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episodes

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与人群
捕获精选|深度|犀利的商业科技资讯:

“Hi,嗅友。这里是一档日更的音频节目,精选虎嗅耐听的文章,分享有洞见的商业故事,每天刷刷你的耳朵,陪你日出与日落。”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APP

    • News

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与人群
捕获精选|深度|犀利的商业科技资讯:

“Hi,嗅友。这里是一档日更的音频节目,精选虎嗅耐听的文章,分享有洞见的商业故事,每天刷刷你的耳朵,陪你日出与日落。”

    微软暗渡陈仓

    微软暗渡陈仓

    当OpenAI 创始人Sam Altman登上微软Build 2024开发者大会的舞台时,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相比于微软首席技术执行官Kevin Scott眉飞色舞的神情,Sam Altman的双眉微微低垂,并不亢奋。
    相比于微软的态度,Altman显得淡然许多,他穿着淡棕色T恤、蓝色牛仔裤,全程语气平静。这或许是因为他正被场外舆论影响心情,在活动前一天,寡姐针对“OpenAI聊天机器人采用酷似其声音的语音”发表声明,对OpenAI提出质疑。
    而在更大的视野中,环顾Altman的“竞争因素”也正在变多。2024年初以来,Google、Meta几家大模型的头部公司,先后发布了能力直逼GPT-4的模型,中国的主流AI公司在模型能力方面也都突飞猛进。在AI大模型赛道上,OpenAI虽然仍处在领先位置,但与第二名的差距已开始缩小。
    但对于微软而言,OpenAI足够重要,甚至可以被视为“战术基石”。
    整个Build 2024开发者大会期间,微软的主语境一直是“强调与OpenAI的深度融合,展示各种基于GPT-4o的功能和产品”。如果考虑到,本次微软发布新品的力度,不难看出微软几乎想“搭建”可以和OpenAI深度融合的大生态。
    猛然看去,微软在Build大会上发布的产品、技术更新,表面上与2023年中的AI动作差别不大,仍是聚焦Copilot。但细看之下会发现,与OpenAI的高调合作其实已经成为微软的“明修栈道”,微软真正的战略重点正在向AI应用产品转移。
    微软是要用Copilot,AI PC这些产品,以及产品构筑的生态,打造一套不管换什么AI大模型都能快速形成产品竞争力的AI模式,从而将AI沉淀成自身的竞争力。
    对于微软这波的“暗渡陈仓”,你是怎么看的?评论区聊聊。

    • 9 min
    【滚雪球】每月花5万,我在新加坡当陪读妈妈

    【滚雪球】每月花5万,我在新加坡当陪读妈妈

    这是新加坡观察系列《滚雪球》第八篇稿件,今天,我们不谈商业,聊聊教育。
    多年前,为了能让儿子A进上海紧俏的公办小学,陈姐花大价钱额外购置了一套学区房。但A性格内向,不太合群,一直到三年级,都处于抑郁状态。这让陈姐心疼不已。
    机缘巧合下,陈姐一家了解到新加坡的教育,决心一试。疫情伊始,陈姐带着A坐着国际航班来到新加坡,参加国际学校的考试。安顿下来后,她把5岁的小女儿也接到了新加坡上幼儿园。
    四年过去,和众多来自中国的陪读妈妈一样,尽管初期会被包裹在不确定性与焦虑中,但她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加上学费,一个典型的二孩家庭往往每个月至少要花费4~5万人民币不等。能出得起这个钱的家庭,往往是中产往上——最恐惧阶级坠落的一类家庭。
    实际上,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们在世界范围内,国家间,省市间,学区间进行着数不清的迁徙。全世界都笼罩在阶级坠落的恐惧当中,又希望孩子能够免于这种恐惧的侵扰。
    新加坡是一颗漂亮的糖果,它包裹在父母对精英教育的期许当中,成为中国中产父母们趋之若鹜的目的地。
    而对于陪读妈妈而言,这颗糖果甜蜜中却裹挟着丝丝苦涩。一方面,孩子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成长;另一方面,陪读妈妈们抛下国内的工作与生活,远渡重洋,在陌生国度承受着语言障碍、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以及孤独感的侵袭。尤其在自我价值感的实现上,面临着挑战。
    对于留学陪读,你是怎么看的?评论区聊聊。

    • 10 min
    微软祭出杀手锏,苹果接得住吗?

    微软祭出杀手锏,苹果接得住吗?

    当全世界目光都停留在Open AI和谷歌的时候,微软不声不响地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在微软Bulid开发者大会前夕,这家软件巨头举办了一场特别发布会,提出了名为“Copilot+PCs”的概念。
    与此前被主机厂频频展示却又概念模糊的“AI PC”相比,微软在Windows系统层面,集成了刚刚问世的GPT-4o;在硬件层面,内置的骁龙X Elite芯片可以在不依赖云端算力的情况下,本地处理生成式AI应用。
    尽管此前关于微软将对Copilot进行升级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但本次发布会还是大大超出了预期。
    首先,令人始料未及的是,GPT-4o竟然能如此迅速地被整合到终端产品上。当然,考虑到Open AI与微软的关系,双方围绕端侧AI的合作大概率早已开始。
    其次,“Copilot+PCs”的首批产品中,全部搭载骁龙X Elite/X Plus两款芯片,这意味着微软开始主导主机厂们集体转向ARM阵营。
    过去几年,苹果凭借ARM架构的M系列芯片,在PC市场中大举蚕食Windows阵营,如今微软选择了用苹果最熟悉的方式来向这家公司发起反攻。
    发布会现场,微软的高管甚至在演示产品旁边,直接摆放了一台搭载M3芯片的Macbook Air,展示在图片生成环节中,Copilot+PCs如何大幅领先于后者的。
    微软如此公然地“针尖对麦芒”,苹果接得住吗?

