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afleveringen

由三位香港詩人主持的節目。每集會圍繞不同跟新詩、現代詩相關的文學與文化話題,分享各樣觀點看法,希望在圍爐之餘,達致開放多元的連結。

|主持:餅、Richard、Morrie
|LINKTREE : linktr.ee/poemnpodcast
|FB:facebook.com/poemnpodcast
|IG:instagram.com/poemnpodcast/

今晚See詩‪先‬ poemnpodcast

    • Kunst

由三位香港詩人主持的節目。每集會圍繞不同跟新詩、現代詩相關的文學與文化話題,分享各樣觀點看法,希望在圍爐之餘,達致開放多元的連結。

|主持:餅、Richard、Morrie
|LINKTREE : linktr.ee/poemnpodcast
|FB:facebook.com/poemnpodcast
|IG:instagram.com/poemnpodcast/

    ■D":-} 約曾詠聰_詩裡ICQ Σ^)/ |EP9

    ■D":-} 約曾詠聰_詩裡ICQ Σ^)/ |EP9

    ICQ 是不少八、九十後的童年回憶,而ICQ的登入鈴聲,更讓詩人曾詠聰產生獨有的書寫想像。到底重視溝通、對話的他,是怎樣將自己的關懷與詰問,傾注進詩句之中?今集「今晚See詩先」,三位主持就請來九十後詩人曾詠聰,跟大家「詩裡ICQ 」,談談他的詩歌創作,還有詩集《戒和同修》。



    嘉賓:

    曾詠聰|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煩惱詩社創社成員。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詩組冠軍。著有詩集《戒和同修》。



    ■本集流程

    開場:「一種形容詩的聲音」- ICQ登入鈴聲(00:14-02:01)

    第一節:詩人修行路(02:02-22:56)


    聰仔自介《戒和同修》 (02:02-11:30)
    「煩惱詩社」與聰仔寫作觀 (11:31-18:56)
    生而為人,無法以指頭數算永恆 (18:57-22:56)

    過場:「一件有詩意的物件」- 即影即有相機(23:03-24:22)

    讀詩:〈白噪音〉(24:23-28:33)

    第二節:家,或更大的失語(28:34-53:22)


    詩寫家庭的困難與方法——以〈回家〉、〈白噪音〉為例(28:34-38:55)
    風格之困,語言之再探索——以〈不應該〉、〈見字流淚〉為例(38:56-53:22)

    讀詩:〈不應該〉(53:23-55:07)

    讀詩:〈見字流淚〉(55:08-57:10)

    第三節:詩之外,散文影分身(57:11-1:03:12,內含聰仔新書預告~)



    ■本集朗讀與討論詩歌作品(依出場次序)

    →曾詠聰 : 〈回家〉,《戒和同修》,香港:匯智出版,2019年,頁22-27。

    →曾詠聰 : 〈白噪音〉,「別字」總第41期。

    →曾詠聰 : 〈不應該〉, 《戒和同修》,香港:匯智出版,2019年,頁138-140。

    →曾詠聰 : 〈見字流淚〉,〈無形:見字__〉,總第35期,2021年3月。

    • 1 u. 3 min.
    香港詩人星夜(~走進水瓶座時代)|EP8

    香港詩人星夜(~走進水瓶座時代)|EP8

    本集繼續星座crossover現代詩主題,透過香港詩人崑南的〈名字〉與西草的〈水瓶座世代),探討以星相詮釋、理解時代的可能。



    ■本集流程

    開場(00:00-00:13)

    第一節:崑南、星座與紫微(00:14 - 10:04)

    過場:讀詩 - 西草〈水瓶座世代)(10:05-12:29)

    第二節:走進水瓶座時代(12:30-21:06)

    總結(21:07-24:15)



    ■本集朗讀與討論詩人作品(依出場次序)

    →崑南:〈名字〉,載字花「別字」總第30期,2020年7-8月。

    →西草:〈水瓶座世代),《海灘像停擺的鐘一樣寧靜》,香港:石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8月。

    • 24 min.
    國際詩人星夜 |EP7

    國際詩人星夜 |EP7

    星座與現代詩皆自成一個符號架構系統,充滿意象與隱喻,因其神秘主義色彩的想像而不受重視肯定。來到2022年,第七集「今晚 See 先」以較輕鬆的主題「星座」入題,談談星座與文學、現代詩的關係。到底哪個星座出產最多詩人?哪個星座出產最多諾貝爾文學獎詩人?不同的星座特質,又可以怎樣體現在這些國際詩人的作品之中?



