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 41 min

#04 知識的公共生態 | The public dimension of knowledge 时差 in-betweenness

    • Society & Culture

#04 知識的公共生態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蘋果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主播】 
郭婷(香港大學性別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
林垚(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耶魯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嘉宾】
涂豐恩(哈佛東亞系博士,《故事》創辦人,台灣聯經出版總編輯)
淡豹(寫作者,「郭婷和林垚的朋友」,小說集《美滿》全新上市)
【我不太喜歡講《故事》是一個知識普及網站,因為好像有種階級性……媒介和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和人交流,其實會影響我們做研究或者對知識的思考】
【現在寫作者也比較個人化,也是習慣的生產方式變化了。要跟公眾更有效率地形成關係,得一層層地有意識地去聯結,各種轉譯。所以像 #時差podcast# 這樣,形成團體】(雲high five晨晨和Andy!!)
這一期我們請到了兩位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台灣傳承悠遠的出版社聯經的新任總編輯涂豐恩,和大家都非常喜愛的、剛出版小說集《美滿》的作家淡豹。豐恩提到的台灣知識界、媒體和公眾之間的傳統聯繫,2000年前後和最近幾年的改變; 知識生產在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經濟和實際生態; 淡豹談到中國出版、創作的豐富生態,還有知識生產與公眾之間的生態; 大家說的跨越性:跨越語境,跨越社會,跨越團體。團體本身是吊詭的,因為團結的同時勢必排他,所以必須有更多的團體合作,形成連接、轉譯和跨越,形成更多元、多維、開放互動的生態。 我原本預想這一期的標題是「知識的公共性」,現在覺得更好的標題是「知識的公共生態」。 
這個時代的團結和力量,也一定會包括層層轉譯的生態(所以文科是有用的)
[10:41] 「知識普及」vs 知識和媒介會結合在一起並產生互動
[13:38] 今天博士從學院畢業後的職業走向,學院之外的可能性
[19:29] 台灣的公共知識傳統
[28:15] 紙媒在新一波的興旺中出現了怎樣的新的變化? 
[36:16] 學術播客可以促進學者和大眾之間的互動和理解,他們的對話不是單向的 
[45:41] 什麼是「mass intelligence」?小眾和大眾都可以成為知識分子。
[48:46] 學術界太習慣理論式、抽象式思考,要讓大眾理解,這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方式。要傳播知識,「storytelling」是一個很好的的方式。 
[50:57] 非虛構寫作與政治氣候的關係。台灣和中國大陸在這方面有什麼異同?
[57:46] 面向大眾時,學者如何寫作?術語庫、說理方式、注意弧等問題。學者需要適應大眾的閱讀習慣。 
[1:06:02] 「講故事」與個人命運有什麼關係?
[1:08:21] 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學者積極參與討論,這是可喜的變化。關鍵是媒體和我們如何將學界討論向公眾傳譯,並且建立有效的傳譯鏈條。
[1:28:13] 「東北文藝復興」,作家、學者、媒體和讀者之間的聯動。
[1:34:27] 聯經《思想》的電子化和國際化,在華語知識界的跨越與連結。
(冷知識:原來聯經的生日是5月4日,秉持五四精神;《思想》終於有電子書了!余英時曾如此評價聯經:「我和聯經之間從一開始便遠遠超出了作者和出版家的契約關係。我每次在聯經出版一本書,都覺得是一次友情的交流」——我們每次錄時差,也是一次靈魂的拷問和友情的交流!)
 參考書目: 
Baylor, Michael G. The German Reformation and the Peasants' War: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Bedford, 2013. 
Pettegree, Andrew. Brand Luther: 1517, Printing, and the Making of the Reformation. Penguin, 2015. 
Raymond, Joad. Pamphlets and Pamphleteering in Early Modern Britain.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3. 
Social Anthropology Vol. 27 (2019), Issue S2, Special Issue on Politic

