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集

▶ feacher=future+teacher,slogan是from feacher to future,意味着拥抱未来。

▶feacher也是teacher的镜像(reflection,也译为反思),意味着打破身份标签、随时可以换位为永葆好奇心的“人徒”,以及提醒自己保持谦虚、不断自我反思。

▶feacher最后(顺便)是Fiona+teacher的结合,主播Fiona的本职是老师,朋友们喊她菲老师,但她总觉得自己并非老师,持续解锁更多身份可能性。

在feacher,我们聊一聊英语学习、身心健康、个人成长、自我探索之路上的微小观察和发现。

P.S. 节目目前没什么明确的垂直定位,主播本人会从她的好奇心和兴趣出发进行盲盒式创作。

feacher非老‪师‬ FionaXu

    • 教育
    • 5.0 • 5 个评分

▶ feacher=future+teacher,slogan是from feacher to future,意味着拥抱未来。

▶feacher也是teacher的镜像(reflection,也译为反思),意味着打破身份标签、随时可以换位为永葆好奇心的“人徒”,以及提醒自己保持谦虚、不断自我反思。

▶feacher最后(顺便)是Fiona+teacher的结合,主播Fiona的本职是老师,朋友们喊她菲老师,但她总觉得自己并非老师,持续解锁更多身份可能性。

在feacher,我们聊一聊英语学习、身心健康、个人成长、自我探索之路上的微小观察和发现。

P.S. 节目目前没什么明确的垂直定位,主播本人会从她的好奇心和兴趣出发进行盲盒式创作。

    21 真的有人可以完全摆脱他人评价吗?

    21 真的有人可以完全摆脱他人评价吗?

    Hiiii朋友们!这是一期两周前的串台,三个年龄相仿但成长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女生,坐在一起聊了聊“面对他人评价”这件事儿。正如标题所写的那样,我们对评价依然带着“有时讨厌,有时喜欢”的心情,时而觉得自己摆脱了,时而又觉得没完全摆脱😅 这期节目显然没什么答案,只是一些各自探索之路上的觉察和分享,谢谢你来听我们的girls talk!
    🙌一起聊天:
    林安:性格安静,内心动荡不安。6年不上班,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采访着采访着出了书,拍了视频访谈栏目,做了播客主播,还顺便创了个业,折腾自由职业社区。人生理想是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作品,靠创造力赚钱,做喜欢的事,爱有爱的人。
    丸子里里:性格开朗,内心极度敞开。7年不上班,毕业即游荡,从背着尤克里里周游世界,到带着音乐去旅行,在街头找陌生人唱歌,拍摄沙发客旅行纪录片,创立尤克里里品牌,正在努力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人生理想是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Fiona:播客《feacher非老师》和《CoChildren FM》主理人,关注儿童发展/终身成长/身心健康的教育工作者一枚,可动可静的ENFPer~
    🎧 你会听到
    Part1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在意他人评价?
    04:03 Fiona:过早的发育带来的他人评价:“你好可怜啊”
    06:15 林安:从小学时期的“多动症”,到中学时期的“性格内向”,一直被打压否定
    09:45 Fiona:高压的外部环境和严苛的评价体系,如何影响学生时代的自信和成绩
    17:28 丸子:从小就是人人都喜欢的老好人,也有不被人喜欢的苦恼?
    Part 2  我们为什么如此在意他人评价?
    20:13 林安:为了自我证明而努力向上,到了一定阶段会自我反噬
    25:25 Fiona:如影随形的不配得感:身边人都觉得我可以,只有我觉得“我不配”
    Part 3 为什么有些人完全不在意他人评价?
    31:57 丸子:放弃国企工作去流浪,稳定的内在评价体系,让他完全不在意他人看法
    35:31 Fiona:从三本到中科院到直博耶鲁,不care他人看法来自坚定的目标
    40:21 林安:从小做任何决定父母都100%支持,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让她活得潇洒又自信
    Part 4 如何才能不在意他人评价?
    44:01 丸子&林安:30岁的年纪,我开始学会拒绝他人
    50:05 Fiona:不在意他人看法是一生的课题,要带着对他人看法的恐惧继续前行
    53:23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轻易评价你
    56:16 林安:那些让你十分在意的评价,也许戳中了你正在逃避的痛点
    57:54 作为博主,如何区分可以吸纳的评价和不用在意的评价?
    🎙节目制作
    credit to《动静皆宜FM》

