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美國政府「停擺」這一現象是從何時開始出現的?
答:政府停擺並非一直存在,而是自1976年美國政府修訂法例之後才出現的。該法例限制了當國會與行政部門無法就預算達成共識時,便會發生停擺。從那時起,停擺成為一種政黨間宣洩政治主張的工具。
問:自1976年以來,美國政府總共發生過多少次停擺?
答:從1976年到現在的49年間,美國政府共發生過18次停擺事件,平均每三年左右發生一次。近年的停擺無論是持續時間還是頻密程度都有增加的趨勢。
問:美國政府停擺對聯邦僱員和一般民眾的影響有多大?
答:雖然聯邦政府有數百萬僱員,但直接停薪留職或放無薪假的人數約為80萬左右。此外,有部分人如航空交通指揮員,在停擺期間仍需工作但沒有工資。對於一般美國人而言,由於消防、警局等公共服務大多屬地方行政範疇,受到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部分聯邦服務或持有聯邦政府福利的人士則受影響較大。
問:歷史上最長和最短的停擺分別發生在什麼時候?
答:截至目前,最長的停擺事件是2025年的停擺,打破了2018年至2019年為期35天的紀錄。而最短的停擺則發生在1982年,僅持續了一天,當時的原因是議員們為了參加白宮的燒烤活動而延後了撥款議案的討論。
問:政府停擺對經濟,尤其是旅遊業造成了哪些影響?
答:旅遊業是停擺中最大的輸家之一。以2013年停擺為例,美國國家公園局估計遊客支出損失了5億美金,影響了45萬個旅遊相關的工作職位。史密森尼博物館群損失了100萬遊客,以及約400萬美元的商店和餐飲收入。2025年的停擺單是一個週末就導致了7200架航班取消。
問:停擺事件結束後,美國股市的表現如何?
答:停擺對股市有一定影響,但更明顯的現象是,停擺過後股市通常會表現良好。例如,1982年停擺後100天內,標普指數上升了兩成;2019年政府重啟後,標普指數在一年內上升了36%。
問:導致2019年政府停擺結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答:2019年停擺最終結束的導火線是航空安全問題。當時,由於空中交通指揮員因長期沒有工資而紛紛請病假,導致大量航班停駛,甚至出現安全考慮,最終迫使政府讓步。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月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UTC 09:17
- 长度12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