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Folgen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是一档哲学向的、泛文化类聊天播客。节目将邀请人文、社科、艺术等领域的嘉宾,从思想聊起,进入日常生活。主播最大的期待是,早日将节目聊成一档泛文化类相声节目。
【主播】
祁涛:复旦哲学学院副教授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号 platofm,邀请您入群。
【收听方式】
您可以在小宇宙 App、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Pocket Casts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或喜马拉雅、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收听我们的节目;您可以搜索「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关注我们的微博、小红书、公众号。
【RSS订阅】
http://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留言与收听 :)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

    • Gesellschaft und Kultur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是一档哲学向的、泛文化类聊天播客。节目将邀请人文、社科、艺术等领域的嘉宾,从思想聊起,进入日常生活。主播最大的期待是,早日将节目聊成一档泛文化类相声节目。
【主播】
祁涛:复旦哲学学院副教授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号 platofm,邀请您入群。
【收听方式】
您可以在小宇宙 App、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Pocket Casts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或喜马拉雅、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收听我们的节目;您可以搜索「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关注我们的微博、小红书、公众号。
【RSS订阅】
http://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留言与收听 :)

    柏拉图什么23|当 MBTI遇上中式命理学:如何把握不可知的未来?

    柏拉图什么23|当 MBTI遇上中式命理学:如何把握不可知的未来?

    I型人对被E型人包围的恐慌,F型人无法理解的T型人恋爱,还有永远温柔的绿色小老头和治愈绿色小老头的快乐小狗,MBTI作为近年来流行的一套人格分类方式,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衍生出诸多相关的讨论与遐思。这其中,不乏有人将MBTI与“八字算命”对比;亦有人戏称,所谓MBTI,即是“现代的科学算命”。
    一个是全球风靡的西方人格测试,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中式命理学分析,我们是不是能够“掌握”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测算?在这两种人生“演绎法”背后,是否存在某种共通之处和对话空间,抑或说,二者彼此冲突?更进一步看,从个体命运到时代悲欢,透过MBTI热,我们是否能捕捉到某些可观测的时代性症候?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命理学研究者衍一先生加入对话。熟悉四柱六爻与奇门遁甲的衍一先生,也将谈谈他是如何融合MBTI与中式命理分析。同时,作为MBTI爱好者,主播菜头限时惊喜返场。三位I型人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眼中的MBTI与中式命理学。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菜头:资深媒体人
    嘉宾
    衍一先生:命理学研究者
    【时间轴】
    5:10  MBTI大揭底:三位I型人一起做节目会尴尬吗?
    13:50  为什么同年同月同日生,“命运”却是不同的?
    21:05  八字对话MBTI(第一回合):MBTI会成为八字行业的挑战吗?
    25:36  八字与六爻:不同信息量级的差异预测
    34:01 提前了解未来发展趋势,是不是可以提前布局?
    38:24 八字对话MBTI(第二回合):感受性的模糊判断与可验证的清晰分类
    42:45  MBTI的哲学目标:“认识你自己”
    45:32 八字对话MBTI(第三回合):从中式命理也能测出你的MBTI
    50:13 给外国人测八字也会准吗?
    53:17 是不是也能给播客测八字?给柏拉图什么开一剂“靶向药”
    59:00 个体关切与时代变革:大家都在算什么?
    62:49 抗衡命运女神(Fortuna):逆天改命,其实也是顺势而为
    66:10 衍一先生的玄学入门小史:从探索个体到理解时代
    71:03 假如AI掌握了所有人的生辰,是否能在大数据上彻底“控制”人类?
    【延伸阅读】
    《渊海子平》,(宋)徐升编著,海南出版社,2002
    《增删卜易》,野鹤老人,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
    【背景音乐】
    Op:林生祥-有无
    En:许冠杰-浪子心声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林珺瑶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1 Std. 16 Min.
    柏拉图什么22 |本雅明电台:声波里的Citywalk

