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min

220628 台灣第一例猴痘境外移入 猴痘會是下個大魔王嗎‪?‬ 林氏璧孔醫師的日本旅遊情報站

    • Places & Travel

1.WHO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在6月25日開會後,一致建議世衛組織總幹事現階段應確定疫情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2.報告中討論了五月以來在47個國家已經有了3040例通報。目前主要在歐美流行的猴痘和在非洲觀察到的病程表現通常不典型,可能僅有少數疹子,侷限在生殖器,鼠蹊部,肛門周圍,而不會到全身。他也可以在發燒,淋巴結腫大,疲勞前就有疹子。

3.多半都是輕症,極少數需要住院。目前僅通報一例免疫不全的患者死亡。似乎致死率也和之前有所改變。病毒有可能突變到比較會傳染,但致死率也降低。起碼不像非洲看到的1%甚至到10%的致死率。

4.一些初步的研究估計此波R0值是0.8,但在高風險族群比方說和患者從事高危險性行為者,則會大於1。荷蘭研究平均潛伏期是8.5天,但可以在4.2到17.3天之間。目前只有10位醫護人員染疫,不過9位都是非職場感染。

5.WHO委員會決定目前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但需要繼續關注後續發展。如果有以下狀況發生,可能都要重新評估:

a.接下來的 21 天內報告的病例大為增長,在目前受影響的人群中和之外,比方說在性工作者中發生的比例。

b.有證據表明在更多國家造成明顯傳播,或在已流行國家還產生了更多傳播。

c.在弱勢群體的病例數量增加,比方說免疫不全族群,包括控制病況不佳的HIV帶原者,孕婦和兒童。

d.若有報告臨床嚴重程度增加的證據,比方說死亡率或是住院率增加。

e.若有證據表明在歐美反向感染到動物。

f.若有證據表明病毒有明顯突變導致其傳染力、致病力或免疫逃逸特性增強,對病毒藥物有抗藥性等等。

g.若在西非和中非國家以外的地方發現致病力更強的病毒株流行的證據。

p.s.PHEIC指的是「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以及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的不同尋常事件」;該事件狀態在「情況嚴重、突然、不尋常或意外」、「公共衛生影響超出了受影響國家的邊界​​」、「可能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時啟用。

自2009年以來,共計有六次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別是: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2014年小兒麻痺疫情、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2015年至2016年茲卡病毒疫情、2018年至2019年剛果伊波拉疫情,以及於2020年1月31日宣布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04b解讀:
1.此波猴痘疫情已經超過3000例,八成都在歐洲。多半都有性行為密切接觸史。WHO報告中表示此次病毒有不典型表現,不會像傳統上先發燒然後起疹子,從臉部開始,然後到身體其他部位這樣的病程。這次滿多病患可能僅有少數疹子,甚至只有一顆。他可以侷限在生殖器或是鼠蹊部,肛門周圍,而不會到全身。他也可以在發燒前就有疹子。我個人猜測這樣的不典型表現,似乎代表病毒本身已經有突變了。和之前在非洲看到已經不同。這樣輕症的表現,可能讓這個病較難診斷,且已經在歐美傳播一陣子了。

2.目前僅通報一例奈及利亞案例死亡,似乎致死率也和之前有所改變。病毒有可能突變到比較會傳染,但致死率也降低。起碼不像非洲看到的1%甚至到10%的致死率。

3.目前不是很確定性行為體液是否會傳染。但確定的是透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皮膚疹子是會傳染的。

4.在非洲比較常見的傳染途徑是囓齒類傳染人,但這波歐美疫情顯然主要應該是人傳人,且多半是親密接觸。

5.我個人目前不會特別擔心

1.WHO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在6月25日開會後,一致建議世衛組織總幹事現階段應確定疫情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2.報告中討論了五月以來在47個國家已經有了3040例通報。目前主要在歐美流行的猴痘和在非洲觀察到的病程表現通常不典型,可能僅有少數疹子,侷限在生殖器,鼠蹊部,肛門周圍,而不會到全身。他也可以在發燒,淋巴結腫大,疲勞前就有疹子。

3.多半都是輕症,極少數需要住院。目前僅通報一例免疫不全的患者死亡。似乎致死率也和之前有所改變。病毒有可能突變到比較會傳染,但致死率也降低。起碼不像非洲看到的1%甚至到10%的致死率。

4.一些初步的研究估計此波R0值是0.8,但在高風險族群比方說和患者從事高危險性行為者,則會大於1。荷蘭研究平均潛伏期是8.5天,但可以在4.2到17.3天之間。目前只有10位醫護人員染疫,不過9位都是非職場感染。

5.WHO委員會決定目前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但需要繼續關注後續發展。如果有以下狀況發生,可能都要重新評估:

a.接下來的 21 天內報告的病例大為增長,在目前受影響的人群中和之外,比方說在性工作者中發生的比例。

b.有證據表明在更多國家造成明顯傳播,或在已流行國家還產生了更多傳播。

c.在弱勢群體的病例數量增加,比方說免疫不全族群,包括控制病況不佳的HIV帶原者,孕婦和兒童。

d.若有報告臨床嚴重程度增加的證據,比方說死亡率或是住院率增加。

e.若有證據表明在歐美反向感染到動物。

f.若有證據表明病毒有明顯突變導致其傳染力、致病力或免疫逃逸特性增強,對病毒藥物有抗藥性等等。

g.若在西非和中非國家以外的地方發現致病力更強的病毒株流行的證據。

p.s.PHEIC指的是「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以及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的不同尋常事件」;該事件狀態在「情況嚴重、突然、不尋常或意外」、「公共衛生影響超出了受影響國家的邊界​​」、「可能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時啟用。

自2009年以來,共計有六次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別是: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2014年小兒麻痺疫情、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2015年至2016年茲卡病毒疫情、2018年至2019年剛果伊波拉疫情,以及於2020年1月31日宣布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04b解讀:
1.此波猴痘疫情已經超過3000例,八成都在歐洲。多半都有性行為密切接觸史。WHO報告中表示此次病毒有不典型表現,不會像傳統上先發燒然後起疹子,從臉部開始,然後到身體其他部位這樣的病程。這次滿多病患可能僅有少數疹子,甚至只有一顆。他可以侷限在生殖器或是鼠蹊部,肛門周圍,而不會到全身。他也可以在發燒前就有疹子。我個人猜測這樣的不典型表現,似乎代表病毒本身已經有突變了。和之前在非洲看到已經不同。這樣輕症的表現,可能讓這個病較難診斷,且已經在歐美傳播一陣子了。

2.目前僅通報一例奈及利亞案例死亡,似乎致死率也和之前有所改變。病毒有可能突變到比較會傳染,但致死率也降低。起碼不像非洲看到的1%甚至到10%的致死率。

3.目前不是很確定性行為體液是否會傳染。但確定的是透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皮膚疹子是會傳染的。

4.在非洲比較常見的傳染途徑是囓齒類傳染人,但這波歐美疫情顯然主要應該是人傳人,且多半是親密接觸。

5.我個人目前不會特別擔心

5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