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分钟

053102-僖31-郊祀非礼-我回来了-不过一切得慢慢恢‪复‬ 春秋左传读记

    • 社会与文化

2 郊祀非礼(1经1传)旅游有一个常见项目,即观摩某一古老的活动,比如仪式等等,读这部分,与这种旅游项目异曲同工。在这里就去春秋时代去看看古人的重要祭祀活动之一——郊祭。
郊祀,最早出现在桓五年,杨伯俊先生有非常详细的注释。我们在此回顾一下这部分内容:
傳·桓公五年·5
凡祀,啓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嘗,閉蟄而烝。過則書。
①五十凡例
此为第七凡,见于桓五年第5条传文。《左传》有五十凡例,前人多有统计总结,我依多年读书经验,罗列到文章《春秋左传五十凡》中,在公众号“勋陶”之中。
②惊蛰
〖杜注〗:言凡祀,通下三句,天地宗庙之事也。启蛰,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也。
天坛在故宫之南,清朝亦延续此祭祀。
〖笺曰〗:周礼天神曰祀,地祗曰祭,人鬼曰享,对则别为三名,散则总为一号也。郊有二:一为报反之祭在子月,郊特牲云:“迎长至之日”,又曰:“周之始郊日以致,周官大司乐祭天于圆丘”,皆夏之十一月,周之正月也。天子用之。一为祈谷之祭,在寅月。天子、诸侯皆用之。
在周代,祭祀天神叫做祀,祭祀地神叫做祭,祭祀祖先叫做享。细分则如此有三种名称,笼统则统一叫做祭祀。
郊祀有两种,祭天和祈谷。祭天只能是天子来采用,祈谷则天子和诸侯都可以采用。
〖杨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王应麟所谓“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至汉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夏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夏正正月之节气。
启蛰就是我们现代农历24节气中的惊蛰,之所以改“启”为“惊”,是汉代为了避讳汉景帝的名讳,因为汉景帝叫刘启。并且,在汉代推行太初历的时候,24节气做出了调整,改惊蛰在雨水之后,这与春秋时代不同。
现今农历二月的节气有二,惊蛰和春分。惊蛰在前,春分在后,多发生在公历3月(March)之内。
③郊祀
〖杨注〗:郊礼,古今异说纷繁。今以《春秋》、《左传》解《左传》。郊为夏正正月祀谷之礼,襄公七年《传》“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可证。然《春秋》书郊者九,宣三年、成七年、定十五年、哀元年之改卜牛俱在周正正月,即夏正十一月,盖正月卜牛,四月五月用之,《礼记·郊特牲》所谓“帝牛必在涤三月”者也。僖三十一年、成十年、襄十一年之卜郊则在周正四月,即夏正二月,定十五年之郊在夏正三月,哀元年之郊在夏正二月,其甚者成十七年书九月辛丑用郊,总之,卜郊及郊皆已过启蛰之节,诚如襄七年孟献子所云:“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今既耕而卜郊”,是下文所云“过则书”也。
④过则书
〖杨注〗:过,谓非常祭。
这段凡例解释了举行四常祀(例行四祭祀)举行的时节及其记载惯例:到了惊蛰的时候举行郊祭,青龙的角亢二宿出现的时候举行雩祭,秋天寒气降临举行尝祭,蛰伏的时候举行烝祭。如果过了时节而举行祭礼,就要加以记载。
回顾桓5郊祀的相关内容后,再读僖31的郊祀就能理解了。
經·僖公三十一年·3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
说古人在做重大事务之前,都要进行占卜来预测吉凶。郊祀作为祭天和祈谷的重要事务,也是要进行占卜的,称之为卜郊。占卜的结果若卜吉,则推迟再卜,再卜不吉就三卜,以此类推。依照经文中的记述,这一年接连占卜了4次,皆为不吉,最终就取消了郊祀。但是还是进行了三望。
三望
傳·僖公三十一年·3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非禮也。猶三望,亦非禮也。禮不卜常祀,而