#04 知識的公共生態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蘋果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主播】 
郭婷(香港大學性別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
林垚(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耶魯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嘉宾】
涂豐恩(哈佛東亞系博士,《故事》創辦人,台灣聯經出版總編輯)
淡豹(寫作者,「郭婷和林垚的朋友」,小說集《美滿》全新上市)
【我不太喜歡講《故事》是一個知識普及網站,因為好像有種階級性……媒介和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和人交流,其實會影響我們做研究或者對知識的思考】
【現在寫作者也比較個人化,也是習慣的生產方式變化了。要跟公眾更有效率地形成關係,得一層層地有意識地去聯結,各種轉譯。所以像 #時差podcast# 這樣,形成團體】(雲high five晨晨和Andy!!)
這一期我們請到了兩位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台灣傳承悠遠的出版社聯經的新任總編輯涂豐恩,和大家都非常喜愛的、剛出版小說集《美滿》的作家淡豹。豐恩提到的台灣知識界、媒體和公眾之間的傳統聯繫,2000年前後和最近幾年的改變; 知識生產在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經濟和實際生態; 淡豹談到中國出版、創作的豐富生態,還有知識生產與公眾之間的生態; 大家說的跨越性:跨越語境,跨越社會,跨越團體。團體本身是吊詭的,因為團結的同時勢必排他,所以必須有更多的團體合作,形成連接、轉譯和跨越,形成更多元、多維、開放互動的生態。 我原本預想這一期的標題是「知識的公共性」,現在覺得更好的標題是「知識的公共生態」。 
這個時代的團結和力量,也一定會包括層層轉譯的生態(所以文科是有用的)
[10:41] 「知識普及」vs 知識和媒介會結合在一起並產生互動
[13:38] 今天博士從學院畢業後的職業走向,學院之外的可能性
[19:29] 台灣的公共知識傳統
[28:15] 紙媒在新一波的興旺中出現了怎樣的新的變化? 
[36:16] 學術播客可以促進學者和大眾之間的互動和理解,他們的對話不是單向的 
[45:41] 什麼是「mass intelligence」?小眾和大眾都可以成為知識分子。
[48:46] 學術界太習慣理論式、抽象式思考,要讓大眾理解,這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方式。要傳播知識,「storytelling」是一個很好的的方式。 
[50:57] 非虛構寫作與政治氣候的關係。台灣和中國大陸在這方面有什麼異同?
[57:46] 面向大眾時,學者如何寫作?術語庫、說理方式、注意弧等問題。學者需要適應大眾的閱讀習慣。 
[1:06:02] 「講故事」與個人命運有什麼關係?
[1:08:21] 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學者積極參與討論,這是可喜的變化。關鍵是媒體和我們如何將學界討論向公眾傳譯,並且建立有效的傳譯鏈條。
[1:28:13] 「東北文藝復興」,作家、學者、媒體和讀者之間的聯動。
[1:34:27] 聯經《思想》的電子化和國際化,在華語知識界的跨越與連結。
(冷知識:原來聯經的生日是5月4日,秉持五四精神;《思想》終於有電子書了!余英時曾如此評價聯經:「我和聯經之間從一開始便遠遠超出了作者和出版家的契約關係。我每次在聯經出版一本書,都覺得是一次友情的交流」——我們每次錄時差,也是一次靈魂的拷問和友情的交流!)
 參考書目: 
Baylor, Michael G. The German Reformation and the Peasants' War: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Bedford, 2013. 
Pettegree, Andrew. Brand Luther: 1517, Printing, and the Making of the Reformation. Penguin, 2015. 
Raymond, Joad. Pamphlets and Pamphleteering in Early Modern Britain.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3. 
Social Anthropology Vol. 27 (2019), Issue S2, Special Issue on Politic

1 hr 41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Soul Boom
Rainn Wilson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Sixteenth Minute (of Fame)
Cool Zone Media and iHeartPodcasts
Fail Better with David Duchovny
Lemonada Media
Split Screen: Kid Nation
CBC
We Can Do Hard Things
Glennon Doyle and Aud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