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 14 min

18. 蔚迈 x 朗涛:品牌出海还在边学习边游泳?何不乘上快艇,破浪前‪行‬ WaveTalk|有温度的新商业访谈录

    • Marketing

主要议题
● 从“本土到全球”到“全球到全球”的跨越
● 边学边游泳,出海企业关心的五大问题
● 何不乘上快艇,破浪前行?
 
大家好,欢迎收听Wavemaker的声播观察栏目WaveTalk《蔚迈说》,我们希望与大家畅谈商业世界的趋势与未来,带给你理性而又有温度的趋势观察与营销风向。
作为WPP旗下的国际传播机构,蔚迈(Wavemaker) 和朗涛(Landor) 都在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优势,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几位嘉宾来做一次线上的头脑风暴,就此问题给出实际的建议。

本期嘉宾:
[左五]萧钧Janice Siu,朗涛亚太区业务增长董事总经理
[左四]宋娇 Nikki Song,朗涛中国策略总监
[左二]廖敏航 Milton Liao ,蔚迈中国华南首席商业官
[左三]何咏诗 Scotty Ho,蔚迈香港管理合伙人与策略负责人
主持:
[左一]赵林娜 Linna Zhao,蔚迈中国市场与趋势负责人
[左六]杨博雯 Bowen Yang,朗涛中国业务拓展总监
01,一个关于从“本土到全球”到“全球到全球”的跨越
从LFG (Local for Global) 到GFG (Global for Global)
中国品牌出海历程经历了从“本土到全球”到“全球到全球”的深刻转变。起初,中国主要以制造业出海为主,产品多以贴牌形式出现在国际市场上。随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科技巨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国际化发展。中国品牌出海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从单纯的产品出海向真正的品牌出海转变。
朗涛中国策略总监 宋娇 (Nikki Song) 谈到:“然而,当下仍属于“本土到全球 (Local for Global)”的范畴,即品牌主体和运营重心仍在中国。如今,随着希音(Shein)等品牌的崛起,中国品牌出海已步入第三个阶段,即“全球到全球 (Global for Global)”,品牌管理团队更加国际化,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标志着真正的品牌出海时代的到来。”
对此,朗涛亚太区业务增长董事总经理 萧钧(Janice Siu) 感言,“尽管中国品牌在出海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在2023年,有142个中国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全球年收益最高的500个企业中近乎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但同年发布的凯度(Kantar) 《BrandZ 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中, 只有14家中国企业上榜,和位列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不足。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企业出海了,我们的业务出海了,但我们的品牌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到出海?”
无可厚非的是,我们已然从当下的浪潮中,感受到了出海企业在国际化探索的迭代与进阶。
蔚迈中国华南首席商业官 廖敏航 (Milton Liao)观察到:“面临着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转变,出海品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合作品类正日益丰富,各领域均热衷出海,形成百花齐放之势。消费品、科技产品、互联网公司均涉足其中,近期绿色能源领域尤为热门,如储能、光伏等,被誉为出海新三大领域,预示未来趋势。同时,众多跨境CMO在战略上追求品效最优化,不再简单追求品效合一,而是深化策略与操作,达到新高度。整体而言,品牌建设正进入全面深化、全渠道整合的新阶段。”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变革,中国品牌出海在渠道上也呈现出新的风貌。过去,跨境电商是主要的销售渠道,但如今品牌方更加注重全渠道的运营,包括DTC商城、官方网站和线下店等,以实现全方位的品牌建设和流量管理。同时,出海企业的营销战略也更加注重品效最优化,通过策略性的深度操作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02,边学边游泳,出海企业关

主要议题
● 从“本土到全球”到“全球到全球”的跨越
● 边学边游泳,出海企业关心的五大问题
● 何不乘上快艇,破浪前行?
 
大家好,欢迎收听Wavemaker的声播观察栏目WaveTalk《蔚迈说》,我们希望与大家畅谈商业世界的趋势与未来,带给你理性而又有温度的趋势观察与营销风向。
作为WPP旗下的国际传播机构,蔚迈(Wavemaker) 和朗涛(Landor) 都在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优势,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几位嘉宾来做一次线上的头脑风暴,就此问题给出实际的建议。

本期嘉宾:
[左五]萧钧Janice Siu,朗涛亚太区业务增长董事总经理
[左四]宋娇 Nikki Song,朗涛中国策略总监
[左二]廖敏航 Milton Liao ,蔚迈中国华南首席商业官
[左三]何咏诗 Scotty Ho,蔚迈香港管理合伙人与策略负责人
主持:
[左一]赵林娜 Linna Zhao,蔚迈中国市场与趋势负责人
[左六]杨博雯 Bowen Yang,朗涛中国业务拓展总监
01,一个关于从“本土到全球”到“全球到全球”的跨越
从LFG (Local for Global) 到GFG (Global for Global)
中国品牌出海历程经历了从“本土到全球”到“全球到全球”的深刻转变。起初,中国主要以制造业出海为主,产品多以贴牌形式出现在国际市场上。随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科技巨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国际化发展。中国品牌出海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从单纯的产品出海向真正的品牌出海转变。
朗涛中国策略总监 宋娇 (Nikki Song) 谈到:“然而,当下仍属于“本土到全球 (Local for Global)”的范畴,即品牌主体和运营重心仍在中国。如今,随着希音(Shein)等品牌的崛起,中国品牌出海已步入第三个阶段,即“全球到全球 (Global for Global)”,品牌管理团队更加国际化,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标志着真正的品牌出海时代的到来。”
对此,朗涛亚太区业务增长董事总经理 萧钧(Janice Siu) 感言,“尽管中国品牌在出海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在2023年,有142个中国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全球年收益最高的500个企业中近乎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但同年发布的凯度(Kantar) 《BrandZ 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中, 只有14家中国企业上榜,和位列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不足。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企业出海了,我们的业务出海了,但我们的品牌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到出海?”
无可厚非的是,我们已然从当下的浪潮中,感受到了出海企业在国际化探索的迭代与进阶。
蔚迈中国华南首席商业官 廖敏航 (Milton Liao)观察到:“面临着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转变,出海品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合作品类正日益丰富,各领域均热衷出海,形成百花齐放之势。消费品、科技产品、互联网公司均涉足其中,近期绿色能源领域尤为热门,如储能、光伏等,被誉为出海新三大领域,预示未来趋势。同时,众多跨境CMO在战略上追求品效最优化,不再简单追求品效合一,而是深化策略与操作,达到新高度。整体而言,品牌建设正进入全面深化、全渠道整合的新阶段。”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变革,中国品牌出海在渠道上也呈现出新的风貌。过去,跨境电商是主要的销售渠道,但如今品牌方更加注重全渠道的运营,包括DTC商城、官方网站和线下店等,以实现全方位的品牌建设和流量管理。同时,出海企业的营销战略也更加注重品效最优化,通过策略性的深度操作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02,边学边游泳,出海企业关

1 hr 14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