    • 1 小时 4 分钟
    20 当销冠辞职回家做全职儿女:把父母当作VIP客户,用搞定客户的思路重建跟父母的关系

    20 当销冠辞职回家做全职儿女:把父母当作VIP客户,用搞定客户的思路重建跟父母的关系

    P.S. 本期播客适合想要跟父母重构关系的朋友来听,重构关系不是一个必选项,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境况也不同,毕竟《不原谅,也没关系》今年是我30岁的第一年,年初的时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些雄心壮志的东西,似乎不得不大干一场才算是“三十而立”,然而事实是这一年就在起起伏伏伏伏伏中度过了。前几天我参加了丸子里里发起的“去他的三十而立”活动,发现很多29-30岁的同龄人都在经历类似的身份动荡与转变。有意思的是,30岁之前,经常会忘记自己今年几岁,但是在30岁边缘的时候,这种焦虑和彷徨在各种社会声音的裹挟之下却是如此的真实。
    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最肉眼可见的改变是,父母开始老了。作为一个在非常传统的东亚家庭里成长的小孩,时常会想:当我们成年之后,还有机会跟原生家庭重构更好的关系吗?
    一个很偶然的契机,跟今天的嘉宾阿水聊起来发现竟然是同龄人,彼此都有一些对于当下生活的共同困惑。他前八九年专心研究搞钱,却在29岁的时候停下来了,辞职在家做了将近半年的“全职儿女”。我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他的很多探索,更重要的是看见他跟原生家庭关系的突破。听说他最近已经蓄满了回职场的电,也有了一些对于工作的新思考,所以特别想找他来聊一聊。
    🙌 Guest Speaker
    阿水/水子哥:
    爱生活,爱猫狗,热忱的不二「新杭州青年」 软件SaaS领域6年「搬砖冠军」🏆 餐厅招牌菜「搬运工」 探索自我边界/探寻亲密关系,迭代中的「体验玩家」02:11 阿水来Say Hi 👋
    03:14 成为”全职儿女”的契机:前八九年不断给自己提供正反馈的工作突然提供不动了,每天工作14小时却依然停滞,或许该换一个关注点了
    05:05 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棍棒底下出孝子” / 沟通仅停留在表面的事务性沟通
    07:41 “全职儿女”这半年的尝试:用搞定客户的“有效工作经验”搞定爸妈
    ①放下执念:发起每一次沟通的目的从来不是改变对方,只是希望同步彼此需求 ②行动说话:一切的改变都始于自己的改变 ③持续投放:把家庭群名改成“xx滋养群“,持续学习且高频投放家庭养育类推文 ④撬动关键决策人:既然生性固执的老爸难以搞定,那就先从攻下老妈开始 ⑤减少评判:不管老妈在抖音上学什么修心修身的课程,不管导师怎样,都是老妈觉得受益就支持!13:18 铺垫了大半年,家庭版3人深聊的时机到了:从尴尬地沉默了三分钟没说话到最后“爸,我们像兄弟拥抱一下吧”
    16:59 深聊中印象最深刻的瞬间: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爸爸“服老”了
    21:44 改变会发生的两种情况:很深的痛或是全然的爱,选择后者也需要自己有足够自爱的能量
    24:48 Gap之后准备重回职场,此时此刻对工作的新思考:不会在工作中去找100%的意义了,意义是行动中长出来的,对寻找的旅程保持好奇和期待可能才是常态
    31:14 面对现实也是一种能力:当生存出现危机的时候,所有的目标都会为之摇摆从而产生新的内耗
    32:44 ⑥透明原则:像在公司里做工作述职一样对老爸进行“恋爱述职”,催婚也没有了,彼此都安心
    35:58 ⑦重设游戏体验:为老妈开设“付费咨询”之后,对话变成了give-and-take的模式,就再也没有情绪内耗了
    41:55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重塑跟父母的关系,决定要不要重塑是自己的权利:先确认清楚要,再拆解行动步骤,并做好打持久战且最终无法解决的准备,毕竟世上也没有完美家庭,会不会解决或许也不重要,但这个一直向好的过程中一