    ■本集流程

    開場(00:00-00:13)

    第一節:信不信由你、星座的神秘主義與暗示(00:18 - 12:48)

    過場(12:53-13:08)

    第二節(13:09-32:40)


    哪個星座出產最多詩人?哪個星座出產最多諾貝爾文學獎詩人?(13:09-14:59)
    由水星、金星、海王星、月亮看星座與寫作潛力(14:59-18:28)
    雙子座代表:佩索亞(Fernado Pessoa) (18:29-23:18)
    處女座代表: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23:19-28:20)
    巨蟹座代表:米沃什( Czesław Miłosz)(28:21-32:40)



    ■本集朗讀與討論詩人作品(依出場次序)

    →Fernado Pessoa、韓少功譯:《惶然錄》,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4月。

    →Jorge Luis Borges、王永年譯:《波赫士全集》(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3月。

    →Czesław Miłosz、黃燦然譯:《詩的見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Czesław Miłosz、張曙光譯:《切·米沃什詩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 32 min.
    詩人之天能,周漢輝之光影逆行|EP6

    詩人之天能,周漢輝之光影逆行|EP6

    詩人周漢輝屢獲港台兩地文學獎項,更擅以具電影感的寫作手法描寫生活與基層,彷如電影《天能》一樣,逆行於時間與光影,穿梭在沉重與現實。技巧之高超,叩問之真誠,值得每一個關心書寫與城市生活的人靜思細讀。第六集「今晚 See 先」,有幸邀請到周漢輝 (波仔) 為節目嘉賓,先在第一節跟我們分享電影對其寫作的影響 (01:32-07:33),討論如《天能》般倒行敘事的詩作〈無傷〉 (09:29-20:20);再於第二節討論「香港公屋詩系」寫作計劃的作品(21:23-33:15),並談到宗教與其詩作的關係 (33:16-36:09)。



    嘉賓:

    周漢輝 |詩人、作家,曾獲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創作獎、大學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台北文學獎等獎項。2015年獲藝發局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文學);2018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與國際寫作計劃IWP;2020年憑詩集《光隱於塵》獲文藝復興純文學獎;近年於臉書專頁創作「香港公屋詩系」。



    臉書專頁:

    香港公屋詩系 





    ■本集流程



    開場:「一種形容詩的聲音」- 海(00:13-01:31)

    第一節(01:32 - 20:20)


    強詩人,能天能 : 波仔的電影詩經 (01:32-07:33)
    朗讀〈無傷〉 (07:34-09:28)
    跟著〈無傷〉去逆行 (09:29-20:20)

    過場:「寫作的靈感時間」- 洗澡(20:21-21:18) 

    第二節(21:19-43:17)


    簡介「香港公屋詩系」(21:23-22:24)
    朗讀與介紹〈在路上——公屋詩系之二,天水圍北〉(22:25-26:12)
    天水圍公屋詩,天水圍公屋仔深有同感 (26:13-27:44)
    細讀〈在路上〉有幾勁 (27:45-32:18)
    有貓有狗!~「香港公屋詩系」第二輯預告 (32:19-33:15)
    宗教也可以寫得深刻動人 (33:16-36:09)
    主持最後Hard Sell : 以〈一滴淚〉與〈迴轉〉為例 (36:10-43:17) 





    ■本集朗讀與討論詩歌作品(依出場次序)



    →周漢輝 : 〈無傷〉,《光隱於塵》,香港:石磬文化,2019年,頁34-36。



    →周漢輝 : 〈在路上——公屋詩系之二,天水圍北〉, 《明報》,2015年7月25日,D6版。



    →周漢輝 : 〈一滴淚〉, 《聲韻詩刊》第51期,2020年1月,頁55。



    →周漢輝 : 〈迴轉〉,《光隱於塵》,香港:石磬文化,2019年,頁39-41。

    • 43 min.
    馬路的事,交通的詩|EP5

    馬路的事,交通的詩|EP5

    香港人每日都要花費極多的時間在交通工具上,詩人都寫出了不少與交通工具有關係的作品。三位詩人主持今集將化身為「元朗疊羅漢」、「土瓜灣十三街太保」與「花蓮苦行僧」,跟大家分享各自的通勤苦樂,先於第一節舉出不同寫到交通工具的香港詩作,談談這些作品與都市書寫、社會變化的關係;再在第二節討論余光中與王良和,兩位重要詩人寫及交通工具的名篇。



    ■本集流程

    開場:飲江〈冥想車廂〉改編音像(節錄)(00:00-01:39)

    第一節(01:40-25:54)


    坐車太逼,不如閉目冥想 (02:00)
    現代人 aka 坐車時「突然而來的心跳感覺」(02:50)
    大西北人都未必坐車寫詩 (05:22)
    坐鐵寫詩與坐巴士寫詩有分別 (07:40)
    交通工具詩作與香港都市書寫-洛楓〈飛天棺材〉、舒巷城〈斑馬線〉、廖偉棠〈皇后碼頭歌謠〉、洛謀〈碼頭〉、吳其謙〈海鳥〉(08:32)
    交通工具詩作的時間觀-文於天〈再乘電車到金鐘〉、陳滅〈早班列車〉(11:07)
    以慢活回應異化(17:39)

