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 3 min

EP5|傳承或創新:什麼是優質教育‪?‬ 看不見的SDGs 聽不見的ESG

    • Self-Improvement

EP5 | 傳承或創新:什麼是優質教育?

主持人: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
來賓:郭駿武(親子共學團創辦人)、閔柏陵(親子共學團理事長)

本集節目介紹🎤:
「 教育 」既承擔社會文化傳承與主流思潮推廣的任務,同時也應具有啟發受教育者創新並支持另類想法發展的功能。教育的困難就在於如何找到兼顧兩種不同方向的目的,特別是尚在啟蒙階段的學童教育,如果少了創新和鼓勵差異的空間,淪為保守的刻板填鴨,不僅扼殺了小孩子的創造力,也連帶地阻斷了新一代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相反地,如果只重視創新和差異而沒有既有文化制度與主流思潮的傳承與連結,也可能養成沒有方向盲目反傳統與刻意標榜另類的情況。如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試著在兩者中找到平衡,為社會培養穩健的進步力量,是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本集節目邀請到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秘書長與理事長來分享他們的理念,一起聊聊何謂「教育」這件事。
「 親.子.共.學 」這四個字顧名思義,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的作法,而改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伴侶、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主流意識型態賦予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而在很多的社會議題上也曾看見親子共學帶著很多親子家庭參與,因為「親子共學」的理念之一,是「親子共同探討社會議題」。親子共學團不因為小朋友年紀小,就避談社會議題,而是讓小朋友從小就接觸公共議題,並且,抱持共學的心態,大人們與小孩子們透過共學,一起打開各種看世界的視角。這些貌似激進的作為,到底在教育上想達到什麼呢?歡迎一起來收聽這集的「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

EP5 | 傳承或創新:什麼是優質教育?

主持人: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
來賓:郭駿武(親子共學團創辦人)、閔柏陵(親子共學團理事長)

本集節目介紹🎤:
「 教育 」既承擔社會文化傳承與主流思潮推廣的任務,同時也應具有啟發受教育者創新並支持另類想法發展的功能。教育的困難就在於如何找到兼顧兩種不同方向的目的,特別是尚在啟蒙階段的學童教育,如果少了創新和鼓勵差異的空間,淪為保守的刻板填鴨,不僅扼殺了小孩子的創造力,也連帶地阻斷了新一代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相反地,如果只重視創新和差異而沒有既有文化制度與主流思潮的傳承與連結,也可能養成沒有方向盲目反傳統與刻意標榜另類的情況。如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試著在兩者中找到平衡,為社會培養穩健的進步力量,是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本集節目邀請到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秘書長與理事長來分享他們的理念,一起聊聊何謂「教育」這件事。
「 親.子.共.學 」這四個字顧名思義,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的作法,而改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伴侶、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主流意識型態賦予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而在很多的社會議題上也曾看見親子共學帶著很多親子家庭參與,因為「親子共學」的理念之一,是「親子共同探討社會議題」。親子共學團不因為小朋友年紀小,就避談社會議題,而是讓小朋友從小就接觸公共議題,並且,抱持共學的心態,大人們與小孩子們透過共學,一起打開各種看世界的視角。這些貌似激進的作為,到底在教育上想達到什麼呢?歡迎一起來收聽這集的「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

1 hr 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