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min

Vol.189|江湖丛谈: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艺江‪湖‬ 东腔西调

    • Histoire

聊完了武侠小说、南会北教和武术拳术,今天我们要“君子动口不动手”,聊聊和“江湖”密不可分的传统曲艺。说起「江湖丛谈」这个栏目,起初就是致敬连阔如先生的《江湖丛谈》,而《江湖丛谈》一书的写作起点,正是曲艺从业者眼中的江湖。
近年来,以相声为代表的曲艺十分欢腾,论资排辈、拜师规矩,总给人们一种“沾染江湖气”的模糊印象,这本身也说明了相声与江湖的关联。当然,曲艺并不局限于相声,大众喜闻乐见的京剧、河北梆子、小曲、大鼓书、莲花落、评剧、评书以及二人转等等都属于曲艺行当。在今天的节目里,栏目主理人何必就将从北方曲艺的起源开始,讲讲曲艺这门“民间说唱”的历史兴衰与现代改造。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收听指南】
02:15 相声小曲大鼓书,传统曲艺在北方
06:35 南方和北方的说唱艺术各有特色
10:54 曲艺文化的分布与清代八旗的关系
15:10 朱元璋对北方地区社会形态的塑造
20:38 卫所的实体化,军事单位→民事单位
23:55 朝堂信仰,北方庙会背后的江湖暗流
28:42 南有宗族祠堂族田,北有村庄组织“会”
31:42 庙会与市场:一场大庙会也是一场大集
34:26 民间曲艺弥补了历史上文教的不够昌盛
37:34 根据地时期的要素:泛教化、土洋结合
40:25 要提高艺术性,也要提高经营的先进性
43:52 城市化下的意外存续:文工团、少年宫
45:32 二人转,春风吹又生的农村“艺术星火”
51:43 曲艺不该成为脱离土壤的悬浮性艺术
【工具箱】
01 《江湖丛谈》为著名评书艺术家、曲艺活动家连阔如先生遗著,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除了介绍北方大中城市旧式娱乐场所沿革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尤以大量篇幅记述和揭露了清末民初以来北方江湖艺人的行规和活动方式、江湖行当的内幕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02 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中国北方。其表演形式大多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
03 相声术语“撂地”,指的是解放前表演相声时,设在庙会、集市、街头空地上的演出场所。演员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观众租赁桌、凳,供观众坐席。“撂地”卖艺按场地分可以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施都没有,又称“明地儿”。
04 洪武体制是明朝时期的政治体制,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在洪武体制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梁方仲先生曾用两个概念来解释这套体制,一个叫做“画地为牢的封建秩序”、一个叫做“赋中有役,役中有赋”的财政体制:“画地为牢”指的是明代用户籍把人的职业和居住地完全捆绑起来,不允许自由选择;“赋中有役、役中有赋”指的则是明代老百姓既要缴纳税赋,又要服劳役。
05 卫所制度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明代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

聊完了武侠小说、南会北教和武术拳术,今天我们要“君子动口不动手”,聊聊和“江湖”密不可分的传统曲艺。说起「江湖丛谈」这个栏目,起初就是致敬连阔如先生的《江湖丛谈》,而《江湖丛谈》一书的写作起点,正是曲艺从业者眼中的江湖。
近年来,以相声为代表的曲艺十分欢腾,论资排辈、拜师规矩,总给人们一种“沾染江湖气”的模糊印象,这本身也说明了相声与江湖的关联。当然,曲艺并不局限于相声,大众喜闻乐见的京剧、河北梆子、小曲、大鼓书、莲花落、评剧、评书以及二人转等等都属于曲艺行当。在今天的节目里,栏目主理人何必就将从北方曲艺的起源开始,讲讲曲艺这门“民间说唱”的历史兴衰与现代改造。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收听指南】
02:15 相声小曲大鼓书,传统曲艺在北方
06:35 南方和北方的说唱艺术各有特色
10:54 曲艺文化的分布与清代八旗的关系
15:10 朱元璋对北方地区社会形态的塑造
20:38 卫所的实体化,军事单位→民事单位
23:55 朝堂信仰,北方庙会背后的江湖暗流
28:42 南有宗族祠堂族田,北有村庄组织“会”
31:42 庙会与市场:一场大庙会也是一场大集
34:26 民间曲艺弥补了历史上文教的不够昌盛
37:34 根据地时期的要素:泛教化、土洋结合
40:25 要提高艺术性,也要提高经营的先进性
43:52 城市化下的意外存续:文工团、少年宫
45:32 二人转,春风吹又生的农村“艺术星火”
51:43 曲艺不该成为脱离土壤的悬浮性艺术
【工具箱】
01 《江湖丛谈》为著名评书艺术家、曲艺活动家连阔如先生遗著,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除了介绍北方大中城市旧式娱乐场所沿革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尤以大量篇幅记述和揭露了清末民初以来北方江湖艺人的行规和活动方式、江湖行当的内幕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02 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中国北方。其表演形式大多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
03 相声术语“撂地”,指的是解放前表演相声时,设在庙会、集市、街头空地上的演出场所。演员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观众租赁桌、凳,供观众坐席。“撂地”卖艺按场地分可以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施都没有,又称“明地儿”。
04 洪武体制是明朝时期的政治体制,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在洪武体制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梁方仲先生曾用两个概念来解释这套体制,一个叫做“画地为牢的封建秩序”、一个叫做“赋中有役,役中有赋”的财政体制:“画地为牢”指的是明代用户籍把人的职业和居住地完全捆绑起来,不允许自由选择;“赋中有役、役中有赋”指的则是明代老百姓既要缴纳税赋,又要服劳役。
05 卫所制度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明代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

54 min

Palmarès des balados : Histoire

The Rest Is History
Goalhanger Podcasts
Medal of Honor: Stories of Courage
Pushkin Industries
The Spy Who
Wondery
Rachel Maddow Presents: Ultra
Rachel Maddow, MSNBC
D-Day: The Tide Turns
NOISER
The Secret Life of Canada
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