    柏拉图什么22 |本雅明电台:声波里的Citywalk

    本雅明是中文思想界都很熟悉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位对时代精神极为敏感的文字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电台主播。今年夏天,世纪文景出版了《本雅明电台》,第一次将作为电台主播的本雅明介绍给中文读者。
    从1929年起,在法兰克福西南德国广播电台(Südwestdeutsche Rundfunk)的艺术总监,也是本雅明的发小恩斯特·肖(Ernst Schoen)的邀请下,本雅明开始频繁为西南德国广播电台和柏林广播电台制作节目。抛开了一名写作者的身份,拿起麦克风的本雅明如何理解广播这个“声音媒介”?他又如何打造了声波里的戏剧舞台?通过漫游街巷,分享自身对城市和记忆的独特感知,本雅明如何讲述自己眼中的柏林?
    本期节目邀请了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的李柯博士。他是一位“老柏林人”了,非常熟悉柏林的点点滴滴,自然也了解本雅明电台里的柏林往事。就让我们收听本期的“柏拉图什么”,打开时光隧道里的本雅明电台,一起走进他的柏林往事。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嘉宾
    李柯:柏林洪堡大学法学博士
    【时间轴】
    3:12 广播依然是今天德国日常生活里重要的传播媒介
    7:09 德国广播一开始是作为“帝国基础设施”诞生的
    11:30 半虚构的柏林:为什么本雅明钟情于霍夫曼的故事?
    18:23 本雅明声波里的城市是一种氛围感
    24:16 1930年初,柏林人在广播中听到什么?
    28:30 本雅明与布莱希特:取消剧场与广播的界限
    32:20 被“吓大”的德国人:德国儿童文学中的恐怖故事
    37:00 本雅明所叙述的灾难及其生死观
    39:43 我们正在越来越缺乏说故事的能力
    49:00 记不住的广播,却记住了广告
    【延伸阅读】
    本雅明:《本雅明电台》,王凡柯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霍华德·艾兰:《本雅明传》,王璞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
    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 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祁涛:《视觉技术时代的感官危机》,https://mp.weixin.qq.com/s/-JNWCG0rzn7zL-thAvEb7A
    【背景音乐】
    Op:Tomas Høffding-Bloodline feat
    En:Beach House-Space Song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林珺瑶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56 Min.
    开卷一刻钟02|《王赓武回忆录》:天南地北,何处为家?

    开卷一刻钟02|《王赓武回忆录》:天南地北,何处为家?

    2022年,《王赓武回忆录》出版之后,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出版奖项,名噪一时。年近九旬的历史学家王赓武用诚恳又朴实的语气,向读者回顾了他这一生。年轻的时候,他寻找“家园”,年长之后,他思索着“爱”的意义。他就像今天的年轻人一样在发问:在“巨变”的时代,安身立命的答案在哪里?
    这部回忆录里的思考依然很有现实意义。作为海外华人,王赓武年轻的时候一直困扰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全球化已成定局的今天,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全球流动的景观,另一方面在耳边也常常听到排他性的民族情绪,甚至是对非本国文明的贬低与歪曲。民族与世界、开放与封闭、流动与凝固,这些议题的走向塑造了世界的未来,而王赓武的思考会依然启迪着我们。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延伸阅读】
    王赓武:《王赓武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椰壳碗外的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背景音乐】
    Op:Wes Montgomery - Bumpin’ On Sunset
    En:曾根麻央 – Wave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祁涛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13 Min.
    柏拉图什么21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Make Philosophy Great Again!

    柏拉图什么21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Make Philosophy Great Again!

    当代法国哲学的一个流行口号是“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这是一种心灵鸡汤,还是一场精神治疗?但无论如何,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打开方式,为我们开启了轻盈地进入“生活”的可能性。那如何理解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哲学又如何可能引导我们的生活?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姜宇辉老师。姜老师是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学者,也是《新哲人》杂志的中文版主编。在本期节目中,他将带着我们从福柯、德勒兹、阿多出发,一起走进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重新邂逅生活中值得深思与留恋的时刻。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嘉宾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时间轴】
    6:37 法国哲学何以触动年轻人?
    7:55 姜宇辉走进法国哲学大门的经历
    12:16 “福柯是当代法国哲学的最强音”
    14:10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是一种人生鸡汤嘛?
    17:33 选择哲学是一场“生死抉择”
    23:40 邂逅聪明有趣的《新哲人》
    30:25 心理学能缓解痛苦,但不能给出痛苦的理由
    39:43 疫情之下,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
    45:09 “我是一名终极的悲观主义者”
    【延伸阅读】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皮埃尔·阿多《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背景音乐】
    Op:Pink Martini – The Lemonade Song
    En:Clémentine – 旅行的意义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林珺瑶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姜宇辉主编的哲学杂志《新哲人》

    • 52 Min.
    柏拉图什么20 | 当代艺术怎样将我们带回记忆的现场?

