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episodes

《lol创斯坦》电台,是一档专注于讨论中国本土社会创新案例的播客节目。这里有温暖的陌生人、真实的社创者、实用的方法案例,每周三晚21:00准时更新,欢迎大家收听。

《lol创斯坦》电‪台‬ 听友240669977

    • Sociedade e cultura

《lol创斯坦》电台,是一档专注于讨论中国本土社会创新案例的播客节目。这里有温暖的陌生人、真实的社创者、实用的方法案例,每周三晚21:00准时更新,欢迎大家收听。

    算法时代,开独立书店是“润物细无声的行为艺术”吗?|Vol.19

    算法时代,开独立书店是“润物细无声的行为艺术”吗?|Vol.19

    近年来,关于实体书店,机遇和危机一样不绝于耳。似乎,开书店已经逐渐从可以自然生长的精神理想和小小营生变为另一种关于空间和运作的复杂生意。这期节目里,我和在书店行业工作近10年的李辉先生聊了聊,我们不谈怎么挣大钱,但通过这场对话,我们或许可以借助一个从业者的视角看待和思考一些初始问题,比如
    什么是书店?
    一个好的采购是如何通过选书为读者构建独特丰盈、冲满灵感、不断涟漪、多重关联的现实和精神世界?
    除了有形的部分,书店的无形是什么?
    当我们走进书店的时候,我们究竟在期待什么?
    ……
    本期主播 
    波头园
    本期嘉宾
    李辉 刺鱼书店主理人。2011年至今,曾先后在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单向空间、码字人等书店担任选书工作
    时间轴
      6:59 从香港而来的库布里克书店在北京种下前所未有的“社区”和“生活方式”
    13:34 当下中国出版营销生态的“畸形”,平台比价和算法选书伤害的是什么?
    16:56 单向空间:媒体属性最强的书店,家庭式的工作方式、精神领袖
    19:57 诗歌与书店,从空前的诗歌出版行动《彩虹诗集》到“向陌生人致敬”系列活动
    30:15 刺鱼书店,创造独特从台版书开始
    31:40 马赛克书店主理人郑奋,用2000字的澎湃引领读者阅读一个“主题”
    33:38 从“阿彼察邦”开始,选书家如何从一个点散发出无限涟漪
    40:54 李辉:读者,才是书店的全部意义
    43:41 从书店1.0到N.0,除了有形的不断叠加,无形的是什么?
    46:05 畅想书店的未来:从“弥生系”到“绳文系”
    资料库
    未来预想图Mook Series2《下一代书店-未来书店,光颜值还不够!》主编 赵慧 东方出版社 2018
    「网红书店的红利时代结束了吗?从言几又欠薪与闭店说起」
    https://mp.weixin.qq.com/s/rGP0WFnT1RBdY6GDtSkP2A
    「实体书店的危机从未真正消失」
    https://mp.weixin.qq.com/s/jwi4Da1lZdkdGzFgIny6SA
    「书店可以重构我们消失的附近吗?【几元】对话郑奋、刘二囍」
    https://mp.weixin.qq.com/s/eNCq6NgX5619opXw7ZW_DA
    另外,欢迎大家关注刺鱼书店哇呀哈:

    出品:@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乐平基金会
    剪辑:@小贱
    视觉:@博亨@志增

