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épisodes

两个女孩在美术馆的聊天

艺术叨‪叨‬ JustPod

    • Arts
    • 4,0 • 1 note

两个女孩在美术馆的聊天

    何谓“处处是外人”:聊聊本届威尼斯双年展

    何谓“处处是外人”:聊聊本届威尼斯双年展

    4月底,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盛大开幕,今年的主题是Foreigners Everywhere(处处是外人)。

    我们在开幕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火速请到了本期嘉宾@Mint米特(小红书:Mint米特),来与我们分享今年威双的亮点展馆与艺术作品。

    小小apology整理和剪辑的时间有点长,今天才发布,幸好威双展期很长,一直会持续到11月底。如果有出行计划的朋友们,记得带上这期节目哦~



    --时间轴--

    01:41 为什么威尼斯双年展在艺术界如此重要?

    10:02 威尼斯双年展最早居然也是有艺术买卖的?为何现在禁止销售行为而更注重学术探讨?

    14:51 对于主题Foreigners Everywhere的解读

    21:00 金狮奖得主——澳大利亚馆,呈现了怎样的作品?

    22:59 购票攻略:今年新增了入岛门票!

    26:58 交通攻略:记得有2欧的船票啊!

    37:33 埃及馆——用舞台剧表现殖民历史创伤

    38:56 德国馆——记得戴口罩

    41:45 瑞士馆——拥有六个乳房的LGBTQ艺术家作品

    45:51 威双“平行展”概念大纠正,别再搞混淆了

    54:26 住宿攻略:如果可以一定一定要提前预定啊!

    63:23 威尼斯画派的作品是怎么被炒起来的?木板画如何演变成了帆布画?



    --相关阅读--

    “双年展,威尼斯自己的迪士尼”

    身份问题与超越身份:来自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的回应

    ARTFORUM采访|阿奇·摩尔谈在澳大利亚馆转化历史创伤

    ARC 展评|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谁说了算?



    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的“聊天室”,我们听友群的朋友越来越多啦,兰奕和Monie在群里等大家哦!



    --关于《艺术叨叨》--

    2020&2022年苹果年度编辑推荐播客,一档在上海和伦敦艺术行业工作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聊天节目。

    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App等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艺术叨叨》

    • 1h 5 min
    1111XXXX:艺术市场的泡沫爆了吗?

    1111XXXX:艺术市场的泡沫爆了吗?

    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的今天,艺术市场也遭受了巨大的挑战,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小熊(小红书@1111XXXX)回到艺术叨叨,从一级市场到二级拍卖市场,和我们聊聊经济寒冬下的艺术市场变化。



    --时间轴--

    01:25 小熊的职业update:从艺术顾问到艺术基金负责人

    03:20 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看一级市场表现

    09:45 拍卖结果如何直观反映艺术市场趋势

    13:00 新老藏家分别如何应对艺术市场寒冬

    15:45 如何获得艺术圈洞察:被嫌弃的中国藏家的一生

    17:35 西方藏家为什么很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24:00 中国年轻藏家的有画像及收藏背后的心理动机

    31:26 从大藏家传记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35:00 为何艺术顾问总会卷入艺术犯罪案件

    38:40 小红书在艺术行业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往期节目:巴黎艺术品顾问1111XXXX手把手教学:除了钱,入门收藏还需要……

    artnet文章:价格风向标丨一篇看尽香港巴塞尔卖了什么,多少钱

    artnet文章:“这不是软着陆”:全球当代艺术暴跌到底了吗?

    1111XXX辣文:被嫌弃的中国藏家的一生

    纪录片《消失的莱昂纳多》



    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的“聊天室”,我们听友群的朋友越来越多啦,兰奕和Monie在群里等大家哦!



    --关于《艺术叨叨》--

    2020&2022年苹果年度编辑推荐播客,一档在上海和伦敦艺术行业工作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聊天节目。

    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App等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艺术叨叨》

    • 41 min
    香港艺术漫游——重拾艺术感受力

    香港艺术漫游——重拾艺术感受力

    本期节目感谢小红书艺术的支持,关注小红书香港艺术漫游,获得更多探索城市的新角度!

    继去年发布的「香港艺术速游」篇,今年我们决定切换到漫游模式,探索一下香港艺术文化慢生活,并精心为大家整理出两条Art Walk路线,分别位于上环和黄竹坑,请跟随我们一起出发吧!