    柏拉图什么20 | 当代艺术怎样将我们带回记忆的现场?

    在近代西方哲学的叙事中,记忆和想象总是联系在一起,记忆的再现只能以图像生成 (devenir-image) 的模式发生。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我们还是回忆过去的事情,记忆就变成一连串亦真亦幻的图像。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记忆问题就变得更加棘手:这些记忆它们真的发生过嘛?脑海里的图像是不是已经包含我们想象力的加工,并非是真实场景的准确再现?
    这些哲学问题也是当代艺术的创作议题,当代德国观念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Thomas Demand) 正是该艺术议题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深入地探索了历史与艺术、记忆与图像的关系,他用高度视觉化的作品来表达躲藏在图像背后的深刻问题。托马斯的创作方式也非常独特,他通过手工制作的卡纸模型去再现一些真实的历史图像,接着他会为模型拍照,再销毁模型,最终留下一个独特的艺术图像。
    今年7月8日至9月4日,UCCA Edge 为我们带来托马斯·迪曼德在中国的首个全面回顾展:“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这次展览回顾了艺术家职业生涯创作的摄影、电影、墙纸等70余件作品,系统梳理了艺术家有关历史、图像与建筑之间互动的艺术实践。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 UCCA Edge 展览部副总监及策展人秋韵,秋老师将带着我们一起走进托马斯·迪曼德与他的艺术世界。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嘉宾
    秋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副总监及策展人
    【时间轴】
    06:23 UCCA 是一个不“高冷”的当代艺术中心
    08:20 策展人都做哪些工作呢
    11:15 展览重头戏之一:艺术家特别定制的墙纸
    15:28 封控时期迪曼德与 UCCA 结下的情谊
    23:04 如何捕捉生活中倏忽而过的瞬间
    30:31 在迪曼徳布置的“空舞台”上,历史与艺术的界限模糊了
    32:05 艺术家最独特的创作技法
    34:21 纸:理解迪曼徳的重要媒介
    37:03 迪曼徳如何致敬马蒂斯
    40:36 场馆的光线与空间是展现艺术品的另一重生命
    45:22 亲身来场馆观展永远无法被替代
    48:42 以图像重构我们的记忆
    【延伸阅读】
    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澎湃·艺术评论《专访|托马斯·迪曼德:无人的空间,“人”无处不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28219
    【背景音乐】
    Op:PeymanYazdanian - La petite suite de concert "Movement III"
    En:坂本龍一 - Energy flow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祁涛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展览入口
    《林中空地》

    《作坊》

    《工作室》
    © 作品摄影来自UCCA Edge

    • 56 Min.
    开卷一刻钟01|《无知的教师》:向PUA式教育说“不”

    开卷一刻钟01|《无知的教师》:向PUA式教育说“不”

    “考完就忘”好像成为了我们与教育“斗智斗勇”的常态;灌输式教育的余波看似远去,实则却伴随着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灌输式教育错在哪里?仅仅是一场应试的压迫,残酷的选拔,还是无止境的PUA关系? 在新栏目「开卷一刻钟」,我们一同阅读法国当代激进左翼思想家朗西埃的著作《无知的教师》。在这本书中,朗西埃批判了教育中不平等的师生权力关系,要求摆脱学生在教育关系中的被压迫地位。在他看来,人们的智力解放不需要教师的讲解,仅仅需要我们对自我学习的高度自信,不再做一位被老师定义的“无能者”。【主播】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延伸阅读】雅克·朗西埃 (Jacques Rancière) :《无知的教师》,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保罗·弗莱雷 (Paulo Freire)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背景音乐】Op:Wes Montgomery - Bumpin’ On SunsetEn:曾根麻央 – Wave 【听友群】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本期剪辑】严艾雯 【本期文案】林珺瑶 【RSS订阅】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platofornothing@gmail.com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16 Min.

Top‑Podcasts in Gesellschaft und Kultur

Seelenfänger
Bayerischer Rundfunk
Hotel Matze
Matze Hielscher & Mit Vergnügen
Geplant Spontan - Podchaos mit Melina Sophie
Melina Sophie, Podimo
Rastplatz
Mone Mahoni & Kobe Mahoni
Alles gesagt?
ZEIT ONLINE
Paarspektiven
Ischtar und Tommy

Das gefällt dir vielleicht auch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没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新媒体部
声东击西
ETW Studio
忽左忽右
JustPod
不止读书
魏小河
东腔西调
大观天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