    • 49 min
    三明治“555project”:在私人视角的本地故事中,创造富有文学性的公共生活|Vol.18

    三明治“555project”:在私人视角的本地故事中,创造富有文学性的公共生活|Vol.18

    三明治,一个鼓励普通人写作的平台,希望“用故事抵抗庸常”。“555project”是三明治团队从上海的三条路(五原路、武康路、乌鲁木齐中路)出发并不断延展的在地观察计划,包括丰富的研究和实践。这期节目,我邀请目前在三明治工作的备备同学,一起聊聊,如何通过私人视角的本地叙事,创造富有文学性的公共生活,至于怎样理解这里的“私人”、“本地”、“文学性”和“公共生活”以及它们之间神奇的化学反应…就让我们一起走进9月中旬,一个秋天的夜晚,旁听一通颇为愉快的电话吧!
    本期主播 
    波头园
    本期嘉宾:
    备备 写作者 三明治艺术项目与播客项目负责人
    时间轴:
    14:36| “三明治”是做什么的?如何鼓励普通人写下自己的故事
    23:31|  一个年轻人与癫痫病共存的书写
    29:33| 备备是怎么理解“用故事抵抗庸常”的?
    32:13| “555project”是怎么开始的?
    36:10|  如何为”观察街区“创造新的视角和动态的形式?
    43:04| 非典型性“City Walk”:钻犄角旮旯找字迹、用拼贴画做笔记
    50:36| “去你家看看”,看建筑也要“看”里面住的人!
    53:30|  打破都市里“匿名的生活”,因为具体的人而认识一个地方
    1:00:23| 轻轻薄薄的“街区彩色小传单”——故事通讯
    1:04:37| 私人视角的故事为何如此真切又迷人?
    1:06:23| 快速的城市更新运动中,在地写作如同新旧之间的拾荒者
    1:11:36| 什么是”在地叙事“?
    1:15:20| 写作像表达一样,是种本能
    1:18:18| 上海街头卖花的N张脸
    1:20:12| 彩蛋:备备和园儿分享的两个被打动的时刻”
    资料库:
    播客 三明治电台
    Vol.52 每天300字,过去五年,我们一起写的人类日记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4c9fa28e71e16a0a29d134?s=eyJ1IjoiNWYyYjg2MjJlMGY1ZTcyM2JiZDhkY2FkIn0%3D
    《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谈过这样的恋爱 | 三明治X中信出版社Mook
    https://mp.weixin.qq.com/s/OSYQSBMrADB9ol7ZqAskug
    「你发现“三明治”的新视觉了吗?它揭示了“三明治”最清晰的定义」
    https://mp.weixin.qq.com/s/NfCXNxGfzbd3KC_hKj8NJQ
    「住在上海老洋房的二楼客厅,睡觉要先爬梯子 | 555 Project」
    https://mp.weixin.qq.com/s/h83s8KMe2FM1GVusuvPlPg
    「三明治的在地叙事学:可以怎样讲好街区的故事?|TimeOut上海」
    https://mp.weixin.qq.com/s/w0iyuB7Vc86muBgMqt83XQ
    「在不同的色彩中,保留一段2020年的生活光谱|故事通讯新刊」
    https://mp.weixin.qq.com/s/Y5P2kP21QX1FSVEm_rcvow
    节目中提到的4个故事;
    「上海网红地理的“宇宙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长乐路呀的“吉普赛女孩”,用1500元房租和3位九旬老人同住」
    「在上海乌鲁木齐路开寄存的第一步:把存款用完」
    「五原路街头卖花的男子与他错过的三个机遇」
    「当菜场变得“网红”了之后,我和乌中市集摊主们聊了聊」

    出品:@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乐平基金会
    剪辑:@小贱
    视觉:@博亨@志增

    • 1 hr 26 min
    老好使(下)“心怦了一下,还以为是爱情,其实是心律不齐” |Vol.17

    老好使(下)“心怦了一下,还以为是爱情,其实是心律不齐” |Vol.17

    这一集我们延续上半集的内容,就我们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进行了讨论。
    什么是一种相对的“积极”的视角和行动策略?
    老年的定义是一成不变的吗 ?
    人人都会变老,当下年轻人的焦虑是什么,乐观的地方是什么?
    待残人口增加,除了被照护者,长期照护者的照护是否也应引起重视?

    *系列节目主题名字来自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和艺术小组“吃的ReallyWant”合作的艺术项目“老好使”
    本期嘉宾:
    谢立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参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年龄友好环境 
    时间轴:
    3:03|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中的“积极”是什么意思?
    6:46| 为什么说“人口老龄化”不等于“老龄化问题”
    9:17| “25年vs100年”,生育率骤降、老龄化速度过快,在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远远先于制度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14:16| 一个“疯狂”的想法:把“老年人”的年龄起点上升到65岁
    16:04| 如何定义“老年”?是一成不变的吗?
    从人口学中“年龄、队列和时期”的框架谈起
    24:27| 随着“待残”人口增加,“照护杀人”、长期照护者的照护等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29:08| 艺术共创项目“记忆对画”:一起画画,也是阿尔兹海默症家属群体彼此的社会支持
    41:08| 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如何给老年人的搭舞台
    43:05| 日本地方刊物《宫城银发交流网》众多“银发川柳”栏目,老年人独特的诗意、幽默与豁达
    资料库:
    生命尽头,日本老人都活成了段子手
    https://mp.weixin.qq.com/s/v-IFNsHnmreg5rpCIJvPiQ
    「记忆对画」分享第三节:每个人都有画画的天赋
    https://mp.weixin.qq.com/s/btp2j5OlfrLycZ76kiK82g