    --路线1:上环--

    4:55 早餐推荐:忠记粥品、胜香园

    6:06 美术馆推荐:大馆及周边建筑活化项目

    18:53 印章街:文华里

    20:03 书籍推荐:《香港遗美》

    21:29 荷里活道:古董店

    22:37 途中庙宇:文武庙

    23:40 画廊推荐:VILLEPIN维尔潘画廊

    26:24 艺术机构推荐:Asia Art Archive(AAA)亚洲艺术文献库,展览“香港再偶拾”



    --路线2:黄竹坑--

    43:33 画廊路线:Blindspot Gallery(刺点画廊)——Current Plans——Mou Project——Ben Brown——de Sarthe(德萨画廊)——Rossi&Rossi——Axel Vervoordt(维伍德画廊)——WKM Gallery——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随机漫游--

    53:04 Para Site艺术空间,展览“笹本晃:测深线”

    1:02:02 PHD Group,展览“WONG KIT YI: +852 GHOST-JPG”,预约网址

    https://www.phdgroup.art/

    34:49 卓纳香港,展览“Wolfgang Tillmans: The Point Is Matter”

    1:09:29 艺穗会,Supper Club



    --其他文化体验--

    1:12:02 香港国际电影节——观影《达荷美》

    1:14:43 见山书店

    1:15:19 富德楼



    欢迎关注Lanyi和Monie的小红书账号,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和视频分享。



    节目剪辑:JustPod孙称



    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的“聊天室”,我们听友群的朋友越来越多啦,兰奕和Monie在群里等大家哦!



    --关于《艺术叨叨》--

    2020&2022年苹果年度编辑推荐播客,一档在上海和伦敦艺术行业工作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聊天节目。

    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App等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艺术叨叨》

    • 1h 23 min
    喜欢您来——亚逼与学术兼得的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

    喜欢您来——亚逼与学术兼得的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早在2019年筹备之初,便通过数字杂志“黑齿”和影像艺术委任项目“赤屏”火速收获了当代艺术圈的关注,2020年,MACA在北京798的实体空间正式对公众开放。MACA的知名不仅仅是因为高质量高口碑的展览,更是由于多场“先锋”与“亚逼”的艺术活动,让人记忆深刻。

    一直很想录这期节目的首要原因是,我们刚好有缘参加了2022年与2023年MACA的年度派对,玩的开心又尽兴。艺术脱口秀、当代舞表演、时尚走秀、音乐表演等活动,都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们的兴趣。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MACA的展览与公共项目也充满了好奇,可以说是“学术咖“们的激情产物,简单回顾几场活动的标题给大家浅浅感受一下:

    【迎接图像失重时代——接着傅拉瑟与法罗基思考】

    【”野黄金“的地方生息和草根全球化之旅】

    【元素幽灵——玛丽·居里与世纪末的超心理学媒介】

    当然,还有以下这些简短有力却非常诱人的活动名字:

    【变态者港片指南】

    【多物种读书会召集:如何成为”植物人“?】

    【老妖精大合盘】

    谁看了这些沙龙活动会不心动?所以我们干脆录期节目,探索一下MACA的幕后究竟是怎样的团队?策划这些活动的灵感又是哪里来的?敢为人先的MACA未来还有哪些“实验性”的规划呢?让我们一起通过这期节目寻找答案吧!



    --嘉宾简介--

    杨北辰,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普拉达基金会“思想委员会”四位成员之一。在加入美凯龙艺术中心团队之前,曾担任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特约研究员以及《艺术论坛》中文网资深编辑。

    王紫薇,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品牌与发展总监,当代艺术项目策划者,写作者、译者。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于2022年1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一栋总面积9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为基地,MACA联合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策展人以及泛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多形式的持续共同工作构建一处当代艺术版图上的新形态坐标。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导向,以跨学科的研究为根基 ,MACA试图重聚热爱艺术与信仰“当代”的群体,以回应这个处于激变之中的时代。



    --时间轴--

    1:50 2023MACA年度派对活动的灵感缘起

    3:30 派对的dress code,除了身着华服的上流人士风格,还要解锁更多好玩的角色身份,厨师、大堂经理也不能少

    6:40 居然请到了颜怡颜悦做艺术脱口秀的领笑员

    11:56 MACA年度派对从2020年至2023年经历了从小众邀请制到大众参与式的转变

    15:18 参加派对的感受是:我自己很土!

