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 17 min

S5E6 鲁豫对话何雨珈 | 和她们相遇的时候,我的键盘在起‪火‬ 岩中花述

    • Arte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

何雨珈,自由译者,代表译作《纸牌屋》《鱼翅与花椒》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五季第六期节目,鲁豫遇到爱笑的何雨珈。

由一场车祸开始,何雨珈找到了翻译。在作者与两种语言的保护之下,她好像躲进一个巨大的「泡泡」,在文字中拥抱全新的他者。从「蓝眼睛看中国」的非虚构系列,到琼·狄迪恩的感伤呓语与新新闻主义,再到巴比松大饭店与上世纪60年代的女性运动,一本书连接另一本书,一段经验又联通另一段经验。何雨珈说,当这些书与自我的成长同步的时候,太过幸福。

不做翻译的时候,她追物候,做手工,对AI友好,赞美女性喜剧演员。她说自己是个不会焦虑的人,比起被人赞美「你看上去真年轻」,她更想听到「这样的40岁,真好」。她接受每一个当下的状态,也希望由自己来言说。

苦与乐,都让花朵自己述说。你呢,会怎么说?





【内容提要】

引入

02:44 即便不去追逐,春天的物候也会一直陪伴

06:33 未来会有一种手工感的翻译,就像布艺一样

Part 1 人生从翻译始

09:16 我的人生从翻译开始,更准确地说,从车祸开始

16:18 在香港遇到风球的时候,赶紧用拐勾住一棵树

19:09 千禧之旅后,祈愿世界和平成为一个具体的心愿

24:52 找到作者写到的人,然后交给他一本书

26:56 翻译时的场景很「吵闹」,但躲在作者背后太安全了

Part 2 做那个中文的声音

31:08 《向伯利恒跋涉》,翻译之路上的转折点

34:46 同是新新闻主义发起人,狄迪恩给了人物为读者说话的机会

42:38 超前如狄迪恩,也沉浸于一段关系,与女儿有一点疏离

45:39 巴比松大饭店,为女孩提供一间自己的房间

49:08 如果是我,一定会不停地联系作者,争取有一些回应

53:53 从前做翻译,对作者不存在「敬畏」

Part 3 语言的更多可能

57:24 尽管自由,但也不能要求比别人轻松多少

62:20 好的单口喜剧专场,就是一篇好的文学文本

65:14 专业搞笑的她们

69:12 消除对一些语言的耻感,也改变一些语言的习惯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琼·狄迪恩(Joan Didion ),何雨珈译,大方|中信出版集团·北京时代华语,2021年6月,节目中提及的篇目包括:《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再见吧,一切》(Goodbye to All That)

《巴比松大饭店》(The Barbizon),保利娜·布伦(Paulina Bren),何雨珈译,未读·文艺家 / 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3月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美国作家、小说家,节目中提及其作品包括《蓝夜》(Blue Nights)、《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 Thinking)

《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Joan Didion: The Center Will Not Hold),2017年由格里芬·邓恩(Griffin Dunne)执导的有关狄迪恩的纪录片

《千禧之旅》,2000年由凤凰卫视制作的电视节目

《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

《再见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Life in the Vanishing Backstreets of a City Transformed),迈克尔.麦尔(Michael Meyer)著,何雨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4月

何伟,本名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作家、记者,著有《江城》(River Town)、《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等

约翰·韦恩(John Wayne)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

何雨珈,自由译者,代表译作《纸牌屋》《鱼翅与花椒》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五季第六期节目,鲁豫遇到爱笑的何雨珈。

由一场车祸开始,何雨珈找到了翻译。在作者与两种语言的保护之下,她好像躲进一个巨大的「泡泡」,在文字中拥抱全新的他者。从「蓝眼睛看中国」的非虚构系列,到琼·狄迪恩的感伤呓语与新新闻主义,再到巴比松大饭店与上世纪60年代的女性运动,一本书连接另一本书,一段经验又联通另一段经验。何雨珈说,当这些书与自我的成长同步的时候,太过幸福。

不做翻译的时候,她追物候,做手工,对AI友好,赞美女性喜剧演员。她说自己是个不会焦虑的人,比起被人赞美「你看上去真年轻」,她更想听到「这样的40岁,真好」。她接受每一个当下的状态,也希望由自己来言说。

苦与乐,都让花朵自己述说。你呢,会怎么说?





【内容提要】

引入

02:44 即便不去追逐,春天的物候也会一直陪伴

06:33 未来会有一种手工感的翻译,就像布艺一样

Part 1 人生从翻译始

09:16 我的人生从翻译开始,更准确地说,从车祸开始

16:18 在香港遇到风球的时候,赶紧用拐勾住一棵树

19:09 千禧之旅后,祈愿世界和平成为一个具体的心愿

24:52 找到作者写到的人,然后交给他一本书

26:56 翻译时的场景很「吵闹」,但躲在作者背后太安全了

Part 2 做那个中文的声音

31:08 《向伯利恒跋涉》,翻译之路上的转折点

34:46 同是新新闻主义发起人,狄迪恩给了人物为读者说话的机会

42:38 超前如狄迪恩,也沉浸于一段关系,与女儿有一点疏离

45:39 巴比松大饭店,为女孩提供一间自己的房间

49:08 如果是我,一定会不停地联系作者,争取有一些回应

53:53 从前做翻译,对作者不存在「敬畏」

Part 3 语言的更多可能

57:24 尽管自由,但也不能要求比别人轻松多少

62:20 好的单口喜剧专场,就是一篇好的文学文本

65:14 专业搞笑的她们

69:12 消除对一些语言的耻感,也改变一些语言的习惯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琼·狄迪恩(Joan Didion ),何雨珈译,大方|中信出版集团·北京时代华语,2021年6月,节目中提及的篇目包括:《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再见吧,一切》(Goodbye to All That)

《巴比松大饭店》(The Barbizon),保利娜·布伦(Paulina Bren),何雨珈译,未读·文艺家 / 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3月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美国作家、小说家,节目中提及其作品包括《蓝夜》(Blue Nights)、《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 Thinking)

《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Joan Didion: The Center Will Not Hold),2017年由格里芬·邓恩(Griffin Dunne)执导的有关狄迪恩的纪录片

《千禧之旅》,2000年由凤凰卫视制作的电视节目

《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

《再见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Life in the Vanishing Backstreets of a City Transformed),迈克尔.麦尔(Michael Meyer)著,何雨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4月

何伟,本名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作家、记者,著有《江城》(River Town)、《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等

约翰·韦恩(John Wayne)

1h 17 min

Top podcasts en Arte

Un Libro Una Hora
SER Podcast
interrogame
interrogame
Club de lectura de MPF
Mis Propias Finanzas
El club de las 5 am :)
Laura Cristina Castellanos Alarcon
Model’s Talking
Model’s Talking
La Milana Bonita
La Milana Bon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