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episodes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台灣主言家庭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22(六)天父的眷顧

    6.22(六)天父的眷顧

    6.22(六)天父的眷顧
    聖博嵐主教
    瑪竇福音六24-34
    編下廿四17-25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難道生命不是貴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
    你們仰觀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播種,也不收穫,也不在糧倉裏屯積,你們的天父還是養活牠們;你們不比牠們更貴重嗎?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
    關於衣服,你們又憂慮什麼?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也不紡織;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田裏的野草今天還在,明天就投在爐中,天主尚且這樣裝飾,信德薄弱的人哪,何況你們呢?
    所以,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尋求的;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
    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


    釋經小幫手
    「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耶穌要我們不要事奉兩個主人,並不是要讓我們鄙視世上合法的權威。相反的,祂邀請我們反思誰是我們心的主人?什麼在主導我們每天的生活?有些事情很吸引我們,如:賺錢的機會、健壯的身材、心儀的對象、或某種生活品質?另有事情讓我們害怕和有壓力,如:要面對的考試、家人的期待、跟同儕的比較或困難的人際關係。今天,耶穌要我們意識到,無論什麼人事物,如果在我們心中占的地位比天主更大,他就是我們心中正侍奉的主人。這些「主人」也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好處,讓我們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感到有力量和充滿價值,但在局勢不好時,很多時候他們卻反過來給我們極大的壓力和束縛。換句話說,這些主人並不愛我們,並不在乎我們的好。當我們把安全感和價值建立在他們身上時,我們一定會受傷、失望。相反的,天主是創造我們、懂我們、愛我們的父親。如果天主是我們心中最大的,而我們也會像田野的花朵和天空的飛鳥全然信靠祂的愛和眷顧,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很不一樣。無論生活狀況是好還是壞,我們都可以相信天主一直注視著我們,對我們的生活有最好的安排和計劃。當我們讓其它受造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推到天主以後,我們依然可以喜愛他們、享用他們,但卻懂得節制、不會依戀、沉迷於他們,讓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是自由的、健康的。

    品嚐聖言
    「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

    活出聖言
    你追求的事情是否讓你得到平安和喜樂?你是否該檢視你與它的關係?

    全心祈禱
    天主,當我所追求的幸福讓我幻滅、受傷時,請祢接納我回到祢的懷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6 min
    6.21(五)不朽的財富

    6.21(五)不朽的財富

    6.21(五)不朽的財富
    聖磊思修士
    瑪竇福音六19-23
    列下十一1~20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
    「你們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在地上有蟲蛀,有銹蝕,在地上也有賊挖洞偷竊;但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那裏沒有蟲蛀,沒有銹蝕,那裏也沒有賊挖洞偷竊。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
    眼睛就是身體的燈。所以,你的眼睛若是康健,你的全身就都光明。但是,如果你的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那麼,你身上的光明如果成了黑暗,那該是多麼黑暗!」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很直接地告訴我們,要把我們的目光放在天上不朽的財寶,而不是在地上可以損壞的事物。人在世上經常被很多的事物蒙蔽了雙眼:金錢、房子、車子、皮包、鞋子,還有權力和讚美等等。這些東西本身並沒有不好,因為它們能讓我們的生活舒適、更有情調、品質更好。從某個方面來看,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需要的東西。然而,當我們把世上的事物當作唯一的財寶,不斷地追求更多,永遠不會滿足於我們已經擁有的,那麼,它便已超過我們的「需要」,變成我們的「想要」的事!這時,問題就來了!這是因為人的「需要」和「想要」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當人的需要一旦被滿足便會消失,但人的「想要」卻像無止境的黑洞,人一旦有了,反而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感到不滿意、空虛,還想要更多。今天,看看你家裡囤積的東西——化妝品、書籍、衣物、家電、電子產品、零食…有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有哪些是你想要,但很少用到、甚至不會用到的?莫非,囤積越多反映出的不是你的生活品質,而是你內心缺乏的安全感、意義和價值。然而,到生命的終結時,這一切對我們根本沒有意義。耶穌邀請我們要尋求天上的財寶,那就是「愛」。唯有愛能讓我們生命有意義。與其不斷囤積安全感,不如讓我們因為真誠的愛和真心的付出而為生命留下不朽的印跡。

    品嚐聖言
    你們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那裏沒有蟲蛀、銹蝕及賊挖洞偷竊。

    活出聖言
    把你平時花在自己身上的一部分金錢奉獻給有需要的人,祝福他的生命。

    全心祈禱
    耶穌,謝謝祢告訴我不是擁有更多就能更幸福,而是愛得更多才能更快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5 min
    6.20(四)天父的旨意