    • 51 分钟
    19 不自洽,不松弛……那要不就算了?继续行动吧!

    19 不自洽,不松弛……那要不就算了?继续行动吧!

    今天这期节目,我邀请了一位身边行动力爆棚的女生Ash来聊聊天,她原来在大厂做市场运营,后来裸辞跨行做独立摄影师。
    差不多一年前,我在一个自由职业者的线下聚会第一次见到她本人,那会儿我以为她原先就有摄影基础或者怎么也是个做相关工作的吧,结果她说自己学了1个月摄影课就开始接单了!而且半年之后稳定月入过万。
    之后这一年,我也看到她有很多行动力爆棚的时刻,她就是我之前往期节目中提到的老是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的人之一。
    跟Ash聊完这一期的感受是:不自洽,松弛不了,没与自我和解,很在意他人的评价……那就不追求这些了,承认还做不到,但不影响还可以继续行动!💪
    🙌 Guest Speaker
    Ash:前互联网市场运营,现在是一名独立摄影师和活动策划人。过去做ted策展,从志愿者到项目团队核心负责人,1人独立负责过500人场的活动统筹,带过近百人志愿者团队,统筹执行活动近50场,现在也是自由职业社区自由会客厅的杭州主理人。是一枚典型的ENFJ,在社交媒体活跃,线下更活跃,想唠嗑咨询或者想一起玩儿的,都随时热烈欢迎,永远会沉迷于线下的魔力,有机会能认识到更多好玩的小伙伴,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就是我的热衷目标啦。
    小红书/微博/即刻(@猫猫ASH)
    P.S. 封面图上就是她的四只猫猫
    🎧 你会听到
    02:12 Ash 来Say Hi 👋
    03:12 行动力强的人是无所畏惧的吗?Nope. 从来都没有准备好这回事儿,只是更快速上场,然后一边颤抖一边战斗—— “就算差也不会差到哪去,那假如好了呢?”
    12:18 支撑着自己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持续上场和战斗的东西是什么?是勇气吗?是爱吗?Nope. 是害怕,害怕没钱 —— 钱让我安全,让我舒服,让我有掌控感,让我有选择权这件事还得从“8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妈妈净身出户”开始说。
    27:13 和那个没有钱就没有安全感的内在小孩和解了吗?尚不可和解。放不下,日子也要继续过。有些东西就是在心里留了个印记,那就让它留着呗。
    38:38 如何做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让它们限制自己行动的步伐?在意啊!怎么能不在意别人的声音?取决于对方是谁而已。只是筛选出关键人物需要行动来验证,你不走,所有声音都是假的。
    45:12 因为父母离异的事儿从小对婚姻是恐惧的,现在却通过做“领证摄影师”体验到了超多爱情里的疗愈时刻。
    47:15 好像没啥限制性信念,也能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建议,一直行动力都很强,但还是会有想放弃的、走不下去的时刻。这个时候……我就让自己原地躺下,努力不让自己困在情绪里。
    🎙节目制作:
    行动力也在持续up up up的Fiona ヾ(◍°∇°◍)ノ゙
    BGM:
    Nujabes,Shing02 - Luv(sic.), Pt. 3 Lakewavebeatz - "magic" melody pop type beat剪辑:Kari

