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episodes

交流让思维更深入,分享使见识更广阔。纽约文化沙龙希望建立一个跨学科、跨背景的交流平台,唤醒你内心深处那份孩童般的好奇,让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使认识的疆域互相拓展。

纽约文化沙‪龙‬ 纽约文化沙龙

    • Education
    • 4.0 • 29 Ratings

交流让思维更深入,分享使见识更广阔。纽约文化沙龙希望建立一个跨学科、跨背景的交流平台,唤醒你内心深处那份孩童般的好奇,让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使认识的疆域互相拓展。

    第一百七十五期:“全球华人”时代的生与死,从创作、媒体、社群与技术的角度

    第一百七十五期:“全球华人”时代的生与死,从创作、媒体、社群与技术的角度

    主办者的话:

    沙龙的朋友们,久违了!距离上次线下活动已经过去两年七个月十六天了,恍如隔世。疫情期间,大到国际局势、小到柴米油盐,整个世界都在大张旗鼓地、亦或静悄悄地发生着巨变。在过去两年里,全美各地沙龙合作办了许多线上分享;但对各地沙龙来说,建立当地的线下社区始终是最核心的价值——这在疫情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随着纽约市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适逢最近一些新老朋友来访纽约,我们会在未来几周举办几期不同形式的线下活动。本期沙龙,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媒体人张洁平和学者周成荫,探讨“全球华人”这个概念在当今意味着什么,技术可以为全球华人在数字世界里的连结做些什么——以此开启“后疫情沙龙”的序幕。

    内容介绍:

    “全球华人”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今天是否仍然成立,一直有很多争议。但它的出现,与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演绎,不同人群因为这一身分的组织与斗争,有其真实的历史脉络。后疫情时代,人们习以为常的“全球”出现断点,许多地方陷入孤绝,重新连通变得困难;“华人”这个身份也在变化的国际政治间产生新的张力。在数字世界里,我们还有重新沟通与连结彼此的意愿与能力吗?从语言、文化、技术和组织的角度,连结者还可以做什么?






    (Poster:Nadia)


    主讲人:张洁平Matters Lab、在场计划及飞地书店创办人周成荫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中东研究学系实践副教授,亚太中心东亚研究所所长,杜克故事实验室负责人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5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第一百七十四期:中国代孕市场田野调查

    第一百七十四期:中国代孕市场田野调查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中国代孕产业处在“灰色地带”是什么概念?代孕产业到底经营的是什么?谁在参与?他们又是如何理解这个“行业”的?代孕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还是有其他周边产业的支持?代孕应该被彻底禁止吗?代孕可以被彻底禁止吗?这些问题不仅困扰大众,也影响着法律、伦理学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进入田野,考察代孕产业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本次讲座将会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通过对田野调查的分析来理顺这些问题。第一个部分关注的是代孕作为一个“灰色产业”的状况,讨论它在过去十几年间的发展,它与其他地下产业之间的关系、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代孕产业的发展之后,我们将在第二部分讨论委托方和代妈的动机,并将其放置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语境中理解。这引出了更加核心的问题,也是代孕最困扰人们的问题——究竟谁才是母亲?代妈是否在出售孩子,而委托父母是否在购买孩子?针对这一点的讨论将在第三部分进行。试管婴儿技术,将母亲角色拆分成了基因、妊娠、养育三部分,似乎带来了亲属关系认知的混乱,但人们会灵活、有策略利用生物学和文化上的知识,对新型的亲属关系进行解读。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李在洲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生育和性别社会学,现关注中国的商业代孕问题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4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第一百七十三期:如此愤怒,别无选择?——从代孕话题看当下中国女权生态

    第一百七十三期:如此愤怒,别无选择?——从代孕话题看当下中国女权生态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本次讲座的立论前提是:关于代孕的公共讨论一定要回到女权的基点,然后可以看到它原非孤立,而是联系到其他女权者已经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例如:生育所造成的女性不利,以及一些女权者持续讨论的元命题,例如:受剥削女性的无奈 VS 女性的自由选择。因此这一讲座的主张之一是还原代孕议题的面向,并且觉察这一议题在全球交叉性不平等背景下的展现,为生育、母职经验下以及更广泛的女性的身体的解放提出可能的公共性导向,以及由此进一步发展反思与批判的女权对话。

    本次讲座也将试图理解代孕现象给中国女权者带来的愤怒,然而这种愤怒或许是今日中国女权备受阻击之时的一种设防?简单来说,是否反对代孕为何成为一些女权者所设的基本甄别题?从这一点出发,将试图探究当下中国女权生态的演变及构成,并提出女权者在这艰难的状态中可能选择的位置。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话题,然而讲者愿意尝试并且决心首先将自己的困惑和挣扎作为一个示例。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吕频女权活动家,女权之声创始主编。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3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第一百七十二期:从配子到孩子谈生殖,从宫里到心理谈健康

    第一百七十二期:从配子到孩子谈生殖,从宫里到心理谈健康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在近日关于代孕的公共讨论中,无论是“反对一切形式”还是“支持合法化”的声音,都缺乏与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临床医学视角。与中国古代或者西方《圣经》 里提到的“借腹生子”的传统代孕相比,现代代孕融合了成百上千种科学创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医疗技术。在讨论代孕的伦理、人权、法理等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背后的生理和心理知识。

    可以说,每一个母亲的安全分娩和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诞生,都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生命奇迹。为给这个曲折过程保驾护航的辅助生殖学,包含了哪些要素?这些技术如何调整自然怀孕和妊娠的过程?代孕如何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除了目标家庭“不想”怀孕外,代孕的医学指征(原因)又有哪些?

