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episodes

道听途说 假艺术节
-
- Arts
-
-
4.6 • 50 Ratings
-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出品制作的独立文化播客,内容主要围绕展览、戏剧、表演和现场艺术展开。节目也会不定期邀请专业领域的嘉宾,共同探讨行业的见闻,分享闲散的思考。每期播客配套的补充图文索引,都会即时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道听途说」是 Apple Podcasts 2019年度最佳播客之一。
播客官网: fakefestival.org
新浪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微信公众平台: 假艺术节
主题音乐 © 孙大肆
联络邮箱: info@fakefestival.org
-
Toi Toi Toi #2 | Dries Verhoeven: 叩问“香槟”左派的陋室派对
Toi Toi Toi 是「呸呸呸」的意思。
在戏剧和表演艺术领域,讲这句话意味着把晦气赶走。对主创们来说,也算有点迷信的祝福。
「道听途说」开设的同名短播客小单元,以欧陆剧场为圆心,记录主播在剧场内外的经历与观察。节目中的即时思绪,也许会相对懒散。除了与听友们分享之外,也借此机会为自己留存部分新意和旧梦。
-
荷兰焦点剧场创作者德里斯·范霍文 Dries Verhoeven 新作《亲爱的挚友》Dear beloved friend 上周在 ITA 完成首演。舞台上只有一张投影屏幕,画面里,是拉各斯当地名团 Kininso Koncepts 在 Nollywood 棚内即时拍摄的现场电影。
电影中穿插了排演、舞蹈和独白等各种剧场性极强的表达,也有不少逃离于传统电影和剧场框架之外,令人无比迷惑,似是而非的即兴成分,像是一场与眼前的精致格格不入的陋室派对。散文般的旁白作为预先录制好的画外音同步呈现,内容一针见血,直指颓废虚伪的人群对远方苦难的选择性关切。观众在金碧辉煌的剧场中,通过实时传输的信号观看另一种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近乎破碎景观式的社会现实。
非洲极速增长的人口以及难民潮阴影下欧陆中心主义视角的未来焦虑,是起初艺术家动身前往尼日利亚做调研的原因。但是随着研究和创作过程的推进,他逐渐发现西方的保守灵魂在拉各斯前瞻性思维的冲撞之下,显得无比傲慢和狭隘。
当精力充沛的非洲不再只是投机者榨取劳力和资源的“乐土”,当欧陆白人在断裂的全球化进程中不再拥有绝对特权,“香槟”左派凝视远方的条件是否早已崩塌?末世世界观的容身之处在哪里?
-
主播: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
Bonus Track | 一段时间以来的欧陆剧场观察笔记
剧场是什么?
剧场是弱点和缺失,
剧场是崇高的讽刺。
剧场来自无法接通的过去,
剧场指向混沌不明的未来。
剧场是孤单的电子锅,
剧场是但丁的地狱,
剧场里的暴君被磨成浆糊,
剧场是小丑们怀疑存在的条件。
剧场里的“政治正确”虚无做作,
剧场里的文化焦虑随处可见。
剧场是无法平息争议的场所。
剧场是避风港,
剧场是最后的堡垒。
终于找回了泡在剧场里的日子。本期「道听途说」,主播与嘉宾吴女士共同回顾一段时间以来以荷兰为圆心的欧陆剧场观察笔记。除了离开文本的剧场,无法归类的表演之外,我们试图通过作品讨论人与人信仰体系之间的严重对立,关注自主性话语的劫持和操纵。同质化表达和单文化主义盛行的前提下,当代剧场如何回应眼前的困惑和迷惘?基于档案和文献的新作层出不穷,以研究为起点的作品是否能激活一个更具批判性的语境和讨论空间?
-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吴凡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
道听途说 x 周末变奏 Oblomov Session #1 | 奥勃洛莫夫在干嘛?
书读小半,伊利亚·伊里奇·奥勃洛莫夫依然没有离开他的床。自然界庄严静止,奥勃洛莫夫持续酣睡。诗意的思想热切发光,奥勃洛莫夫漠然颓废。他是19世纪没落的无为贵族,也是世界文学史中数一数二的懒惰冠军。他是存在主义式的“沙发土豆”,也是时代中高举“多余人”旗帜的闲散人士。列宁借奥勃洛莫夫影射抨击效率低下的官僚作风,杜勃罗留波夫则认为“奥勃洛莫夫性格”是拆解俄国怠惰民族性的关键,至于原著作者冈察洛夫本人却对奥勃洛莫夫的诚实、正直和极端理想主义饱含怜悯。
浮士德无休止努力,奥勃洛莫夫无限期躺卧。他害怕改变,又对美丽新世界保持虚无期待。如此生活,究竟是暴力的讽刺?还是温柔的抵抗?重读《奥勃洛莫夫》的过程中,萌生了制作「道听途说」播客音乐类子单元 Oblomov Session 的念头。奥勃洛莫夫的形象从小说中来,却不止于小说。他活在过去,时不时望向未来。我们环顾四周,奥勃洛莫夫似乎无处不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时空交错的某个节点,他在听怎样的音乐?想起奥勃洛莫夫的时候,你耳边飘过了什么旋律?
