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episodes

Architectural Observation, Art & Philosophy, Field Recording, Life & Work. WūJīMāChā Podcast documents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to inspire and promote actions. Updates monthly.

建築性觀察、藝術 & 哲學、環境錄音、生活 & 工作。「WūJīMāChā 瞭望台」記錄觀察和思考,從而啓發和推動行動。每月更新。



Visit WūJīMāChā to discover more: https://www.wujimacha.com/

訪問 WūJīMāChā 以探索更多:https://www.wujimacha.com/



Happy listening :)

收聽愉快:)

WūJīMāChā 瞭望‪台‬ WūJīMāChā

    • Arts
    • 4.6 • 5 Ratings

Architectural Observation, Art & Philosophy, Field Recording, Life & Work. WūJīMāChā Podcast documents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to inspire and promote actions. Updates monthly.

建築性觀察、藝術 & 哲學、環境錄音、生活 & 工作。「WūJīMāChā 瞭望台」記錄觀察和思考,從而啓發和推動行動。每月更新。



Visit WūJīMāChā to discover more: https://www.wujimacha.com/

訪問 WūJīMāChā 以探索更多:https://www.wujimacha.com/



Happy listening :)

收聽愉快:)

    [22E07] 筆記整理軟件、偵探線索屋

    [22E07] 筆記整理軟件、偵探線索屋

    類別
    生活 & 工作

    介紹
    筆記整理軟件的交互默認在電子設備上完成,這意味着它們或許永遠無法滿足始於紙筆的思考過程的需求。而那些在整理軟件中可以實現的整理和呈現方式,在現實中均有對應——好似一間偵探線索屋。

    Voices | 聲音

    Zizheng: https://zizhengw.github.io/
    eno: https://twitter.com/enokoneko


    Notes | 筆記

    Zizheng 在錄音中提到的筆記軟件:Obsidian、Workflowy、Heptabase、 思源筆記 (口誤說成了「思維筆記」)和 Flomo。


    eno 和 Zizheng 後續的相關討論記錄:


    1. 關於 Flomo


    eno:「我想到 Flomo 那样的 app 是为没有记笔记习惯的人准备的,为习惯了聊天 GUI 界面的『现代人』准备的。Flomo 很好进入,一切都那么熟悉。它启动了记录的愿望和习惯。这是笔记的第一步。(所以它不是没有合理性,但仅限于此)。有整理愿望或进一步思考愿望的记录者才会注意到它的不足。」


    Zizheng:「所以『现代人』无法思考。證畢。哈哈哈哈哈。」


    2. 關於「回到物理」


    eno:「必须得不断回到『物理』。又听过一遍后,我觉得我的不安/不确定可能是不知道什么是『最』理想的,就是我知道 app 的输入是高度抽象的,它引出一堆问题。笔纸和计算机优点的结合方式基于当前使用方式的延展想象,但或许像 Dynamicland 之类,可以有从根本上不同的结合方式,在想这之类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可能性』的问题,末尾虽然略有提到,用电脑整理,整理方式就被软件功能和 GUI 给限制住,但用『纯物理』的方式尽管不完美但限制要少很多。电脑的使用得在不断回到物理方式的前提下去思考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输入是其中一环。」


    3. 關於 「Dynamicland」


    Zizheng:「Dynamicland 是幻術。它比現階段媒介接近真實,但其實不然。因爲它的底層邏輯是『計算』的。如果真的在找根本的方式,可能是不用寫的。」


    eno:「因为是光,没有实体吗?」


    Zizheng:「不,因爲那時候整個房子就是一個計算機。房子的意義變了。主要問題在於『實體』是怎麼被創造的。它的構造過程要考慮進去。畢竟計算機也是實體的。電路也是實體的。它們都是物理的。但我知道的是,屏幕上的圖像和現實構造的規則不一樣,因此它們不是同一個東西。」


    eno:「嗯。不是严肃广义的『实体』而是指对人有『实感』的实体。」


    4. 關於「物理和電子結合的比例問題」


    eno:「Dynamicland 用的光,临时性储存,电断了就全没了,有『实感
    』的纸完全没变化。这或许是个很大的问题。但要说把房间的计算机化有什么问题我觉得还太早,现实是大多人房间很物理,留给计算机的只有一两块屏幕。」


    Zizheng:「房間的計算化有很大問題。因爲你的生活不應該只有一種計算邏輯充斥在所有地方。它得有點別的邏輯對不對。比如說,生命的邏輯。」


    eno:「『物理』的和『电子』的结合的很少很弱,不是说让房间变成100%计算机。比如说15%。但现在是5%不到(纯感受)。荧幕、『智能』家具电器、没了。然后现代人注意力被集中在这几块大大小小的荧幕上。显示器、手机、电子手表。太怪了。」


