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t La Vie 生活不打卡

Peish张小桃

我是一个生活在法国的普通女孩。在这档播客里,我会和你聊聊,我在法国十多年的生活点滴和心里的小小想法。如果你正在经历快节奏的生活,有一点喘不过气,或者对另一种人生方式感到好奇,那希望这个播客能陪你走一小段路。

  1. 19H AGO

    18 | 会花钱也会攒钱,我如何平衡幸福感和掌控感?

    会花钱,真的是一种反向搞钱吗? 工作来之不易,班味之外,最怕的就是看着汗水换来的钱一天天流走,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来法十年,我慢慢学会了与金钱相处:不再焦虑,也不过度节省,慢慢找到那个花得明白、攒得安心的平衡点。 这一期,我想和你聊聊最基础、最实用的金钱观: 什么样的花销值得毫不犹豫地投入,什么该省? 怎么规划每月支出,既能攒钱,也能保留幸福感? 如何设定自己的零花钱账户,避免月光?希望你听完这期播客,能开始享受攒钱带来的掌控感,也不亏待花钱带来的幸福感。 👀特别提醒 在结尾,我分享了我在法国前四年的真实生活花销。 如果你正准备留学,拿走不谢,也许能成为你的参考。 👂本集亮点 04:33 小时候零花钱不愁,有天却花掉了妈妈一个月的工资 08:40 哪些花销真的能提升幸福感? 15:07 无痛攒钱,消费降级再降级 18:41 人非圣贤,环境有时决定了你的消费观 19:51 省钱多少不重要,关键是培养“省钱体质” 22:28 不要让支出和收入一起同步涨幅 25:10 给自己发零花钱,预防把工资都花掉 29:35 记账不用花里胡哨,越简单越容易坚持 33:30 法国留学四年,我到底花了多少钱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zhangxiaotaoboke@yahoo.com⁠ 🎶 音乐:Music by Anastasia Chubarova from Pixabay / Everet Almond from Youtube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40 min
  2. OCT 31

    17 | 剥虾的女孩,在法国学会了被尊重的爱情

    大学时,我以为爱情是付出,有时剥一整碗的虾给他,总想在关系里证明自己的价值。后来慢慢明白,真正值得留住的感情,不需要违心地取悦,也不该让人失去自我。 在法国生活的这些年,我看到了另一种关系的样子,彼此独立,却始终尊重;能坦率表达情绪,也能在分歧中沟通;浪漫不靠讨好,而是靠平等的理解和陪伴。 这期节目,我想聊聊自己如何从恋爱脑走到自我认同,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由,也如何学会被温柔地对待。 👀特别提醒 这一期更适合有一定感情经历,向往长期关系的听众。 初恋或校园恋爱中的小伙伴,请尽情享受恋爱轰炸带来的心动与纯粹吧——人生的剧本很长,不必现在就懂得一切。 👂本集亮点 03:47 天生恋爱脑的人有多傻?伴侣关系是无解的人生课题 07:00 经济独立,脱离物质依赖,掌控全局 11:12 关系的天平其实很公平,你的筹码都可见吗? 15:54 期待浪漫?还是期待一个不扫兴的人? 18:23 法国人更看重高质量的时间陪伴 22:04 表达思念和依赖,不是羞耻的事 23:52 不压抑,不暗示,不冷战 27:46 喜欢不代表尊重,而尊重往往更加难得 30:44 绝不口无遮拦地评价我的外貌 32:05 时间掌控,抉择掌控,我还是我自己 35:31 尊重是双向的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zhangxiaotaoboke@yahoo.com⁠ 🎶 音乐:Music by Anastasia Chubarova from Pixabay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41 min
  3. OCT 16

