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Folgen

城市原来如此,
在这里,听懂城市。

城市技术·城市文化·城市记忆

澎湃新闻the Paper·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出品。

如此城市CityTells 澎湃The Paper

    • Gesellschaft und Kultur

城市原来如此,
在这里,听懂城市。

城市技术·城市文化·城市记忆

澎湃新闻the Paper·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出品。

    作家陈丹燕:社会主义梧桐区,曾经败落却充满诗意 | 武康大楼那些《蚌壳与珍珠》

    作家陈丹燕:社会主义梧桐区,曾经败落却充满诗意 | 武康大楼那些《蚌壳与珍珠》

    从1924年开始建造到如今,武康大楼(原诺曼底公寓)已在上海屹立了一百个年头。它曾是安静街区中的寻常公寓,却在近些年成了“网红大楼”——流畅的弧线、复古的红砖、漂亮的券廊拱门吸引游客纷至,打卡摩登风情,节假日则更是盛况空前。
    在《蚌壳与珍珠》一书中,著名作家陈丹燕、媒体人陈保平通过武康大楼住户的口述,记录下这栋建筑之中“活”的故事,在他们看来,游客围观的只是武康大楼的“蚌壳”,而其中的人与故事,才是此间真正的“珍珠”。
    陈丹燕根据入住时间将武康大楼住户们分成三批。第一批是建造之初搬进的外国白领与管理人员,他们是摩登生活的践行者,有着与这座公寓相契合的新潮的生活方式。第二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经分配住进来的,他们大多是文艺工作者与干部,是当时为主流社会价值所认可的人员。第三批则是新世纪至今的住户,是新的社会精英。不论哪一批住户,都象征了上海在不同时期的都市性与前卫性。
    正如书中陈保平所写:“近百年来,武康大楼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新民主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大时代的风风雨雨,里面的住户就像轮船上的乘客,上上下下,来去匆匆。武康大楼百年,其中人的情感与故事才是武康大楼最生动的痕迹。”
    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陈丹燕与陈保平,一起剥开网红的“蚌壳”,寻觅其中历史的“珍珠”。
    ——本期嘉宾
    陈丹燕,作家、电影导演
    陈宝平,媒体人、出版人
    ——本期主持
    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
    ——收听时间线
    03:30  时间中回溯武康大楼的前世今生
    09:56  旧档案、老照片,寻找武康大楼最初的居民
    17:55  摩登公寓标志着一种中产生活的诞生
    26:31  抢房潮与房屋产权变化
    38:13 武康大楼生活的“优越感”与“责任感”
    48:17 城市改造:剥开蚌壳,看见珍珠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 59 Min.
    从城隍庙看中国城市生活的神圣与世俗

    从城隍庙看中国城市生活的神圣与世俗

    “城隍”是人格化的中国城市守护者,最早是老百姓对于城墙与壕沟的朴素信仰,明代以后才被官方纳入体系。城隍庙从此成为官方祭祀系统中的一环,承载着地方治理与道德教化的重任。
    上海城隍庙,当属现今全国最出名的城隍庙之一,是来沪旅客必游之地。曾做过上海城隍庙历史研究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郁喆隽指出,上海城隍庙在当时是县级城隍庙,其地位不比苏州府与松江府,这与古时城隍庙与城市行政级别的对应安排有关。
    他还研究过一度兴盛的“城隍庙三巡会”,并认为与上海给人的商业、经济、工业、中西交通等标签印象不同,上海有极丰富的本土信仰仪式,神圣和世俗非常紧密地结合于此,这在全世界的大都会中都是罕见的。三巡会折射出曾经上海城市管理中的政府部门角色,社会的自我组织和竞争,乃至信仰生活的经济和社会史维度等等,对城市的集体记忆至关重要。
    上海城隍举行传统城隍华诞庆典活动©视觉中国
    潜心道教研究的哲学博士祝逸雯谈道,“如今在上海城隍庙,许多长辈替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儿孙们祈福,地址都是用外语书写上去的,‘文化小传统’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活力。”她认为上海城隍庙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是上海城市发展与变迁的见证者。城隍信仰,以独特的方式与中国城市的世情生活深刻互动,展现了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
    当城隍庙成为文旅与城市更新重地,当“城隍”与“道”不再作为普遍信仰,当年轻人突然又兴起“求神拜仙”,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与个体心态?
    本期节目,如此城市从城隍庙看中国城市生活的神圣与世俗。
    ——本期嘉宾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教授
    祝逸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本期主持
    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
    ——收听时间线
    09:20 城隍的诞生与体制化的宗教关系不大,是自发的民间信仰
    13:42 城隍被制度化、体系化,关键节点在明朝洪武年间
    23:28 清末民初,城隍庙与世俗工商业社会的互动加强
    42:10 中西方游神文化、圣人体系对比
    50:54 本土宗教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55:55 “祛魅”、“佛系”:网络热词成为时代精神指示器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 59 Min.
    CityWalk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

