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min

2504.深度解析4月社融为何转‪负‬ 雪球·财经有深度

    • Investing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深度解析4月社融为何转负,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上周末,有两件大事。
一是5月10日晚上,央行发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结果还没来得及学习,11日,又发布了4月份的社融数据,2005年以来,月度新增社融首次转负。
而事实上,二十年难得一见的负增长社融,更像一次超大幅的矫枉过正:4月发起的,对公、对私两条线的,存款手工补息的严查,使得原本可能应该摊销在过往12个月里的实际融资需求下滑,一把在4月原形毕露。
负增长的社融,是果,而央行,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把“因”都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今天还是想从“因”讲起,摘取一些央妈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货币政策报告中最体现央妈观点的,就是报告里面,每季度的4篇专栏。是针对央妈认为最关键的数据的解读,再作进一步讨论,能反映央妈内心深处,最想说的东西。
我们重点来看下,24年,第一份货币政策报告,央妈在专栏里,关注了哪四个问题。
分别是:
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
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
为什么说专栏重要呢,央妈周五发布了货币政策报告后,隔天,又依次,把四篇专栏,用单篇的形式发在了公众号上,依次发布,这样,你就能收到4次推送,央妈真的很想让你们,好好读读这些内容。
我们依次聊聊,每个专栏目的是什么、写了什么,最后总结一下有什么启发。
第一、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很显然,央妈起草一季度货政报告的时候,就知道了4月的新增社融数据转负,而且清楚市场一定会过度解读,所以用专栏,解释了社融乏力的原因,即需求不足本就存在,严查存款手工补息是事件性原因,这是“预期管理”的工具。
主要讲了:
1、信贷增速放缓是符合逻辑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两大信贷需求大户,都严重收缩了,如果信贷数据还大幅长,那才是不正常的吧?
2、市场里存在着一类很恶劣的行为,企业通过低利率从银行贷款再高补息存入,最后银行年报打开来一细看,新增的全是没有收入的规模,没有利润的收入。
3、低效企业长期占用信贷资源、难以出清和优胜劣汰,最终造成产品端的低价恶性竞争(比如锂电、光伏),拖累经营高效企业。
4、要增加直接融资占比。
第二、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
写这个专栏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企业和居民的需求不足,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货币政策已经够够的了。
主要说了两件事:
钱去了哪儿?讲的是贷款,说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贷款需求严重不足。
钱在哪儿?讲的是存款,重点是居民存款的占比,总存款上升,居民存款的定期存款比重也在上升,存款定期化不断加速。
三、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写这个专栏,明面上,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持续提及的今年头号工程——引进外资的述职报告,是向上管理的一部分。
而实际上,引进外资的目的,从央妈的角度来看就是涉及汇率管理。
核心是央妈自己说的,逆全球化盛行,剔除少数几个对资本转移征税少或不征税的欧洲国家后,2023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18%,整体在下降,我们的基数大,压力更大一点。
四、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
写这个专栏是告诉市场,我4月收拾你们的前因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深度解析4月社融为何转负,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上周末,有两件大事。
一是5月10日晚上,央行发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结果还没来得及学习,11日,又发布了4月份的社融数据,2005年以来,月度新增社融首次转负。
而事实上,二十年难得一见的负增长社融,更像一次超大幅的矫枉过正:4月发起的,对公、对私两条线的,存款手工补息的严查,使得原本可能应该摊销在过往12个月里的实际融资需求下滑,一把在4月原形毕露。
负增长的社融,是果,而央行,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把“因”都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今天还是想从“因”讲起,摘取一些央妈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货币政策报告中最体现央妈观点的,就是报告里面,每季度的4篇专栏。是针对央妈认为最关键的数据的解读,再作进一步讨论,能反映央妈内心深处,最想说的东西。
我们重点来看下,24年,第一份货币政策报告,央妈在专栏里,关注了哪四个问题。
分别是:
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
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
为什么说专栏重要呢,央妈周五发布了货币政策报告后,隔天,又依次,把四篇专栏,用单篇的形式发在了公众号上,依次发布,这样,你就能收到4次推送,央妈真的很想让你们,好好读读这些内容。
我们依次聊聊,每个专栏目的是什么、写了什么,最后总结一下有什么启发。
第一、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很显然,央妈起草一季度货政报告的时候,就知道了4月的新增社融数据转负,而且清楚市场一定会过度解读,所以用专栏,解释了社融乏力的原因,即需求不足本就存在,严查存款手工补息是事件性原因,这是“预期管理”的工具。
主要讲了:
1、信贷增速放缓是符合逻辑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两大信贷需求大户,都严重收缩了,如果信贷数据还大幅长,那才是不正常的吧?
2、市场里存在着一类很恶劣的行为,企业通过低利率从银行贷款再高补息存入,最后银行年报打开来一细看,新增的全是没有收入的规模,没有利润的收入。
3、低效企业长期占用信贷资源、难以出清和优胜劣汰,最终造成产品端的低价恶性竞争(比如锂电、光伏),拖累经营高效企业。
4、要增加直接融资占比。
第二、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
写这个专栏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企业和居民的需求不足,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货币政策已经够够的了。
主要说了两件事:
钱去了哪儿?讲的是贷款,说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贷款需求严重不足。
钱在哪儿?讲的是存款,重点是居民存款的占比,总存款上升,居民存款的定期存款比重也在上升,存款定期化不断加速。
三、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写这个专栏,明面上,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持续提及的今年头号工程——引进外资的述职报告,是向上管理的一部分。
而实际上,引进外资的目的,从央妈的角度来看就是涉及汇率管理。
核心是央妈自己说的,逆全球化盛行,剔除少数几个对资本转移征税少或不征税的欧洲国家后,2023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18%,整体在下降,我们的基数大,压力更大一点。
四、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
写这个专栏是告诉市场,我4月收拾你们的前因

7 min

More by 听喜马拉雅

一个人睡前听
熊猫大湿
和Emily一起练口语(附中英双语字幕)
英语主播Emily
音乐季节:怀旧金曲 好声音陪你听
熊猫大湿
五分钟心理学
柠檬心理
段子来了
采采
福尔摩斯探案集 读原著
水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