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分钟

053002-僖30-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左传读记

    • 社会与文化

3 烛之武退秦师世界上就没有坚不可摧的联盟。
联盟这种东西,向来是结盟不易,背盟却轻而易举。
秦晋之好,作为一个汉语成语流传了几千年了,后世泛指两家联姻,在当时也就是最紧密的政治联盟。可是秦晋从围郑开始,联盟就出现了裂痕,然后逐步分裂,最后竟然兵戎相见。秦竟然从反楚联盟,最终倒向了楚,站到了晋的对立面。
經·僖公三十年·4
晉人、秦人圍鄭。
成濮一战,楚败,退回南部。新一代霸主晋文公则要清算亲楚的诸侯,卫国和曹国都经过了清算,郑国当然难辞其咎。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中原交通要道,属于必争之地。郑也因此在整个春秋的二百多年里,不停地选边站队,总是则被动挨打。郑国这一切的源头,乃至往后整个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都跟这次晋文围郑有关系。历史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多米诺效应,甚至是蝴蝶效应,由一个看似不大的因,引发了一些列的、惊心动魄的结果。
傳·僖公三十年·3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秦晋围郑图
晋驻军在函陵,今河南省新郑市。秦驻军在氾(东氾)南,今河南省中牟县,中牟县是新郑市的一个下辖县。晋在西,秦在东,把郑的都城合围起来。郑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郑国君臣上下的判断来看,晋国人有要灭国的企图。首先,郑国是晋的东邻,不似曹国,离着远。所谓“远交近攻”,远地即使打下来也不好占,比如谷对于楚,而邻国则不同,打下来就是自己的地盘了。其次,晋人有灭人国而据为己有的习惯,而且毫无道义和底线,比如前面的假道灭虢,虞国、虢国就是例子。因此,从逻辑上判断,郑国人很紧张,危急之下呢,采取了自救的办法,却引发了后面的诸多乱局。
从后面的历史进程来看呢,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晋国侵郑的行为有点操之过急、贪而无厌之嫌,过于着眼于眼前利益,把人逼急了,导致后面秦晋联盟破裂等种种不利的局面。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烛之武、佚之狐与介之推同意,也是一种描述人名的一种方式,就是地名加人名,这一习惯一直延续,比如三国演绎里面的常山赵子龙、燕人张飞等。烛在新政东北方,是经过考证出来的一个地方。
佚之狐知人善任,烛之武外交奇才。古人十分重视外交,《孙子兵法·谋攻篇》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好的外交胜过千军万马。烛之武有外交才能,也是说客第一人。后面著名的外交家有子贡,再后面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比如苏秦和张仪。《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温文尔雅,气势磅礴,非常值得研究和继承。都知道有一句感慨,叫做“弱国无外交”,其实弱国往往要靠外交,此时的郑国正是如此。可是启动能人烛之武却需要一个道歉。
领导道歉不丢人,诚挚的道歉,从谏如流往往会提升领导权威,约束权力,不至于出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就是错,先认下来,然后改正,这也是做人诚信的一种态度。在烛之武质问郑文公用人之过的时候,郑文公诚恳地道歉。《会笺》在此处引用魏禧评论唐德宗罪己诏的话来类比郑文公的道歉,“唐德宗奉天诸诏,正是此意,凡事势到急处,尤当一味扑实悔艾,若稍存粉饰附

3 烛之武退秦师世界上就没有坚不可摧的联盟。
联盟这种东西,向来是结盟不易,背盟却轻而易举。
秦晋之好,作为一个汉语成语流传了几千年了,后世泛指两家联姻,在当时也就是最紧密的政治联盟。可是秦晋从围郑开始,联盟就出现了裂痕,然后逐步分裂,最后竟然兵戎相见。秦竟然从反楚联盟,最终倒向了楚,站到了晋的对立面。
經·僖公三十年·4
晉人、秦人圍鄭。
成濮一战,楚败,退回南部。新一代霸主晋文公则要清算亲楚的诸侯,卫国和曹国都经过了清算,郑国当然难辞其咎。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中原交通要道,属于必争之地。郑也因此在整个春秋的二百多年里,不停地选边站队,总是则被动挨打。郑国这一切的源头,乃至往后整个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都跟这次晋文围郑有关系。历史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多米诺效应,甚至是蝴蝶效应,由一个看似不大的因,引发了一些列的、惊心动魄的结果。
傳·僖公三十年·3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秦晋围郑图
晋驻军在函陵,今河南省新郑市。秦驻军在氾(东氾)南,今河南省中牟县,中牟县是新郑市的一个下辖县。晋在西,秦在东,把郑的都城合围起来。郑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郑国君臣上下的判断来看,晋国人有要灭国的企图。首先,郑国是晋的东邻,不似曹国,离着远。所谓“远交近攻”,远地即使打下来也不好占,比如谷对于楚,而邻国则不同,打下来就是自己的地盘了。其次,晋人有灭人国而据为己有的习惯,而且毫无道义和底线,比如前面的假道灭虢,虞国、虢国就是例子。因此,从逻辑上判断,郑国人很紧张,危急之下呢,采取了自救的办法,却引发了后面的诸多乱局。
从后面的历史进程来看呢,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晋国侵郑的行为有点操之过急、贪而无厌之嫌,过于着眼于眼前利益,把人逼急了,导致后面秦晋联盟破裂等种种不利的局面。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烛之武、佚之狐与介之推同意,也是一种描述人名的一种方式,就是地名加人名,这一习惯一直延续,比如三国演绎里面的常山赵子龙、燕人张飞等。烛在新政东北方,是经过考证出来的一个地方。
佚之狐知人善任,烛之武外交奇才。古人十分重视外交,《孙子兵法·谋攻篇》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好的外交胜过千军万马。烛之武有外交才能,也是说客第一人。后面著名的外交家有子贡,再后面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比如苏秦和张仪。《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温文尔雅,气势磅礴,非常值得研究和继承。都知道有一句感慨,叫做“弱国无外交”,其实弱国往往要靠外交,此时的郑国正是如此。可是启动能人烛之武却需要一个道歉。
领导道歉不丢人,诚挚的道歉,从谏如流往往会提升领导权威,约束权力,不至于出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就是错,先认下来,然后改正,这也是做人诚信的一种态度。在烛之武质问郑文公用人之过的时候,郑文公诚恳地道歉。《会笺》在此处引用魏禧评论唐德宗罪己诏的话来类比郑文公的道歉,“唐德宗奉天诸诏,正是此意,凡事势到急处,尤当一味扑实悔艾,若稍存粉饰附

5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