    CityWalk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

    劳动节假期,从外滩到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游人如织。这些区域的历史建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人们早已不满足于拍照打卡留念,在一场Citywalk中进行“建筑可阅读”,考察“1.0版本”的都市摩登生活,是上海这座城市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新名片。
    建筑师、策展人哈凌指出,这些建筑是这座城市饱经风霜的见证,同时记录着一种摩登生活的出现。公寓弧形的转角和阳台,与高耸的摩天大楼、几何形的装饰,是摩登审美在建筑上最直观的标准。现代主义标志着审美性与功能性开始走向统一,它不仅停留在建筑领域,还蔓延至设计、时尚、广告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少就是多”成为都市生活哲学,并影响至今。
    “摩登复兴”设计与艺术展(展期至2024年6月16日),由致力于复兴上海摩登设计文化的设计师哈凌与他的朋友们,携手今潮8弄联合打造,展览主题板块分为“摩登与建筑”“摩登与时尚”“摩登与设计”“新摩登设计”“摩登与艺术”。
    资深城市漫游者格里董 ,还提到外滩Citywalk路线中的一个有趣之处,"从圆明园路路口往东看,会注意到大量的高层建筑,中国银行和沙逊大厦十分简洁,立面有大量的竖线条,宛如身处彼时的纽约,这是二十世纪美国的力量。而在路口回头,青砖红砖配合承接的是100多年甚至120年前的英式新古典建筑典范,是十九世纪欧洲帝国的最后余晖。彼时的上海人会认为它们都是摩登的。"这符合学者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的判断,即“摩登”在东方不仅仅意味着对传统、古典的叛逆,更是东西方时兴元素的混杂。
    哈凌与格里董带队城市行走 ©“摩登复兴”设计与艺术展
    在当下重提“摩登”,哈凌与格里董都认为,这不仅是为了复古与怀旧。“摩登”背后蕴含的审美趋向,及其对今天中国人的影响,是人性中改善生活、追求幸福的朴素愿望。它渗透在魔都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彰显着上海对于“新”与“变”的信心、包容和行动力。
    城市行走中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
    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哈凌和格里董,以声音漫游城市,探寻摩登上海的踪迹。
    ——本期嘉宾
    哈凌,建筑师,“摩登复兴”设计展策展人
    格里董,资深上海城市文化推广者
    ——本期主持
    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
    ——收听时间线
    06:00 摩登对于上海不仅是一个时期,更是一种风格
    16:05 站在圆明园路路口,能感到美英势力的“沪上博弈”
    36:46 摩登风靡背后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3:56 不止建筑:从小说与画报的女性形象看摩登
    52:00 “公开-私密-半私密”:上海弄堂独有的空间过渡理论
    56:54 重提摩登不在于复古与怀旧,而是复兴与创新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

    • 1 Std. 7 Min.
    《九路口》:当精致滤镜褪去,长乐路襄阳北路的街区宇宙与小店人生 | 杨樱x伊险峰

    《九路口》:当精致滤镜褪去,长乐路襄阳北路的街区宇宙与小店人生 | 杨樱x伊险峰

    从上海长乐路和襄阳北路的十字路口开始,东西南北各走一个街区,6条马路,9个路口,111种职业,580家门店,62个人——这是作家伊险峰和杨樱新书《九路口》中所记录与描绘的范围。
    街区中琳琅满目的商业生态是这本书的着眼点。书中甚至将这小小0.25平方公里比作演化生物学家E·O·威尔逊叹为观止的热带雨林,“刹那间展现在你眼前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在那一天、那一周甚至那一年都不会再次看到。”
    在这个业态丰富多样的街区,竞争同样是残酷激烈的,有韧性的个体才能活下来。
    英姐的公路商店、范阿姨的服装店、高松的门窗店、小胡的小酒馆……是着墨较多的故事。他们各有各的与城市打交道的方式,面对上海这座庞然大物,有着自己的野心与抱负,他们身上既有中国过去二十多年改革烙印,又有蕴于个人性格与命运之中的决断、偶然、幸与不幸。
    城市里的故事总是有聚有散,相比于散的悲伤,伊险峰和杨樱更想记录人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在此相遇和聚合的故事。这是一个“城市因集聚而生”的故事。
    本期节目,如此城市与伊险峰、杨樱聊聊滤镜之外的上海“九路口”街区,以及蕴于其中的城市文明。
    ——本期嘉宾
    杨樱、伊险峰,媒体人
    ——本期主持
    李麑、郝汉 澎湃新闻
    ——收听时间线
    05:04 九路口街区的商业生态复杂性,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20:20 许多作家写大城市的“离散”,这本书更关心他们为何聚集于此
    25:28 当机立断转型的小商业主,是街区宇宙中最澎湃的生命个体
    30:31 保罗酒家传奇落幕——一个令人怀念的地标故事
    45:51 商业地产项目与城市街区有机体之间是有张力的
    50:57 当“怎么拍起来好看”主导街区营造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 1 Std.
    舞台上的城市化,命运的悲喜剧:当电焊工用戏剧演绎自己的北漂人生