    • 7 min
    【青年之苦】和ChatGPT搞黄色的年轻人

    【青年之苦】和ChatGPT搞黄色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分裂的时代,而年轻人就是站在时代裂痕处的微观分子。互联网像一樽巨大的玻璃罩,将不同阶层的年轻人罩在了相似的困境之中。有人选择打破玻璃,有人选择原地躺平,也有人选择质疑和反问。
    本期为《青年之苦》系列的第一篇,我们观察了最近流行的“年轻人和AI谈恋爱”。
    谁能想到,写论文把ChatGPT当学术奴隶就算了,现在的年轻人连谈恋爱也要找ChatGPT。
    自从ChatGPT被探索出“脏话模式”之后,全世界的年轻人的脸上都浮现出隐晦的黄色笑容。越来越多渴望爱情的年轻人,被AI一把揽入怀中。
    直到 2024 年,人们才终于明白痞老板为什么会爱上电脑。毕竟,有什么能比得上和一个幽默风趣会说话的AI调情更爽呢?
    当OpenAI关于GPT-4o的发布会结束,Sam Altman在推特上发了一则动态,只有一个词:Her。这部来自2013年的电影,几乎是一部关于人工智能的寓言。
    这则寓言逐渐走向现实。
    曾经人们关于人机恋的想象,是披着斯嘉丽·约翰逊声线的Samantha和孤单人类Theodore的日夜依恋。
    而这个故事,如今正在每一个深夜屏幕前发生着。
    我们曾经都在想象,AI会以哪一种方式毁灭人类。但AI或许在以另一种方式,宣告占领人类内心最脆弱的塌陷处。现实世界的悲哀、无奈与痛苦,被一并打包,送往虚拟世界的幻梦里。
    在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人类却陷入无话可说的孤独。随后,人类选择点亮那个转动的光轮。当肉体腐朽,由代码组成的情话依然漂浮在宇宙中。
    你和DAN聊过天吗?AI陪伴到底是不是个伪需求?评论区聊聊。

    • 9 min
    蔚来的故事,让李斌讲完了?

    蔚来的故事,让李斌讲完了?

    尽管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汽车在其品牌发布会上尽可能地塑造了轻松欢乐的氛围,但资本市场并没有给面子。
    美东时间5月15日,蔚来股价在开盘爬上5.8美元之后,迅速跌去了超过10%,最低到了5.2美元。以其市值计算,最大跌幅达到了近10亿美元的水平。一些人就此评价称,资本市场对于乐道品牌以及其首款新车乐道L60并不买账,当前蔚来处于“利好尽出”的状态。
    换言之,蔚来已经把故事讲完了。
    但在我看来,现在就对蔚来和乐道下这个定义还有些为时过早。
    在李斌的布局里,平价汽车品牌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对于蔚来而言,它需要一个走量的品牌。从盈利角度看,蔚来只靠自己很难实现扭亏为盈。在过去的2023年,蔚来卖出了16万辆新车,实现了556.2亿元的总营收。而其研发成本高达134.3亿元,占其总收入的24%,这直接导致了207.2亿元的全年净亏损。
    所以蔚来要想维持长期以来的研发强度,必须提升产品销量。于是,第二品牌在蔚来2020年“缓过气”来之后,马上就被提上了日程。
    按照目前的规划,乐道品牌还会有第三款车在2026年推出,但其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过等到那时,蔚来的第三品牌——代号“萤火虫”也将继续推出。秦力洪透露,该品牌将更加聚焦于年轻人的购车需求,车型尺寸会相对更小,“类似MINI之于宝马”。同时,该品牌的运营可能会更加轻量化,“会直接在蔚来门店中展示和销售”。
    从这个角度来看,蔚来的故事远远没有到讲完的时候。如果一切顺利,明年的这个时候,蔚来也许就成为了一个拥有三个品牌同时运行的汽车集团了。

    • 9 min
    Google教科书般的AI反击战

    Google教科书般的AI反击战

    在谷歌巨大的商业化版图面前,单纯提前一天发布GPT-4o,似乎并没有给OpenAI带来足够的优势。
    在2024 Google I/O大会上,Google展示了一系列AI技术突破,包括AI生成视频、AI驱动的Workspace自动化工具,以及产品效果直逼GPT-4o的语音助手。众多AI产品的发布,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狼群效应”,正帮助Google扭转被动追赶的局面。
    另外,Gemini的多模态能力、Android 15的AI增强,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显著增强了谷歌生态系统的粘性。相比之下,OpenAI可能技术上领先一步,但在应用广度上显得相对单一。
    如今,Google 带着“巨头范儿”的反击越来越犀利,而对于 GPT-5 的发布时间仍持谨慎态度的 Sam Altman 而言,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未来的竞争,或将更多地体现应用在场景中的多样性和市场主导地位的争夺上。在GPT-5或是其它更强大的AI大模型到来之前,OpenAI等AI公司在应用场景上的劣势将会被Google持续放大。
    如今,Google正在以教科书般的方式展示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和商业战略的双管齐下实现反击。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博弈,更是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构建上的较量。
    你给谷歌这场发布会打几分?

    • 8 min

Top Podcasts In News

Global News Podcast
BBC World Service
The Burning Platform
Podcast Party
MoneywebNOW
Moneyweb Radio
The Daily
The New York Times
The Rest Is Politics
Goalhanger Podcasts
The Clement Manyathela Show
Primedia Broadcasting

You Might Also Like

虎嗅丨7早点
虎嗅APP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36氪·8点1氪
36氪音频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刘飞&潇磊
投资笔记
纪源资本 | Just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