    • 50 分钟
    18 人生使命:它像是自身苦难中开出的花,无法由外部世界定义

    18 人生使命:它像是自身苦难中开出的花,无法由外部世界定义

    “就在我以为我的使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时候,它又变了”
    我时常会收到读者/听友的留言:我真的好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为什么别人好像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天命,而我没有,我好焦虑,焦虑到没办法专注到当下做该做的事。
    我非常非常理解这样的迷茫和焦虑,似乎也会时隔几年就经历一次“意义危机”。
    自然的,我便会不由自主地羡慕那些一直笃定且平静地走在自己被使命驱动的路上的人。当然,也正是因为“使命感”这事儿似乎不容易拥有,所以每当有人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我的使命就是xxx”的时候,我反而会打个问号:哦?真的吗?
    今天的嘉宾小黑似乎就是我身边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我观察到小黑一直以一种平静的状态持续走在生命教育(死亡/性/自然)这条路上,这种平静状态会让人愿意更相信几分:嗯,不是打鸡血。所以,这一期就邀请小黑来聊聊“人生使命”这个话题。
    🙌 Guest Speaker:小黑/Yoang 法医学毕业生 六年公益人(乡村美育) 接触即兴舞者 舞踏舞者 一人一故事演员 唱诵疗愈师 图瓦萨满传承人 南美传统民俗医药研习者 祭祀舞蹈与巫文化研习者公众号:别处BeChance / 小红书:一颗叫做小黑的树
    🎧 你会听到00:11 Intro:这期播客的起因 & 小黑Say Hi👋
    03:41 如何定义使命感?
    06:02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使命
    五六岁:守护自己所生长的土地和森林 七岁:突然有一天意识到“生来就是为了死去” 初中:为了更透彻地去了解死亡,想要去成为法医 大学之后:想要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分享给更多人,但做着做着却感受到“割裂”△小黑设计的死亡教育工作坊
    09:57 为了进一步探索使命,大家众筹没什么钱的自己去参加“创造有意义工作”的工作坊(¥5000+)
    20:43 做性教育的初衷和探索:女性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想用自己所学反哺女性
    27:34 在有灵且美用艺术疗愈为乡村女孩做性教育:一开始女孩们觉得我是男性,对我是有距离的,渐渐的性别变得越来越模糊
    13:06 就在我以为我的使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时候,我又发现它变化了
    现在:带更多人回归自然,向自然学习,向自然借用力量13:20 从小就跟做巫术的父亲在森林里学会了如何跟自然合作
    17:04 会跟树和小动物说些什么呢?
    18:35 真正摆脱抑郁症的瞬间:在冥想中看到了小时候生活的森林,感受到灵魂的生长
    19:01 在大理跨年时,伸出手对一棵树说“嗨,新年快乐”,结果树枝紧紧缠绕了自己,那一刻泪流满面
    30:54 聊聊最近在做的《唤醒自然之心》工作坊
    唤醒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和馈赠:进攻的力量 语言死亡之后是什么呢:用吟唱去和自然沟通 用古老部落的仪式完成大地典礼:寻找神圣的感受 24节气变化的能量如何引导我们的生活37:40 我们从到大都在和自然表达,但如果我们放不下作为人类的自大的“我”,我们便听不到自然的回应
    39:39 回望这一路使命的变化:像是苦难中开出的一朵花❀
    43:14 今年小黑遇到的很多咨询案例分享(关于天赋和使命的咨询明显多了起来!)
    46:00 使命不由外部社会定义,一定要非常非常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深挖内心纯粹的想法和意愿
    48:28 回听友问:因为对未来的焦虑和担忧,导致自己无法回到当下,该怎么办?
    听友@S:最近因为是毕业季,尽了最大的努力,却还是避免不了要和他人分离,有一些事情也留下了不完美的地方,所以深深地陷入了一种“遗憾”的情绪当中。前一秒觉得还是没关系过去已经过去,下

    • 1 小时 5 分钟
    17 “在情绪漩涡🌀里绕来绕去的你就像得了一种心理脚气”

    17 “在情绪漩涡🌀里绕来绕去的你就像得了一种心理脚气”