    6.20(四)天父的旨意

    6.20(四)天父的旨意
    聖范懷德主教等三十位殉道
    瑪竇福音六7-15
    德四八1-15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
    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你們不要跟他們一樣,因為你們的父,在你們求祂以前,已知道你們需要什麼。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
    我們在天的父!
    願祢的名被尊為聖,
    願祢的國來臨,
    願祢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
    我們的日用糧,求祢今天賜給我們;
    寬免我們的罪債,如同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
    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
    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耶穌教門徒如何祈禱。對耶穌來說,祈禱就是和祂愛的父親對話、分享。耶穌和天父的心緊緊連接,就像小孩完全信賴他們的父母親能夠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一樣,耶穌也完全信賴天父。為人父母者能夠體會天父那份對兒女的愛,無論做什麼都會考慮到孩子的需要,極力為孩子安排最好的。耶穌教門徒稱天主為「阿爸,父」,要我們分享祂和天父間親密的關係。耶穌也教導門徒「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天父不是沒有生命的自動販賣機,祈禱亦不是投幣。我們念經、點蠟燭、望彌撒等不應該是出於私利,只為了想從天父那裡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耶穌教導我們祈禱首先是要進入天父的心,和祂建立關係,並和祂的旨意結合。「我們在天的父!願祢的名被尊為聖,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也許有些人會擔心天主的旨意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承行天主的旨意就意味著自己的希望和夢想要被犧牲掉。然而,耶穌邀請我們不要害怕,因為愛我們的天主肯定有對我們最好的計劃。神學家卡爾拉內說:「祈求的祈禱,有兩個部分──相信祈禱必蒙垂聽,及徹底棄絕祈禱的答覆要按自己的想法實現。」這是對天父的信賴。你願意學習這樣祈禱,誠心和天父分享你的需要,但卻把一切交付在祂手中嗎?

    品嚐聖言
    我們在天的父,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

    活出聖言
    你願意把你最心愛的人、計劃、最擔心的問題交給天主,任祂照顧、安排嗎?

    全心祈禱
    天父,我願跟祢分享我最深的渴望,但也願意接納祢為我安排的道路。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6 min
    6.19(三)暗中賜予的愛

    6.19(三)暗中賜予的愛

    6.19(三)暗中賜予的愛
    聖樂牧院長
    瑪竇福音六1-6,16-18
    列下二1~14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應當心,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你們在天父之前,就沒有賞報了。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
    當你祈禱時,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愛在會堂及十字街頭立著祈禱,為顯示給人;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至於你,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
    幾時你們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面帶愁容;因為他們苦喪著臉,是為叫人看出他們禁食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至於你,當你禁食時,要用油抹你的頭,洗你的臉,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來,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見;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
     

    釋經小幫手
    今天我們聽見耶穌教導我們無論在施捨、祈禱或禁食上都不要大肆宣揚,為了讓別人注意到我們做了什麼好事,好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讚美。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耶穌要如此教導我們?祂的用意是什麼呢?原來,耶穌很理解我們,知道我們都很渴望被愛、被肯定、被認同。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肯定自己是誰,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這時候,別人的反應就像鏡子。我們想透過別人的反應來瞭解自己。然而,我們又很怕看到自己的不好、害怕被拒絕。因此,我們會刻意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隱藏著黑暗的一面。即使全世界都只能看到我們光明的一面,我們還是擔心自己的黑暗面會洩漏出去,被人發現。其實,耶穌看見了內在缺乏自信或安全感的小孩。為此,他不斷告訴我們,天父都看見了。天父在暗中看見了我們所做、所思、所想的一切。我們的一切需要、想望,包括我們的不安祂都知悉周全。唯有天主能夠賜給我們最完美的愛,填滿內心的饑渴,安撫我們的不安。所以讓我們學習只從天主那裡獲取生命的泉源,跟天主要你所需要的肯定、被看見或被賞識的需求,從祂那裡得到內心真正的平安與力量,真實地面對每一天的生活,而不需要帶著面具,只跟世界透露自己完美卻虛假的一面。

    品嚐聖言
    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

    活出聖言
    當你察覺到自己想從他人身上求得肯定時,提醒自己,天主知道你的需要,也早已肯定了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4 min
    6.18(二)成全如天父

    6.18(二)成全如天父

    6.18(二)成全如天父
     
    瑪竇福音五43-48
    列上廿一17-29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
    「你們一向聽說過:『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衪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稅吏不是也這樣作嗎?你們若只問候你們的弟兄,你們作了什麼特別的呢?外邦人不是也這樣作嗎?
    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釋經小幫手
    今天耶穌繼續引導門徒學習愛仇人。這不容易因為人都需要被愛,而要去愛一個不愛我們的人幾乎不可能。也許我們當下就能想到有些讓我們容易感到討厭、無法去愛或關懷的人?想到這些人,我們就會滿肚子氣。但,當我們願意更深地去感受時,可能會發現心深處藏著的是某些夢想和希望破碎的辛酸和淚水。也許你希望有成功安穩的生活,但另一半卻投資失敗,讓你辛苦勞累;也許你希望得到光榮和安慰,兒女們卻成績不光彩,讓你無顏面對親人;也許你希望被尊重和被愛,但公婆卻很傳統,不願接受你原生家庭的方式等… 今天,無論你破碎的希望和夢想是什麼,不妨把它講給天主聽。有時,要去碰觸並承認自己的辛酸和淚水,比去責怪、抱怨別人更需要勇氣。「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在這裡,我們要記得,天父是成全的。在世上除了祂的愛能夠完全滿足、醫治我們受傷的心靈外,沒有其他的愛能夠這麼做。天父願意聆聽我們、安慰我們,讓我們重新擁有希望。這希望不來自仇人的悔改以符合我們的期待,而是因為我們真正體會到在天父的照顧下,我們是安全、有力量的。今天耶穌要我們意識到我們也能夠像天父一樣成全,無私、溫柔和寬慰地愛。這個力量來自天父,不被外在環境限制。我們是按天父的肖像所造,因此分享了祂愛人的力量。