    16 | 那些年,我在法国差点病死的瞬间

    留学生不是病自己好了,就是自己病死了? 直到在法国真正生过几场病,我才明白这句调侃有多真实。 小时候有护士妈妈,从来不用操心看病的事。大学时有常备药,从没去过医院。直到来到法国,语言不通、预约复杂,看一次病都像打怪升级,全科预约两周起,专科动辄三个月。独自一人孤身在外,确实不敢生病。 第一次脚崴了打电话约诊被挂断、第一次胃酸返流吃药吃到精神错乱、第一次进手术室紧张到发抖……从温室女孩到能自己打电话约诊、安排手术、核对报销。这一集,我想聊聊法国的医疗体系、留学生看病的那些坑,还有一个人慢慢学会面对身体、面对恐惧的过程。 👂本集亮点 01:09 温室中长大,看病能力为0 04:24 从小病到大病,法国怎么全民医保? 08:09 语言难,预约难,为什么留学生不敢生病? 10:40 在法国第一次约诊花光了我所有的力气 14:17 看病还是捞钱?第一次看病被花式糊弄 17:03 谨慎还是拖延?法国医生效率低下? 18:07 长达2年的疑难杂症试炼开始 21:45 副作用盲盒连环轰炸,吃药吃成了抑郁症? 25:38 人体实验?3个月的抗生素治胃病? 29:53 定期筛查开出息肉,第一次做手术 35:20 麻醉前的一刻,像待宰羔羊一样闭上眼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zhangxiaotaoboke@yahoo.com⁠ 🎶 音乐:Music by Anastasia Chubarova from Pixabay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44 min
  4. OCT 2

    15 | 32岁在法国野蛮生长,那些让我真正长大的事

    电影里的人参果之所以长成人形,是因为被套上了塑料模具。没有模具,它才会长成最自然的模样。在法国生活的这十年,我逃离社会性的“塑料模具”,于是侥幸的野蛮生长,最终长成了今天的我。 十年前的自己有太多不懂,每一天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来到法国十年,我学会了课题分离,明白很多事不是我的错;学会了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树立自己的边界;我也开始真正理解,普通并不可怕,能做自己想做的选择、保持健康、每一天开心,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朋友和关系更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才是我们在世界上留下的印记。 这一集,我想和你聊聊在自我、成就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体悟。 希望你也能野蛮生长,成为一个有温度、快乐的普通人。 👂本集亮点 05:05 脱离掌控,很多事不是你的错 09:59 理解每个人的不同,不再去反驳别人 13:54 树立边界才能得到尊重 21:43 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自己开心就很难得了 24:09 不要牺牲当下,过好每一天 28:36 朋友是需要一边长大一边寻找的 32:36 朋友既是镜子,也给我无限的可能性 34:34 人和人的温度是你存在于世界的证明 36:46 珍惜每一个善待你的人 🙊嘴瓢时刻 播客中提到的书是《被讨厌的勇气》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zhangxiaotaoboke@yahoo.com 🎶 音乐:Music by Anastasia Chubarova from Pixabay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41 min
  5. SEP 18

    14 | 不止口腹,一顿法餐里的讲究与功夫

    你对法餐是什么印象?是不是一杯红酒,品味鹅肝,感觉特别高大上?其实在法国,吃一顿饭远远不只是“填饱肚子”。这里的餐厅有自己的讲究和节奏:客人不是上帝,尊重才是共识;点菜不催不赶,菜品顺序有致;吃完喝咖啡聊天到关店也行,你不催,服务生也不催。 这一集,我会聊聊在法国生活了十年之后的法餐大总结: 法国餐厅和国内餐厅的不同氛围 餐桌上的规矩与慢节奏的秘密 如何通过菜单、面包和配菜,来辨别一家好餐厅👂本集亮点 02:13 出差一回,见识到了国内餐厅客人的为所欲为 07:30 法国餐厅的规矩:客人不是上帝,尊重永远是双向的 14:00 一顿饭要吃三小时?法餐独特的节奏与氛围 19:40 如何辨别一家好法餐 21:50 菜单周更?真正的厨师都在自我表达 26:09 一口面包或一道配菜,就能看出餐厅的水准 31:23 沙拉加薯条?快速识别“踩雷”餐厅 35:26 法餐踩雷经历:当食材不被尊重,就是厨师的傲慢 🎤 再多讲讲 在本期中我没有提到任何价格的因素,因为我吃过的好法餐从30欧到150欧都有,餐厅规格的高低不决定本身餐厅的好坏。有的50欧做的还不如30欧的用心,所以这不足以成为一个好餐厅的门槛。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zhangxiaotaoboke@yahoo.com 🎶 音乐:Music by Anastasia Chubarova from Pixabay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40 min
  6. AUG 21