    19:01 为何想要发起艺术脱口秀大会?邀请了哪些人参加?

    24:30 MACA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26:22 回馈艺术生态——有规划地请艺术家进行委任创作

    29:56 筹备期的学术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30:52 亚逼的活动,冷静学术的展览,MACA让我有种“不配得感”?

    33:43 请听剧透:4月底在上海的国泰电影院——新的“漩涡”计划即将启动,欢迎关注!

    37:22 “美术馆应该生产自己的观众,而不是去迎合观众”

    40:14 是否能看懂,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展览好坏的唯一标准

    45:34 MACA新展进行中——“险境集”

    50:23 展陈设计如何做才能更加环境友好、更加可持续?

    53:13 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如何生存?



    --本期提到的活动及展览--

    虚谈症:MACA2023年度派对

    陈轴讲脏故事

    最新开幕的展览”险境集“



    节目剪辑:JustPod孙称



    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的“聊天室”,我们听

    • 1h 2 min
    下班后去上海Fotografiska看展览!“艾略特·厄威特:镜头下的奇遇”

    下班后去上海Fotografiska看展览!“艾略特·厄威特:镜头下的奇遇”

    一位酷爱拍摄狗狗的摄影师成功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他曾这样分享拍摄狗狗时的方法,“I bark at dogs.”(我对狗吠),以此来捕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各式各样狗狗的反应,有的灵动,有的迷茫,有的滑稽又可爱。

    他便是玛格南图片社的传奇摄影大师——艾略特·厄威特,以富有幽默感的纪实摄影而闻名。他不仅记录了政坛历史的关键时刻,更擅长抓取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作品都充满了趣味的观察。当然,最直击人心的还是他镜头下人们细腻的温情与直白的坦诚。

    走进展览“艾略特·厄威特:镜头下的奇遇”,我们有机会观看到摄影师在从业七十年间的100多张作品。他多元的跨文化经历促使他拍摄了多元的作品,本次展览共有九大主题——“城市”、“男女之间”、“关于女性”、“孩子们”、“海滩上”,“名人”,“观看博物馆”,“抽象” ,“狗”,展示了艾略特标志性的黑白照片及职业生涯后期的彩色作品。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的展览总监韩培培,与我们一同分享本次展览作品背后精彩纷呈的故事,进一步剖析艾略特的镜头语言与幽默之眼。



    --本期嘉宾--

    韩培培(Peipei HAN),独立策展人,曾任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中国区副总监,现任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展览总监。



    --艾略特·厄威特简介--

    艾略特·厄威特 (1928-2023)出生于巴黎,父母是俄罗斯人,在米兰度过童年后,11岁随家人经法国移民至美国。青少年时期的他在好莱坞一家商业暗房为电影迷处理明星“签名”照片,之后在洛杉矶城市学院开始探索摄影。1948年,他搬到纽约,在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以清洁工工作换取电影课程的学习机会,之后他的作品受到时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总监 Robert Capa 等人的赞赏,前美国联邦农业安全管理局局长Roy Stryker雇佣厄威特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摄影图书馆工作。第二年,厄威特带着他最信赖的 Rolleiflex 相机回到欧洲,在法国和意大利旅行和拍摄,这标志着他职业生涯的正式开始。1953年,厄威特受到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罗伯特·卡帕的邀请,成为玛格南成员。他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为各大杂志进行拍摄。20世纪70年代,厄威特开始拍摄电影,他制作了几部著名的纪录片,并在20世纪80年代为 HBO 拍摄了十八部喜剧电影。



    --时间轴--

    02:15 艾略特·厄威特是谁?

    04:20 展览的缘起及前期筹备工作 2023年艺术家离世,对展览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否有哪些未实现的遗憾?

    06:13 艾略特在玛格南图片社工作的经历

    09:08 策展思路大公开,为什么展览中没有过多的阐释

    11:12 “城市”:建筑摄影与城市记录

    12:09 ”两性之间“:时隔25年在底片中发现经典之作

    13:28 “关于女性”:拍出别样梦露

    23:36 “观看博物馆”:摄影是等待的艺术

    30:50 艾略特为何热衷拍摄狗狗?本次展览设有哪些宠物友好待遇? 

