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财经有深度

3044.为什么美国政府重新开门,却股债汇三杀了?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为什么美国政府重新开门,却股债汇三杀了?来自超级定投家主理人。

最近的美股波动有点大。自10月底创新高以来,虽然钠指、标普500的整体回撤幅度不算太大,但钠指在7个交易日里有3天的跌幅超过1.5%,对于宽基指数来说,也确实是比较大幅度的调整。

不过,11月10日,钠指以2.27%的单日涨幅,给投资者们又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11月13日正式开门后,美股各大指数出现显著回调,钠指跌超2%,科技股再度成为抛售核心。

站在当下,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是:

第一,为什么十一月十日钠指大涨了?

第二, 为什么钠指最近都在下跌?

第三,接下来,美股是看涨还是看跌?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政府开门为什么会影响股市?

11月10日美股各主要指数大涨的直接驱动,美国政府重新开门了。在此之前,政府停摆已经持续了40多天。那,为什么政府重新开门,可以推动指数上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政府停摆会对股市造成不利影响。事实上,核心的原因,就是市场流动性受阻,股市缺少“水”的支撑,上涨的阻力自然更大了。而流动性受阻的原因,用大白话来讲,就是:

政府停摆期间,国债、税收等工作,还是按照此前的计划正常进行。国债发行时,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其他的投资者,就会用自己的多余存款,去购买国债。那么,这些钱,自然就不会被用来购买股票、黄金等其他资产了。税收也是类似。

在政府停摆的情况下,财政部的账户收到钱之后,却无法正常地花到社保、基建等实体工作上,而是堆积在账户里。这就像一个堰塞湖,收集了很多水,但是出口堵住了,因此下游的田地都干涸了。此外,政府停摆期间,许多重要的数据无法正常公布,也影响了大家对于经济和股市的判断。造成的后果,我们也在前段时间看到了:

首先, 美股调整,在两周不到的时间里,部分大型龙头科技股回撤超过15%;

再看黄金,也在两周不到的时间里,发生了超过10%的回撤。

政府宣布将重新开门,就相当于把“堰塞湖”的堵塞疏通,让原本堆积在财政部账户里的资金,得以正常地在市场和实体经济中流通。受到“水来了”的乐观预期影响,美股在当天表现非常积极。

那为什么十一月十三日美股又走出股债汇三杀呢?

主要是我们刚刚提到政府停摆期间,许多重要的数据无法正常公布,也影响了大家对于经济和股市的判断。叠加美联储内部出现罕见的政策分歧,鹰派与鸽派的声音同时增强,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25基点概率从先前60%多骤降至50%左右,而在一个月前,这个概率接近95%。所以这次降息预期的突变也导致引发了市场担忧:

其次,为什么这几次都是科技板块领跌?

事实上,这几次美股的大跌也不能说完全是因为政府停摆引起的。政府停摆,主要影响的是“流动性”这单一的方面,而影响股市的,更重要的还有“基本面”和“估值面”。在基本面和估值面上,近期美股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AI相关的、大型科技龙头股的估值泡沫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重视”。

首先, “大空头”迈克尔·贝里旗下的基金披露,通过买入看空期权的方式,以较高仓位做空了美股的AI龙头公司;并且迈克尔·贝里本人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科技巨头正通过一些合法合规、但不合实际运作和投资逻辑的财务手段,人为夸大利润。

高盛的分析师与宏观研究策略师在报告中写道,虽然当前股市并不像1999年那样在泡沫马上就要破裂的边缘,但AI热潮与21世纪初狂热景象愈发相似的风险,正在上升。在投资支出、企业利润、企业债务、降息周期等指标上,当前的“剧本”,都与20世纪末互联网泡沫最火热时的状况非常相似。

软银集团在三季报中显示,已经清仓了某人工智能龙头公司的股票,但没有公布出售原因。

虽然从目前来看,科技巨头的现金流和盈利表现还是比较坚实的,但市场的一个常见情况是,当估值过高时,稍有负面消息就可能引发市场情绪立刻逆转。在连续上涨较长时间之后,投资者也容易自发地,从“故事驱动”,转向“估值驱动”。而这,正是近期美股所发生的故事。十一月十三日这样的现象仍在延续:道指、标普500均收跌1.6%左右;而科技股整体表现不佳,钠斯达克指数下跌2.29%。

那么接下来,美股是看涨还是看跌?

市场瞬息万变,影响因素有种种,涨或者跌,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上面,我已经讲解了一些“泡沫党”的观点。以下,从客观角度,来列举一些“乐观党”的观点:

高盛另一个组的分析师在其最新研报中认为:尽管当前市场呈现出部分历史性泡沫的特征,但我们尚未身处其中。与过往泡沫最大的不同在于,本轮科技股上涨主要由强劲的基本面和实实在在的盈利增长所驱动,而非纯粹的投机狂热。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表示,将在年底前的任何抛售中逢低买入,包括近期因科技股估值担忧而出现的大幅下跌。即便是在大型科技公司内部,也存在一些分化。有的公司仍然保持较低的资本开支,有着强劲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使其成为科技板块内部的“防御性投资”之选。

由此可见,当下市场的分歧确实在加大,即便是高盛内部,也存在显著的观点交锋。不过,可以看到的是,未来美股市场可能要更多地走向对基本面、估值面的关注。因此,如果你后续仍希望参与美股市场的投资,不如采用更多元的配置策略,以更好地平衡账户的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