    本次讲座除了基本的科普,更试图以“患者为中心”的视角来检视代孕中各参与人的身理和心理临床结果 (clinical outcome)。经历代孕后,怀孕母亲的心理身体健康状况是怎么样的?代孕和非代孕的孩子成长发育有哪些不同?目标家庭(包括LGBT家庭)代孕前后的情况又是如何?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有哪些迷思,哪些有可靠的答案,而哪些又尚未知晓,需要进一步研究?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夏沪川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科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候选人。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2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第一百七十一期:“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我们要如何进入代孕的公共讨论

    第一百七十一期:“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我们要如何进入代孕的公共讨论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2021年一月,由于明星代孕弃养风波,代孕话题在微博等公共平台引发热烈讨论。其中,#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 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网民的自发发言、官方账号的评论不少都带上了这个tag。在反对声浪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是“剥削”、“女性物化”和“同性恋代孕”。但是,讨论也和现实之间存在割裂,微博上的公众人物稍有支持代孕的嫌疑,就有“社死”风险,但其实在更为私人的群聊、私人对话、家族对话中,这种对代孕的高度警惕和负面观感又似乎不存在。此外,在线下,代孕在中国仍然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可以说,代孕话题虽热,但是讨论的深度尚浅,公共讨论对现实的影响还极为有限。

    “当我们提出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这一口号,我们所反对的到底是什么:是技术,是商业,是选择代孕服务,还是成为代孕母亲?在当下的中文互联网上,代孕的公共讨论是在怎样的氛围下展开的?男性在代孕议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进入关于代孕的公共讨论,除了对女性利益和权利的真诚关切,我们还需要什么?一切怀孕本质上都是代孕吗?我们的反对者在说些什么,他们又为何这样说?本次讲座试图与听众们共同探究这些问题,在我们进一步从医学技术、哲学基础、田野研究、女权主义等方向理解代孕之前,先来理解这个气氛热烈、多种声音冲突碰撞的舆论场。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孙金昱伦敦大学学院政治学博士,高校教师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1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第一百七十期:AlphaFold 会改变什么?

    第一百七十期:AlphaFold 会改变什么?

    2020年11月30日,DeepMind公司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宣称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 AlphaFold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上获得巨大突破。在权威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中,AlphaFold 以约 90% 的准确率一骑绝尘,为这个挑战生物学家50多年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答。
    与 AlphaFold 在生物学研究与制药领域激起的强烈反响相比,大众更好奇问题本身以及它将带来的影响:到底什么是蛋白质结构?它和我们熟知的DNA有什么关系?蛋白质结构预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它困难在哪儿?以 AlphaFold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项突破在科研和制药领域意味着什么?它会像 AlphaGo 改变围棋游戏那样改变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吗?它会变革制药业的发展逻辑,改变人类的健康格局吗?

    本期沙龙,我们请来两位活跃在结构生物学和制药领域一线的研究者和创业者,谭大治和赖力鹏,向大家普及这些知识,并且通过二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战经验,展望 AlphaFold 会带来什么样的深刻变化。

    谭大治说:

    “蛋白质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体的必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免疫反应抑或思维活动,蛋白质分子们主导或参与了我们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因而所有的人类疾病都与蛋白质分子的异常有关,同时绝大多数已有的和正在研发的药物及疗法皆尝试通过纠正这些异常来达到改善以至治愈的目的。相当一部分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即如何获得相关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从而指导我们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药物的设计。

    “人体中的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分子, 其中所包含的氨基酸残基数量从几十个到几千个不等。在生理条件下,这些残基并非呈线性排列,而是会折叠成高度复杂且动态的三维结构。而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又会组合成更加复杂的分子机器来高效而精确地执行其功能。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其结构所决定,其结构是由其组成氨基酸的序列所决定,而氨基酸的序列则是编码于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之中。

    “人类通过实验方法解析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历史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X光晶体学是获得蛋白质结构的不二法门。从20世纪80年代起,核磁共振及冷冻电镜也发展成为了解析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技术。尤其是后者在近十年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有成为蛋白质结构学界主流的趋势。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解析了至少17万个蛋白质结构,其中约5万个来自于人体。尽管如此,有相当数量的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由于种种原因很难通过实验方法获得。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尝试利用计算方法来预测未知的蛋白质结构。目前传统主流的计算方法一般通过计算基于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的原子间作用力以及与已经解析过的类似结构的比对来进行预测。最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新一代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呈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而AlphaFold就是这些新方法中的杰出代表。”

    赖力鹏说:

    “对于健康的关注是人类一直持续的话题。目前,药物研发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的挑战。新药发现领域的研究者们进行着各种尝试,希望通过更加理性化、系统化的药物设计方法来提高药物发现的效率。一套更有效的药物设计方法,一方面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药物,另一方面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机会。

    “过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为理性药物设计提供了大量

Customer Reviews

4.0 out of 5
29 Ratings

29 Ratings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Mel Robbins
Dr. Jordan B. Peterson
Brandon Turner
Duolingo
iHeartPodcasts
Rich Roll

You Might Also Like

东亚观察局
JustPod
声动活泼
硅谷101
随机波动
lamesb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