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min

EP 16 政大心理系研究所介紹-臨床組 神經實驗‪室‬ 麥賽欸 心理學

    • Mental Health

拖延症末期患者,終於把這集生出來惹QQ
非常感謝大家的等待。跪…

記得當時剛開學(現在都要第四個學期惹,菸),在Seminar中聽到楊啟正老師的分享,老師說到當時見到的一位病患,頓時讓我紅了眼眶,那時候我就下定決心要訪問楊啟正老師的研究生。臨床組的神經實驗室不多,其中,有提供神經外科訓練的實驗室更是屈指可數。另外,臨床心理師在社區的功能,也是楊老師努力的領域。這次我們就來請小雅和小佑和我們大家分享這次豐富的內容~


兩位都在大學時期開啟了對神經領域的興趣,同時也參與了不同的實驗室
神經心理是較不為人知的臨床心理領域
一般人對神經心理學的想像
社區是什麼?
全觀心理健康中心,門診與居家訪視
病患在治療室所呈現的樣子與在家中的樣貌是不太一樣的
臨床心理師居家訪視的業務
大腦生病了,展現出來的行為是和發病前不同的
病患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一個答案,腦震盪症候群
輕度頭部外傷很容易被忽略,甚至一般檢查也較不容易發現,因為較難有證據支持
這類的患者會很疑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讓患者與家人知道一些答案與他們在生活中可以做一些什麼,這是臨床心理師的核心能力
比其他實驗室較不同的,會需要大量的大腦方面的知識與在行為上是如何展現
腦部攝影閱讀的能力
相較於神經內科的臨床心理師,神經外科的臨床心理師非常缺乏
要能和不同的團隊溝通合作,社工師、醫師、護理師等等
神經與社區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與老人家互動的技巧,稱讚對方和聽老人家說他們的故事
進入實驗室後發現神經與社區方面,還有很多是我們臨床心理師可以做的
在實習時,需要和醫療團隊討論,並主動提出可以給病患什麼的照護
實習生時期,在每個專業人員都在忙碌時,要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是一個挑戰
在社區實習時,要懂的老人家們喜歡的歌曲
實習的場域會在社區、神經外科和精神科,他們的業務都有所不同
神經相關的疾患與精神上的疾患是不同的
社區業務包羅萬象,甚至還會參加病患的告別式,家人需不需要悲傷輔導等
關於腦的知識需要讀很多書,而且都是英文的書
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了解,當在幫助別人之前,要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有什麼會擊垮我




實驗室:
腦震盪與心理整合照護實驗室(全名)
神經實驗室(簡稱)

初登場匿名研究生:
小雅
小佑

若有任何建議,請在Apple Podcast上給星留言。
跪求五星按讚、留言、訂閱加分享。

若有任何建議、想聽的主題,或是Mike可以幫上忙的地方:
Email:mikepsychmf@gmail.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ikepsychmf/
Instagram:mikepsychmf

徵求目前正在讀諮商/臨心所的同學們,與目前正在執業的心理師們。
若有興趣想要分享的主題,或是想要來玩一下podcast,都非常歡迎聯絡我~

拖延症末期患者,終於把這集生出來惹QQ
非常感謝大家的等待。跪…

記得當時剛開學(現在都要第四個學期惹,菸),在Seminar中聽到楊啟正老師的分享,老師說到當時見到的一位病患,頓時讓我紅了眼眶,那時候我就下定決心要訪問楊啟正老師的研究生。臨床組的神經實驗室不多,其中,有提供神經外科訓練的實驗室更是屈指可數。另外,臨床心理師在社區的功能,也是楊老師努力的領域。這次我們就來請小雅和小佑和我們大家分享這次豐富的內容~


兩位都在大學時期開啟了對神經領域的興趣,同時也參與了不同的實驗室
神經心理是較不為人知的臨床心理領域
一般人對神經心理學的想像
社區是什麼?
全觀心理健康中心,門診與居家訪視
病患在治療室所呈現的樣子與在家中的樣貌是不太一樣的
臨床心理師居家訪視的業務
大腦生病了,展現出來的行為是和發病前不同的
病患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一個答案,腦震盪症候群
輕度頭部外傷很容易被忽略,甚至一般檢查也較不容易發現,因為較難有證據支持
這類的患者會很疑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讓患者與家人知道一些答案與他們在生活中可以做一些什麼,這是臨床心理師的核心能力
比其他實驗室較不同的,會需要大量的大腦方面的知識與在行為上是如何展現
腦部攝影閱讀的能力
相較於神經內科的臨床心理師,神經外科的臨床心理師非常缺乏
要能和不同的團隊溝通合作,社工師、醫師、護理師等等
神經與社區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與老人家互動的技巧,稱讚對方和聽老人家說他們的故事
進入實驗室後發現神經與社區方面,還有很多是我們臨床心理師可以做的
在實習時,需要和醫療團隊討論,並主動提出可以給病患什麼的照護
實習生時期,在每個專業人員都在忙碌時,要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是一個挑戰
在社區實習時,要懂的老人家們喜歡的歌曲
實習的場域會在社區、神經外科和精神科,他們的業務都有所不同
神經相關的疾患與精神上的疾患是不同的
社區業務包羅萬象,甚至還會參加病患的告別式,家人需不需要悲傷輔導等
關於腦的知識需要讀很多書,而且都是英文的書
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了解,當在幫助別人之前,要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有什麼會擊垮我




實驗室:
腦震盪與心理整合照護實驗室(全名)
神經實驗室(簡稱)

初登場匿名研究生:
小雅
小佑

若有任何建議,請在Apple Podcast上給星留言。
跪求五星按讚、留言、訂閱加分享。

若有任何建議、想聽的主題,或是Mike可以幫上忙的地方:
Email:mikepsychmf@gmail.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ikepsychmf/
Instagram:mikepsychmf

徵求目前正在讀諮商/臨心所的同學們,與目前正在執業的心理師們。
若有興趣想要分享的主題,或是想要來玩一下podcast,都非常歡迎聯絡我~

5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