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min

與匿名心理師的那些話 EP 11(下)心理師的養成,那漫漫長‪路‬ 麥賽欸 心理學

    • Mental Health

這邊需要大家的幫忙也請分享出去,在訪問中沒有特別提到在實習時絕大部分是沒有津貼的。
一位心理師的養成是非常不容易的,加上大學4年和研究所3-4年的訓練,最少要7年才可以畢業,當中還有碩二的見習,和碩三的實習。除了往返機構/診所的交通費和實習一整年無支薪以外,還需要繳交實習費和督導費。甚至,還有可能為了要配合實習的地點,而租房在較近的地點。這是在今年1/6開始的附議,要能成案需要五千人。還有29天結束,到現在才超過1800人附議。這樣每天還需要最少109人才能在結束前成案。希望我們聽眾可以加入附議,讓未來的心理師們,可以在實習的時候有較多保障,而不是淪為免費勞工。感謝大家。
附議連結:https://reurl.cc/RjeNxn


行動心理師一定要執業登記在某個單位,然後可以在不同的治療所/機構接案
臨床心理師想要成為行動心理師,PGY的訓練就相對的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行動心理師的收入可以滿不錯的,會比在醫院來的高,工作品質也較高
人的經驗都是會有限的,所以心理師是一個需要一直學習的職業
當自費個案回饋諮商的感覺不錯,這算是一個里程碑,個案會直接反應在治療中
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中心理師的樣子也是重要的
成長過後,回頭看過去看過的課本與寫的筆記,會發現原來自己走了那麼遠
跟實習生討論,也會特別發現自己的成長
Angela:「沒什麼後悔的地方,當心理師這個工作滿不虛此行的,也覺得有很多成就感。」
小宇宙:「我現在還是滿喜歡實務工作的。」「我也覺得不太會後悔這個決定。」
這行受挫折的地方就是會被個案diss,因為這專業的特性心理師會感到特別難過
助人工作者的壓力來自於,若治療關係沒有建立好而掉案,就讓個案少了一次改變自己的機會
面對的每個個案,其實狀態都不會太好,所以需要花費的精力是很大的,而且過程不會是愉悅的
心理治療很棒、神奇、可以助人,其實都只是整個過程的一小小部分
個案進一步退三步,可能才是過程中與個案最艱辛的拉扯
心理師沒有粉紅泡泡,面對的都是最真實甚至是殘酷的人生
心理師找督導是普遍也是重要的事情,同儕在支持上也是重要的
心理師不會24/7都是心理師,自己與這個職業的界線還是要有
心理師也只是人,也會有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課題
不是每一個心理師都愛上課求進步,終究他/她也就是一般人
每個人當心理師都會卡關,有人卡研究所或是實習,但出來就業才是大魔王



匿名心理師們
諮商心理師:小宇宙先生
臨床心理師:Angela小姐

天下獨立評論
想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嗎?你可能需要想想這些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3/article/11135

以下是臨床心理師蘇益賢撰文的相關資訊
讀者來信:諮商或臨床,我該選哪一個?
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com/2017/02/blog-post_13.html
如何成為臨床心理師:五張圖讓你認識臨床心理師的養成
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com/2015/12/blog-post.html

若有任何建議,請在Apple Podcast上給星留言。
跪求五星按讚、留言、訂閱加分享。

若有任何建議、想聽的主題,或是Mike可以幫上忙的地方:
Clubhouse:michaelscchen
Email:mikepsychmf@gmail.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ikepsychmf/
Instagram:mikepsychmf

徵求目前正在讀諮商/臨心所的同學們,與目前正在執業的心理師們。
若有興趣想要分享的主題,或是想要來玩一下podcast,都非常歡迎聯絡我~

這邊需要大家的幫忙也請分享出去,在訪問中沒有特別提到在實習時絕大部分是沒有津貼的。
一位心理師的養成是非常不容易的,加上大學4年和研究所3-4年的訓練,最少要7年才可以畢業,當中還有碩二的見習,和碩三的實習。除了往返機構/診所的交通費和實習一整年無支薪以外,還需要繳交實習費和督導費。甚至,還有可能為了要配合實習的地點,而租房在較近的地點。這是在今年1/6開始的附議,要能成案需要五千人。還有29天結束,到現在才超過1800人附議。這樣每天還需要最少109人才能在結束前成案。希望我們聽眾可以加入附議,讓未來的心理師們,可以在實習的時候有較多保障,而不是淪為免費勞工。感謝大家。
附議連結:https://reurl.cc/RjeNxn


行動心理師一定要執業登記在某個單位,然後可以在不同的治療所/機構接案
臨床心理師想要成為行動心理師,PGY的訓練就相對的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行動心理師的收入可以滿不錯的,會比在醫院來的高,工作品質也較高
人的經驗都是會有限的,所以心理師是一個需要一直學習的職業
當自費個案回饋諮商的感覺不錯,這算是一個里程碑,個案會直接反應在治療中
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中心理師的樣子也是重要的
成長過後,回頭看過去看過的課本與寫的筆記,會發現原來自己走了那麼遠
跟實習生討論,也會特別發現自己的成長
Angela:「沒什麼後悔的地方,當心理師這個工作滿不虛此行的,也覺得有很多成就感。」
小宇宙:「我現在還是滿喜歡實務工作的。」「我也覺得不太會後悔這個決定。」
這行受挫折的地方就是會被個案diss,因為這專業的特性心理師會感到特別難過
助人工作者的壓力來自於,若治療關係沒有建立好而掉案,就讓個案少了一次改變自己的機會
面對的每個個案,其實狀態都不會太好,所以需要花費的精力是很大的,而且過程不會是愉悅的
心理治療很棒、神奇、可以助人,其實都只是整個過程的一小小部分
個案進一步退三步,可能才是過程中與個案最艱辛的拉扯
心理師沒有粉紅泡泡,面對的都是最真實甚至是殘酷的人生
心理師找督導是普遍也是重要的事情,同儕在支持上也是重要的
心理師不會24/7都是心理師,自己與這個職業的界線還是要有
心理師也只是人,也會有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課題
不是每一個心理師都愛上課求進步,終究他/她也就是一般人
每個人當心理師都會卡關,有人卡研究所或是實習,但出來就業才是大魔王



匿名心理師們
諮商心理師:小宇宙先生
臨床心理師:Angela小姐

天下獨立評論
想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嗎?你可能需要想想這些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3/article/11135

以下是臨床心理師蘇益賢撰文的相關資訊
讀者來信:諮商或臨床,我該選哪一個?
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com/2017/02/blog-post_13.html
如何成為臨床心理師:五張圖讓你認識臨床心理師的養成
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com/2015/12/blog-post.html

若有任何建議,請在Apple Podcast上給星留言。
跪求五星按讚、留言、訂閱加分享。

若有任何建議、想聽的主題,或是Mike可以幫上忙的地方:
Clubhouse:michaelscchen
Email:mikepsychmf@gmail.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ikepsychmf/
Instagram:mikepsychmf

徵求目前正在讀諮商/臨心所的同學們,與目前正在執業的心理師們。
若有興趣想要分享的主題,或是想要來玩一下podcast,都非常歡迎聯絡我~

2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