    Zizheng:「我覺得現在已經100%了。計算的邏輯已經充斥所有領域了, 除了手工業。它因爲是在模

    • 15 min
    [22E06] 振動:樹枝生長、人體排列、詞彙發音

    [22E06] 振動:樹枝生長、人體排列、詞彙發音

    類別
    生活 & 工作

    介紹
    某種振動或許左右了樹木的形態。「物」的終極形態。希臘立柱和人體寫生。人類語言詞彙由來的猜測。「亞當」和「Om」同源。諸如此類物理現象,都是關於世界的知識。它們被宗教所提及,但它們不屬於宗教。

    評論 & 反饋
    歡迎通過郵件和我們分享您的評論(請註明針對的錄音題目):comments@wujimacha.com

    有關其它任何反饋,歡迎發送郵件至: hello@wujimacha.com

    關於
    建築性觀察、藝術 & 哲學、環境錄音、生活 & 工作。「WūJīMāChā 瞭望台」記錄觀察和思考,從而啓發和推動行動。

    每月更新。

    訂閱更新
    您可通過 RSS,播客客戶端,郵件等途徑訂閱我們的播客和更多內容更新:訂閱方法

    捐助 & 其它方式支持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並認可我們的做事方式,請考慮通過捐助,參與具體項目等方式讓 WūJīMāChā 得以良性運轉:詳情

    • 14 min
    [22E05] 「外立面色彩設計導則」

    [22E05] 「外立面色彩設計導則」

    類別
    生活 & 工作

    介紹
    「你難道不覺得有一股力量在使一切變得模糊,曖昧,一種精神上的俄狄浦斯現象在廣泛發生?俄狄浦斯弒父娶母,受到懲罰,是因為他模糊了代與代的界限,讓生變得無力。上一代人吞噬了下一代,下一代回溯到上一代。這裏有些太晦澀的不能付諸言辭的東西,太不起眼的灰色,太無意義的苦難。我無法同情,只好冷眼而旁觀著……為什麼不願讓年輕人走,放他們生路呢。」 「是啊,為什麼?」「因為恐懼吧。」「什麼樣的恐懼?」 「對自身的無力的恐懼。無力再真實地表達任何含義。」

    評論 & 反饋
    歡迎通過郵件和我們分享您的評論(請註明針對的錄音題目):comments@wujimacha.com

    有關其它任何反饋,歡迎發送郵件至: hello@wujimacha.com

    關於
    建築性觀察、藝術 & 哲學、環境錄音、生活 & 工作。「WūJīMāChā 瞭望台」記錄觀察和思考,從而啓發和推動行動。

    每月更新。

    訂閱更新
    您可通過 RSS,播客客戶端,郵件等途徑訂閱我們的播客和更多內容更新:訂閱方法

    捐助 & 其它方式支持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並認可我們的做事方式,請考慮通過捐助,參與具體項目等方式讓 WūJīMāChā 得以良性運轉:詳情

    • 21 min
    [22E04] 冰雹轉晴

    [22E04] 冰雹轉晴

    類別 | Category
    環境錄音系列

    Intro | 介紹
    自此期起新增「環境錄音」系列類別,並將以往相關錄音匯總(見「相關錄音」)。

    希望對生活中細微的忠實捕捉能夠爲在上海、邊境地區、以及所有因新冠疫情被限制的大家帶來哪怕只是片刻的慰藉。

    祝願大家身體和精神健康。

    錄製人 | Recorder

    Zizheng: https://zizhengw.github.io/


    相關錄音 | Related Episodes

    [21E12] 牛群迎面走來:https://www.wujimacha.com/pub/21e12
    [21E08] 藥山暮鼓:https://www.wujimacha.com/pub/21e08
    [21E07] 「聽取蛙聲一片」:https://www.wujimacha.com/pub/21e07
    [21E02] 福建福州永泰縣嵩口镇:https://www.wujimacha.com/pub/21e02
    [20E2] 春節特輯:國子監一旁的胡同:https://www.wujimacha.com/pub/20e2
    [20E13] 春季特輯:「趁他們還沒都醒!」:https://www.wujimacha.com/pub/20e13



    所有類別匯總:https://www.wujimacha.com/podcast


    Comments & Feedback | 評論 & 反饋
    歡迎通過郵件和我們分享您的評論(請註明針對的錄音題目):comments@wujimacha.com

    有關其它任何反饋,歡迎發送郵件至: hello@wujimacha.com

    About | 關於
    Architectural Observation, Art & Philosophy, Field Recording, Life & Work.
    建築性觀察、藝術 & 哲學、環境錄音、生活 & 工作。

    WūJīMāChā Podcast documents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to inspire and promote actions. 「WūJīMāChā 瞭望台」記錄觀察和思考,從而啓發和推動行動。

    Updates monthly. 每月更新

    Subscribe | 訂閱更新
    Subscribe to stay connected with us for latest podcast, essay, and project updates. 您可通過 RSS,播客客戶端,郵件等途徑訂閱我們的播客和更多內容更新:訂閱方法

    Donate & Contribute | 捐助 & 其它方式支持
    If you find our contents enjoyable and like the way we do things, please consider contributing by donating, joining particular projects, and so on to help WūJīMāChā remain sustainable: details.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並認可我們的做事方式,請考慮通過捐助,參與具體項目等方式讓 WūJīMāChā 得以良性運轉:詳情

    • 8 min
    雜誌已出,歡迎投稿!