-
本期歌单
(00:00) Gogol - Chilly Gonzales
(08:04) Superman (It's Not Easy) - Five for Fighting
(13:30) More Pressure - Kae Tempest
(17:44) Love It If We Made It - The 1975
(24:20) Drifting Circles - Anne Müller
(31:49) 十万嬉皮 - 万能青年旅店
(39:19) 暮春秋色- 窦唯/译乐队
(48:08) White Privilege - Macklemore
(54:24) Afternoon - Youth Lagoon
(63:30) Born with a Broken Heart - The Divine Comedy
(70:00) Sunset Coming On - Damon Albarn & Afel Bocoum
-
歌单收听:
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3qJNHCvbHI9RSnTqLe7EBh?si=0bc3a625d293405b
-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方舟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
Leo Xu: 不稳定的系统,令人困惑的时间
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 Carlo Rovelli 相信时间参差不齐。比如,两块怀表在同一水平面,时间几乎以相同的速度流逝。但当我们把一块怀表放在高处,另一块怀表放到低处,时间不再一致。高处的时间走得更快,低处的时间过得更慢。换言之,时间的流速不同。时间作为一个虚构的度量衡,的确能够有效洞察物质变化的进度,但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时间真的存在吗?
时隔十五个月后更新的本期「道听途说」,主播邀请良师益友,卓纳画廊香港空间资深总监许宇 Leo Xu 讨论不稳定的系统中令人困惑的时间。穿梭于激进当代性日益消退的艺术世界,我们如何在不同的地缘语境中认清自己立场与局限?在信息依然不太对称的前提之下,我们如何拒绝追求“速溶咖啡式”的成功?文化修正主义裹挟的去全球化话语争夺正在变得愈发离奇,我们怎样拆解和抵御过程中伴随艺术权力而来的虚妄?以时间为线索,我们又如何回应外部和属于自身的危机?问题如水波般无序扑涌,在割裂的现实和消失的浪潮中,我们能否收获新的启示,进而面对未来更为复杂的,智识层面的挑战?
特别说明:本期播客的封面图是嘉宾的绘画作品,题为《害怕时间的物理学家》。顺祝各位听友,新年平安,进步。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七期 (新年特别节目).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许宇 Leo Xu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
Toi Toi Toi #1 | Jan Martens:粉身碎骨,然后呢?
Toi Toi Toi 是「呸呸呸」的意思。
在戏剧和表演艺术领域,讲这句话意味着把晦气赶走。对主创们来说,也是种有点迷信的祝福。
「道听途说」即日开设的同名短播客小单元,将以欧陆剧场为圆心,记录主播重返第一现场后的经历与观察。节目中的即时思绪,也许会相对懒散,除了分享之外,更想为自己留存一丝新意和旧梦。
-
比利时新生代焦点编舞杨·马腾斯全新作品 any attempt will end in crushed bodies and shattered bones 巧借当代政治语汇中极具煽动性的语言,以舞蹈和剧场为载体,讨论常态化修辞暴力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也透过作品,重新审视抵御暴力,找寻共鸣的可能和途径。
舞台上17名年龄在15至68岁之间的表演者在民主化的空间中形成一幅和而不同的画卷。他们通过充满个性和张力的身体语言,在时而稍显静止,时而挑战极限的节奏中,演绎着浪漫的相聚和残酷的抵抗。他们在抵抗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不选择随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就一定会粉身碎骨吗?作为观众,我们是否可以在眼前这个灵活多变的集体里,找到自己,并且看到相对乐观的结局?
从 Ali Smith 的引文,到 Kae Tempest 的配乐,杨·马腾斯用这场别开生面的“集体舞”,对不妥协的公民意志,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歌颂。
-
主播: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
陈维:缺席是某种强调
与艺术家陈维的对话围绕着他在昊美术馆(上海)的个展「Good Night」展开。在他的作品里,夜晚通过镜头的不断捕捉、重访、截取和再造,呈现出另一种别样的真实。画面中不太常见的城市面貌,连接着现实生活中不断拓展的城市边缘。情境之外的经历,或许与艺术家相对频繁的工作室“迁徙史”有关,又或许是隐匿于喧嚣现代化过程中不易为人察觉的“故事的另一面”。
陈维的创作,聚焦个体,也关注群像。空间和时间此消彼长,自我和群体的互相拉扯,在他极具个人风格的摄影语言中,不言而喻地存在着。正如艺术家在对话中提到的那样,有好多问题需要讨论,而作品也许是桥梁。
本期节目是「道听途说」艺术家对谈系列栏目「Untitled·无定义」的第二集。借由与创作者的直接对话,我们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探究未见之处,将讨论拉回艺术实践本身,强调艺术创作与艺术家自身文化脉络之外现实世界的上下文关系,并运用相对通俗的思维方式关注文化传统的前进与更迭。这个系列中,我们想要提出的核心问题,用格罗伊斯的话来说,就是艺术为什么必须充满生命力,“生机勃发”到底意味着什么?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六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陈维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Customer Reviews
Love it
Love it
道听途说很真诚
很真诚,也很深邃。
很有意思
这个节目真的是非常有意思。我的中文不好但是我听得到大部分的这个节目。谢谢你!祝你很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