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 30 分钟

16 心理咨询避坑指南:花了五位数的来访者对谈专业心理咨询‪师‬ feacher非老师

    • 教育

在第13期“生命力”的节目发出之后,有不少听友留言,也有不少朋友私信我关于心理咨询的问题,类似于怎么低成本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啊?如何判断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啊?等等等等。(🥂你们的问题这一期都会被回应到!)
我自己一直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平时比较关注心理健康的内容,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也和心理学背景的从业者一起共事过。最重要的是,我确实这些年也在心理咨询啊,教练啊等各种身心灵相关的事上砸了不少金钱、时间和精力,有幸成为了“花了五位数的来访者”😅
但爱好毕竟是爱好,科普的话……门外汉还是不太敢造次,毕竟入行门槛高!所以,我就请了一位从业7年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跟我一起聊天,希望结合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双重视角来呈现一期不太一样的“心理咨询的避坑指南”!
🙌 Guest SpeakerLuna: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毕业于浙大+港科大,做过七年心理学主编 🍠 Luna的小红书
以前发过一条动态,当时提到的L姐姐就是Luna,今天邀请她来现身啦!🎧 你会听到Intro01:50 Luna来say hi 👋
Section 1 | 眼花缭乱的身心灵支持服务:如何判断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第一层:什么时候可以选择去求助更专业的人呢?
“天助自助者”:东亚环境下长大的我们在一开始感受到痛苦时,可能不会求助专业人士,而是看书、学习甚至考个研来自助 05:30 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比较强烈的痛苦当中,或是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处境,而且你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或是你已经尝试了一些方法但好像还是在一个圈子里绕来绕去无法破解的时候。 06:07 当你的痛苦已经盖过求助羞耻感的时候 (P.S.  对于求助的羞耻感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在一些高学历群体,尤其是男性群体上更为明显) 06:45 扫盲时间:一定得有医院的病理诊断才要去做心理咨询吗?NO‼️ 07:53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就诊?3个简单的判断标准① 出现幻觉/妄想(别多想,赶紧去)②生理和心理痛苦的程度(以自我感觉为为准)、影响生活的程度③ 持续的时间:超过2周,甚至长达几个月、几年、数十年第二层:不同的approach(心理咨询/生命教练/职业发展教练等等)背后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对于“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这个机制的假设不同
12:52 生命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异同点 14:06 职业发展教练/父母养育教练的特点和挑战特点:特定领域的行为干预,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挑战:可能很快会故态复萌 16:04 🌰 案例1:Fiona自己一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情绪问题时先对自己进行了简单的行为干预,无效后寻求了生命教练的支持,继续无效后做了很贵的职场咨询,结果还是无效,最后意识到:自己需要心理状态上结构性的改变。 18:52 🌰 案例2:一个在团体中扮演严重抑郁的来访每天都起不来床,模拟咨询师让推荐ta用“晨间四部曲”起床:做一段冥想、听一段音乐、第一时间叠被子、出去走一走。来访os:你这是在搞笑吗?我连起床都做不到,还让我做晨间四部曲? 20:22 关注即强化:非常想在行为上改变,甚至强迫改变时,可能会变成一种阻碍改变的力量 22:16 心理咨询背后所认为的假设是如何发生的呢?(三阶段模型@《助人技术》)第一阶段:探索第二阶段:领悟第三阶段:行动Section 2 | 咨询是如何起效的?听友@卡杰尼:🙋🏻‍♂️咨询到底是怎么起效的,我现在已经咨询了30几次,但是总感觉咨询的治疗效果很“玄乎”,因为是动力学咨询,所以整个咨询过程东扯西扯

在第13期“生命力”的节目发出之后,有不少听友留言,也有不少朋友私信我关于心理咨询的问题,类似于怎么低成本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啊?如何判断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啊?等等等等。(🥂你们的问题这一期都会被回应到!)
我自己一直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平时比较关注心理健康的内容,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也和心理学背景的从业者一起共事过。最重要的是,我确实这些年也在心理咨询啊,教练啊等各种身心灵相关的事上砸了不少金钱、时间和精力,有幸成为了“花了五位数的来访者”😅
但爱好毕竟是爱好,科普的话……门外汉还是不太敢造次,毕竟入行门槛高!所以,我就请了一位从业7年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跟我一起聊天,希望结合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双重视角来呈现一期不太一样的“心理咨询的避坑指南”!
🙌 Guest SpeakerLuna: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毕业于浙大+港科大,做过七年心理学主编 🍠 Luna的小红书
以前发过一条动态,当时提到的L姐姐就是Luna,今天邀请她来现身啦!🎧 你会听到Intro01:50 Luna来say hi 👋
Section 1 | 眼花缭乱的身心灵支持服务:如何判断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第一层:什么时候可以选择去求助更专业的人呢?
“天助自助者”:东亚环境下长大的我们在一开始感受到痛苦时,可能不会求助专业人士,而是看书、学习甚至考个研来自助 05:30 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比较强烈的痛苦当中,或是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处境,而且你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或是你已经尝试了一些方法但好像还是在一个圈子里绕来绕去无法破解的时候。 06:07 当你的痛苦已经盖过求助羞耻感的时候 (P.S.  对于求助的羞耻感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在一些高学历群体,尤其是男性群体上更为明显) 06:45 扫盲时间:一定得有医院的病理诊断才要去做心理咨询吗?NO‼️ 07:53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就诊?3个简单的判断标准① 出现幻觉/妄想(别多想,赶紧去)②生理和心理痛苦的程度(以自我感觉为为准)、影响生活的程度③ 持续的时间:超过2周,甚至长达几个月、几年、数十年第二层:不同的approach(心理咨询/生命教练/职业发展教练等等)背后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对于“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这个机制的假设不同
12:52 生命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异同点 14:06 职业发展教练/父母养育教练的特点和挑战特点:特定领域的行为干预,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挑战:可能很快会故态复萌 16:04 🌰 案例1:Fiona自己一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情绪问题时先对自己进行了简单的行为干预,无效后寻求了生命教练的支持,继续无效后做了很贵的职场咨询,结果还是无效,最后意识到:自己需要心理状态上结构性的改变。 18:52 🌰 案例2:一个在团体中扮演严重抑郁的来访每天都起不来床,模拟咨询师让推荐ta用“晨间四部曲”起床:做一段冥想、听一段音乐、第一时间叠被子、出去走一走。来访os:你这是在搞笑吗?我连起床都做不到,还让我做晨间四部曲? 20:22 关注即强化:非常想在行为上改变,甚至强迫改变时,可能会变成一种阻碍改变的力量 22:16 心理咨询背后所认为的假设是如何发生的呢?(三阶段模型@《助人技术》)第一阶段:探索第二阶段:领悟第三阶段:行动Section 2 | 咨询是如何起效的?听友@卡杰尼:🙋🏻‍♂️咨询到底是怎么起效的,我现在已经咨询了30几次,但是总感觉咨询的治疗效果很“玄乎”,因为是动力学咨询,所以整个咨询过程东扯西扯

1 小时 3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