2 郊祀非礼(1经1传)旅游有一个常见项目,即观摩某一古老的活动,比如仪式等等,读这部分,与这种旅游项目异曲同工。在这里就去春秋时代去看看古人的重要祭祀活动之一——郊祭。
郊祀,最早出现在桓五年,杨伯俊先生有非常详细的注释。我们在此回顾一下这部分内容:
傳·桓公五年·5
凡祀,啓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嘗,閉蟄而烝。過則書。
①五十凡例
此为第七凡,见于桓五年第5条传文。《左传》有五十凡例,前人多有统计总结,我依多年读书经验,罗列到文章《春秋左传五十凡》中,在公众号“勋陶”之中。
②惊蛰
〖杜注〗:言凡祀,通下三句,天地宗庙之事也。启蛰,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也。
天坛在故宫之南,清朝亦延续此祭祀。
〖笺曰〗:周礼天神曰祀,地祗曰祭,人鬼曰享,对则别为三名,散则总为一号也。郊有二:一为报反之祭在子月,郊特牲云:“迎长至之日”,又曰:“周之始郊日以致,周官大司乐祭天于圆丘”,皆夏之十一月,周之正月也。天子用之。一为祈谷之祭,在寅月。天子、诸侯皆用之。
在周代,祭祀天神叫做祀,祭祀地神叫做祭,祭祀祖先叫做享。细分则如此有三种名称,笼统则统一叫做祭祀。
郊祀有两种,祭天和祈谷。祭天只能是天子来采用,祈谷则天子和诸侯都可以采用。
〖杨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王应麟所谓“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至汉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夏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夏正正月之节气。
启蛰就是我们现代农历24节气中的惊蛰,之所以改“启”为“惊”,是汉代为了避讳汉景帝的名讳,因为汉景帝叫刘启。并且,在汉代推行太初历的时候,24节气做出了调整,改惊蛰在雨水之后,这与春秋时代不同。
现今农历二月的节气有二,惊蛰和春分。惊蛰在前,春分在后,多发生在公历3月(March)之内。
③郊祀
〖杨注〗:郊礼,古今异说纷繁。今以《春秋》、《左传》解《左传》。郊为夏正正月祀谷之礼,襄公七年《传》“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可证。然《春秋》书郊者九,宣三年、成七年、定十五年、哀元年之改卜牛俱在周正正月,即夏正十一月,盖正月卜牛,四月五月用之,《礼记·郊特牲》所谓“帝牛必在涤三月”者也。僖三十一年、成十年、襄十一年之卜郊则在周正四月,即夏正二月,定十五年之郊在夏正三月,哀元年之郊在夏正二月,其甚者成十七年书九月辛丑用郊,总之,卜郊及郊皆已过启蛰之节,诚如襄七年孟献子所云:“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今既耕而卜郊”,是下文所云“过则书”也。
④过则书
〖杨注〗:过,谓非常祭。
这段凡例解释了举行四常祀(例行四祭祀)举行的时节及其记载惯例:到了惊蛰的时候举行郊祭,青龙的角亢二宿出现的时候举行雩祭,秋天寒气降临举行尝祭,蛰伏的时候举行烝祭。如果过了时节而举行祭礼,就要加以记载。
回顾桓5郊祀的相关内容后,再读僖31的郊祀就能理解了。
經·僖公三十一年·3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
说古人在做重大事务之前,都要进行占卜来预测吉凶。郊祀作为祭天和祈谷的重要事务,也是要进行占卜的,称之为卜郊。占卜的结果若卜吉,则推迟再卜,再卜不吉就三卜,以此类推。依照经文中的记述,这一年接连占卜了4次,皆为不吉,最终就取消了郊祀。但是还是进行了三望。
三望
傳·僖公三十一年·3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非禮也。猶三望,亦非禮也。禮不卜常祀,而

4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