    12 | 又贵又硬?揭秘你不了解的法国欧包

    来到法国的前几年,我对欧包祛魅了🍞 当时国内还没有开始流行吃欧包,习惯吃软乎乎日式面包的我,初到法国一口又干又硬的法棍,体验感极差,不禁笑赞欧洲人的牙口。从不理解,到理解并爱上,十年的时间里我渐渐明白欧包是欧洲智慧结晶的传统变形。于是今天我想聊聊: 传统的欧包为什么比我们日常中经常吃的面包硬很多?我们日常中吃的“面包”,到底算不算面包?死板的法国人还有什么对面包的严苛讲究?为什么中国的欧包动辄成了“面包刺客”?一块欧包价格上天,是商家的套路,还是另有原因? 饮食文化的交流,本来就是一场有趣的跨国旅行,来和我探索你不了解的欧包吧。 👂本集亮点 03:58 从咬不动到离不开,我在法国常吃的欧包清单 08:23 中世纪的欧包原型:能放好几天,还能当盘子用 12:24 法国面包三大派别:pain(面包🥖)、brioche(甜面包🍞)、viennoiserie(酥面包🥐) 到底怎么吃? 21:01 为什么正宗欧包总是这么硬? 27:13 今天的欧洲人,还把面包当主食吗? 30:04 “面包刺客”是现实所迫?中国的欧包为什么更贵? 38:21 饮食文化的双向奔赴,法国人也迷上了日式甜面包 👀边听边看 一个月偶尔吃一次的酥面包当早餐,有可颂和巧克力卷。热量炸弹,不敢经常吃。 这是每周会买的法式传统乡村面包,看起来很硬,但是外壳酥脆,内里又软又有嚼劲。(这颗太烫了,拍照的时候忘切开展示内芯了)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zhangxiaotaoboke@yahoo.com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43 min
  7. AUG 7

    11 | 逃脱还是开拓?出国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有人说,留学是高考失败者的退路;也有人说,留学是花几百万买个5000块的月薪;更有人在社交平台上问:“花这么多钱,最后还不是回来打工,这到底图什么?” 作为十年前本科毕业后,选择申请、跨专业出国的普通女孩,我想和你聊聊我这十年来,留学真正带给我的东西。 出国从来不只是为了拿一张文凭、或者体面世界的入场券。它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是在文化冲突与孤独感之间,慢慢培养出看待世界更立体、更沉稳的心态;是在“融入”与“保持自我”之间,学会不焦虑、不讨好,只是平静地做自己。 我也会分享一些,如何在留学中最大化你的成长,重启人生。这一期送给正在出发、犹豫出发、或正在留学路上的你。 愿你收获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和一个心满意足的人生。 👂本集亮点 02:52 被掌控就是在荒废人生 06:20 2012年,我决定要出国 12:05 “自我觉醒”比去哪留学更重要 16:42 工作、钱、体面之外,留学真正的收获是什么? 18:19 从鸡毛蒜皮到大病小痛,留学时独立生活的真实难度 26:50 文凭只是最低级的收获,真正宝贵的是心态和眼界的重塑 35:15 4个建议,如何最大化你的留学收获 📚 本集提到的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zhangxiaotaoboke@yahoo.com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45 min

About

我是一个生活在法国的普通女孩。在这档播客里,我会和你聊聊,我在法国十多年的生活点滴和心里的小小想法。如果你正在经历快节奏的生活,有一点喘不过气,或者对另一种人生方式感到好奇,那希望这个播客能陪你走一小段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