    Hi 👋 大家七月快乐~
    录这期播客的时候我正在粤北大山里一所希望小学参访,放学之后跟孩子们到山头逛了一圈(↑),给你听大自然和小朋友在山头奔跑的声音⛰ 01:34
    晚上坐下来盘点了一下自己的6月,发现做了很多事情,可见能量回归之后的行动力还是可以的 ✌️
    这一期是我毛遂自荐要给心理咨询App“阁楼Glowe”做的推荐和分享,我自己也是4月份无意中看到这个平台的广告,在上面找到了契合的咨询师,体验了两周之后决定持续下去,目前已经做了将近三个月的咨询(每周1次)。
    今天这一期我会主要把重点放在“我的线上心理咨询过程和使用贴士”上。此外,我也会跟你聊聊攻击性这个话题,这也是在这段时间的咨询里看到的一个我自己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 本期播客对应的图文内容也会发布在我的个人豆瓣上,欢迎移步阅读。
    P.S. 上一期,我(as a 花了5位数的来访者)对谈了一位从业 7 年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出了一期心理咨询避坑指南,你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心理咨询小科普。
    🎧 你会听到
    ⚠️ 本期内容是一位关注身心健康10年+的非专业人士个人向的心理咨询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大家综合着多听听看看~为何开启这次心理咨询?
    03:37 我也不是个总憋着的人,情绪上来的时候也是……打开微信列表,点击好友头像,一顿输出,这个朋友看样子不想聊了那就下一个😅  —— 但是这方法这回儿不行了!
    06:21 家属说我在情绪漩涡🌀里绕圈圈的情况听起来像是“脚气”🦶🏻一样的慢性顽疾😅,什么吃好喝好这些方法就像“皮炎平”的激素一样表面快速去除了一下,但是没有根治,也许我可以换个人聊聊,去根治一下这个“心理脚气”(慢性顽疾)。
    选择咨询师时的考虑因素?
    11:27 💻 线上 or 线下?
    12:09 🏄🏻 平台 or 个人?
    14:03 💰 花多少钱做心理咨询?(原则:不超过月收入20-30%)
    16:09 🐻 流派:我个人比较无所谓,更在意其他几点:
    ① 资质和受训背景是否正规 ② 擅长主诉问题是否和我的诉求契合度③ 是否有长期、持续性的督导/受训经验 ④ 自我介绍中是否有共同经历/更能感同身受的部分 ⑤ 主观感受:照片和声音咨询过程中我做了些什么?
    19:37 首次咨询:确认化学反应OK,两张拼图可以拼到一起!
    21:06 正式开始之后:不种下“怀疑”的种子,毫无保留地倾诉
    22:19 案例分享 🌰 咨询师帮助我从走不出的情绪怪圈里看到新课题:关于“攻击性” —— 在自我还不够稳固的情况下,未经妥善处理的对他者的愤怒可能会指向自己
    35:26 每次咨询之后写来访者手记:保持觉察
    Final Words
    41:56 本来想跟大家总结一下阶段性收获的,但我发现还是为时过早,很多我以为的可能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每一次聊天可能都会推翻原来的“我以为”
    44:00 求助不是弱者的表现,善于借力也很了不起喔!
    🔖 关于Glowe阁楼
    Glowe阁楼是一个专注于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App,平台咨询师100%持证或心理科班毕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笔试、面试、模拟个案等5层筛选,通过率不足3%,专业可靠。
    Glowe阁楼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次咨询包含50分钟视频/语音+5天留言,性价比超高,适合长期咨询。50分钟作为正式咨询的部分,5天的留言作为咨询师收集来访信息的工具,帮助来访和咨询师更好的建立信任,提高咨询效率。
    Glowe阁楼App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城,欢迎下载使用;如果对咨询有疑问,可以询问App首页的咨询助理,希望阁楼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安全专业