    品嚐聖言
    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活出聖言
    嘗試在天父的眼光下看待自己,體會祂無條件地愛你,讓祂的愛充滿你的心。

    全心祈禱
    親愛的天主,謝謝祢無條件地愛了我,我也要學習祢這樣去愛自己與他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7 min
    6.17(一)以愛還愛

    6.17(一)以愛還愛

    6.17(一)以愛還愛
     
    瑪竇福音五38-42
    列上廿一1-16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
    「你們一向聽說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我卻對你們說:不要抵抗惡人;而且,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那願與你爭訟,拿你的內衣的,你連外衣也讓給他。若有人強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兩千步。求你的,就給他;願向你借貸的,你不要拒絕。


    釋經小幫手
    我們在成語中也學到「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好似這是人性的公平正義的原則。在舊約,梅瑟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在曠野開始新生活,新的秩序亟待建立,梅瑟曉諭全以色列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用意在建構公平正義的社會,讓雙方知道傷害賠償應適當而不超過。這個看來似乎合理公平的律法,卻讓當今同時篤信梅瑟律法的猶太教以色列國和周邊伊斯蘭教的國家,因「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律法,戰火不斷。然而,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一向聽說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我卻對你們說:不要抵抗惡人….」這似乎顛覆了原有的律法,實在讓一般人很難去認同。面對惡人的攻擊、羞辱、陰謀……等行動,耶穌提出的,居然不是報復,而是超越一般人想像的,也就是以「愛」來「加倍奉還」。耶穌所提出的愛的行動,不是無奈地屈服於暴力和不公正,而是積極的、有尊嚴的選擇以愛報惡。當邪惡試圖引誘我們墮落到與它同等的地步時,我們卻用更多的愛解除它的武裝。然而,這很不容易。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一定經歷過很難解除的邪惡。我們更害怕自己的大愛反而被人誤會是認輸或妥協了。這時候,讓我們祈求耶穌教導我們如何以超越的愛,對於逆我者展現包容、不計較、寬恕的態度,也祈求耶穌逐漸改變他們的心。

    品嚐聖言
    你們一向聽說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我卻對你們說:不要抵抗惡人

    活出聖言
    對於得罪我的人,以實際的行動對他表示友好。

    全心祈禱
    主,求祢把基督的愛澆灌在我的生命中,讓我有能力以愛還愛,阿們。

     
    瑪竇福音五38-42
    列上廿一1-16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
    「你們一向聽說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我卻對你們說:不要抵抗惡人;而且,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那願與你爭訟,拿你的內衣的,你連外衣也讓給他。若有人強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兩千步。求你的,就給他;願向你借貸的,你不要拒絕。


    釋經小幫手
    我們在成語中也學到「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好似這是人性的公平正義的原則。在舊約,梅瑟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在曠野開始新生活,新的秩序亟待建立,梅瑟曉諭全以色列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用意在建構公平正義的社會,讓雙方知道傷害賠償應適當而不超過。這個看來似乎合理公平的律法,卻讓當今同時篤信梅瑟律法的猶太教以色列國和周邊伊斯蘭教的國家,因「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律法,戰火不斷。然而,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一向聽說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我卻對你們說:不要抵抗惡人….」這似乎顛覆了原有的律法,實在讓一般人很難去認同。面對惡人的攻擊、羞辱、陰謀……等行動,耶穌提出的,居然不是報復,而是超越一般人想像的,也就是以「愛」來「加倍奉還」。耶穌所提出的愛的行動,不是無奈地屈服於暴力和不公

    • 4 min

Top Podcasts I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The Bible in a Year (with Fr. Mike Schmitz)
Ascension
BibleProject
BibleProject Podcast
The Bible Recap
Tara-Leigh Cobble
Joel Osteen Podcast
Joel Osteen, SiriusXM
Tara Brach
Tara Brach
Timothy Keller Sermons Podcast by Gospel in Life
Tim Keller

You Might Also Like

下一本讀什麼?
閱讀前哨站 瓦基
ccreadbible 林思川神父 彌撒講道與聖經課程
林思川 神父
海獅說---生活裡的小世界史
神奇海獅先生
闖天下
天下雜誌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吳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