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in

致2022,最大的拖累,可以这样摆‪脱‬ 夜听小酒馆|睡前情感电台

    • Relationships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反裤衩阵地
最近这两年,我时常陷入一种消沉之中。
什么事都不想做、也不愿意做。过去3、4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在消沉之中,我总要拖个好几天。对着电脑,常常才写十几个字,我便觉得很疲倦。
那种疲倦,像是始终睡不够、没睡醒,眼皮总是很沉,抬不起来。随时随地都想闭上眼睛再睡过去——可是真的去睡,又睡不着。醒着的时候,脑内如灌浆糊,一片混沌;躺在床上,各种细微末节又不知所起的念头,全都涌了出来:我会怎么样?世界会怎么样?别人在做什么?于是睡不了多久,又拿起手机没完没了地刷起来。
我甚至不想玩。因为感觉疲倦和累,我不想参与任何社交,就连跟朋友见面也能拖则拖——懒得收拾打扮出门,也不想多说话。有一段时间,我连电影、电视剧和书都看不进去,稍微看一会儿,就又开始刷手机。然后思绪不知又陷入何处,再难集中注意力。
我其实没有在特意关注什么,也从来不觉得微博和朋友圈里有什么好玩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无意识地刷手机。我自己也明白,这就是拖延——因为工作不够出色,生活不够有趣,我便拖延着。不创造、不学习、不生活。每天拖着,只想拖到一切突然好转、好事从天而降的那一天。不然,“做什么都是白费力气,反正也就这样了”,我是这样觉得。
而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在一个聚会上,遇到了一位我很欣赏的写作者。难得见面,便聊了许久。说起疫情这两年对整个大环境、以及我们写作行业的影响,我不免担心她,因为我一直关注她的公众号,她似乎很久没有商业合作了。更新虽然稳定,但都是兴致所至、随性而写的文章,并不迎合热点,也不在乎流量,像是她与自己的对话。
“你为什么还能保持这种频率的更新?”我好奇地问她,她也知道我为什么问。
“你不能等着这个世界来取悦你。相反,活在这样的世界,你一定要坚持创造,取悦自己。”
就因为她这句话,我决定,无论有多难、多反复,我一定要摆脱我的拖延症。
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是受到鼓舞、下定决心、发了毒誓,当场就能改正的。事实上,拖延症的一大症状便是:能意识到问题,经常因此痛恨自己,总是想着一定要改,但最终,要么是不知道怎么改、要么是舍不得改、要么是拖延着等明天再改,然后继续拖延、继续萎靡、继续厌恶自己。
而站在2021年结束的时候,我回望这一年的后半段,的确可以很自豪地说:困扰我很久的拖延症被我逐渐摆脱了。我不但用半年时间一气呵成写完了断断续续拖了两年之久的全新长篇小说,同时其余所有工作我从习惯拖到最后一刻变成了习惯提前一周完成。最重要的是,我每一天都感觉很充实:因为每天都有产出。
我总结了我对付拖延症的经验,真的有用——
1,深刻意识到社交网络是时间的第一杀手,坚定减少对短视频、直播、信息流平台的依赖。只需俩周,你就会主观意识到,这一切有多么无聊。不看它们,不但完全不影响生活,甚至情绪也更加稳定,从而会更主动地少刷、少沉迷,因此让自己每天的时间恢复成不被击碎的整体,用于做有价值的事。
不关注,并不会真的错过什么。而且坦白说,如今这样的网络环境,错过了也没什么。
2,合理制定计划,专注地完成它。无论是工作、社交、吃饭甚至睡觉,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只想着这件事。工作时专心工作,玩的时候投入玩,该睡觉的时候立即睡觉。不要想着“明天再说”“再玩一下”…任务不明确以及可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反裤衩阵地
最近这两年,我时常陷入一种消沉之中。
什么事都不想做、也不愿意做。过去3、4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在消沉之中,我总要拖个好几天。对着电脑,常常才写十几个字,我便觉得很疲倦。
那种疲倦,像是始终睡不够、没睡醒,眼皮总是很沉,抬不起来。随时随地都想闭上眼睛再睡过去——可是真的去睡,又睡不着。醒着的时候,脑内如灌浆糊,一片混沌;躺在床上,各种细微末节又不知所起的念头,全都涌了出来:我会怎么样?世界会怎么样?别人在做什么?于是睡不了多久,又拿起手机没完没了地刷起来。
我甚至不想玩。因为感觉疲倦和累,我不想参与任何社交,就连跟朋友见面也能拖则拖——懒得收拾打扮出门,也不想多说话。有一段时间,我连电影、电视剧和书都看不进去,稍微看一会儿,就又开始刷手机。然后思绪不知又陷入何处,再难集中注意力。
我其实没有在特意关注什么,也从来不觉得微博和朋友圈里有什么好玩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无意识地刷手机。我自己也明白,这就是拖延——因为工作不够出色,生活不够有趣,我便拖延着。不创造、不学习、不生活。每天拖着,只想拖到一切突然好转、好事从天而降的那一天。不然,“做什么都是白费力气,反正也就这样了”,我是这样觉得。
而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在一个聚会上,遇到了一位我很欣赏的写作者。难得见面,便聊了许久。说起疫情这两年对整个大环境、以及我们写作行业的影响,我不免担心她,因为我一直关注她的公众号,她似乎很久没有商业合作了。更新虽然稳定,但都是兴致所至、随性而写的文章,并不迎合热点,也不在乎流量,像是她与自己的对话。
“你为什么还能保持这种频率的更新?”我好奇地问她,她也知道我为什么问。
“你不能等着这个世界来取悦你。相反,活在这样的世界,你一定要坚持创造,取悦自己。”
就因为她这句话,我决定,无论有多难、多反复,我一定要摆脱我的拖延症。
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是受到鼓舞、下定决心、发了毒誓,当场就能改正的。事实上,拖延症的一大症状便是:能意识到问题,经常因此痛恨自己,总是想着一定要改,但最终,要么是不知道怎么改、要么是舍不得改、要么是拖延着等明天再改,然后继续拖延、继续萎靡、继续厌恶自己。
而站在2021年结束的时候,我回望这一年的后半段,的确可以很自豪地说:困扰我很久的拖延症被我逐渐摆脱了。我不但用半年时间一气呵成写完了断断续续拖了两年之久的全新长篇小说,同时其余所有工作我从习惯拖到最后一刻变成了习惯提前一周完成。最重要的是,我每一天都感觉很充实:因为每天都有产出。
我总结了我对付拖延症的经验,真的有用——
1,深刻意识到社交网络是时间的第一杀手,坚定减少对短视频、直播、信息流平台的依赖。只需俩周,你就会主观意识到,这一切有多么无聊。不看它们,不但完全不影响生活,甚至情绪也更加稳定,从而会更主动地少刷、少沉迷,因此让自己每天的时间恢复成不被击碎的整体,用于做有价值的事。
不关注,并不会真的错过什么。而且坦白说,如今这样的网络环境,错过了也没什么。
2,合理制定计划,专注地完成它。无论是工作、社交、吃饭甚至睡觉,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只想着这件事。工作时专心工作,玩的时候投入玩,该睡觉的时候立即睡觉。不要想着“明天再说”“再玩一下”…任务不明确以及可

9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