,春节吃的年夜饭要称为“团圆饭”。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有“圆”的美学。苏州园林中的洞和窗多为圆形,园中亭子也有不少为圆亭,在回环的曲线中感受江南烟雨的情致。福建客家土楼也是圆形,将民族风情融于建筑之中。完美展现古代工匠技艺的拱桥也是圆形的,并且历经千年不坏。圆没有棱角,仿佛将万物都承纳进去了,这是一种包容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也可以扩展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处世原则——圆融。圆融不是圆滑,它是一种包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提到,“情深不寿,强极必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便是对“圆融”的最好解释了。
太极图中的第二个元素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太极图中的黑鱼和白鱼分别代表阴和阳。事物都有两面性,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其中一面,而忽视了它的另一面。比如,面对挑战,如果我们只看到其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却忽略背后的机遇,那我们便会畏缩不前,失去拥抱新生活的可能性。所以,挑战既意味着困难,也蕴含着新生。在一定情况下,坏事可能转变为好事,否(pǐ)极泰来;如果我们不珍惜福气和运气,好事也有可能变为坏事,乐极生悲。
“塞翁失马”的故事便是事物对立统一的最好体现。《淮南子》记载,传说在地势险要的边界地带,住着一位善于占卜、能够预测吉凶的老人。有一次,他家的马竟然越过边界,跑到胡人那里去了。遇到这样的不幸,人们都前来安慰他。这位老人却说:“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之后,这匹马竟然带着一匹胡人的骏马回来了。邻居都认为这是喜事。可是这位老

太极
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太极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混沌说”。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认为,宇宙之初,阴阳未分,秩序尚未建立,这种状态被称为混沌。后来,宇宙有了阴阳的区分,形成了初步的秩序,但组成世界的各部分尚未独立,这种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被称为太极。
太极是易学的基本概念,《易经》中就有记载,“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也就是阴、阳两种状态。四象则指是天空中的四大区域。古代天文学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四个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合称“四象”。
而八卦则指的是乾卦、坤卦、巽卦、震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八卦分别代表了八个方位和八种事物。这八种事物是古代哲学中构成现实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们分别是: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兑表泽。
在《道德经》中,“道”被描述为是“太极”的初始形态,它是生命和宇宙的源泉。无论是《易经》还是《道德经》,“太极”实际上是古人最朴素的世界观,是他们对宇宙诞生最初形态的一种想象。
根据“太极”的哲学理念,历代哲学家们绘制了许多太极图来展示其理念,比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古太极八卦图等等。其中,最知名且运用最广泛的,是先天太极图。
先天太极图,图案结构简单,由一个圆圈、两个圆点、两个黑白鱼图形组成,因此又被称为阴阳鱼图。我们现在则俗称它为“太极八卦图”。太极八卦图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首先,太极八卦图是以“圆”为基础元素。中国人偏爱“圆”,因为“圆”代表了“圆满”“团圆”。中国文化中有诸多“圆”,文人墨客赏月要等“圆月”,春节吃的年夜饭要称为“团圆饭”。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有“圆”的美学。苏州园林中的洞和窗多为圆形,园中亭子也有不少为圆亭,在回环的曲线中感受江南烟雨的情致。福建客家土楼也是圆形,将民族风情融于建筑之中。完美展现古代工匠技艺的拱桥也是圆形的,并且历经千年不坏。圆没有棱角,仿佛将万物都承纳进去了,这是一种包容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也可以扩展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处世原则——圆融。圆融不是圆滑,它是一种包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提到,“情深不寿,强极必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便是对“圆融”的最好解释了。
太极图中的第二个元素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太极图中的黑鱼和白鱼分别代表阴和阳。事物都有两面性,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其中一面,而忽视了它的另一面。比如,面对挑战,如果我们只看到其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却忽略背后的机遇,那我们便会畏缩不前,失去拥抱新生活的可能性。所以,挑战既意味着困难,也蕴含着新生。在一定情况下,坏事可能转变为好事,否(pǐ)极泰来;如果我们不珍惜福气和运气,好事也有可能变为坏事,乐极生悲。
“塞翁失马”的故事便是事物对立统一的最好体现。《淮南子》记载,传说在地势险要的边界地带,住着一位善于占卜、能够预测吉凶的老人。有一次,他家的马竟然越过边界,跑到胡人那里去了。遇到这样的不幸,人们都前来安慰他。这位老人却说:“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之后,这匹马竟然带着一匹胡人的骏马回来了。邻居都认为这是喜事。可是这位老

7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