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天下文化書房憲場單元》的節目,主持人謝文憲邀請大安高中國文教師陳怡嘉,一起來分享《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這本書,討論如何在各種挑釁、衝突或誤解的場合中,不必靠「吵贏」來取得溝通的成功。
節目一開始,憲哥提出了日常常見的情境:話一出口便後悔、想著「早知道應該這樣說」、與人爭執時無法收回的衝動等等。指出別試圖吵贏對方、在回應前先調整自己的反應、並理解自信是一種結果而非行為。
來賓怡嘉老師作為資深教師,分享了教育現場的真實經驗。每天與十幾歲的學生互動,衝突和挑釁幾乎是家常便飯。
她特別認同書中強調的第一個重點,控制語氣與速度,因為在教室裡,情緒一旦被挑起,不但容易失控,還可能被學生錄影、上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她舉例,自己年輕時曾拍桌、大吼甚至被氣哭,但隨著經驗累積,她學會用「等待」和「呼吸」調整情緒,比如站在教室門口沉默,等學生自己安靜下來,或藉由讓班級幹部承擔責任來改變秩序。這些方式讓她發現,穩定的氣場比威嚴的吼叫更有力量。
接著,她談到第二個重點自信。自信並不是姿態上的張揚,而是從清楚的邏輯、簡潔的重點中自然流露。她習慣與學生溝通時,不超過三個重點,簡單而具體,讓學生覺得老師的話有條理、有力量。
第三個重點建立連結,則是她最看重的。她說,如果老師只是硬要壓過學生,學生表面雖然閉嘴,但關係就此破裂,未來反而可能成為更大的麻煩。她的做法是先私下提醒學生,讓他知道自己行為造成的影響,再公開糾正,事後還會補上一句關懷,甚至寫卡片,讓學生感受到老師並非只想懲罰,而是真正在乎他。
這樣的做法,不僅維持了權威,更保住了與學生的信任與連結。
憲哥分享他對這本書的看法,這本書不只是「教技巧」或「給話術」,而是引導讀者改變看待溝通的心態,不要急著爭一時的輸贏,而是放眼於下一次對話、長遠的關係。
他以親子關係為例,提醒自己不要用脾氣和大道理把距離越拉越遠,而是要同理對方,維持能夠對話的基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정보
- 프로그램
- 주기매일 업데이트
- 발행일2025년 9월 17일 오전 9:02 UTC
- 길이20분
- 시즌1
- 에피소드55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