    • 44 分钟
    16 心理咨询避坑指南:花了五位数的来访者对谈专业心理咨询师

    16 心理咨询避坑指南:花了五位数的来访者对谈专业心理咨询师

    在第13期“生命力”的节目发出之后,有不少听友留言,也有不少朋友私信我关于心理咨询的问题,类似于怎么低成本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啊?如何判断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啊?等等等等。(🥂你们的问题这一期都会被回应到!)
    我自己一直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平时比较关注心理健康的内容,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也和心理学背景的从业者一起共事过。最重要的是,我确实这些年也在心理咨询啊,教练啊等各种身心灵相关的事上砸了不少金钱、时间和精力,有幸成为了“花了五位数的来访者”😅
    但爱好毕竟是爱好,科普的话……门外汉还是不太敢造次,毕竟入行门槛高!所以,我就请了一位从业7年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跟我一起聊天,希望结合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双重视角来呈现一期不太一样的“心理咨询的避坑指南”!
    🙌 Guest SpeakerLuna: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毕业于浙大+港科大,做过七年心理学主编 🍠 Luna的小红书
    以前发过一条动态,当时提到的L姐姐就是Luna,今天邀请她来现身啦!🎧 你会听到Intro01:50 Luna来say hi 👋
    Section 1 | 眼花缭乱的身心灵支持服务:如何判断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第一层:什么时候可以选择去求助更专业的人呢?
    “天助自助者”:东亚环境下长大的我们在一开始感受到痛苦时,可能不会求助专业人士,而是看书、学习甚至考个研来自助 05:30 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比较强烈的痛苦当中,或是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处境,而且你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或是你已经尝试了一些方法但好像还是在一个圈子里绕来绕去无法破解的时候。 06:07 当你的痛苦已经盖过求助羞耻感的时候 (P.S.  对于求助的羞耻感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在一些高学历群体,尤其是男性群体上更为明显) 06:45 扫盲时间:一定得有医院的病理诊断才要去做心理咨询吗?NO‼️ 07:53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就诊?3个简单的判断标准① 出现幻觉/妄想(别多想,赶紧去)②生理和心理痛苦的程度(以自我感觉为为准)、影响生活的程度③ 持续的时间:超过2周,甚至长达几个月、几年、数十年第二层:不同的approach(心理咨询/生命教练/职业发展教练等等)背后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对于“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这个机制的假设不同
    12:52 生命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异同点 14:06 职业发展教练/父母养育教练的特点和挑战特点:特定领域的行为干预,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挑战:可能很快会故态复萌 16:04 🌰 案例1:Fiona自己一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情绪问题时先对自己进行了简单的行为干预,无效后寻求了生命教练的支持,继续无效后做了很贵的职场咨询,结果还是无效,最后意识到:自己需要心理状态上结构性的改变。 18:52 🌰 案例2:一个在团体中扮演严重抑郁的来访每天都起不来床,模拟咨询师让推荐ta用“晨间四部曲”起床:做一段冥想、听一段音乐、第一时间叠被子、出去走一走。来访os:你这是在搞笑吗?我连起床都做不到,还让我做晨间四部曲? 20:22 关注即强化:非常想在行为上改变,甚至强迫改变时,可能会变成一种阻碍改变的力量 22:16 心理咨询背后所认为的假设是如何发生的呢?(三阶段模型@《助人技术》)第一阶段:探索第二阶段:领悟第三阶段:行动Section 2 | 咨询是如何起效的?听友@卡杰尼:🙋🏻‍♂️咨询到底是怎么起效的,我现在已经咨询了30几次,但是总感觉咨询的治疗效果很“玄乎”,因为是动力学咨询,所以整个咨询过程东扯西扯

    • 1 小时 30 分钟

用户评论

5.0(满分 5 分)
5 个评分

5 个评分

rafealwang30

听非老师分享自己的经历,太赞了

谢谢人人。

test一下给自己的评论!

真不错👌

你可能还喜欢

玄而未决
韋自章
自我进化论
颜晓静Athena
大凝聊聊
大凝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无人知晓
孟岩
不把天聊si
我要WhatYou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