    36:05 艾略特对于新闻纪实摄影的看法?对比刘香成,两位有何不同之处?

    48:00 展期内公众可以参与的公教活动/公共项目



    --本期提到的展览--

    Fotografiska展览“艾略特·厄威特:镜头下的奇遇”

    浦东美术馆展览“刘香成:镜头·时代·人”

    Tate Modern展览 Don McCullin 



    --关于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Fotografiska,是当代影像、艺术和文化生活的国际性地标,始终致力于向公众呈现全球顶尖的影像作品、重新定义当代影像艺术新体验,同时也关注来自中国本土和亚洲地区的影像艺术创作者,旨

    • 54 min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法国朝圣之旅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法国朝圣之旅

    很多人即使没听说过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这个名字,但绝对会对他的现代建筑与家居设计作品过目不忘。

    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他提出的“新建筑五点”至今仍在影响着建筑设计。他的建筑作品遍布法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及艺术爱好者前去朝圣。

    本期节目邀请生活在巴黎的艺术撰稿人马君怡(微博@Junyi的艺术笔记)一同追随勒·柯布西耶的法国建筑足迹,分享在这些引领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空间之中的感受以及参观攻略,探讨他的建筑设计理念与这些现代主义建筑的背景故事,以及勒·柯布西耶的遗产对当下社会的启发。



    -嘉宾介绍-

    马君怡,生活和工作在巴黎的艺术撰稿人及艺评人,为Wallpaper, Numéro, The Art Newspaper, Art-Ba-Ba, Kinfolk, Artnet, Ocula, T, Ellemen, The Bund, Modern Weekly 等媒体撰稿,她也是艺术平台Ondulée(小红书 Ondulee)的联合创始人。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法语系,硕士毕业于巴黎第八大学当代艺术理论专业。



    -时间轴-

    1:58 Le Corbusier的法语读音

    4:00 柯布西耶的成长背景和早期职业生涯

    14:00 初次参观拉罗什别墅的体验

    19:15 《走向新建筑》中提出的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屋顶花园

    24:22 柯布西耶家具设计工作室中被埋没的女性设计师夏洛特·佩里安

    39:30 拉罗什别墅和工作室公寓的参观攻略

    45:03 如何去观看一个建筑?

    54:38 柯布西耶的绘画作品、家具作品拍卖价格大揭秘

    56:40 战后住房规划马赛公寓

    1:06:00 极具突破性的朗香礼拜堂

    1:09:00 可以预定住宿的拉图雷特修道院

    1:19:00 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建筑师艾琳·格雷的E-1027——充满爱的宣言的别墅



    -提到的建筑及家具-



    拉罗什别墅



    勒·柯布西耶工作室公寓



    萨伏耶别墅



    马赛公寓



    朗香礼拜堂



    拉图雷特修道院



    费尔米尼建筑群



    蔚蓝海岸的小木屋



    LC2



    LC4



    E-1027



    -提到的展览、文章、书籍及电影-

    上海PSA展览“摩登巴黎1914-1945: 建筑、设计、电影、时尚”

    小说《源泉》

    书籍《山丘上的修道院》

    电影《艺术对决》

    Ondulée 机构对谈 | 勒·柯布西耶基金会:设计为人

    点击收听君怡第一次做客艺术叨叨的节目

    “康定斯基:抽象的艺术,具象的人生”



    本期剪辑:JustPod孙称

    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的“聊天室”,我们听友群的朋友越来越多啦,兰奕和Monie在群里等大家哦!



    - 关于《艺术叨叨》 -

    2020&2022年苹果年度编辑推荐播客,一档在上海和伦敦艺术行业工作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聊天节目。

    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App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艺术叨叨》,也可以通过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FM收听。

    • 1h 28 min

Avis

4,0 sur 5
1 note

1 note

Classement des podcasts dans Arts

Espions, une histoire vraie
France Inter
Face à l'histoire
France Inter
Le Cours de l'histoire
France Culture
On va déguster
France Inter
Toute une vie
France Culture
Le Book Club
France Culture

D’autres se sont aussi abonnés à…

忽左忽右
JustPod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东腔西调
大观天下志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博物志
小黄鱼播客
没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