    出品:@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乐平基金会
    剪辑:@小贱
    视觉:@博亨
    封面图:李佳萱女士的奶奶,因做衣服技术了得,人称“朝阳区香奈儿”

    • 51 min
    老好使(上)蓄势、乐龄、超大杯…换一种角度看“老年人”吧!|Vol.16

    老好使(上)蓄势、乐龄、超大杯…换一种角度看“老年人”吧!|Vol.16

    Hello 好久不见呀!(失踪人口)创斯坦回归啦!全新一季的节目会是两周一更的节奏(欢迎大家催更和督促:))
    关于本期节目:
    “老龄化”的话题在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后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而关于老年人口比例的持续上升,我们的好奇心是:
    老龄化仅仅是个麻烦吗?
    我们真的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老年人吗?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有多少种可能性?
    未来,我们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在做好基础保障的前提下,是否还有一种相对积极的、侧重人的主体性的思考视角和实践方向作为补充……
    和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更有想象力的老龄化社会吧!
    *系列节目主题名字来自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和艺术小组“吃的ReallyWant”合作的艺术项目“老好使”
    本期主播:
    胡茵梦 创斯坦听众
    本期嘉宾:
    谢立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参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年龄友好环境 
    时间轴:
    6:35| “老年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8:21| 乐龄合作社:早期关注老年人发展的NGO是怎么做的?老年人自组织、孵化社区免费体检的雏形
    22:46|从北京ONE艺术周到27院儿,以艺术为驱动力介入老龄化街区
    24:52|街上的“老年人友好”空间标识你发现了吗?
    26:38| “当我像你一样”公共艺术项目:给年轻人一个机会,重新认识老年人    
    34:34|老年人究竟在哪里?从“群像”到个体的转变
    41:20| “寂寞奶奶”直播活动:“孤寡老人”也许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哦
    50:51| “老好使Shop”,以物品为媒介探索老年人的身份认同和别样生活
    56:48|破除将“老年人”他者化?变老的过程也是蓄势的过程?
    59:24|年龄歧视是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同等的歧视,是应该被绝对消除的
    1:00:37|加拿大便利店:老年人为“超大杯”代言
    1:07:01| 日本社区营造实践所带来的启发:老年人大有作为!
    1:14:23|隔代照料,为什么老年人的家庭参与也应纳入社会参与中?
    1:21:51|新西兰的“棺材俱乐部”:抓住最后一次表达“我是谁”的机会
    1:23:04| “余生只信‘陌生人’”:想自主安排财产和照料,“意定监护”了解一下~
    资料库:
    将老龄化比作“蓄势”的过程,能改善年龄歧视 | 银发时代》,泰瑞·夫茉(Terry Fulmer)、德鲁·夫莫特(Volmert)著,刊载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https://mp.weixin.qq.com/s/ar7rM5QkLds0EbStFPSKEg
    另类“棺材俱乐部”:助老人结识朋友排解孤独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gj/2016/09-23/8012255.shtml
    《和陌生人说话》第5期:余生只信“陌生人”
    https://v.qq.com/detail/m/mzc00200ew8a416.html
    27院儿惊现一家神奇小卖部
    https://mp.weixin.qq.com/s/FZMYlmN9vy8cgx32XDICIw
    活动回顾|“老好使”在X美术馆:一个藏在胡同里的艺术社群
    https://mp.weixin.qq.com/s/Xam1reXzN00PX7jCxhJ2wQ
    活动回顾 | 当我像你一样2.0展览开幕
    https://mp.weixin.qq.com/s/ZFmIEfROzq7R0_JBeG05cw
    意定监护;养老新选择带来新期待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1207/c14739-31957428.html