    舞台上的城市化,命运的悲喜剧:当电焊工用戏剧演绎自己的北漂人生

    《带电的火花》中,主人公这样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马建东,来自河北张家口,是一名电焊工。”这位素人演员站在舞台上讲自己如何闯北京,在钢筋森林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讲城市的蜕变,讲命运的魔幻与现实。
    这并非新青年剧团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表达与城市化有关的故事,将公交车作为舞台的《25.3KM》、由普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实验戏剧《大众力学》《美好的一天》等作品,皆与城市这一主题关系密切。新青年剧团创始人、戏剧导演李建军则表示,自己这些作品与城市化是一种暗合的关系。
    普通人的一生与城市化凶猛浪潮之间的张力,乃至宿命般的联系,本身就是戏剧性的,是今天的戏剧所应该捕捉与呈现的内容。
    普通人、戏剧和城市化有何联系?实验戏剧有哪些新的变化?北京与上海,两座城市孕育出怎样不同的戏剧生态?戏剧节庆能够给城市带来哪些可能性?
    本期节目,《如此城市》与导演李建军、媒体人吕彦妮谈谈城市与戏剧。
    ——本期嘉宾
    李建军 戏剧导演、新青年剧团创始人
    吕彦妮 独立媒体人
    ——本期主持
    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
    ——收听时间线
    02:11 城市化与戏剧的化学反应:《25.3KM》《美好的一天》《带电的火花》
    16:48 一场演出中的观众与演员的共鸣:剧场中的交流与互动
    39:14实验戏剧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当下环境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4:51 北京国有剧团演出占比仍高,戏剧在上海市场化程度比较高
    56:05 戏剧节与戏剧市场如何互补,有些作品没有戏剧节没法孵化出来
    01:01:41 乌镇戏剧节机制与爱丁堡阿维尼翁更相似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 1 Std. 7 Min.
    生殖中心旁的家庭旅馆里,渴望成为母亲的人

    生殖中心旁的家庭旅馆里,渴望成为母亲的人

    提起试管婴儿,你会想起什么?当承载着古老渴望的医学技术进入日常生活,想要生育的女性会经历什么?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戴媛媛是北京大学医学人类学硕士。2018至2021年间,她在一家生殖医学中心旁的家庭旅馆里做田野调研。她的受访者大多是从农村和县城来北京做试管婴儿手术的女性。(澎湃研究所《试管之路》系列文章)
    如果怀孕顺利,她们要在旅馆里待一两个月。但很多人都经历了不止一次手术。有人在七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尝试,但从未成功。她说自己“青春的后半期什么都没干,只做了生孩子这一件事。”
    本期节目是妇女节特辑。在戴媛媛的讲述中,我们将听到她们的笑与泪。其中有对生育的强烈期盼,对自身处境的不甘和抗争,亲情的羁绊,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流动的女性情谊......
    生育与养育紧密相连。母女关系是亲切的,但又包含了很多谜团。在《危险关系 母亲与女儿的相处之谜》中,筑波大学教授斋藤环谈到:“母亲与儿子的关系相对单纯,但母亲和女儿的关系就很容易错综复杂。”女性作家如何言说母亲?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和她聊了聊生育书写,具体而微的女性经验,母女之间的幽微情感与时代的鸿沟。
    (海报设计:傅小凡)
    ——本期嘉宾
    张怡微,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本期主创
    戴媛媛,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倪瑜遥,澎湃研究所编辑
    ——时间轴
    05:05-11:57 住进家庭旅馆,“试管之路”田野调查
    11:58-13:52 没有收获孩子,但收获了流动的情谊
    13:54-15:20 青春的后半期只做了生孩子这一件事
    15:24-17:00 妻子等待生育时,丈夫在家赚钱
    18:40-21:52 为了给儿子结婚,母亲到上海打工
    21:53-28:59 当生育经验进入女性书写和社交媒体
    29:07-31:00 生育愿望的背后,污名、羁绊和联结
    32:08-34:10 生育不能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
    34:16-40:30 母子关系结构简单,母女关系是个谜团
    40:31-42:17 当母亲和女儿之间隔着时代的鸿沟
    47:52-50:24 在妇女节想说的话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the Paper旗下城市智库·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

    • 54 Min.

Top‑Podcasts in Gesellschaft und Kultur

Hotel Matze
Matze Hielscher & Mit Vergnügen
Rammstein – Row Zero
NDR, SZ
Hoss & Hopf
Kiarash Hossainpour & Philip Hopf
Seelenfänger
Bayerischer Rundfunk
Alles gesagt?
ZEIT ONLINE
Otze – Stasi, Punk & Mord
Podimo

Das gefällt dir vielleicht auch

声东击西
ETW Studio
东腔西调
大观天下志
忽左忽右
JustPod
知行小酒馆
有知有行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Talk三联
三联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