    雜誌已出,歡迎投稿!

    Intro | 介紹
    WūJīMāChā Essay+ 中文版已發佈:

    數字時代日益加劇,人的生存空間也因而在無形中被縮減,代之以效率化、功能化的數據交換。思想與文藝作為社會生活最重要之形式,逐漸失去了現實的基本。為了在這不期然的境況下讓純粹的精神活動仍能得以表達,我們決定創立 WūJīMāChā Essay+。題材、媒介、傾向,俱不設限,但以純文學及其批評,純思想性作品及其批評為主。

    爲配合文章內容,我們推出「縱書卷軸」排版設計。除非特別聲明,全部內容均遵循共享創意 署名 4.0 國際版權協議(CC BY 4.0)。

    我們相信如今和過往一樣,人依然需要以心靈本身來回應這個時代所涵攝的困惑,以及隱蔽的動盪。

    謹此

    WūJīMāChā Essay+ 編輯組

    雜誌主站:https://www.wujimacha.com/essay-plus-tc

    最新春季刊主頁:https://www.wujimacha.com/2022-spring-tc

    郵件免費訂閱: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wujimacha

    投稿邀請:https://www.wujimacha.com/pub/essay-plus-submission-invitation-and-guideline-tc

    Voices | 聲音

    Jinglong
    Zizheng: https://zizhengw.github.io/


    Comments & Feedback | 評論 & 反饋
    歡迎通過郵件和我們分享您的評論(請註明針對的錄音題目):comments@wujimacha.com

    有關其它任何反饋,歡迎發送郵件至: hello@wujimacha.com

    About | 關於
    Architectural Observation, Art & Philosophy, Life & Work. 建築性觀察,藝術 & 哲學,生活 & 工作。

    WūJīMāChā Podcast documents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to inspire and promote actions. 「WūJīMāChā 瞭望台」記錄觀察和思考,從而啓發和推動行動。

    Updates monthly. 每月更新

    Subscribe | 訂閱更新
    Subscribe to stay connected with us for latest podcast, essay, and project updates. 您可通過 RSS,播客客戶端,郵件等途徑訂閱我們的播客和更多內容更新:訂閱方法

    Donate & Contribute | 捐助 & 其它方式支持
    If you find our contents enjoyable and like the way we do things, please consider contributing by donating, joining particular projects, and so on to help WūJīMāChā remain sustainable: details.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並認可我們的做事方式,請考慮通過捐助,參與具體項目等方式讓 WūJīMāChā 得以良性運轉:詳情

    • 11 min
    [22E03] "aRb"

    [22E03] "aRb"

    Intro | 介紹
    常聽到「亞洲語言傾向於省略主語」這樣的論點。但亞洲語言究竟省略了什麼? 「省略主語」是什麼含義呢?討論的靈感來源於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的一段話。

    Voices | 聲音

    Jinglong
    Zizheng: https://zizhengw.github.io/


    Notes | 筆記

    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Wittgenstein'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全文:https://people.umass.edu/klement/tlp/tlp.html



    《邏輯哲學論》有關的段落:「Instead of, ‘The complex sign “aRb” says that a stands to b in the relation R’, we ought to put, ‘That “a” stands to “b” in a certain relation says that aRb.’ (3.1432)」


    Comments & Feedback | 評論 & 反饋
    歡迎通過郵件和我們分享您的評論(請註明針對的錄音題目):comments@wujimacha.com

    有關其它任何反饋,歡迎發送郵件至: hello@wujimacha.com

    About | 關於
    Architectural Observation, Art & Philosophy, Life & Work.

    建築性觀察,藝術 & 哲學,生活 & 工作。

    WūJīMāChā Podcast documents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to inspire and promote actions.

    「WūJīMāChā 瞭望台」記錄觀察和思考,從而啓發和推動行動。

    Updates monthly.

    每月更新

    Subscribe | 訂閱更新
    Subscribe to stay connected with us for latest podcast, essay, and project updates.

    您可通過 RSS,播客客戶端,郵件等途徑訂閱我們的播客和更多內容更新:訂閱方法

    Donate & Contribute | 捐助 & 其它方式支持
    If you find our contents enjoyable and like the way we do things, please consider contributing by donating, joining particular projects, and so on to help WūJīMāChā remain sustainable: details.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並認可我們的做事方式,請考慮通過捐助,參與具體項目等方式讓 WūJīMāChā 得以良性運轉:詳情

    • 13 min

Customer Reviews

4.6 out of 5
5 Ratings

5 Ratings

Top Podcasts In Arts

NPR
The Moth
Roman Mars
Avery Trufelman
Jason Weiser, Carissa Weiser, Nextpod
Snap Judgmen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