    過場交通IQ題(18:57-19:24)

    第二節(19:25-31:37)


    Richard人在異地,體會余光中的鄉愁與思考-余光中〈九廣鐵路〉、〈過獅子山隧道〉(19:48)
    余光中的香港性-余光中〈過獅子山隧道〉、〈九廣鐵路〉(23:55)
    元朗牛阿餅坐車坐出鄉愁,連結埋余光中(29:18)
    Morrie 由布拉格吹到余光中(30:55)
    圍爐膜拜-王良和〈尚未誕生〉(31:52)
    總結、預告(36:40)



    ■本集提及詩作與書單(依出場次序)

    →飲江:〈冥想車廂〉,《於是你搬石沿街看節日的燈飾》,香港:文化工房,2010年。

    →Charles Baudelaire . 1857. The Flowers of Evil. France: Auguste Poulet-Malassis.

    →舒巷城:〈斑馬線〉,《都市詩鈔》,香港:花千樹,2004年。

    →洛楓:〈飛天棺材〉,《飛天棺材》,香港:麥穗出版,2007年。

    →廖偉棠:〈皇后碼頭歌謠〉,《和幽靈的香港一起漫遊》,香港:KUBRICK,2008年。

    →洛謀:〈碼頭〉,《島嶼之北》,香港:文化工房,2010年。

    →吳其謙:〈海鳥〉,《 四十二張手帖:年輕人寫世界》,香港:突破出版社,2013年。

    →文於天:〈再乘電車到金鐘〉,《 晚冬》,香港:電光石火工作室,2021年。

    →陳滅:〈早班列車〉,《市場,去死吧》,香港:石磬文化,2017年。

    →余光中:〈九廣鐵路〉,《與永恆拔河》,台灣:洪範出版社,1979年。

    →余光中:〈過獅子山隧道〉,《紫荊賦》,台灣:洪範出版社,1986年。

    →王良和:〈尚未誕生〉,《尚未誕生──王良和詩選》,香港:東岸書店,1999年。


    ■本集使用詩歌與影音作品(節錄)



    → 「韻詩歌生活節2016●詩與歌街頭音樂會」:冥想車廂

    *完整作品請到Youtube收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m9XGtYfMk

    *感謝石磬文化有限公司答允節錄轉載

    • 37 min.
    詩風電浪~《聲韻詩刊》的十年闖蕩! | EP4

    詩風電浪~《聲韻詩刊》的十年闖蕩! | EP4

    《聲韻詩刊》自2011年創立,作為香港唯一一本中英文雙語現代詩刊物,團隊一直提供開放而重要的發表與交流園地予詩歌寫作者,同時經營「石磬文化」出版社幫助詩人結集,籌劃活動如「聲韻詩歌生活節」推廣詩與文學。今年《聲韻詩刊》邁向十周年,並在「讀音」這個詩人的網絡音訊庫上,衍生出一個詩 X 電音 X 影像的跨媒介項目「詩風電浪」。第四集的「今晚See詩先」,首次請來嘉賓:池荒懸與宋子江,跟我們談談對「詩風電浪」的構想(04:59-10:23)、在網絡推廣詩與文學的心得(10:24-14:56);並分享經營《聲韻詩刊》的理念與觀察(15:47-29:02),以及在當下推廣與寫作現代詩的想法(29:03-33:59)。


    嘉賓:

    池荒懸 (「詩風電浪」發起人,「石磬文化」出版社、《聲韻詩刊》社長)
    宋子江(《聲韻詩刊》主編)

    受訪團體:
    聲韻詩刊

    設計鳴謝:
    @wingtung_janny 



    ■本集流程

    「詩風電浪」作品節錄(00:00-01:26)

    開場:「一種形容詩的聲音」- 海浪 / 雷聲(01:27-02:23)

    第一節:詩風電浪——跨界與網絡的文學實踐(02:24-14:56)

    過場:「《聲韻詩刊》十周年感受」(14:57-15:46)

    第二節:由《聲韻詩刊》談到香港詩群體(15:47-33:59)



    ■本集使用詩歌與影音作品(節錄)

    →〈各各他山〉/曾淦賢(詩) X 姚少龍(音樂) X Crystal Bug (影像)



    *完整作品請到「讀音 - 詩風電浪:詩 X 電音 X 影像」網頁收聽:http://read.musicalstone.hk/mvs/

    *石磬文化有限公司、《聲韻詩刊》、「讀音」、「詩風電浪」均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或項目

    • 33 min.

Top-podcasts in Kunst

Etenstijd!
Yvette van Boven en Teun van de Keuken
Man met de microfoon
Chris Bajema
Met Groenteman in de kast
de Volkskrant
Ervaring voor Beginners
Comedytrain
RUBEN TIJL RUBEN - DÉ PODCAST
RUBEN TIJL RUBEN/ Tonny Media
De Groene Amsterdammer Podcast
De Groene Amsterdammer