    出品:@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乐平基金会
    剪辑:@小贱
    视觉:@博亨
    封面图:李佳萱女士的奶奶,因做衣服技术了得,人称“朝阳区香奈儿

    • 1 hr 28 min
    北京的“元气”哪里来?|Vol.15

    北京的“元气”哪里来?|Vol.15

    今年1月份,来自上海的Assbook设计食堂发起了“元气城市大奖”的提名和评选,作为友好合作伙伴,创斯坦也觉得这是个值得聊聊的话题。

    一直觉得北京既有历史积淀,又多元多变,就像京剧变脸似的天气一样,有股自己独特的气象。这期节目里,我和不同年代和职业的人聊了聊“城市元气”这件事,也聊了聊他们和北京发生的故事。当然,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种种、墙跟儿下的秘密、五花八门的人和事…大概怎么都聊不尽的,没准未来还会有续集吧哈哈

    本期特别致谢人物(按出场顺序):
    祥子哥、果果、Stephen、平平、bb安、尤扬

    本期聊了什么:
    3:46|白老虎屯儿和饿鱼餐厅的主理人祥子哥的故事
    4:41|八、九十年代的北京给了祥子最初对“大都市”的记忆 
    8:45|开餐厅,从“锦州烧烤”到“白老虎屯儿”
    11:53|封堵拆墙打洞,“气儿”给憋回去了
    12:23|新‘White Tiger Village’开业,想做的一直是有创造力的空间
    15:24|用食物连结人、连结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16:13|感觉北京的“元气”有点衰了?因为……
    16:56|08年后那10年,北京胡同里的一万种可能
    20:08|相比“网红打卡”,祥子更喜欢城市里自然生⻓、慢慢养出的“元气” 
    25:48|餐厅里的服务员是“打工人”更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
    28:14|在日式拉面店打工的大学生:被同事鼓励,学会了如何拒绝别人
    29:49|在京近20年的德国人Stephen:老北京人越来越少了…
    31:03|斯巴达越野赛归来的平平:女性当健身教练很有优势
    33:25|来自“和观映像”的bb安:在北京,用小众文艺电影点亮城市之光
    39:55| “元气城市大奖”发起人尤扬:烟火气背后的“气”是什么?




    出品:@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乐平基金会
    剪辑:@小贱
    视觉:@博亨

    • 43 min
    线下交友过时了吗?和小酒馆Libertango的老板娘聊一聊!|vol.14

    线下交友过时了吗?和小酒馆Libertango的老板娘聊一聊!|vol.14

    在这个线下聚会都不被鼓励的今天,线下交友是不是已经沦为古早的幻想了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前不久我和一个叫Libertango的小酒馆的老板娘茉栩聊了聊。

    Libertango是阿根廷作曲家阿斯托尔· 皮亚佐拉最为人熟悉的作品,除了“自由探戈”这个译名之外,它还有一个神秘且浪漫的译名为“现实交会三分钟”。茉栩真的在她的酒馆做了几次同名的线下交友会,未来,她还希望能继续做下去。

    总之,关于一间小酒馆的从无到有,关于那些或来去匆匆或流连忘返的酒客,关于3分钟里轮转的际遇,关于北京和香港的双城记忆……一起和我们走向这个不眠夜吧

    本期嘉宾:
    徐茉栩|乐队“雷梅苔丝”主唱,酒吧Libertango主理人。

    *群内会分享本期节目中提到Libertango酒吧里放的歌单哦,当然也欢迎你去酒吧现场听听咯~



    出品:@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乐平基金会
    剪辑:@小贱
    视觉:@博亨、@李博

    插曲:
    Libertango Yo-Yo Ma/Horacio Malvicino/Leonardo Marconi/Antonio Agri
    马戏团里的疯女人 雷梅苔丝乐队 2015年
    迟来的人  蔡琴 1992年 选自专辑《你不要那样看着我的眼睛》
    天涯歌女  周旋 1940年

    • 1 hr 14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dade e cultura

NerdCast
Jovem Nerd
É nóia minha?
Camila Fremder
Rádio Escafandro
Tomás Chiaverini
Bom dia, Obvious
Marcela Ceribelli
Rádio Novelo Apresenta
Rádio Novelo
Que História É Essa, Porchat?
G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